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73节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统御这个庞大国度,想要直观反应国情怎样,查账,无疑是最直观的,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哪些地方没有问题,一查一个准。

“董卿,你带队即日离京吧。”

崇祯皇帝轻揉太阳穴,皱眉道:“朝廷所开榷关,是为增收财源,稳定北疆局势,倘若有人敢破坏这一战略部署,那就是想毁掉社稷根基,既然是这种情况,那谁贪,就抓谁,从四卫营抽调一批精锐,随你一起前去。”

“臣遵旨!”

董志宁当即作揖道。

现在对崇祯皇帝而言,最缺的就是银子了。

一项项谋画部署,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内务府的财政赤字,也在逐步的堆高,在这种情况下,查出存在问题的衙署,那崇祯皇帝的态度是明确的。

谁敢贪,抓谁。

谁敢贪,抄谁。

掌握着绝对权势的崇祯皇帝,可不像先前那般,遇到这等事情,还要考虑影响,考虑局势。

大明不一样了!

“陛下,近些年来涉及关税的总账,都已经盘查清楚了。”顺天府知府、领国税处侍郎管邵宁,在董志宁走后没多久,就捧着一本账册走来。

“仅涉及内运的汇总账目,和先前掌握的情况,都能对上账,涉及到海贸的汇总账目,还没有清查出来,恐还需数日,才能……”

“坐吧。”

崇祯皇帝伸手示意道:“给管卿斟茶。”

“奴婢遵旨。”

一旁的王承恩,当即作揖道。

“管卿,国税处这边,培养的人才够用吗?”崇祯皇帝没有看账册,神情凝重,对管邵宁说道。

“陛下,您是想将钞关南移?”管邵宁明白天子的意图,微微欠身道。

“嗯。”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道:“一直以来重新厘清的钞关,就主要涉及北方诸省,过去考虑到一些情况,朕没有扩大这一范畴。

可透过这些年来,北地诸省厘清的钞关,所征收上来的关税,其实不难看出,大明治下的商贸往来,也是非常繁荣的。

过去皇祖父外派镇守太监,征收矿税,引起那般大的反响,朕一直都在思索啊,除了外派的内廷太监贪婪,更多的却是另一种情况。”

“国朝的赋役制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管邵宁眼神坚定道。

“没错。”

崇祯皇帝点头赞许道:“诸如关税、矿税、茶税、盐税、商税等,都存在很大问题,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越是有人反对什么,就越代表着调整的必要性。

不过反过来讲,税政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高歌猛进的,毕竟牵扯到的层面太多,牵扯到的群体太多。

倘若集中扎堆出动,必然会引起很大的反弹,毕竟牵扯到的利益太多,无论是谁,都不能接受这种事情。”

“陛下,臣觉得钞关厘清,可先向湖广进行延伸。”

管邵宁沉吟片刻,站起身来,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眼下,朝廷已谴派钦差,赶赴湖广进行清查。

在清查侵占田亩一事,有所眉目之际,可顺势将钞关整顿推行起来,这样说不定能起到好的作用。”

“允了。”

崇祯皇帝欣慰道:“有卿家坐镇国税处,朕很放心,此事要尽快拟个章程,要筛选一批良臣。

湖广,是朝廷的赋税重地。

如果这里的钞关整顿,能够取得预期成效,那不管是对税收情况,亦或是今后的财政整顿,都能起到一个好作用。”

“臣遵旨。”

管邵宁当即作揖道。

维新变法的本质,就是铲除掉滋生的弊政和毒瘤,让大明腐朽的内部,逐步替换上新的梁柱,夯筑更坚实的基础。

现在北方诸省的谋改,推行到这一时期,算是初见成效了,有些事情,崇祯皇帝也要稳步推行起来了。

诸如烂掉的江南诸省,崇祯皇帝早晚有一日,要去刺破的,毕竟大明不是半壁江山,不可能说维新变法,只在北方诸省推行,而在别的地方就放任不管。

第748章 成果(2)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崇祯皇帝明白一个道理,天子注定是孤家寡人,惟有达到‘无我’的境界,方能真正治理好国家。

在持续推动变革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种现象,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思想的波动,会有一批批的人堕化,这就是人性。

人性,是不受意志改变的。

“皇爷,进行清查的川海总会、皇明海贸总会、汉盟,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烂账。”西厂提督方正化,捧着一摞厚厚的案牍,躬身禀明道。

