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

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 第214节

王翦轻笑:“既攻赵葱之心不成,便攻赵王之心如何?”

于是乎。

不过十日之后。

嬴子楚见得王翦送过来的锦帛,整个人都是紧紧的皱起了眉头:“取太原?若我秦军孤军而深入,恐非妙计也!”

说着这话的同时。

嬴子楚是将目光望向身旁同样盘坐之人。

此人不是别人,自然便是嬴政。

听得嬴子楚之言,嬴政却是轻笑:“若独取之太原,自非妙计。然若使得细作于邯郸,离而间之,便大善。”

“离间之计?”

嬴子楚抬头,整个人脸上满是思索之色,不由朗声道:“真可功成?”

嬴政目光灼灼,径直抬头:“必成!”

嬴子楚却并未因嬴政的言语而有丝毫的放松,依旧是眉头微皱:“便以政儿之言,此计何以成之?”

第九十四章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面对嬴子楚的询问。

嬴政却并未立刻开始回应。

见得面前的秦王,只是沉声询问道:“父王以为,此番的赵国,仍为强国否?”

一句询问。

嬴子楚却是根本不知其所以然。

依旧是眉头微皱。

很明显,饶是嬴子楚这个秦王,也不明白自己面前的太子,突然询问这个,到底是因为什么。

几乎是没有思索,便是给出了答案:“若较之韩、燕等国,自然算得强国。”

“然较之我大秦,自弱矣。”

一番言语。

带上了历代秦王,几乎都拥有的霸气和自傲。

不过,这也是正常。

若没有这份霸气和自傲。

秦国也不会从当初一个西陲蛮夷之国,而变成如今这雄霸天下的独强之国了。

听得嬴子楚的回答。

嬴政依旧是没有直接的回应。

笑着点了点头:“父王所言极是,若和我秦国相较,那赵国自然便算不得强国了。”

正说着。

嬴政这边却是突然的话音一转:“然父王以为,与那赵孝成王赵丹之时相较,赵国可还算强否?”

嬴子楚轻笑一声,满是诧异的望着面前的嬴政:“政儿今日却是怎么了?尽说出些胡话?”

“那赵丹之时,赵国国力强大,其赵之边骑,可谓是威震天下!便是我秦国,亦不敢轻撄其锋也。而如今,自长平一战,武安君尽屠其甲士;邯郸一战,戮赵丹;函谷关一战,亡平原君赵胜、赵名将廉颇!至此,赵一蹶不振而至今日,已于列国无异!”

说着这番话的时候,嬴子楚依旧是望着面前的嬴政。

很明显。

这种连寻常的秦人都知道的事情。

他不明白,为何嬴政会突然问起他这个。

面对自家父王的疑惑。

嬴政却依旧是轻声笑道:“那父王以为,起初赵国之强,强于何处也?而如今赵国之弱,又弱于何处也?”

嬴子楚见得嬴政脸上那一丝的笑意。

忽而,是已然明白了些什么。

便是轻笑道:“徒以刀兵之强?骑兵之迅猛?”

嬴政摇头,脸上的表情依旧是平淡:“昔日赵带甲之士,当在五十万众!长平一战,虽近乎尽没于长平!然历经十余年生息,赵之丁员虽未尽复,业已坐拥带甲之士三十余万。其刀兵亦强,而其之边骑,屡败燕、匈奴,可谓威震北疆,何来弱也?”

而嬴子楚亦是了然,继续轻声的说着:“那便名将能臣也?”

嬴政再是摇头:“昔日,赵相蔺相如、赵将廉颇、平原君赵括等人虽没。然赵国之中,有如庞煖之纵横策论、能征善战并不下昔日之蔺相如;而有将李牧,年不过三十,其能却并不次于昔日之廉颇。且昔日邯郸一战,武安君未屠得赵国众卿;待得赵国复国之后,其士大夫复仕于赵。”

“朝野之上,能言善辩之士不寡;行伍之间,能征善战者亦不见少矣。且十数年来,其国力民力皆复,何来自弱之说?”

嬴子楚笑了。

只是静静的见得面前的嬴政,缓缓望向东方:“所以,赵今之弱,所弱为何?”

似是询问嬴政,又似是在询问自己。

而嬴政上前,和嬴子楚并肩而立:“赵之弱,不在其外,而在其内。不在市井,亦非行伍,而在朝野之间!”

嬴子楚站在嬴政的身旁,一句轻轻的感叹:“人心糜乱,则其国自弱矣。”

无论是嬴政还是嬴子楚,其实都是明白。

为何赵国弱了?

眼下依旧坐拥三十万大军,虽少于十余年前。

然这三十万赵卒,都是历经国难,其复强之志诚诚,其战斗力当迈于此前。

虽兵甲数少寡,当不必弱于如此。

而昔日蔺相如、廉颇这些名将能臣去了。

然而新的庞煖、李牧等人却来了。

再加上,国力民力,亦是恢复如初。

甚至其领土较之长平之战前,还白白多了一个上党之要地。

于情于理,赵国或许不会更强,但也并不会比此前更弱。

然是此番,沦落至此,却是为何?

从前的赵国,无论是赵丹这个孝成王,还是其先辈的武灵王等人。

不说是君臣一体同心。

但至少也是共同进退。

或有私利,然在大义面前,皆可舍生而取义也。

一如赵括、一如赵丹、一如蔺相如和廉颇等人。

然而现在呢?

现在的赵王赵佾,其实严格意义来讲,并不是个庸碌之人。

相反的,这是个难得的聪明之人。

至少,是比他的父王赵丹,更加聪明。

昔日赵佾质于咸阳,比之先前燕丹质于邯郸的遭遇,要好不上多少。

遭受无数的冷眼,唾弃甚至是攻讦。

然而入得咸阳不过数年。

赵佾在咸阳便已广结好友,甚至愿意有秦人追随于他。

足以见得,赵佾的手段,非同一般。

然而错就错在,赵佾实在是太聪明了,聪明得有点过头了。

曾经为得质子的嬴政和嬴子楚,其实都是明白他的感受的。

由曾经一个命如蝼蚁的质子,突然是一飞冲天,成了赵国之王。

他不希望,整个赵国,再有除了他这个赵王之外的第二个声音。

因为他不愿意,再过回从前那种任人摆布,命如蝼蚁的日子。

所以,他容不下在眼下赵国如日中天,救赵人于水火中的李牧、庞煖等人。

或者说,他容不下一个忠于赵国比忠于他这个赵王更甚的人!

所以。

那些个忠直之言,在他耳中成了忤逆之言;那些遵遵劝谏,也尽成了威逼胁迫之语。

所以,他不喜李牧亦不喜庞煖,提拔了郭开,提拔了赵葱。

以及千千万万个如同这两人一样的人。

而不少的赵臣,对于赵佾亲秦之举,亦不喜也。

首节 上一节 214/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