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92节

什么时候朕所言的巡抚责任制和新定俸禄制,在北方诸省推行起来,那么在京的有司衙署,再明确新定俸禄制。”

涉及到官场肃贪、吏治整顿,是一个长期要进行的繁琐工程,不能说为了官场肃贪和吏治整顿,就忽略大明俸禄低下的事实。

崇祯皇帝心中也很清楚,就算他提高大明官员的俸禄标准,在大明各级的官府中,该存在贪腐行为,依旧会存在贪腐行为。

这是人性使然。

但是反过来说,崇祯皇帝既然提高了大明的俸禄标准,那么在今后推动官场肃贪和吏治整顿时,但凡是被抓住的人,就别想着找任何的理由,想着逃避他们该受的严惩。

在大明官场中,所存的部分贪腐行为,其实就是迫于现实而贪的,因为所领的微薄俸禄,别说是养家糊口了,就算是养活自己都很困难。

崇祯皇帝所做的这一切,就是想以此收窄大明官场的贪腐范畴,能够确保1000名大明各级官员,不违背大明法纪去贪腐,那就是积极的正向趋势。

从今往后,崇祯皇帝会通过一次次的官场肃贪和吏治整顿,将大明官场中的败类和蛀虫剔除掉,确保贪腐行为在大明官场中,被打压到最低范畴才行。

韩爌、温体仁这些内阁大臣,听着天子所说的这些,内心其实是极度不平静的。

甚至他们心里都想到了,一旦这些事情都传扬开来,必然会给朝野间带来不小的轰动。

原本韩爌他们,还想对‘巡抚责任制’提出异议,毕竟所牵扯到的层面太广,如果做不好的话,会给地方造成不小影响,可是他们还没有提出来,就被崇祯皇帝用‘新定俸禄制’,给顺势堵住了嘴巴。

今后大明的官场啊,注定会变得不平静,因为崇祯皇帝所做的种种,都是在逐步铲除掉官员的特权。

第619章 大明战舰

大明欠下的历史账太多,多到想要去动某一领域,以做出正向的改变,都会牵扯到别的层面。

陈谷子烂芝麻的坏账太多。

上不得台面的腌臜事太多。

就算再怎样恶心这些现象,都必须捏着鼻子认下,毕竟这些都属于大明的一部分,不可能装做看不见。

将脑袋扎进草堆里,撅着腚去装鸵鸟,似这等心态是要不得的,想要让大明改变,就要先学会接受。

大明船政学院。

“当前在山东这个地界,也就你们登莱两府的腌臜事,相对来说少上不少啊。”

袁可立神情感慨,走在这船政学院,看着来来往往的学子,轻叹道:“此次来你们登莱两府,本抚要好好的养养浩然之气,不然非气出毛病不可。”

“袁巡抚,还是为衍圣公府感到头疼?”

随行的孙元化眉头微蹙,看向袁可立说道:“国朝对衍圣公府一脉,所给予的优待和恩赐,果真让某些人忘乎所以了。

谁能想到在曲阜这个地界,都快变成国中之国了。

大明所奉行的法纪,竟没衍圣公府的家法有用,天底下哪儿有这等道理可言。

倘若这件事情不能妥善的解决好,那国朝的威仪何在,大明的法度何在,今后朝廷该怎样治理天下?”

“是啊。”

袁可立轻叹一声:“可是谈何容易啊,衍圣公府代表着什么,不用本抚多言,你心里也很清楚。

这绝非是一件小事情。

就算想要解决,想要严惩,甚至约束衍圣公府的特权,那都需要等一个合适的契机才行。

倘若山东巡抚衙门,敢贸然做出惩戒措施,别说是本抚了,整个山东的官场都会迎来天下的骂名。

甚至严重的话,山东赈灾行署都会面临瓦解的境遇,像这样的一种结果,无论是谁都不愿看到。”

衍圣公府,这在大明的读书人群体里,甚至是文官群体中,都具备着非凡地位和象征意义。

恰恰是衍圣公府一脉,也是大明最大的地主集团,且还是披着政治特权外皮的地主集团。

倘若孔老夫子真的泉下有知,知晓他的子孙后代,尊奉着他的名声,在大明所做的那些腌臜事,必然会气到从坟堆里跳出来,上演一出拳打不肖子孙的好戏。

神情复杂的孙元化,想了想,看向袁可立说道:“袁巡抚是准备等到河南那边,孙巡抚彻查完诸藩侵占土地一事,朝廷有了定论后,再对衍圣公府……”

“既来你们登莱之地,就不提别的事情了。”

袁可立摆手打断道:“涉及衍圣公府一案,等到合适的时候,本抚肯定会有所行动的,此事你不要牵扯进来。

登莱能有今日的改变,不易啊。

我们不能全都折戟山东。

倘若有朝一日,本抚背负骂名被迫离开山东,你可要担起责任来,让山东能保持住现有的势头。

像天津对外开海通商之势,今后要能在登莱真正落下,山东想要改变,想要解决弊政,开海通商之路必须畅通。

走吧,陪本抚去看看咱大明的战舰,在远海航行这一领域上,咱大明的确落后于欧罗巴各国很多啊。”

