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01节

“喏!”

宋献策、堵胤锡当即作揖道。

“对了,本督还要强调一点。”

孙承宗想了想,伸手道:“除了既定的平山、连云岛一带,我辽东督师府必须拿下,像别的交易形式,可适当放宽松一些。

李自成凌迟处死李永芳,也算表明了态度,我们不能对其进行盘剥,最后导致其倒向建虏八旗。

真要形成那种格局的话,今后的辽地局势就会对我大明格外不利,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情况。”

“喏!”

宋献策、堵胤锡再度拜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前从北直隶赈灾行署,所调遣的阎应元、陈明遇、李岩、宋献策、牛金星、顾君恩、堵胤锡等一批生员和读书人,开始在辽地崭露头角,有在地方任职,有调往辽东督师府,有调去宁远平虏前指,肩负起相应的重担和职责。

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周期的。

对于崇祯皇帝而言,他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让这一批批拥有理想和热血的人才,通过自己的方式培养起来,特设的内务府文官班底,就会是这一批批人才的归宿,继而凭借自身本领晋升上来,逐步成为大明的栋梁!

第634章 江南之殇

乾清宫。

“各地试种红薯、土豆、玉米的收成很不错,看来以各地赈灾行署作为主导,来推广外来高产作物,这一思路是对的。”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翻阅着所持奏疏,点头赞许道:“卿家兼领的农科院,此前所起到的作用很大,不然各地的赈灾行署所呈奏疏,不会言明各地有这等喜人的产量。

无粮,人心不稳啊。

特别是灾荒年景下,能吃饱肚子,别说是没见过的红薯、土豆、玉米,就算是让饿红眼的灾民吃观音土,都是大有人在。

更别提一些地方,还出现易子相食的情况。

今后农科院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各地赈灾行署的协助下,于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辽东等地,不断增加上述作物的种植规模,同时因地制宜的培育出产量更高的良种才行。

这不是一件容易办成的事情。

不过为了大明的黎民百姓,能多一口吃的,就算所遇困难再多,也必须将此事做好才行,这是救民的大事。”

说着,崇祯皇帝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处在小冰河时期下,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依旧在深深困扰着大明,且在今后的较长时期内,都不会消退掉。

鉴于这等复杂的国情,崇祯皇帝必须要未雨绸缪,设法增加大明的粮食产量,确保灾情发生时,朝廷能拿出赈灾粮解决问题。

更为廉价高产的土豆、红薯、玉米等物,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明显是最为合适的战略赈灾粮之一。

在朝不保夕的灾情背景下,能够有一口吃的,就能救活一条人命,灾情侵袭严重之地,人就不能被称之为人了。

“陛下的构想是好的,对农科院所拨银子也够,不过想持续增加土豆、红薯、玉米的种植规模,却面临着种种问题。”

徐光启神情严肃,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最为现实的问题,就是它们的产量固然很高,可是愿意种植的人很少,特别是没有遇到灾情的地方,就表现得最为突显了。

种植这些作物,是不能缴纳田赋和人丁税的,地方百姓不认可,就算是朝廷做的努力再多,那也是徒劳无功。

而且土豆、红薯的窖藏很麻烦,稍有不慎就会让整窖所储的土豆和红薯,出现发芽或腐烂的情况。”

崇祯皇帝眉头微蹙起来。

尽管土豆、红薯、玉米等物,是在大明后期通过海贸就传进来了,可是它们在神州的推广种植周期,却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

一方面是交通不便造成的。

一方面是赋役制度造成的。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之所以土豆、红薯、玉米等物,能在鞑清时期逐步推广开,其中占比较重的原因就是灾情太多,导致各地百姓知晓这些后,开始慢慢的接受这些外来作物。

“的确是长路漫漫啊。”

崇祯皇帝轻叹一声,双眼微眯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暂以内务府的名义,每年向各地赈灾行署调拨一笔银子,用以定向收购晒好的红薯和玉米,至于土豆这一作物,可试着进行加工。

每年收购的那批粮食,各地赈灾行署都要登记造册,寻找合适的地域修筑粮仓,定期进行检查,用以灾情所需的战略赈灾粮。

这些事情朕会让内务府拟定相应章程,妥善的解决好此事,相信这样明确下来,会减少相应的麻烦。”

“陛下英明!”

徐光启闻言大喜,忙拱手作揖道。

倘若有内务府插手干预此事,那今后在北方诸省治下,想要逐步增加该类作物的种植规模,必然能减轻不少的问题。

想在幅员辽阔的大明,试着推广起某件事情,必然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想促成该项事情的推广,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好在崇祯皇帝知晓的很多。

选择让内务府插手收购这些作物,除了能够充当战略赈灾粮外,还能用以酿造酒水、加工粉条、加工全粉等,只要能形成一批产业,并将所产的商品销售出去,就能盘活推广种植这盘大棋。

特别是用红薯或玉米所酿酒水,或许说口感不算太好,不过通过边地所开设的榷关,倾销到边塞的蒙古各部,那也是不错的选择,价格定的低一些,少赚一点,以换取战马、牛羊等物,这对苦寒的边塞之地,必然能逐步的扩宽边塞市场。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先将这些基础性的事情做扎实,后续展开怎样的进程,就依靠内务府逐一解决即可,办法总比困难多。

“皇爷,内阁首辅韩爌,还有内阁诸大臣殿外求见。”

王承恩从殿外走进来,神情恭敬的拱手作揖道:“在江南诸省出现骇人听闻的刺杀之事,导致钱谦益等大批人被刺杀……”

“什么?!”

