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最强汉帝

三国:最强汉帝 第441节

由此,除开凉州外,现如今大汉帝国州级行政区多达十七个。

益州收复,曹操等曹氏王朝一众被俘虏的文武官员,通过江水这条黄金水道,走水路被押送往天京。

曹京被灭的当天战报就通过战鹰传送到天京,次日天京方面做出指示,大军挥师北上集结于西凉,剑指董氏王朝。

是战是降,197年董卓必须给大汉帝国一个答案。

接到天京方面的指令,贾诩都不带犹豫,当天就命令大军北上,而此时正是196年12月中旬后期,冰天雪地的严冬。

贾诩老狐狸疯了吗?

实则不然,是大汉帝国的军事装备太强了,尤其是在保暖上,哪怕是冬天行军打仗都可以做到。

第二次与草原王庭之战,便是在冬天打的,那时那里更冷,寒风如刀。

大汉帝国的京都设在幽州蓟县,即天京,设立在这里也就意味着大汉帝国必须做好冬天保暖的一切工作。

其中,军队的冬天保暖问题尤为重要,第二次与草原王庭之战便检验了大汉帝国有能力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开战。

益州方面有近四十万作战大军,贾诩直接调动三十万大军,加上西凉的五十五万大军,西凉集结了大汉帝国八十五万大军。

而此时的董氏王朝,有四十五万左右的兵力,其中二十五万大军在董卓、女帝、李儒、张绣他们的掌控之下,二十万大军则在华雄、王允的掌控之下。

以董卓、女帝、李儒、张绣为首的人,是反战派,委婉的说,就是归降大汉帝国,但因为他们身份地位比较尴尬,又不好开这个口子。

以华雄、王允为首的人,是主战派,明确的说,就是与大汉帝国势不两立。

大汉帝国大军云集西凉之时,董氏王朝内部主战派与反战派也吵得不可开交…

第502章 以武促统,老友会见

197年2月。

历经两个多月,贾诩等人终于从益州抵达西凉。

这个冬天,他们很折腾。

但为了尽快完成全国统一大业,哪怕是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冬天,他们的心也是热的。

贾诩这只老狐狸虽然是谋己境的第一人,但融入大汉帝国这个利益集体那么多年,且还是高高在上的第一军师,若说他不爱大汉帝国这个国家,没有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不想名留青史,那是不可能的。

全国,现如今只剩下半个凉州还没有收复!

没有人比他还清楚,若想收复这半个凉州 难度到底有多大。

董氏王朝归降还好。

若是战?

那绝对是半年都不一定能拿得下的硬骨头,比攻打曹氏王朝的骨头还硬。

比兵力,董大恶霸的兵力比曹老板的兵力多,如今董曹的兵力巅峰值对比是五十万比四十万,董大恶霸麾下的兵力比曹老板的兵力还多出十万。

当然,兵在精不在多。

多,不是重点!

多,又是重点!

令贾诩老狐狸不得不重视的是,曹老板整合益州,他的兵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兵,属于普通兵。

多,但很普通。

董大恶霸麾下的五十万大军则不同,他们是西凉铁骑与并州铁骑合并而成的军队,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无论是西凉铁骑亦或是并州铁骑,以前都是常年在边疆与异族喋血的精锐。

董氏王朝建立后,董军得到发展,随后又经历了一场西羌诸部落大叛乱,这场大叛乱董大恶霸足足出动三四十万大军直接杀入西羌诸部落的大本营,将这个百年隐患彻底消灭。

这次出征,简直就是给董军练兵用的,且还是直接战场上练兵。

可以说,如今董大恶霸麾下的五十万大军,几乎个个都是精锐,与曹老板匆匆整合起来还没有来得及打磨的四十万大军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多,又很精锐。

就很恐怖!

