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11节

来到张维贤所在,嗅到飘散的浓郁中药味,崇祯皇帝眉头微蹙,想到自己所知晓的情况,便知张维贤真的是大限到了。

“陛下~”

在前引路的张之极,见崇祯皇帝停下脚步,忙欠身道:“家父……”

“走,带朕去见英国公。”

崇祯皇帝神情严肃,向前走去,说道:“英国公乃我大明忠良,朕这次是来迟了,不该这般。”

随驾的张世泽、朱纯臣、孙祖寿、孙传庭等一众人,露出了各异的神情,尤其是对张世泽来讲,那心里除了感动外,就没其他了。

堂堂大明天子,忙于朝政,纵使张维贤先前被委以重任,但做到崇祯皇帝这份上,那是何等的恩宠啊。

“英国公,朕来迟了啊。”走进房内的崇祯皇帝,没有理会向自己慌忙行礼的女婢,快步走到病榻前,见到神情恍惚,脸色憔悴的张维贤,动容道:“张卿啊~你可要快快好来,朕还要张卿来辅佐,治理大明的啊。”

跟着崇祯皇帝一块进来的众人,瞧见崇祯皇帝真情流露,不顾君仪的坐到病榻旁,拉着张维贤布满老人斑的受,那无不心生感慨起来。

张之极、张世泽父子俩,眼眶微红,情绪略显激动,站在原地,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

此来英国公府,看望重病卧床的张维贤,崇祯皇帝将姿态放得很低,一副极为看重张维贤的态度,叫人看了都觉得天子仁德。

“皇…上……”

躺在病榻上的张维贤,朦胧的双眼,已然瞧不清眼前的人是谁,但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叫他情绪开始变得激动起来。

张维贤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会病的这般快,甚至很多时候连意识都变得不清楚,可心底的一个执念,却苦苦支撑着他。

一门两国公。

当初在国朝动荡之际,崇祯皇帝许诺给他这样的承诺,面对这样的诱惑,张维贤奉皇命总督京营戎政,甚至不惜得罪一些勋戚,然受当时局势的影响,再加之张维贤没有考虑好,要将自己的哪个子嗣,承封那世袭的国公爵,故张维贤并未告诉其他人,甚至连张之极都没告诉。

而在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离京,又被任为辅政大臣,这叫张维贤的精力,在期间被大大消耗,甚至心里承受的压力,还掏空了张维贤的元气。

“张卿,朕在。”

见先前眼神迷离的张维贤,突然这样时,崇祯皇帝忙说道,然心里却暗暗揣摩起来,难不成这张维贤,先前并未将自己口头承诺的事情,告诉给张之极吗?

“皇……”

情绪激动的张维贤,囔囔的说着,可心底的那些话,却怎么都讲不出来,这叫他内心很是着急。

尽管身躯不受控制,但张维贤的精神却异常活跃。

“陛下,家父是听到您的声音,故而才这般激动的。”一旁的张之极见状,忙走上前拱手道:“先前陛下御驾亲征,家父不敢忘陛下厚望,在担任辅政大臣期间,就没再回过府,眼下知晓陛下凯旋归朝,故而……”

讲到这里的时候,张之极变得哽咽起来。

竟有这样的事情?!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起来,握着张维贤的手,下意识紧握了几下,张之极的这番话,不得不叫他验证自己先前所想。

倘若自己对张维贤的口头约定,张维贤因觉得此事过大,还没想好承封另一尊所谓世袭国公人选,那很有可能就没跟其他人提过此事,甚至连张之极都没讲过。

“皇…上……”

崇祯皇帝的耳畔,再度响起张维贤那虚弱的囔囔声,这叫崇祯皇帝回过神来,忙轻拍张维贤的手,说道:“张卿,朕知道你想说些什么,你未辜负朕,朕必不会辜负我大明忠良。”

眼下这些只是猜想,并不能得到佐证,所以承诺的事情,肯定是要办的,不过再敕封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爵,那肯定是不行了。

