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最强汉帝

三国:最强汉帝 第335节

直到差不多二十天后,老狐狸见火候差不多了,又做出新的指示。

即,只要袁绍治下的官兵、百姓都投降镇北王府,贾诩表示愿意动用军粮,救济投降的所有人。

这种声音,通过鸽组分部的情报人员和潜伏进来的特种兵快速传播之后,濒临爆点的南阳,彻底被引爆了。

既然他们这么骂袁绍,袁绍他们就是不滚出南阳,给他们带来厄运,那好,他们就投降镇北王府。

处在南阳北部的鲁阳、叶县、堵阳三县率先投降镇北王府。

那些官兵也都泻肚泻怕了,又加上他们大多都是南阳本地人,他们的家人也跟着遭殃。

而那些谩骂袁绍他们滚出南阳的百姓,是他们的家人啊。

泻肚泻了大半个月,他们都瘦了好几斤,再这样下去,他们别说战斗了,真的会这么给泻死的。

既然袁绍赖着不走,不顾他们的死活,那好,他们就直接投降。

袁绍不仁,那就休怪他们不义。

北方三县突然投降,很快在鸽组分部、五千特种兵的快速传播之下,在袁绍的地盘上引起了一片哗然,随后百姓们都轰动了,支持投降的浪潮一波比一波高。

尤其是紧接着北方三县之后,博望县的官兵们次日也投降之后,逼得袁绍不得不做出抉择。

此时的南阳,对于袁绍他们来说,已是人间地狱。

百姓反他们。

连官兵们也开始反他们。

再赖着不走,以官兵们的投降速度,怕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是的。

泻肚二十天,他们现如今想走都有些难走了。

官兵们仿佛被阉了一般,个个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绝大部分人都不想跟他走了。

此外,几十万石粮草都有问题,他治下的地盘上所有百姓的粮草都有问题。

他很想到民间去抢一批没有问题的粮草,可百姓们的粮草也都有问题,仿佛这件事真的是因为他袁绍而引起的一般,是他袁绍给南阳带来了厄运。

只要他袁绍离开,南阳的厄运也就会随之消散。

如此,他去抢百姓们的粮草又有什么意义呢?

抢来的粮草,也都是有问题的粮草。

不能用。

多此不义之举而已。

可以说,贾诩这只老狐狸,预判了袁绍的预判,把袁绍地盘上的百姓们也给一起祸害了,这样那些百姓至少保住了家底,不被决心要走的袁绍最后抢他们一次。

无奈的袁绍,最终放弃了所有粮草、带上所有愿意跟他走的兄弟以及所有战马。

那些不愿意跟他一起走的官兵,一部分确实是泻肚泻得奄奄一息,没有那个精力跟他一起走,一部分则是心里真的不愿意跟他一起走,装得奄奄一息不想走。

袁绍很想给这些不愿意跟他一起走的官兵一刀,结束了他们,以免之后便宜了镇北王府,但随即一想,如果结束了这些不跟他们走的官兵的性命,那么必然会引起其他跟他们走的士兵的哗变与仇视。

最终,袁绍不得不妥协,含恨离开。

在离开的时候袁绍同样也想把那几十万石粮草给一把火烧了,但却又被他的谋士们拦下,说是多此一举,那些有问题的粮草留下来镇北王府的人也用不了。

若是用了,岂不是更好?也让镇北王府的那些人泻泻肚。

袁绍一听,也是忍不住流露出了一抹阴冷的笑容,没再想着一把火烧掉那些粮草。

就让镇北王府的那些人,也尝尝泻肚的滋味吧…

第384章 南阳收复

袁绍三四十万大军,最后带走的大军,不足一半。

袁术带来的十二三万大军,最后带走的大军,同样也不足一半。

加起来袁氏家族带走的大军,勉强达到二十万人左右。

不费一兵一卒,不仅拿下最后五分之三的南阳,同时还让袁氏家族折损大半的兵力,且这些兵力无一不是投降他们镇北王府。

不仅如此,几十近百万石的粮草,最后也成为镇北王府的战利品。

伴随着袁氏家族的南下,贾诩便下令特种兵们深夜潜入百姓们的家中,给百姓们的粮草中洒入泻药的解药。

几千名特种兵忙碌起来,最终在黎明破晓之前完成了这项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袁氏家族率领二十万大军向江夏去的时候,贾诩并没有趁他们病要他们命。

若是其他军师,或许真就下令冲上去了,但贾诩这只老狐狸,阴损的很,能不发动军事战他就不发动军事战。

袁氏家族之所以有底气不带粮草带走二十万大军,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二十几万匹战马。

在路上,他们可以杀战马为食,让他们一路粮草无忧的进入江夏郡。

不过袁氏家族的人,心中却是一直笼罩着一层深深地阴影,挥之不去。

只因为,那四十四只让他们极度想暴走的乌鸦,依然还跟着他们。

他们能不暴走吗?

