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91节

“陛下……”

帅帐之外嘈杂起来,温体仁、周延儒等一众随驾大臣,此刻情绪激动的喊叫着,与帐外护驾的御林军对峙。

“皇爷,是温阁老他们。”

迎着无数道注视,王承恩低首走进帅帐,向崇祯皇帝禀明情况。

“叫他们进来吧。”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瞥了眼王承恩,“告诉他们,朕现在没心思听他们讲任何话,进帐就闭嘴等着。”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道。

“陛下,要不要谴派几名将校,前去沈阳城问询情况?”有些站不住的王在晋,走上前,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

“毕竟对进犯辽左的建虏八旗,想要实现战略分割,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能否及时杀奔蒲河、抚顺等地,还是很……”

“不必。”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朕相信李自成会做出正确抉择,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大明出战的精锐之师,能否实现战略反攻的态势。

现在满桂、何可纲、周遇吉、猛如虎、虎大威他们,在辽河套一带的战场上,搅动着蒙鞑与建虏的格局。

平虏军、唐王军等部,则在朱聿键的带领下,对建虏腹心之地展开强攻,围绕辽左的两翼战局,都已经打开了局面。

倘若曹文诏、黄得功、刘宗敏、袁宗第、田见秀、李来亨、党守素、刘体纯他们,不能率部冲垮建虏防线,那这一战就不好打了。”

走进帐的温体仁、周延儒一行,骤然听闻天子所讲,无不是脸色微变,他们都没有想到在辽左的其他战场,大明竟取得这等优势。

在军机要务封锁这一块,崇祯皇帝做的太好了。

大明的军队想要脱胎换骨,就必须要用鲜血来冲刷,要叫统兵打仗的将校,拥有相应的职权,文官染指军队的旧规矩,从这一战开始将彻底葬送掉。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

帅帐内很安静。

可从前线战场传来的炮击声、喊杀声,却不断在耳畔响起,内心有些紧张的崇祯皇帝,终于是坐不住了。

“诸卿留守帅帐。”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神情倨傲的朝帐外走去,“一旦前线各部传回军情,就必须尽快进行复盘。”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道。

走出帅帐的那一刻,更大的声响袭来。

在御林军的簇拥下,崇祯皇帝朝一旁的高台走去,王承恩等随驾太监,紧紧地跟在天子身后。

王来聘等一众将校,神情警觉地环视各处。

“轰轰轰!!”

“轰轰轰!!”

登上高台,崇祯皇帝听到数不清的炮击声,接过王承恩所递千里镜,尽管是在夜幕之下,可崇祯皇帝看到的却是成片的火海。

战争机器一旦开启,对奋战在前线的将士而言,就像是一部绞肉机,无情的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这一战,就是大明的雪耻战啊。

见到前线战场的惨烈,崇祯皇帝的神情冷厉起来,建虏给予大明的耻辱,终将在他的手里终结。

尽管这一战,会有无数的大明健儿战死沙场,可这一战必须打下去。

“报!神机营第一镇来报,建虏左翼防线已被突破!”

“报!镇辽军第二镇来报,建虏于奉集堡一线被突破!”

“报!刘宗敏部来报……”

沉寂许久的御驾中军,一名名沾染着鲜血的骑卒,驰骋进抵中军所在,歇斯底里的怒吼起来。

帅帐之内,开始变得忙碌起来。

温体仁、周延儒等一众随驾大臣,神情各异的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王在晋、王洽、杨嗣昌等人,内心深处生出各异的想法。

建虏要被大明军队覆灭?

这一刻,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对崇祯皇帝生出敬畏和恐惧。

第774章 江南叛乱潮

清晨的朝阳驱散了黑暗,紫禁城泛着道道金光,压抑的氛围笼罩而下,彼时的文华殿内,是死一般的寂静。

留京辅政大臣,内阁首辅徐光启、内阁群辅毕自严、黄立极、刘鸿训几人,神情凝重的坐在官帽椅上。

認:..準?!千,;':尋,":!資.源.',中',轉;!?"裙.,?2"?0:?6!'8;;"'5:;'.6'?0"5:3  “都说说吧,江南治下出现叛乱一事,究竟要不要八百里加急,传递到御前去。”