听到此言的张维贤,似乎心安了少许,这一刻,他的内心深处是无比的后悔,自己当初为何不将所知的这些,告诉给自己的长子啊。

将张维贤的手,放到病榻上,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看着房内所站众人,神情淡然道:“当初国朝遭遇威胁,建虏灼灼逼人,英国公知晓国朝难处,为朕分忧,主动担起整饬京营的重担。”

讲到这里的时候,崇祯皇帝的目光,停留在朱纯臣身上片刻,而其他人,在听到天子之言,一个个都露出各异的神情。

“那时朕对英国公许诺过,若此番国朝之危能除,朕绝不会轻待,对我大明做出贡献者。”崇祯皇帝动容道:“英国公一脉,乃我大明之忠良,是勋戚之楷模,英国公为替朕分忧,更是重病卧床。”

躺在病榻上的张维贤,断断续续的听到崇祯皇帝所讲,整个人的情绪,都变得激动起来,然奈何失去元气的身躯,却叫他不能有丝毫动弹。

“张卿~”

瞧见此幕的崇祯皇帝,在众人的注视下,忙撩了撩袍袖,再度坐在病榻旁,握着张维贤颤抖的手,动容道:“张卿为了我大明,付出了这么多,朕绝不会辜负张卿的这番忠诚之心啊。

英国公一脉,当有更多的荣耀,一门两世袭之爵,是朕唯一能给张卿的,等张卿病体痊愈,当向朕举荐之。”

这一刻,以朱纯臣、孙祖寿、孙传庭、张之极为首的众人,在听到崇祯皇帝所讲后,那一个个都脸色大变,难以置信的看向崇祯皇帝。

这份荣耀未免太厚重了吧。

而躺在病榻的张维贤,骤然听到崇祯皇帝所讲,整个人都变得激动起来,他心里的执念,天子到底是兑付了。

“张卿要保重身体啊。”神情动容的崇祯皇帝,拍着张维贤的手,说道:“朕会从宫中谴派御医,庞天寿,你从今日起,就伴在张卿身边伺候,英国公之病,必须要治好,朕还要英国公辅佐啊。”

崇祯皇帝说的这些话,有讲给张维贤的,有说给随驾之人听的,也有交代庞天寿的,可这些话在朱纯臣他们听来,却感受到的是天子对张维贤的信赖和恩宠。

只是没有人知道,崇祯皇帝只是含糊其辞的讲明,英国公一脉,是一门两世袭之爵,却没提‘国公爵’之事,且还要等张维贤病情康复,这便给自己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若张之极知晓什么,那到时再另说别的,但张之极若并不知情,再敕英国公一脉,一尊世袭罔替的伯爵,也算全了英国公一脉的忠义了。

且此后英国公这一脉,将彻底打上天子拥趸的标签,成为崇祯皇帝整肃大明勋戚的先驱。

第177章 安置遗孤

现阶段的大明政坛,处在一个较为混乱的秩序下,没有制衡,那朝中的各方势力,就把心思都放在权谋算计,党同伐异上面,为了能扳倒政敌,可谓是花样百出。

崇祯皇帝若想着手整饬朝堂,改变大明上下摆烂的境遇,完成自己的种种筹谋部署,就必须先理清楚这一混乱的秩序。

倘若连这些事情都做不好,就身处小冰河时期下,所诱发的各种自然灾害,便会进一步加剧财政体系的崩溃,加剧土地兼并,激化各阶级间的矛盾,逼迫更多走投无路的人造反……

本身就陷入到一种死循环下,若不设法将其调开、缓和的话,那不就是先前的老路吗?

“陛下,您……”随驾离开英国公府的孙传庭,在沉默了许久后,终忍不住向闭目养神的崇祯皇帝,规劝道。

“孙卿,朕知道你想说什么。”

崇祯皇帝揉了揉太阳穴,语气淡然道:“但有些事情,朕既然先前说了,那就必须要做出来。

当初建虏进犯大明,导致国朝陷入绝境之中,若没有这样的许诺,孙卿觉得朕能安稳住京畿局势吗?”

