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最强汉帝

三国:最强汉帝 第116节

第150章 对贾诩和诸葛亮等人的任命

张氏和甄尚道对刘协有什么心计,刘协不会去管,也不会去提防她们。

只因为,张氏对他的忠诚值是绝对死忠满值锁定,甄尚道对他的忠诚值也亦是如此。

如此,就算她们真的有什么心计,算计他刘协,也不会是什么坏事。

就好比谎言。

有善意的谎言,也有恶意的谎言。

善意的谎言本意没有害人的意思,而是想帮人。

当刘协把她们归类到不会做出伤害他的事的那一群体人之后,便不会再去提防她们什么,哪怕他可能知道她们在算计他,也不介意,更不会生出什么危机感。

他只知道,她们哪怕是算计他,也绝不会做出伤害他的事,这就足够了。

谁都提防,无疑会活得很累。

有系统在,他可以分辨出哪些人可以绝对信任,便不会再疑神疑鬼。

他选择相信系统,而系统也一直没有让他失望过。

离开大岳宫后,刘协便接到了鸽组来报,洛阳鸽组分部传回消息,徐荣北上大半年失去音讯后,董卓、李儒等人终于意识到,徐荣可能因为自己是幽州玄菟郡人,不希望董卓以朝廷的名义割让幽州给北方异族,以此引北方异族南下攻打幽州灭掉镇北王府,进而奴役整个幽州的百姓。

董卓、李儒已经猜测到,徐荣已经背叛他们,且极有可能投靠了镇北王府。

现如今,董卓、李儒再次派兵北上联系北方异族,且为了不再出现任何意外,顺利完成任务,这次北上联系异族的人兵分七路,全部姓董,都是对董卓绝对死忠之人。

“呵,董卓老狗和李儒居然猜对了,他们怕是也被这天下形势给逼急了吧?!”

看了洛阳鸽组分部传回来的消息后,刘协忍不住冷笑。

徐荣被绑送到镇北王府后,也确实投靠了他,现如今出任右北平郡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的统领,不仅没有引北方异族南下攻打镇北王府,反而参与了对收复辽西郡的战争。

不仅是徐荣,贾诩这只老狐狸被绑到天京后,从徐荣的口中得知引北方异族南下的毒计出自贾诩,刘协就把这只老狐狸赶到了右北平郡去担任军师。

经过几个月的战前准备工作,右北平郡针对辽西郡的战争随时都可以打响。

对面的敌人便是乌桓、鲜卑、匈奴这些北方异族,足有二十多万骑兵。

反正,无法彻底解决北方异族这个安全隐患,贾诩的日子就别想好好过了。

可以说,贾诩这也是自作自受,却恰好给刘协逮到任命的理由把他丢到北方去。

与北方异族作战无疑是最苦的活,主动请缨北上的军师并不多。

当然,镇北王府的军师也没有多少个。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刘晔、马钧也都到了天京,除了刘晔有意投靠镇北王府,最后被说动来投之外,诸葛亮、马钧乃至黄月英都是礼部下令绑架过来的。

现如今马钧二十多岁,刘晔三十多岁,而诸葛亮只有九岁,比刘协还小了一岁。

马钧被任命为皇家工匠院院长,刘晔被任命为皇家工匠院副院长兼工部左侍郎。

可以看得出来,刘协在重点培养刘晔,通过历史刘协知道,刘晔是曹老板麾下举足轻重的谋士,在武器研发方面又非常有才华。

无疑,未来的工部尚书,刘晔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而原先的工部尚书闵纯?虽然能力也非常不错,但在武器研发等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不是最适合的人选。

倒是对诸葛亮的任命,就有些尴尬了。

想了好一阵,刘协最终才决定让诸葛亮出任帝国图书馆的副馆长,并进入皇家中级学府去读书。

现如今学部的教育计划已经在天京搞起来,设有三年初级学府、三年中级学府、三年高级学府和三年博学府。

其中三年高级学府和三年博学府目前也只在天京开设。

诸葛亮现如今才九岁,先让他去充电无疑是对他最好的安排。

帝国图书馆集合并州府、幽州府和冀州府的收藏,有成千上万册藏书。

当然,每本不同的书,刘协都让人印刷了一百册,帝国图书馆的书如果按不同单本算,可能只有成千上万本,但若是按量算,绝对突破百万册。

诸葛亮被绑架来天京,原本一路还憋着一股气,有些傲娇傲娇的,但进入天京后,他就被颇为现代化的城市给深深吸引住了,心里对一路怨气闷气不断的镇北王府改观了不少。

之后,刘协面见他时也不管他对自己生了多大的气,藏了多少怨恨,上来就是一顿大大滴夸大大滴鼓励,让他出任帝国图书馆的副馆长。

受了气有些傲娇的诸葛亮自然是非常不情愿,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又不得不听命。

然而,当他进入规模宏大的帝国图书馆,看到那一排排整整齐齐上百万的藏书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随后,更是一阵狂喜!

毫无疑问,他诸葛亮是喜欢读书的。

且从小志向还不小…

第151章 诸葛氏一窝人才

傲娇萌萌的小诸葛亮进入帝国图书馆后,顿时就化身书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整个人都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

由此报读皇家中级学府的诸葛亮,成为缺课最严重的学生,不过皇家中级学府的夫子们可不敢找他的麻烦。

第一、诸葛亮虽然不去上学,但他一直在图书馆里看书,也同等于学习。

第二、开玩笑,九岁便被任命为帝国图书馆的副馆长,官职在身,谁敢刁难?

