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99节

生产力想得到提升,就离不开科技树的攀升。

只不过科技树的进取之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需要海量的银子支撑,需要大批的人材参与,唯有满足这些客观条件,才有可能形成量变,继而诱发质变,最终形成井喷式发展的格局。

“免礼吧。”

崇祯皇帝笑着摆手道:“每次朕摆驾西山,内心都是最高兴的时候,这代表着武备院在某一领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方以智呢?

朕先前所提的蒸汽动力学,能取得一些斐然进展,方卿所起作用很大啊,走,陪朕去看看所研制的初代蒸汽机。”

“臣领旨。”

方以智从人群中走出,在黄道周的注视下,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随后毕懋康、宋应星一行,纷纷跟随着崇祯皇帝的脚步,朝武备院核心区域赶去。

崇祯皇帝此来西山所驻武备院,就是他朝思暮想的蒸汽机,终于从无到有研制出一个初阶雏形。

武备院所研制的蒸汽机,和崇祯皇帝所想的蒸汽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连长效运转都不能保证。

蒸汽机的运转原理,在该时期尚属未涉足、未开发的全新领域,纵使是最简陋的初阶雏形,所产生的含义和影响都是不同的。

这代表着一种可能。

“陛下,其实目前武备院所研制的蒸汽机,尚不能被称作蒸汽机,应该叫蒸汽传动装置更贴切,其并不具备整体运转的能力,很多技术壁垒并没有被真正攻克,所存问题依旧很多,诸如气密性改良、冷却装置、动能传导装置等等,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也是蒸汽传动装置无法进一步突破的根源。”

“叫蒸汽机也好,叫蒸汽传动装置也罢,朕都深感欣慰和高兴,至少你们武备院过去所做之事,证明朕所提的蒸汽动力学是能够深入研究的,这才是关键所在,技术性的问题朕不懂,或许诸卿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是武备院是可以通过集思广益,逐步的设法解决所遇问题的,只要路没有走错,哪怕走的慢一点,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黄道周跟随在崇祯皇帝身后,听着方以智、宋应星、焦勖、汤若望他们,向天子所禀明的种种情况,而崇祯皇帝表明的态度,却是以鼓励为主,毕竟涉及蒸汽动力学的钻研,不是讲几句话就能实现弯道超车的。

蒸汽机到底是什么?

蒸汽传动装置又是什么?

内帑要定期特批大量银子,专司蒸汽动力学所用,涉及这一领域的意义,究竟是想干什么?

作为内务府总管大臣之一,黄道周听到的越多,心中所生疑惑就越多,武备院每年耗费的钱粮太多了!!

没有做崇祯皇帝的内管家之前,不止是黄道周,包括钱肃乐、李长祥、张肯堂、沈廷扬他们,都不知晓天子花银子这般狠。

崇祯皇帝在享乐方面的花费开支,在大明历代天子之中,绝对称得上是吝啬,其并不追求吃喝玩乐上的满足,其想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这也让钱肃乐、李长祥、张肯堂、沈廷扬他们,在逐步的行使内务府职权以后,都直呼所领总管大臣不好当啊!!

银子。

银子。

银子!

不管是牵扯到哪一层面的谋划部署,都需要调拨大批的银子,在外朝有司大臣,还不清楚内务府究竟代表着什么时,钱肃乐、李长祥、张肯堂这批内务府大臣,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担子。

要确保天子所提要求,必须得到妥善解决和落实,要保证内务府所辖内帑,绝对不会出现破产迹象,仅仅是这一进一出间,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就足以让钱肃乐、李长祥这批内务府大臣头疼万分。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随驾走进一处要地所在,眼前摆放的东西,让黄道周脸色微变,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下意识看向崇祯皇帝。

就是这个吞金兽,每年要耗费内务府大量钱财?

“研制蒸汽机的道路,的确是漫漫长路啊。”

在黄道周惊疑的注视下,崇祯皇帝神情感慨,昂首看着眼前的巨兽,走上前,“像这等的装置,根本就无法投入到生产,更别提让它带动着车厢,在铺设的铁轨上行驶,武备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啊。”

此时此刻,在见到武备院所研制的初代蒸汽机,崇祯皇帝的心中终于明白,方以智、宋应星、焦勖、汤若望他们,为何要称之为蒸汽传动装置,而非是他所提的蒸汽机。

眼前这一堆机器,嗯,就是一堆,简陋到崇祯皇帝都有些担心,真让其运转起来,会不会有分崩离析的危险,甚至在运转的过程中,是否会有零部件脱离的可能。

随驾的方以智、宋应星、焦勖、汤若望等一众武备院成员,听着天子所讲的话,无不低下了脑袋。

当初他们选择禀明此事,只是想阶段性的汇报进展,却没想到崇祯皇帝会这般重视,要亲自来武备院视察。

“让朕看看它的运转吧。”

在沉默许久后,崇祯皇帝伸手道:“没什么值得气馁的,诸卿做的已经很好了,像这样的大家伙,让朕去钻研的话,就算是给朕10年,20年,都不可能研制出来,但是诸卿最起码摸索到门道了。”

蒸汽之路遥遥无期啊。

尽管崇祯皇帝出言鼓励着方以智、宋应星他们,不过心里却生出很多感慨,想研制出能从事生产的蒸汽机,想研制出能从事运输的蒸汽车,那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或许10年,或许20年,都不一定能取得进展,且每年所耗费的银子是极为庞大的,这也让崇祯皇帝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可是就算压力再大,难度再大,这条路也必须走下去,想异想天开的去坐享其成,这是不现实的事情,崇祯皇帝所选择的路,本就是最难走的,要是他都支撑不下去,那所谓的维新变法,所谓的原始工业化,就是一则痴心妄想的笑谈。

第631章 众生相(5)

黄道周有些魂不守舍,待在銮驾之中,不过脑海里所浮现的,却是那台很庞大的蒸汽传动装置,轰隆作响的运转场景。

尽管那动静很大。

尽管那运转很短。

只是产生的视觉冲击,却让黄道周感到无比震惊,这显然超出了他的认知。

黄道周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何燃烧的煤炭,将一锅水煮沸以后,就能驱动着极重的机器,这到底是为什么?