其次。

益州之战,曹老板并没有多少战马,曹老板的依仗更多是益州易守难攻的众多雄关,只不过在空军兵团介入战场之后,曹老板依仗雄关的优势失去,这才导致曹老板不到半年就被贾诩他们打到曹京,最终成为阶下囚。

董大恶霸这边呢?

空军兵团并没有像攻打益州时那么占优势。

曹军是少战马,多雄关。

董军是多战马,少雄关。

空军兵团出动,董军基本都是骑兵,迅速机动,空军兵团很难在高空中给董军造成致命打击。

能够困扰董军的,或许唯有空军出其不意的运兵包抄了。

但董军防守,靠的是他们强大的武力,你再怎么出其不意,再怎么包抄,真视死如归的拼杀起来,汉军这边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除此之外。

谋士、武将方面,贾诩老狐狸也不认为董大恶霸比曹老板弱。

曹老板的谋士虽多,但在贾诩老狐狸看来,董大恶霸有李儒一人足以。

唯有在武将方面,董大恶霸或许确实输曹老板不少。

收复凉州,若是动武,那真的太难了。

北上西凉这一路上,贾诩都在思考着如何以最低的代价收复凉州。

思来想去,贾诩老狐狸觉得,硬碰硬武力统一是不行的,何况九国联盟要攻打大汉帝国的这个潜在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若是他贾诩真把大汉帝国的八十五万大军折一半在西凉,那对大汉帝国的整体实力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打击。

甚至是,可能会导致大汉帝国与九国联盟的对抗中,落入下风。

唯有以武促统!

若是能收编董大恶霸的五十万精锐,届时,大汉帝国莫约有一百六十万精锐,什么九国联盟,一旦动起武来,能分分钟秒了对方。

越想贾诩就越觉得,到西凉之后,他非常有必要跟李儒好好谈谈。

刚到西凉,贾诩便提出约见李儒的请求,李儒似乎早就在等着贾诩约见一般,立刻应约而来。

双方军事对峙缓冲区,两位顶级智者煮酒论天下…

第503章 交底:半二次分裂,统一进行时

“文优兄,对这天下大势,不知道你怎么看?”

“呵呵,文和兄,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乃是常事。”

闻言,贾诩就微微笑道:“文优兄倒是很淡定,兄弟我也是这么认为,分分合合,乃是常事。”

听到李儒这么说,贾诩的心中大定。

‘分分合合,乃是常事’。

就这一句话,普通人根本听不出什么,但贾诩却是听出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李儒并不抗拒统一。

这意味着什么?

大汉帝国和平统一西凉有望啊。

尤其是李儒是董氏王朝的丞相,董卓身边的第一智囊。

李儒表露出来的态度,是不是意味着这是董卓的态度?

就在贾诩心中暗自揣测之际,李儒抿了一口茶,淡淡说道:“分分合合,难免要有些伤筋动骨。”

嗯?

分分合合,难免要有些伤筋动骨?

这话是什么意思?

董氏王朝还是要跟大汉帝国动武吗?

可看李儒的样子以及听他说的话,似乎也不像。

贾诩顿时感觉,李儒的话里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东西,不由道:“事实上,大汉并不算是分分合合,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凤凰涅槃,从大汉王朝涅槃为大汉帝国,大汉四百年国祚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认为涅槃重生后的大汉,生命力更加顽强,将走向新的辉煌新的高度,再延续数百年不成问题,文优兄觉得呢?”

“…认同!”

李儒点头道:“大汉确实不算分分合合,而是涅槃重生。”说着,李儒不由一脸认真的看向贾诩:“不过有些人,并不希望大汉这只凤凰,能够成功涅槃。”

“哦?”

贾诩的眉头不由一皱,看向李儒的脸色上凝重中还略带着几分肃然的杀气,道:“我能知道是谁不怕被熊熊的凤凰烈火烧死吗?”

“以王允、华雄为首的主战派!”

李儒回答的很干脆。

“王允?”

首节 上一节 441/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以穿成红方首长,开局平推蓝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