如此年纪便深得刘协器重,谁又愿意得罪未来的顶级大佬和得罪刘协这个主宰呢?

诸葛亮也确实没有让刘协失望,在帝国图书馆沉浸了半年后,诸葛亮并没有忘记他还是皇家中级学府的学生这一身份,缺课了半年时间,诸葛亮终于是舍得离开帝国图书馆去上学了。

但没过多久皇家中级学府就传出,诸葛亮连考皇家中级学府一、二、三年级的所有试题和参加了升学考试,所有考试试卷均在九十分以上,平均分达到九十七分,优秀从皇家中级学府毕业,升入高级学府。

此消息当周被写进了帝国周报之中,被封神童,诸葛亮之名由此在天京彻底传开,续后更是通过鸽组向天下十三州快速蔓延。

因为研制出宣纸,帝国周报便是用宣纸印刷出来的,各分部每天都会向鸽组总部放信鸽汇报工作,鸽组总部也每天都会向各个鸽组分部回鸽下达工作指令保持沟通。

在这个运转的过程中,天京的鸽组总部便向各个鸽组分部通过回鸽的方式送去了帝国周报。

毕竟工作指令不可能天天都有,总部不可能真的天天给各个地方的鸽组分部下指令,没有下指令空回鸽就是一种浪费。

经过讨论,刘协决定扩大镇北王府的舆论阵地,让帝国周报可以传到天下,尽可能的去影响整个天下的人去。

于是,帝国周报开始通过回鸽的方式向各个鸽组分部送去。

一份帝国周报很大,考虑到帝国周报的大小与重量可能会影响到信鸽的飞行高度与速度,回鸽一次无法把帝国周报送出去。

但回鸽两次、三次、五次、七次呢?把帝国周报分成几部分,每次回鸽都带走其中一部分,几次回鸽之后,一份完整版的一期帝国周报就会流落到各个地方上的鸽组分部的手中。

接下来便是各个鸽组分部在地方上秘密建立起小型的造纸厂和印刷厂把该期的帝国周报一刷出来,便可以在该郡贩卖。

相比起从天京运输到天下各个郡,无疑直接通过鸽组回鸽的方式把帝国周报送到各个郡的鸽组分部,让鸽组分部在当天印刷贩卖,向天下宣传的速度更快。

不仅如此,还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而天京的帝国周报,也一直是以这种模式向天下绝大部分的郡流通的。

与天京帝国周报发布的刊期,也仅是相差一个刊期而已,影响不大。

这也是李儒震惊的地方。

他想不明白,镇北王府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段,可以让帝国周报以那么快的速度流传到天下绝大部分州郡去。

调查他也不是没有调查过,但压根调查不出去什么结果,派人去天京调查,最快的速度来回都要几十天时间。

怎么查?

在天京他派去的人只能查到帝国周报的贩卖情况以及每个刊期贩卖的时间,而无法看到有运报队伍向地方送报。

之后便是帝国周报隔一个刊期的时间后,地方上各个郡就会有帝国周报的出现。

镇北王府有一种神鬼手段,可以在不到十天之内,与天下绝大部分的州郡取得联系。

这种神鬼手段是什么,他们不清楚。

不过从这件事上,李儒可以看得出来,天下各个州郡,都有镇北王府的细作人员。

如今镇北王府的帝国周报流传于天下,镇北王府对天下舆论的掌控力度,无形之中甚至已经超过了洛阳的朝廷。

这对董卓这个幕后太上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一击。

就比如说,每个刊期的帝国周报上,都不断强调董太皇太后和镇北王在天京,不断给天下人灌输一种天京很重要,甚至比洛阳还重要的错觉。

至少,帝国周报上有意淡去了洛阳的存在,就好像大汉帝国的国都,是天京一般。

很显然,董卓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一旦天下人都认可了天京这个新国都,那么距离天京取代洛阳的地位也就不远了。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也都是通过帝国周报,得知突然失去音讯的诸葛亮出现在天京,并且出任镇北王府帝国图书馆副馆长一职的。

为此,诸葛玄带上诸葛瑾和诸葛均两兄弟,也踏上来天京的路上,想要看看帝国周报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不是他们失踪的家人,他又为何突然出现在天京。

而这,也是刘协选择没有派人直接把诸葛亮在天京的消息直接告诉诸葛亮的家人的原因,因为他想把诸葛玄和诸葛瑾两兄弟都引来天京。

历史上诸葛亮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做过泰山郡丞。

可以说,诸葛亮还是个官二代。

但可惜就可惜在,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便病逝,8岁时父亲诸葛珪也随母亲而去。

父母双双离去,诸葛亮便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叔父诸葛玄又是豫章郡太守,他也跟随叔父诸葛玄去了豫章。

不过依然好景不长。

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的职务,诸葛玄无奈去荆州投靠了刘表。

也就是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几兄弟到荆州去投靠刘表的路上,礼部尚书刘惠派去绑架诸葛亮的人下手了。

首节 上一节 116/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以穿成红方首长,开局平推蓝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