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273节

崇祯皇帝伏案批阅着奏疏,开口道:“把茶放下吧,朕的身体朕心里清楚,就不必再劝说了。”

见自家皇爷依旧在忙碌,王承恩的脸色忧色不减,想要说些甚么吧,可话到了嘴边,却怎样都讲不出来。

将手里所捧的茶盏,恭敬的放到龙案上,瞧见自家皇爷那疲态的脸庞,王承恩心里很是难受。

难啊。

自家皇爷太难了。

外朝的国库空虚,朝中那帮文武大臣各怀心思,时不时还给皇爷添堵,各地频生的灾害,山陕和辽东等地叛乱未定,安置灾民事……

单单是王承恩能够想到的,那都是成堆的存在,这就像一副副重担,压在崇祯皇帝的身上。

尽管有内阁,尽管有军机处,可涉及到国朝稳定的大事,又有哪一件,不是崇祯皇帝亲自过问的。

“王伴伴,天津那边的造船厂,所营造的海船,进度如何了?”批阅完手里的那份奏疏,崇祯皇帝放下朱笔,揉揉发胀的太阳穴,略显疲惫道。

“眼下各处要用粮的地方很多,不管是便民铺,还是皇庄这边,都要多多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啊。

现在内帑这边,还有多少银子?内厂着皇庄筹建的诸厂,第二批进展怎样了?便民铺这边,要尽快在北直隶铺设开。”

这些时日,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叫崇祯皇帝有些心力憔悴,虽说大势有些维稳的迹象了,可依旧是很脆弱的存在。

若是不能取得相应的成果,崇祯皇帝心里比谁都要清楚,这脆弱的维稳迹象,必将被历史惯性所破坏掉。

除了在外朝所倚重的那些大臣,内廷这边的有司班底,必须承担起更重的职责,叫他们帮着分担压力才成。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真要这样继续下去,崇祯皇帝甚至觉得,自己很有可能英年早逝!

“回皇爷,天津那边营造的海船,进度还算可以,不过所需木料,收集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没能加快进度。”

王承恩当即作揖道:“不过便民铺那边,所选中的那批商贾,都开始积极进取,并跟不少粮商,私底下取得联系。

考虑到当前北直隶、山东两地实况,他们有意向江南等地,低价购进一批粮食,皇庄这边所筹建的粮仓……”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认真听取着王承恩禀明的情况,这些情况的讲明,对他之后治理朝堂,治理天下,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

“王枢辅,此事该如何跟陛下讲明啊。”

就在崇祯皇帝听取情况之际,王洽、周延儒二人,快步朝着乾清宫赶来,神情间皆流露出焦急。

“这杨鹤究竟是怎样剿匪的,怎叫不少的流贼,都朝西安府一带肆虐。”周延儒眉头紧皱,伸手说道。

“若是这些流贼势力,突破西安府,或南下直取汉中府,这对我大明而言,绝非是什么好事啊。

一旦叫他们顺河东进,或转战川地的话,那我大明两处腹心之地,都将遭受流贼侵袭之患啊!!”

“当前这种情况,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王洽皱眉道:“好在周遇吉所领勇卫营,朝西安府一带进发,有陕西巡抚洪承畴,率部坐镇西安。

说不定还有时间啊。

只要能抢在那些流贼势力,突破西安府,或直取汉中府前,堵住这帮叛贼的去处,那局势就还算有救。”

大明在平叛这件事情上,从崇祯皇帝御极以来,就没有主动过,不是建虏蹦跶,就是流寇蹦跶,要么两方都蹦跶。

大明不少的财政支出,都砸到这平叛事上,可平叛的这几年间,叛乱势头不见衰减,大明国力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削减。

虽说特设军机处后,着命其总揽平叛事,使得这方面的窟窿,在种种谋划下,特别是实发粮饷推行后,减少了很多。

但是吧,就总的平叛态势来讲,大明依旧是处在不利的境遇下,毕竟大明能征善战的军队,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除了崇祯皇帝所缔造的新军外,活跃在各地平叛的军队,真正能打仗的,就是那帮统兵文官和武将,麾下所豢养的家丁队伍。

没有实发粮饷,叫多数名义上的将士,又怎么可能会拥有很强的战力呢?

“陛下,勇卫营主将周遇吉,呈递军机要务!”

来到这东暖阁后,王洽当即作揖道:“眼下陕西匪情严峻,西安府治下,云聚着诸多流贼势力。

周遇吉请奏,望朝廷能再派精兵,镇守西安府、汉中府两地,力保肆虐之流贼,不会突破……”

坐着的崇祯皇帝,冷厉的眼神,看向王洽、周延儒,听着王洽所讲的那些话,脸色有些难看。

先前的事情,现在还没有消停下来,陕西那边的平叛事,就又捅出幺蛾子了。

“呈上来。”

强压着心头怒意,崇祯皇帝冷冷道。

王承恩踱步走去,接过王洽所呈奏疏,便快步朝自家皇爷走去。

“好啊,真是太好了。”

打开手里的奏疏,崇祯皇帝一目十行的看着,那脸色是愈发冷厉,拍案道:“这杨鹤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朕叫他出任三边总督,行剿匪事,要粮给粮,要银子给银子,这剿到最后,就是这样的结果?

