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74节

“莽古尔泰,你故意挑起分歧,究竟想要干什么?”

岳托走上前,怒目圆睁道:“这个时候你讲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你们,一个个都想干什么?”

讲到这里的岳托,那冷厉的目光,扫视着莽古尔泰等一众贝勒,手,下意识放到刀柄上。

“就是!”

年轻气盛的豪格,拔刀而出,沉声喝道:“一个个都想造反不成?汗阿玛还没发话,你们就在这里狂叫不止。

在你们的眼里,可还有我大金的汗王,可还有我八旗共主!!”

“豪格,本贝勒玩刀的时候,你他娘的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桀骜不驯的莽古尔泰,本不想再说些什么,然见豪格竟拔刀相向,当即瞪眼斥道。

此刻在这正堂内,代善、阿敏、阿济格、多尔衮等一众大金贝勒、大臣、将校,一个个神情各异的看着莽古尔泰和豪格,而在旁候着的范文程、索尼等人,眉宇间则生出些许的忧色。

在当前这等局势下,若八旗内闹出内讧,别说据守三屯营城防,挡住三面合围的大明兵马了,能否安然撤离大明关内,那都是不好说的事情。

“莽古尔泰,耍威风都耍到本汗面前了?”

皇太极缓缓站起身来,冷厉的双眸,死死的盯着莽古尔泰,在一众人等的注视下,缓步朝莽古尔泰走来,冷冷道:“怎么?可是心里对本汗所下决断,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吗?

聚在这里的爱新觉罗子弟不少,八旗的奴才也不少,要不,你当着他们的面,讲讲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

面对皇太极身上散发出的强大气场,莽古尔泰下意识咽了口吐沫,那冷酷的眼神盯着自己,竟叫骁勇善战的莽古尔泰,在心底涌现出阵阵惧意。

“怎么不说话了?”

皇太极双眼微眯,盯着莽古尔泰说道:“可是觉得,靠你一人来声讨本汗,有些人微言轻呢?

好啊!

在场的,有谁对本汗不满,都跟着莽古尔泰一块儿,本汗倒是想要看看,本汗做的决断哪里错了?!!”

代善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并没理会当前的一幕,阿敏神情冷然的站着,并没有向前走出一步。

还有随征的一众贝勒、大臣,有一个算一个,或低着脑袋,或左顾右盼起来,根本就不敢多说其他。

此刻在这正堂内是极为的安静。

“本汗知道,今日一战我大金败了,但当初出战之际,本汗是怎么讲的?”皇太极负手而立,露出倨傲的神情,扫视着眼前的一众人等,冷冷的说道。

“此战是我大金的国运之战,若能战胜大明,重创他们的元气,劫掠大明的财富,则大明于辽东之地,将再无反击我大金的底气。

但!!

本汗是不是也讲过,此战是迂回作战,是长途奔袭作战,一旦大明回过神来,我大金就会在战场上,出现些许不利的态势。

现在这城高墙厚的三屯营,依旧牢牢掌握在我八旗劲旅手中,纵使那崇祯小儿调集大批兵马,将三屯营三面合围,难道你们一个个就怯战了不成?!!”

皇太极这番言论讲出,叫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他们,一个个露出各异的神情,显然皇太极这番话,触动到他们的心理防线了。

“本汗就不相信了,一直在我八旗劲旅面前,一触即溃的明军,换了个地方就打的神勇起来了?”

皇太极继续说道:“本汗明确的告诉你们,这一战,我大金还没败,我八旗还没败,这么多的军队,被崇祯小儿调集到前线,那后方一定是空虚的。

只要在这三屯营一带,我大金能挡住明军的攻势,在战机合适的时候,只要跳出明军的层层包围,我八旗劲旅就能席卷大明关内!

到时该慌张的就是崇祯小儿,就是大明上下,本汗要叫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范文程、索尼留下,其他人都给本汗出去,安抚各旗士气,统计伤亡情况!!”

先前的一场战败,皇太极的心里充满不甘,从他继任大金汗王之位后,还没经历过这样的挫败。

一向被他瞧不起的崇祯皇帝,在这次他们八旗劲旅进犯下,竟表现得这般睿智,还敢行御驾亲征之事,这是皇太极所从没有想到的。

“你们两个都说说,我大金能否保住洪山口?”皇太极气汹汹的坐着,看向范文程、索尼他们询问道。

范文程、索尼相视一眼,脸上露出几分踌躇的神情,只看了一眼,皇太极便知洪山口怕是保不住了。

现阶段他们八旗主力,都退守在三屯营城内,而明军所挖设的宽沟,还有陈列在城外的兵马,割裂了他们与洪山口的联系。

这样一来的话,出入大明关内外的通道,就只剩下龙井关、喜峰口两地,若它们再有什么闪失的话,那此次出战的八旗精锐,只怕将全军覆没在大明关内。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算是对大明造成的伤害再大,他们八旗劲旅自此难逃衰败的命运。

“行了,本汗知道了,你们都先下去吧。”心累的皇太极,神情略显萎靡的挥手道:“叫本汗一个人安静一下,这一战,绝不能叫大明这般赢下去,绝不能!!”

