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12节

特别是他们麾下列装的火铳火炮,不管是威力,亦或是射程,都是极强的存在,就咱们那点实力,想跟明军硬战的话,结果是注定的。

被明军在战场上围剿干净。

反倒是深入青海境内,对这劳什子的土默特各部展开征伐,反倒是咱们唯一的机会了。”

“可是咱们麾下没有足够的骑兵啊。”

王自用出言打断道:“过去经历的那几战,咱们就吃的亏还少吗?多少健儿被青海骑兵屠杀。

跟明军交战难打。

和青海土默特各部,难道就好打了?

倘若都是死的话,那老子情愿死在西北,也不愿死在青海,至少那是咱的乡土……”

“忠王,你说的这算什么话!”

张献忠瞪眼喝道:“难道我们除了死,就没别的了?是,咱们的确没有骑兵,可是咱们有腿啊,有刀啊。

没有骑兵,那就抢。

过去咱们杀进青海时,就是拿着和明军交战的那套,跟土默特各部去打,这也难怪咱们会接连受挫。”

从王嘉胤这帮流贼势力,被洪承畴、周遇吉、曹文诏所部大军,联合之下驱逐出西北边陲,赶进青海境内后,那处境就一直不是很好。

对青海的环境不熟悉。

对青海的地势不熟悉。

对青海的情况不熟悉。

面对着种种不利的局势,也使得王嘉胤他们这些流贼势力,在跟青海土默特各部交战时,在所难免的就会战败。

现在流窜进青海境内的流贼势力,满打满算就剩下5万余众,这还分散在各部麾下,倘若他们不能杀出条血路,那命运就是注定的。

“够了,别说了。”

王嘉胤低声喝道:“当前咱们的实力,不足以跟明军硬撼了,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在青海打开局面。

本王想了想,还是要打大积石山一带,只要能在这里干掉那几个部落,抢夺他们所养战马,那之后的处境才能逆转。”

“秦王说的没错。”

高迎祥眸中掠过寒芒,朗声道:“大积石山的地势复杂,对咱们来说其实是占据一定优势的,只要咱们能寻找合适的战场,将几个部落联军引到所设战场内,那就能关门打狗,灭掉这帮狗娘养的!”

和明军交战这般久就算一直战败,可一些作战经验还是具备的,这也使得王嘉胤、高迎祥他们,还是潜移默化的朝明军作战倾斜……

第652章 烟草产业

崇祯皇帝很清楚一点,随着他执掌大明的时间增多,所做的事情增多,对这个时代产生的影响就会增多。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当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被推倒,所产生的影响,即第二块,第三块,乃至是更多的多米诺骨牌被推倒。

大势被他影响了。

秩序被他影响了。

朝堂被他影响了。

建虏被他影响了。

流贼被他影响了……

倘若想让这些产生的影响,不再反作用到大明身上,那崇祯皇帝就必须要做更多不同的事情,才能起到相应的成效。

“内务府名下所辖的众多产业,不仅关系到宫庭用度,更关系到国计民生。”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着御案上所摆之物,对钱肃乐等内务府大臣说道:“别看国库的税收银子在增多,可很多牵扯到钱粮的军政要务,在不少时候都需内帑调拨粮饷,否则就不能极好的推行起来。

看看现在的吏治,都成什么模样了。

韩继思所领都察院,只在朝中有司进行清查,就查出多少亏空,朕都没有想到会查出这般多。

朝野间很多人都说朕贪财,说朕于民夺利,可怎么没有人说,朝廷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唯有朕是拿出真金白银,去解决这些问题的?”

钱肃乐、李长祥等内务府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各异的神情。

尽管他们在一些时候,对天子所做决断和指示,也有一些不理解,不认可,然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却没有任何异议。

像维持各地赈灾行署的运转,这是解决各地所生灾情的重要途径。

像支持各地治河巡抚的运转,这是解决大明各地河政的重要保障。

像确保泛辽东战略的大谋划,这是解决建虏八旗的重要打压措施。

类似于上述这些情况,还有很多很多,尽管外朝有司会解决一部分,可内务府提供的钱粮,那也是不可磨灭的。

倘若没有内务府的钱粮支持,就上述这些明确的谋划部署,想这般安稳的维持下去,纯粹是异想天开。

大明严峻的财政问题,是解决了一小部分,但这并不代表着隐患和弊政,就这般快的被解决了。

就这等极其脆弱的财政缓解,倘若敢搞出一些别的财政支出,叫国库承担起来,那会迅速的崩盘,继而再回到过去的老路上。

“烟草产业对我大明而言,算是一个很新颖的产业。”

崇祯皇帝拿起一根卷烟,看向钱肃乐他们,“虽说此物算是舶来品,不过在朕看来,倘若能培育出不同品种的烟草,通过内务府所筹建的卷烟厂,进行批量生产售卖的话,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发展,其产生的价值,远比专营盐铁所得银子,要多的多的多。”