徐光启眉头紧皱,看向毕自严、黄立极、刘鸿训他们,“就先前所收辽前军情,辽左一带的战局僵持不下,辽西方面出动大军,对来犯的建虏偏师展开反攻。

处在这等态势下,倘若辽前知晓南直隶、福建、浙江一带,出现大规模的反叛之势,那必然会影响到陛下御驾亲征,这对国朝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此事瞒不住的。”

毕自严紧皱眉头,撩了撩袍袖,“就兵部尚书洪承畴所呈急报,江南诸省出现的叛乱,是极为严峻的。

倘若不能尽快平复,那叛乱之势必将席卷整个江南。

一旦出现这等态势,这对于国朝而言,处境会愈发的被动,毕竟江南诸省的赋税,一向是国朝的重头。”

“毕阁老,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陛下御驾亲征,在辽左前线僵持不下,这才是最致命的啊。”

黄立极皱眉道:“倘若江南叛乱的消息,一旦传递到御前,影响到辽前诸军的士气,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

那才是最危急的时刻。

陛下御驾亲征以来,国库也好,内务府也罢,都调拨了大批的粮饷,以彻底镇压建虏叛乱,收复辽疆失地啊。”

刘鸿训沉默不言。

自崇祯皇帝亮明维新变法的大旗,并受辽左前线的影响要御驾亲征,这使得朝堂也好,地方也罢,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矛盾。

作为崇祯皇帝倚重的内阁大臣,以徐光启为首的留京辅政诸臣,很清楚现在的大明经历怎样的危机。

“陛下御驾亲征一战,无论如何都不能败,这是核心所在。”

徐光启继续说道:“为了这一战,内务府纵使以皇庄皇田作为锚定物,可对外发售的战争债券,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2000万两银子啊!

这可不是笔小数目啊。

一旦辽前战局出现逆转,那对国朝而言就是坏事,到时必然会有大批的人,前去内务府进行挤兑。

时下国朝的税收情况,想要替内务府补上窟窿,至少要朝中有司勒紧裤腰带,偿还数年才能解决,毕竟国朝这边,需要开支粮饷的地方也很多。”

受到地域的影响,相隔千里之外的辽左,京城想要了解情况,就算是八百里加急,那也要数日才能知晓。

“这也是本辅最担心的事情。”

毕自严沉默片刻,讲出心中的担忧,“陛下对待辽左一战,实在是太过于看重了,甚至想促成的战略谋画太多。

尽管说从陛下御驾亲征算起,围绕北直隶、辽西、辽南等地,受辽左前线战争的影响,出现很多大的变动。

像各地的冶炼、纺织、酿酒等产业,涌进去大批的群体参与其中,可是国朝想要从中征收税收,那至少需要数载沉淀。

毕竟税法革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陛下过去所言的分税制,牵扯到的层面太多,就算想逐步试行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崇祯皇帝统领着大明精锐,在辽前一带展开相应的攻势,其实对大明后方而言,也产生很多影响。

有正向的。

有消极的。

在维新变法这条路上,注定是不平静的,毕竟重新分配利益,做起来较大的蛋糕,会触碰到很多群体的利益,这也会导致矛盾的激化。

江南诸省出现叛乱,就是受维新变法的影响,一些群体暗中鼓动挑刺,才在南直隶、浙江、福建等地出现。

“诸君,现在不是讲这些的时候。”

沉默的刘鸿训,此刻站起身来,伸手说道:“江南出现叛乱,尽管洪承畴他们做出相应的部署,但朝廷不能没有行动。

最重要的一点,此事必须要叫陛下知道。

你们所担心的那些,是之后要去面对的,眼下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将江南叛乱一事,呈递到御前去。

诸君不想影响到辽左战局,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点,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江南那边会出现大规模的叛乱?

这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

依着本辅来看,就是有些人想以此破坏新法维新。

看看现在的朝堂,都乱成什么样了?

这还是陛下带走一批朝中大臣,倘若没有带走的话,诸君觉得内阁这边,能够稳定住朝局吗?”

徐光启、毕自严、黄立极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是啊。

如果说没有这次御驾亲征,没有被天子带走的一批大臣,就现在的这种处境,别说北方诸省的维新变法,会遭遇到怎样的危机。

首节 上一节 491/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