徐光启骤然听闻此言,难掩惊意的脱口而出,震惊的看向王承恩,徐光启怎么都没有想到,在大明竟会发生这等事情。

钱谦益竟然被刺杀了?!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啊。

怎么会出现这等事情啊!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了眼御前失仪的徐光启,眸中掠过一道精芒,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

等待了这般久的时间,江南所谋定的刺杀之事,终于落下帷幕了,那代表着他能有效利用此事,来介入到江南诸省了。

崇祯皇帝心里也清楚,用所谓刺杀的手段,去解决一批对大明并无太多忠诚可言的群体,此事做的多少有些太小家子气。

身为大明皇帝就算想要杀人,那也要杀的堂堂正正,杀的叫人胆寒,不过当前大明所处国情,和原有时间线上的大明不同。

正大光明的杀。

偷偷摸摸的杀。

其实都是依着崇祯皇帝的需求来的,让钱谦益他们怎样死,这是关键。

他们的死,能给崇祯皇帝带来什么主动优势,这是关键。

崇祯皇帝要用这场他知晓真相,却装做不知情的刺杀事件,来搅动江南诸省的局势,继而达到他想要的战略部署!

第635章 查!敢杀大明贤良

韩爌、温体仁、毕自严、周道登、何如宠、钱象坤、吴宗达、周延儒齐聚乾清宫的东暖阁,一个个神情严肃,站在这气氛有些压抑的殿内,彼时的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翻阅着手中所拿南京留都有司所呈急奏。

“白莲余孽何时渗透进江南诸省了?”

崇祯皇帝故作冷厉,举着所拿奏疏,看向韩爌、温体仁等内阁大臣,冷冷道:“朕记得天启年间的徐逆谋反一事,在山东造成不小的影响,致使地方大乱、漕运停摆、大批纤夫被裹挟蛊惑,严重威胁到直隶境内的安稳。

以徐逆为首的白莲余孽,在地方造成的危害太大,迫使朝廷紧急调遣大批军队,前去叛乱之地镇压,还调拨了不少粮饷。

朕那时还在紫禁城住着,皇兄对此事很是关切。

针对这徐逆谋反一事,朝廷和地方有司较为迅速的镇压下来,也将徐逆为首的白莲余孽逮捕伏诛。

何况在崇祯三年,骆养性所领锦衣卫查探,在直隶、山东、河南等地治下,发现一些白莲余孽的踪迹,被直隶巡抚卢象升、山东巡抚袁可立联手围剿拔除,为何现在还有白莲余孽?还活跃到江南诸省治下?”

殿内安静极了。

对于大明而言,白莲教被定性为邪教组织,其超强的传教能力,隐秘的传教方式,极强的煽动蛊惑,对大明统治造成不小的影响和隐患。

有明以来,这个白莲教就像是野草一般,会在特定时期折腾不少事情,造成极为严重社会治安问题发生。

而铲除一批白莲教群体,那只是除掉了表面长出的草,可是根却深深扎着。

尤其是在山东、河南等地,就一直存在着此等情况,这也使得地方敢有信奉或传播所谓白莲教义者,而被地方有司一经查出,都会被悉数逮捕起来,严重的话,甚至会被处于极刑,以震慑宵小之辈。

崇祯皇帝并不知晓当前的大明境内,是否还存在着白莲余孽势力,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巧妙利用‘白莲教’的名义,来达到他想要促成的政治谋画。

“一个个怎么都不说话了?”

见韩爌、温体仁他们沉默不言,崇祯皇帝眉头微蹙道:“朕看留都所置刑部有司,呈递进京的奏疏,还附带一份被刺杀名单、仵作验尸的详细奏疏,这份奏疏在什么地方?为何朕没有看到?”

韩卿,你是不是要对朕解释解释啊?难道这份奏疏上的内容,有什么是朕不能去看的吗?

“臣……”

被天子点名的韩爌,脸上露出踌躇的神情,拱手作揖道,只是这话到了嘴边,却怎样都说不出来。

白莲余孽在江南诸省行刺杀之事,此等手段就让人觉得愤怒了,这是公然的挑衅大明法纪和威仪,也有些骇人听闻,毕竟这等成规模的刺杀之事,这在大明过去是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倘若只是这样的话,韩爌还不至于说这般的难以启齿,毕竟被白莲余孽所刺杀的群体,不少是东林党人,一些还是东林党的元老,名望是极高的。

为首的就是钱谦益!

“温体仁你说!”

首节 上一节 401/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