崇祯皇帝倚靠在软垫上,手里拿着一份奏疏,瞥了眼魂不守舍的黄道周,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

这就是新旧思想的碰撞差异。

对待未知领域的探索,像黄道周这些大明栋梁,其实并不感兴趣,他们所想看到的就是天下大同。

可是矛盾重重、问题盘根的大明,想用先前的方式方法疏导解决,那就是一次次的饮鸩止渴罢了。

惟有摆脱旧秩序的束缚,尽快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将主次矛盾集中梳理,明确维新变法的次序,才有可能逐步解决问题。

涉及蒸汽机的钻研和发展,对当前的大明而言,其实是超纲的领域。

只要想让蒸汽机不断研制,就会耗费大批的钱粮,就会安置大批的人才,至于何时能研制出来,何时能进行量产,一切都是未知的。

但是现在不去做,放到需要蒸汽机解决问题时再做,那明显就是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可取的。

“陛下今后是想让大明治下,用机器去替代人力吗?”

黄道周神情有些复杂,看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像这样的…蒸汽…机,内务府每年要调拨大量的银子,就算是真将其研制出来,就那等庞然大物,又能给大明社稷带来什么好处?”

尽管黄道周很是震惊,可是一想到武备院这边,在研制蒸汽机耗费的银子,理智就占据了上风。

“卿家觉得用机器去代替人力,能够实现吗?”

崇祯皇帝放下奏疏,看向黄道周说道:“朕觉得是可行的,这必然会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毕竟人是会疲劳的,但是机器却不会。

哪怕是磨损再怎样严重,到时只需更换相应的零部件即可,这些都是人所不能对比的。

至于说卿家所言蒸汽机,究竟能为大明社稷带来什么好处,朕现在还不能说,是,当前武备院研制的蒸汽传动装置,是超乎寻常的庞大,是特别的没有任何用处。

运转还不到盏茶功夫,就彻底停摆,甚至还险些造成爆炸,在朕看来啊,那就是废物般的存在。

不过朕要支持武备院研制蒸汽机,朕要让方以智、宋应星、焦勖他们,能将蒸汽动力学摸索总结出来。

别说是100万两银子,就算是1000万两银子,朕省吃俭用也要拿出来,这是大明唯一的活路!!!”

崇祯皇帝特设内务府的意义,其中之一,就是尽可能多的帮自己赚银子,以解决他逐步增强的银子需求。

这是内廷太监宦官群体,所绝不能插手去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残缺的身体,造成扭曲的心理,在天子的视野内,一个个还能算做人,可一旦超出了皇权掌控范畴,那一个个就变成狼了。

无一例外!

这是崇祯皇帝所绝不愿看到的。

而靠着内务府缔造第二套文官班底,将一批批涉世未深的读书人,通过内务府谴派到各地做事,就算他们其中的群体,最终会被腐化堕落,那至少也需一定周期,这就能帮着崇祯皇帝赚取银子,至于那一批批腐败堕落的群体,到时让廉政公署、东厂、内厂、西厂依律惩办即可。

在依托内务府行政班底,逐步发展工商业,逐步赚取银子的过程中,还能间接推动大明境内银子的流通速度,这也能帮着崇祯皇帝,通过不断兑换新制钱,以‘铸币税’多增收一笔笔财源。

铸币税,就是崇祯皇帝所捧利器。

他要通过发展促成流通,用流通促成实兑,以这样的组合拳打出去,继而逐步整顿大明的金融秩序。

什么都需要一个过程。

内务府不过是特殊时期下的产物,等到崇祯皇帝的谋划部署,实现初期阶段的胜利,那就会被逐步取缔。

黄道周颤巍巍的走下銮驾,心思杂乱,看着眼前的午门城楼,不知为何,在他的内心深处生出一丝寒意。

难道今后的大明,要变成他所不认识的大明吗?

崇祯皇帝所乘銮驾,在一众御林军锐士、内廷太监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朝午门内缓缓行驶。

风,很大。

黄道周的身影很单薄。

看着进出午门的不少文官,见到天子銮驾纷纷行礼作揖,这一刻,黄道周突然明白他所领内务府总管大臣,并非是什么简单的职官。

天子究竟想干什么?

从擢升内务府总管大臣后,这一想法就不断涌出,而随驾前去西山,见到那所谓的蒸汽传动装置后,这种想法变得愈发强烈。

在黄道周朝养心殿方向走去时,内务府总管大臣钱肃乐,带着天子所拟中旨,已前去武英殿所在。

军机处。

“诸枢辅,陛下的旨意很明确,拱卫京畿卫戍的京营,不是大明的散兵游勇,乃是精锐之师,所以统一换装是必要的。”

钱肃乐强压内心涌动,看向王在晋、黄立极等军机大臣,眉头微蹙道:“涉及甲胄、军服等换装所需,内务府所辖武备院会进行兜底,这就节省不少银子。

考虑到统一换装的军械、火器、火炮等制式装备,是此次换装的大头,内务府能拿出100万两银子,剩下的那些银子,需要你们军机处,向兵部和内阁争取,必要的话,也要跟户部争取。

相信谁都不想看到,崇祯二年京畿所经历的浩劫,再度重演吧?这也是陛下所说的原话。”

首节 上一节 399/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