第111章 再战!(1)

战争打的是国力,拼的是动员,尤其是两军相持下,谁能咬牙坚持到最后,那谁就能取得最终胜利。

尽管现阶段的大明,在崇祯皇帝眼里,算是上下摆烂的存在,不过跟异地作战,远离根据地的建虏相比,大明还是占据着相对优势的。

有留守神京的军机处,有张维贤、周延儒这帮辅政大臣,有曹化淳那些内廷太监,以及掌锦衣卫事的骆养性,他们的命门全被崇祯皇帝捏着。

一个个相互制衡,相互联手,跟朝堂上那帮务虚的朝臣对抗,最大限度的保障军机处前指,明发的一道道上谕。

争权夺利的本质,为了什么?

不就是想叫自己掌握权势,以此叫所在家族的底蕴,能变得更强些吗?

真要一个个都是老绝户了,就算当了至高无上的皇帝,那顶个屁用?

就算你想要享乐,只怕手底下的人,也会想着怎么造你的反。

“卢卿,府军前卫的那帮勋戚子弟,在你手下表现如何?”崇祯皇帝边说,边伸手示意,叫卢象升坐下说话,“你觉得他们之中,有多少能堪大用?”

卢象升拱手作揖,表示谢恩,随后一掀甲衣坐下,不过只是坐了一些,随时能站起身来回话。

在沉吟片刻后,卢象升微微欠身道:“回陛下,臣觉得他们的表现尚佳,其中那英国公嫡孙张世泽,能力不错,若能修习军武,假以时日,定能为陛下分忧。”

“嗯。”

崇祯皇帝点头道:“朕也是这般想的,这些勋戚子弟,有能力的人,绝不能再混吃等死了。

经历此番建虏进犯后,朕想明白很多,拱卫神京的京营,必须要拥有像天雄军、忠勇军那般的实力才行。

先前朕就知道京营不堪重用,且吃空饷、喝兵血之风严重,李卿此前就奉朕之命前去整饬,可效果微乎其微。

这次建虏进犯大明,尽管张维贤总督京营戎政,但除了整饬出编入天雄、忠勇两军的精锐外,对其他京营将士,朕还是并不看好。”

卢象升沉默了,他并没有搭话,事关京营这等要紧事,并非现在的他,所能过多去插嘴过问的。

尽管在此之前,他所统领的天雄、忠勇两军,有着不俗的战绩,但在官面上,他并没授予相应的官职。

“皇爷,孙公他们过来了。”

王承恩走进帅帐内,对崇祯皇帝拱手禀报道。

“快宣。”

崇祯皇帝伸手道,随后站起身来,卢象升见状,忙跟着站了起来,不过这心里却生出疑惑。

天子深夜传召,分领左右两翼大军的孙承宗、孙祖寿过来,难道是有什么紧急军务要说吗?

“臣孙承宗,拜见陛下!”

“末将孙祖寿,拜见陛下!”

在卢象升不解之际,孙承宗、孙祖寿走进帅帐,见到起身相迎的崇祯皇帝,忙拱手作揖道。

“两位爱卿无需多礼。”

崇祯皇帝微微一笑,伸手道:“今夜朕传召诸卿过来,是有件事情,想找你们商讨一下。”

讲到这里,崇祯皇帝便朝悬挂的地舆图走去,孙承宗、卢象升他们见状,忙跟着就走了过去。

“受今天一战的影响,进犯我大明的建虏主力,多半都退守在三屯营城内。”崇祯皇帝指着地舆图,神情正色道。

“而周遇吉所领勇卫营,已抵达左翼后阵,与留守的忠勇军所部汇合,现在洪山口与三屯营间的联系,算是被我大明主力割裂开来。

所以依着朕的想法,明日,我大明再战建虏,周遇吉所部攻打洪山口,我军主力攻打三屯营。

这样,就算攻不下三屯营,但也要将洪山口拿下,从建虏手中拔除掉洪山口,这样他们出入关内外的通道,就只剩下龙井关、喜峰口两处了。

朕召诸卿过来,就是想问问你们,麾下各自统属的兵马,明日能否进行高强度的攻城战,再度狠狠力挫建虏的士气?”

仗打到这份上了,站在战略层面,能尽量不给建虏喘息机会,那崇祯皇帝是不会浪费一天时间。

但具体到战术层面,崇祯皇帝还要听听孙承宗他们的意见,以确保后续战事,绝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陛下,臣觉得可战。”

孙承宗走上前,神情正色道:“今日一战,我大明出战各部兵马,打出了血性,叫建虏知晓了我大明的厉害。

不过明日之战打完,若不能顺利攻破三屯营,那想再发动大规模攻城战,必须等后方补充足够的震天雷,还有袋装颗粒火药,袋装铅弹才行。

不然仅靠麾下将士的命去拼,那伤亡太大了,这有悖我大明现在所取得的优势。”

孙承宗不怕明日之战,但他怕崇祯皇帝被今日所取胜利,所蒙住双眼,觉得建虏的实力不过如此。

“臣附议!”

“末将附议!”

卢象升、孙祖寿紧随其后道。

见孙承宗他们这般,崇祯皇帝露出笑意,说道:“你们啊,不会以为朕被今日一战的胜利,就冲昏头脑了吧?

真要是那般的话,朕也不会冒着风险,把孙师你们召来,放心吧,朕明白你们心里的顾忌,也知道我大明取得当前优势,所付出的代价。

朕还是那句话,该打的仗,必须要打,但不该打的仗,绝不打,朝中的一些文官,不拿我大明将士的命,当命看。

可朕不是这般!

首节 上一节 74/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