孙元化重重的点头,没有再多说其他。

作为登莱巡抚,孙元化心里很清楚,袁可立这位山东巡抚,究竟背负着怎样的重担,承受着怎样的压力。

除了颇为棘手的衍圣公府一案,像山东治下的宗藩、漕运、河政、赈灾、盐税等各个层面,随便拎出来一个,那都是颇为棘手的事情。

像孙元化能够在登莱两府,这般心无旁骛的做事,那都得益于袁可立在背后支持,帮着他扛起不少压力。

“袁巡抚、孙巡抚,您两位怎么想起来我船政学院了?”听闻消息的王徵,还没来得及过多反应,见到袁可立和孙元化后,难掩惊疑的说道。

作为大明船政学院的院正,在被崇祯皇帝派往登莱之地后,王徵就一直忙着筹建属于大明的造船研究领域。

想在大航海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单纯的明确开海通商事宜,接纳欧罗巴各国海商前来大明开海特区,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大明需要很强的海上力量,来保证大明在海洋上的利益,只是想筹建具备远洋能力的大明海军,却需要相应的海上战舰才行,只可惜先前的大明,受到禁海思想的影响,已经摒弃掉曾经所拥有的优势。

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

“我们为何就不能来呢?”

袁可立微笑着说道:“本抚可是听说了,王院正所领的船政学院,是目前整个大明,雇佣欧罗巴各国人才最多的。

听闻负责传授造船领域的西洋人才,就有561人,如此还没有算上涉及别的方面的人才,每年单单是教育经费,就高达90万两银子。

有些时候本抚就在想啊,当这个山东巡抚,还真不如当大明船政学院的院正,要来的更痛快,更舒心啊。”

“袁巡抚,您就别说笑了。”

王徵面露苦笑道:“大明船政学院创办至今,才依靠着欧罗巴各国,现行的十几款主力战舰,设计出一款属于大明的战舰。

每每想到这里,下官就是夜不能寐啊。

陛下对大明船政学院的支持,可谓是下了血本,可现在所拿出的成绩,却多少有些拿不出手。”

“王院正有些过于谦虚了。”

孙元化听闻此言,淡笑道:“纵使当前只设计出一款大明的主力战舰,可那也能超越不少欧罗巴各国的主力战舰。

至少在本抚看来,跟先前明确的那几款盖伦船相比,所设计的那款主力战舰,就要超出它们不少。

能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这等程度,实属是不容易的事情。

现在我登莱所设造船厂,已有几家主力造船厂,开始营建这款主力战舰,相信要不了多久,我大明的海上力量,必然能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还相差的很远啊。”

王徵感慨道:“涉及到海上的对战,和陆上对战是完全不同的,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不可能只靠一款主力战舰支撑。

现在我大明船政学院,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设计出更多的战舰,可是这长路漫漫啊。”

“王院正,一步一步来嘛。”

袁可立微笑着说道:“能否带着本抚,去看看那款主力战舰,此次来你们船政学院,本抚就是为此事来的。”

专业的事情,就要让专业的人来做,王徵作为大明的机械人才,让其负责研究新型战舰的事宜,这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有郑芝龙他们在琉球镇那边,替大明聚拢着欧罗巴各国造船人才,崇祯皇帝始终坚信一点,只要他的支持能持续下去,必然能让大明的航海业,特别是造船业,有着长久的发展和突破。

第620章 盐税改革

西苑,钓鱼台。

“朝廷还是缺银子啊。”

崇祯皇帝停下脚步,望着那碧绿的太液池,神情感慨道:“山陕那边的事情,军机处就算想要做好,只怕朝廷也要调拨不少钱粮。

巡抚责任制想有效推行,那新定俸禄制就必须奏效,否则想妥善解决山陕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事情。

过去朝廷在镇压流贼一事中,处在被动境遇下的情况太多,这才导致当前的情况,颇为棘手啊。”

随驾的毕自严闻言,眉头紧锁起来。

“陛下说的没错,朝廷的确很缺银子。”

毕自严沉吟片刻,微微欠身道:“除了山陕那边,像九边所拨粮饷,像辽东所定几支水师,像河政建设等事。

尽管所调拨的这些粮饷,内帑会支出一部分,但是多数还需国库兜底,眼瞅着七月就过去了,有一批户部所售战争债券,也快到期了。

臣向陛下讲这些事情,不是想推卸什么责任,实则是现在的朝廷,还需要进一步缩减不必要开支,同时增收相应的财源才行。”

大明在财政方面所欠下的账,实在太多太多了,尽管崇祯皇帝这几年来,倚重大明财相毕自严,积极清账,缩减不必要开支,开辟新财源,可是朝廷所面临的问题,许多都是必须解决的。

“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啊。”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眉头紧皱道:“从崇祯二年开始,朕就一直在梳理朝政,通过重开榷关、整顿税关、裁撤卫所、调整军制、废除匠籍、鼓励工商业发展等多方面入手,以此减轻朝廷的负担,开辟相应的财源,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可是毕卿也是知道的,像上述所言的很多事情,想见到更大的成效,就需要时间去平稳的推动落实。

就像裁撤卫所一事,当前北直隶所辖各府县,在军机处的统筹下,在直隶巡抚衙门的配合下,正有序的落实中。

首节 上一节 392/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