“陛下,尽管烟草产业算是初步成形,不过臣对烟草一物,还是有些担忧。”

钱肃乐走上前,拱手作揖道:“此物是在万历年间,经吕宋传进大明的,曰淡巴菰,一名曰醺,吸食过多的话,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臣还听闻久吸此物者易上瘾,若是不吸的话会出现乏力等……”

“卿家说的没错。”

崇祯皇帝拿着卷烟,出言打断道:“你所说的这些症状的确存在,不过此物却也能舒缓心神,虽说会上瘾,不过对身体的危害性,并没有所谓的‘福寿膏’要产生的大。

对我大明而言,要严厉打击‘福寿膏’之物,此物甚毒,但是烟草产业的发展,要进行相应的扶持,这是增创内务府税收的重要组成之一。

现阶段的烟草产业,在大明尚属于是一颗幼苗,知晓者很少,等到内务府逐步将其发展起来后,朕会下达相应的旨意,不准民间涉足烟草产业,独叫内务府专营烟草,为内务府积极创收。”

烟草产业所带来的暴利,没人能比崇祯皇帝更清楚了,恰恰是这项暴利,让崇祯皇帝决定发展该产业。

没办法。

崇祯皇帝需要银子。

海量的银子。

随着崇祯皇帝所拟的谋划部署,在有条不紊的持续推进中,就涉及到众多的领域,需要砸进去更多的银子。

不说别的,就说武备院这一吞金兽,一个军工领域的投入,一个蒸汽领域的研制,每年都会耗费海量的银子。

前者还能通过军火交易的增持,赚取相应的银子回来,可是后者却是纯粹的砸银子,何时能见成效,不知道,何时能起作用,不知道。

可就算砸进去再多的银子,短时间内不能见到任何回报,崇祯皇帝也必须要勒紧裤腰带去支持。

面对这样的现实,崇祯皇帝倘若不想方设法的搞银子,一旦出现紧缺的情况,那麻烦就大了。

“涉及到烟草产业的发展,内务府要每月呈递奏疏到御前,朕要了解这些情况。”看着神情各异的众人,崇祯皇帝放下卷烟,开口道。

“与之配套的火柴产业,可先行在北直隶各处择地筹建,毕竟此物不止能引燃卷烟,还能方便引火所需。

内务府要尽快调派一批人手,与农科院的人一起,多培育出一些烟草品类,这是朕的旨意,不是商量。”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应道。

尽管钱肃乐等内务府大臣,对烟草产业有着不少担忧,但面对强势的崇祯皇帝,他们也不敢再提其他。

毕竟内务府的情况,他们也是清楚的。

倘若不尽快多一些新财源,来增补内务府所辖内帑,那很多事情都会被迫停下来,崇祯皇帝赚钱是把好手,花钱更是如流水。

不过花的这些银子,崇祯皇帝并没有用于享乐。

‘现在的机会还不成熟,等到合适的时候,这福禄膏也要搞起来。’看着钱肃乐他们,崇祯皇帝的心里暗暗思量着,‘这等东西要在大明严厉打击,不过欧罗巴各国,朕一定要给它搞起来。’

一想到欧罗巴各国所犯累累血债,崇祯皇帝就难掩内心的怒意,错非是他们的话,那原有时间线上,神州就不会有那般多凄惨之事发生。

先前没有机会搞死他们,现在有机会了,那肯定要想发设法的搞死他们,叫这帮强盗文明一一遭受重创!

第653章 讨债天子

“皇爷,内阁毕自严,都察院韩继思,殿外求见。”王承恩低首走进殿内,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

“宣。”

崇祯皇帝没有抬头,眉头紧蹙的御览着奏疏,所设的几处治河巡抚衙门,特别是黄河、大运河、淮河三处,先前所拨治河粮饷,不足以应对今年的河政所需,向朝廷呈递奏疏,想争取更多的粮饷。

崇祯皇帝知道治河很耗费粮饷,却没有想到会这般耗费,只是河政建设开启后,那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倘若河政建设半途而废,那非但先前所砸银子白费了,甚至还会威胁到各地安稳,这绝非崇祯皇帝所想见到的。

“毕卿,眼下户部这边,还能拿出多少银子?”崇祯皇帝手持奏疏,看向走进殿内的毕自严和韩继思,皱眉说道。

“陛下,户部现在拿不出银子。”一听天子要银子,毕自严不假思索道:“刨去到期兑付的战争债券,还有……”

“看看吧。”

崇祯皇帝闻言,举起所持奏疏,开口道:“所设几处治河巡抚衙门,都在各地向朕伸手要银子了,至少要200万两银子。

特别是黄河、运河、淮河三处,牵扯到河政的很多事宜,都是必须尽快解决的,否则先前所做种种就会白费。”

首节 上一节 412/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