这四十四只乌鸦,时不时就给他们头顶悬一个死字,凄叫声似乎从那一晚它们出现开始就不曾停过。

那是厄运的代表啊。

有这些该死的乌鸦在,他们心中的阴影能散得去?

散不去!

他们无比愤怒,欲要把这群该死的乌鸦炖了喂狗,却根本捕捉不到它们。

哪怕是捕捉一只,让他们出出气也好啊。

然而,那么多天过去,他们却是一只都杀不死,一只都捕捉不到,不胜其烦的让这些把他们扰得心烦意乱的乌鸦跟着。

转眼七天过去。

袁氏家族的大军来到唐乡县。

再通过一个随县,便是江夏郡刘表的地盘了。

然而,在这七天时间里,因为那四十四只阴魂不散的乌鸦老是在袁氏家族的那些核心人物的头顶盘旋着,却是让大军走出了阴影。

最直观的是,第一天袁氏家族这二十万大军,趁夜逃跑的士兵足有几千人。

次日趁夜退出行军队伍的更是接近一万。

第三天逃兵的数量便突破了一万人。

七天下来,因为这四十四只代表厄运的乌鸦无时无刻的轮班骚扰,七天趁夜逃跑的士兵一天比一天多。

刚出发的时候他们足有二十万大军,七天之后,便只剩下了十四万大军。

士兵们内心中的阴影有多大?

尤其是这七天时间里,因为泻药药效持续七天时间,即便他们吃没有被下泻药的战马,也会继续泻肚,所以士兵们对袁绍带厄运的传言信以为真了。

袁氏家族见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但又对此无可奈何。

他们该怎么办?

他们又能怎么办?

想离开的,他们自然会有层出不穷的方法离开。

而那些该死的乌鸦,他们又不是不尝试过捕杀,根本就是徒劳无功之举。

直到第八天他们进入随县时,泻药的药效过去,贾诩的人并没有继续给他们下药,泻肚好了,袁氏家族心里的阴霾,才稍稍散去一些。

但此时的一天逃兵数量,突破到了两万人,达到了巅峰值。

最后一天,也就是第九天,他们进入江夏郡时,逃兵数量降到一万,最终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跑掉九万,只有十一万大军进入江夏。

这便是贾诩的杰作。

袁氏家族的大军之所以逃跑的人数这么多,便是潜伏在袁氏家族大军中的特种兵带的节奏。

随着袁氏家族进入江夏郡,贾诩也紧随其后的收复了整个南阳郡。

那近百万有问题的军用粮草,解了泻药之后,大部分被贾诩拿出来以镇北王的名义发放给南阳的百姓,为镇北王收拢民心。

而早在袁氏家族离开南阳开始,不少百姓泻肚二十多天的问题居然突然好了,也是让百姓们对袁绍给他们带来厄运深信不疑,丝毫不怀疑是贾诩这只老狐狸干的。

南阳郡的百姓被泻药折腾了近一个月,被金融风暴折腾了几个月,虽然现如今恢复平静了,但日子依然还是有些水深火热的。

这也是贾诩把大量军粮发给他们的原因,因为他们的物资,差不多都被杀入南阳的资本暗流给洗劫了。

粮草按人口发放下去,足够他们吃上半年都没问题,至少他们的温饱问题是解决了。

至于经济问题?

贾诩上报到天京去,刘协做出了批示,金融风暴到底是镇北王府发动的,南阳郡的百姓是无辜的,镇北王府将补贴百姓们每人两千帝国币,足够他们半年花销。

当然,这部分钱只补贴普通百姓,士族被排除在外。

那些富得流油资助袁绍打他们镇北王府的士族,他刘协不找那些士族算账就已经很不错,那些士族哪还敢要刘协的经济补贴?

又是给粮又是给钱,由此南阳郡的百姓,彻底投入了镇北王府的怀抱。

首节 上一节 335/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以穿成红方首长,开局平推蓝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