“……”

孙传庭沉默了,回想起自己赴任以来,在天子御驾亲征之际,张维贤所做的种种,便明白了一些情况。

面对那样的一种态势,京城这边人心惶惶,朝堂上并未达成一统,若没有几位重臣,替天子坐镇的话,只怕前线战事还没开打,后方就彻底乱掉了。

一旦后方大乱的消息,传递到前线战场的话,那对随驾出战的各部大军来讲,会经历怎样的打击呢?

“孙卿啊,大明现在是怎样的情况,你心里应该清楚吧?”

崇祯皇帝坐直身子,神情正色的看向孙传庭,说道:“朝中的那些大臣,有多少是真心实意的为了社稷?

一个袁崇焕,竟欺瞒朕到这种程度。

朕先前是那般信任他,一应所需,朕都竭尽所能的满足,甚至矫诏擅杀毛文龙一事,这等僭越之举,朕都没怪罪他。

本以为五年平辽是良策,朕勒紧裤腰带,朝廷勒紧裤腰带,能将建虏以下犯上之患解除,可换来的是什么?”

孙传庭低下了脑袋,对袁崇焕一事,他有着自己的想法,似崇祯皇帝所讲,孙传庭的内心是认可的。

眼下朝中多少大臣,因天子将袁崇焕下放诏狱,而始终牵绊着此事,为何朝中的不少大臣这般关注?

孙传庭也猜想到了始末。

“行了,不说这些糟心事了。”

崇祯皇帝挥挥手,看向孙传庭和孙祖寿,说道:“两位卿家,你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眼下朕要好好梳理下朝堂。

这朝堂啊,有着太多一心谋仕途,却不想为社稷分忧,为朕分忧的庸官、贪官了,所以这京城必须要安稳,顺天府必须要安稳。

大明就算有再多的不是,那也是祖宗传给朕的基业,朕不能坐视不管,两位卿家,要多多为朕分忧啊。”

“臣等遵旨!”

从英国公府那边离开,崇祯皇帝就在想一个问题,制衡朝堂,到底该怎么制衡,只是单纯的一刀切?还是叫各方势力相互制约?

在认真想了以后,崇祯皇帝果断选择了后者,眼下的大明,需要的是一种政治安稳,同时叫各方势力相互竞争。

只有这样,也唯有这样,他这个大明天子,才能借助各方势力,来一点点的板正,大明偏转的轨迹。

借着整饬内廷名下皇庄,揪出内廷深藏的那帮家贼硕鼠,解决此次对战建虏,要封赏所需钱粮,是绝对没问题的。

达成了这一目的后,下一步就要借袁崇焕一案,来解决掉一批人,同时除掉一些暗中相助建虏的群体了。

在赶回内廷的途中,孙传庭、孙祖寿他们自行离去了,眼下需要他们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多在自己的本职位置做些实事,远比待在自己身边好。

回到军机处这边,崇祯皇帝还没休息,王洽就拿着一份奏疏,过来禀报了。

“陛下,为我大明战死的健儿,现统计出的遗孤,就有很多。”王洽神情严肃,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这是顺天府治下,所整理出的,还请陛下御览。”

“拿过来。”

当初凯旋归朝时,崇祯皇帝在给军机处下达任务时,就特意强调此点,在他眼里看来,这些战死健儿的遗孤,就是自己要多培养的群体。

与其朝廷拨发银子,给这些遗孀、遗孤,叫上下其手的贪官污吏吞掉,倒不如费些力气,将他们全都集中起来。

对待那些有想改嫁的遗孀,崇祯皇帝不会阻止,毕竟家里的顶梁柱塌了,想活下去并不容易。

但没有这些意愿的,则领着自家的孩子,准备到腾空的皇庄,由内廷供养,崇祯皇帝看重的是这些遗孤。

“仅顺天府就有这么多?”

看完手里的奏疏后,崇祯皇帝双眼微眯道:“看来这安置遗孤之事,必须要尽快着办落实了,朕不能叫那些战死的健儿,在黄泉路下不安心。

王卿,你即刻以军机处之名,拟一份上谕,分发给王承恩、方正化他们,叫他们尽快清除皇庄,并恢复皇庄秩序。

将战死健儿的遗孤,悉数安置在顺天府、永平府治下皇庄,叫这些遗孤的亲人,也跟着安置过去。”

首节 上一节 111/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