“其中皇明海贸总会的情况最严重,缺额高达900余万两,这导致内帑税收银子,至少被贪墨数百万两。

此外受造船业蓬勃发展的影响,近几年来,川海总会、皇明海贸总会、汉盟皆在南洋诸地,贩运大批木料北上,可是这个价格……”

“够了。”

崇祯皇帝眼神冷厉,摆手打断道:“说说你们西厂的处置意见,当初朕创设这些衙署的时候,就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特别是皇明海贸总会,聚集着大批的勋贵,他们中的一些人,一向都是贪婪的,是喂不熟的狼。

本以为朕给予他们这等红利,能够叫他们有所收敛,看来是朕想的太简单了,既然是这样的话,就别怪朕无情了。”

在维新变法的过程中,特别是初期蓄势阶段,必然需要妥协和让步,毕竟那时候的崇祯皇帝,根本拿不出那般多的银子,来支撑起他构建的海贸体系。

想要推动原始工业化的进程,就必须有足够的需求,唯有需求多了,那才能增加相应的订单,这样才能刺激到领域产业的发展。

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可是这样一个循环,才过去几年啊,就出现严峻的问题,贪腐,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破坏的元凶!

“皇爷,西厂的处置意见,是着重整顿皇明海贸总会。”方正化跪倒在地上,低首禀明道。

“近些年来,锦衣卫一直都在暗查在京勋贵,查出不少的问题,奴婢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以此展开行动,顺势对皇明海贸总会展开整顿,待此事告一段落后,就对川海总会进行审查。

至于说汉盟,考虑到皇爷先前的谋划,暂时不进行深查,将涉及调查的情况,以案牍的形式,发放到……”

“准了。”

崇祯皇帝心累的摆手道:“拟一道密旨给郑芝龙,告诉他,自己不贪,不代表着就没有问题了。

朕将汉盟交由他来执掌,只是叫他广交朋友的,倘若汉盟的根基,被内部的一些蛀虫蚕食掉,那如何能在南洋站稳脚跟。

不要觉得欧罗巴各国海上势力,为了确保和皇明保持海贸关系,就不对皇明有任何觊觎之心。

琉球镇,是他们一直都觊觎的。

想凭借功勋敕封国公,甚至是亲王,就把事情给朕办好,南疆一带敢出现任何风波,朕绝不轻饶,此密旨等皇明海贸总会审查结束后,就派人赶赴琉球镇颁发。”

“奴婢遵旨。”

方正化忙作揖应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愈发对蒸汽机表示热切,这是改变一个时代的利器。

唯有初代的蒸汽机研制出来,率先运用到领域产业之内,那凭借着厚积薄发,必然能研制出蒸汽车。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现在的交通方式太过落后,这使得他想了解其他地域的情况,需要较长的时间等待。

就像辽东、朝鲜、西北、江南、琉球等地,所明确的相应谋划部署,想要了解到这些部署变化,就要等待才行。

如果能有蒸汽车的问世,那这一时间是能缩短的。

就为了这一执念,崇祯皇帝近些年来,对武备院的蒸汽动力学研制,可以说是疯狂的砸银子。

科技树的攀升,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就是要一步步的向前探索迈进,每一步都需要海量的银子支撑。

“皇爷,军机处传来捷报。”

曹化淳面露兴奋,持密奏跑来,跪倒在崇祯皇帝跟前,情绪激动道:“东江平虏前指与朝鲜王室签订国书,朝鲜王室愿意以抵押的形式,将现存港口皆移交大明执掌,以置换一批火铳火炮。”

“拿给朕。”

崇祯皇帝猛然坐起,眼眸中掠过一道精芒。

这些时日的盘查,终于等来一个好消息。

控制住朝鲜沿海的港口,这对于大明而言,绝对是一个好消息,由此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

“好,好啊,朕果真没看错金铉他们。”

看着密奏里的内容,崇祯皇帝不加吝啬的赞许道:“朝鲜区域的战局焦灼,让朝鲜王室已经做出让步,能拿下现存港口,就是一个开始。

等着战争的持续推进,朝鲜半岛的所有出海口,朕都要拿下。

去,传黄道周他们觐见,朕要着派内务府有司官员,赶赴天津,随同天津有司筛选的一批人才,尽快接管这批港口。”

“奴婢遵旨。”

首节 上一节 473/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