他可真是大明的好大臣,可真是朕的好栋梁啊。

军机处明发上谕,罢黜杨鹤三边总督之位,着军机处选参赞大臣,赴陕西,将杨鹤给朕缉拿归京。

擢陕西巡抚洪承畴,接任三边总督,总揽平寇事!”

本以为周遇吉统率勇卫营,赶赴陕西参与平叛,取得几场大胜,还把王左挂等部剿灭掉了,将李自成给俘虏了,这陕西的叛乱态势,就能有所缓解。

没想到情况非但没有好转,相反却变得更坏了,这帮流寇势力,见山西突破不过去了,又开始打别的地方主意了。

第428章 神机营赴陕

尽管崇祯皇帝心里明白,在自己的谋画干预下,以军机处之名明发上谕,着周遇吉率部赴陕,擢洪承畴为陕西巡抚,擢陈奇瑜为延绥巡抚等事下,会改变山陕叛乱之势,然却没有想到改变会这般大。

西安府和汉中府两地,无论如何,都不能叫流寇势力突破。

一旦他们突破防线,杀出陕西这块贫瘠之地,那不管是去河南那边,还是跳到川地去。

那给大明带来的后患,必将是无穷无尽的。

就因为这些个平叛事,大明透支掉太多民力,摊派的辽饷,剿饷,练饷,叫地方百姓苦不堪言。

一旦说这些流寇势力,提前开启流窜之势,跟大明玩起运动战,时间相持的越久,那大明就越是虚弱。

“陛下,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谴派大军,紧急驰援陕西境内。”周延儒走上前,作揖行礼道。

“就王嘉胤、高迎祥这些叛逆贼首,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一旦说叫他们突破层层包围,杀出陕西的话,那对大明……”

对周延儒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此时的崇祯皇帝,脑海里在思索着,当前陕西驻扎的兵马,以及那整体的平叛态势。

有洪承畴、周遇吉他们在,就算王嘉胤、高迎祥这帮流贼势力,表现得再怎般抢眼,那僵持数月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

对杨鹤这个绥靖派,崇祯皇帝自始至终就没相信过,不过此人在朝野间名望不低,若那时贸然罢黜的话,对整个平叛事不会有利。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一直平叛的战事,迟迟没有取得进展,相反局势还愈发糜烂下来了。

若是崇祯皇帝此时不换掉杨鹤,那才叫驴给踢了。

‘祖大寿、吴襄这两个家伙,被支出京城,被赶出三大营了,毛承禄他们快要抵达京城了。’

崇祯皇帝心里暗暗思量着:‘就当前的局势来讲,全面整饬三大营的契机,可以说是一切水到渠成了。

既然是这样的话,应当从三大营中,挑选一军离京赴陕,强军还是要从战火中接受洗礼,才能逐步成长为强军的。’

虽说现阶段的局势,对崇祯皇帝而言,又开始乱起来了,但越是在这种态势下,就越是要平稳心态。

“军机处明发上谕,着命曹文诏,统神机营紧急赴陕!”崇祯皇帝的眼神,变得愈发明亮,看向王洽他们,朗声道。

“既然陕西那边的平叛大军,不足以遏制住反叛事,那朕就派京营精锐,去陕西那边参与平叛。

朕就不相信了,区区一帮叛贼,能猖獗到何等的程度。

此外曹文诏所率神机营,归流贼平叛前指控辖,地方有司不得干预,军机处这边,要确保所属大军,一应粮饷、军需等供应。”

王洽:“……”

周延儒:“……”

二人脸上露出惊异的神情,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天子竟要谴派神机营,紧急赶赴陕西境内参与平叛。

这还是从没有过的事情。

“陛下,此事是否再商榷一下?”

王洽上前作揖道:“从京城到陕西境内,一路地形复杂,纵使是曹文诏能力卓著,可真要叫神机营赴陕,这时间上是否来不及?

若是神机营尚未赶到……”

“不必再商榷了,朕相信洪承畴,亦相信周遇吉。”

崇祯皇帝摆手道:“即便西安府那边,有不少流贼云聚,但坚持数月时间,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再者说,归京的四卫营,此前在山西那边时,都谴派麾下部分精锐,押解粮饷赶赴陕西那边。

朕倒是想要看看,究竟是流贼势强,还是我大明铁军势强!

此外若真有流贼,突破西安府,顺河杀到河南境内,或者川地境内,那都不能不提前设防。

军机处这边,再明发上谕,给河南、川地等有司,着命他们严守各地,行守土有责,具体事宜,着军机处商榷后,尽快呈递御前。”

处在这样的态势下,崇祯皇帝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不能只看陕西境内,临近的河南、川地等处,都必须要考虑在内。

上下摆烂的大明,崇祯皇帝真的不敢赌,若真抽调河南、川地等处兵马,那整个局势是否会糜烂下去?

‘等等!’

首节 上一节 273/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