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85节

但现在……

“汗王的意思,是要八旗公推了?”莽古尔泰看向皇太极,神情淡然的说道:“要是这样的话,那就要大家好好商讨商讨了。

毕竟这议政大事,关系到我八旗命运……”

看着侃侃而谈的莽古尔泰,压着邪火的皇太极,垂着的双手紧握着,什么狗屁八旗公推,八旗本就是本汗一人说了算。

只是当前所处的这种局面,使得皇太极只能压着怒火,不过在内心深处却暗下决心,定要设法铲除掉三大贝勒的特权,八旗只有他一个主子,而不是叫这帮奴才头子,来分他这个八旗主子的权势的!

第128章 建虏就是纸老虎,要敢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必然就伴随有利益之争,这不管是在大明,还是在建虏八旗,那都是客观存在着的。

“建虏窃据的三屯营要地,我们大明都能收复回来,那满桂、赵率教他们呈递的奏疏,言建虏贝勒济尔哈朗被他们斩杀,又有什么可去怀疑的呢?”

心情不错的崇祯皇帝,看向孙承宗几人反问道:“在当时那种战况下,朕还是刚才讲的那句话。

同样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凭什么我大明悍将,就不能斩杀建虏贝勒?

这件事情你们无需担保!

朕相信满桂、赵率教他们,不会做出谎报军情的事情,给他们都记上一功,等此战结束后,一并赏赐!”

“臣等遵旨!”

孙承宗、王洽、李邦华当即拱手应道,不过心里都暗松口气。

“当前的整体局势,对我大明是非常有利。”

崇祯皇帝叉着腰,面露笑意,看着眼前的地舆图,说道:“龙井关被我大明夺回,那建虏所控制的通道,就只剩下喜峰口一处了。

先前朕还担心兵败汉儿庄一带的建虏,可能会采取破釜沉舟之势,以坚守汉儿庄为主,遣派麾下蒙古兵,洗劫我大明关内各处,好倒逼着我大明自乱阵脚。

现在完全不用担心这些情况了。”

“陛下英明。”

孙承宗走上前,指着眼前的地舆图,说道:“若建虏真还敢这般做,那我大明可先设法收复喜峰口,彻底将进犯大明的建虏各部,堵死在大明关内。

这样就算是承受巨大伤亡,也能将以皇太极为首的建虏高层,全部扑杀的话,我大明的心腹之患,便得以解除了。”

经过这一系列战事后,崇祯皇帝所统率的各部兵马,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磨炼,尤其是以勇卫营、天雄军、忠勇军,也能称之为强军了。

倘若建虏真要这般做的话,就算破着几座城池不要,但若是能将封死的建虏细数干掉,也是件很值得的事情。

“不过朕觉得这种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

崇祯皇帝神情淡然道:“其实此次建虏进犯我大明,朕那狗奴才皇太极,所打的主意就很纯粹。

就是想趁此机会,重创我大明,消耗我大明国力,同时通过一场场胜利,来让他在八旗内的威望,得到相应的提升,这样才能遏制住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的势力。

诸卿,不要以为表面强盛的建虏,那就真的是铁板一块了,其实在他们建虏的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权力斗争。

通过此战与建虏接触后,在朕的眼里,建虏就是纸老虎,并没有某些人说的那般厉害,要敢打!

只要我们能做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那么日后想解决建虏造反派,对我大明来讲不是什么困难之事。”

“……”

崇祯皇帝这番话讲出,叫孙承宗、王洽、李邦华他们,露出各异的神情,心中生出不同的想法。

相比较于王洽、李邦华二人,孙承宗的心里更为震惊,他没有想到自家天子,对建虏内部的情况那般了解。

倘若是这样的话,那天子当初为何又会听信袁崇焕一人之言?

“陛下,臣觉得您说的建虏就是纸老虎,这句话比喻的很贴切。”王洽走上前,拱手作揖道:“当前局势对我大明有利,我军机处前指这边,是否向各处明发一道上谕,叫他们知晓,在陛下的统御下,我大明已顺利收复三屯营、龙井关,重创来犯的建虏兵马,还斩杀了建虏贝勒济尔哈朗?”

“可以!”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道:“在我大明上下,受先前局势的影响,滋生出谈奴色变的心理,这在朕眼里看来是不好的,很不好。

一时之强,并不代表着长久强。

过去我大明在辽东前线,的确是栽了不少跟头,但我大明的健儿,在这次建虏进犯大明之际,一个个都勇敢的站了出来,敢于拿着手里的兵器,跟危害我大明的建虏决一死战,这必须要好好传扬才行!”

崇祯皇帝心里明白,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建虏威胁,对现阶段的大明来讲,还是有着很长一段路要走的。

但是从这次打退进犯大明关内的建虏开始,大明就要有意识的去宣传,建虏并非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像什么谈奴色变,汉儿不如奴的思想包袱,必须给他一点点卸掉才行,若这一沉重的思想包袱不去掉,就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解决不了肆虐辽东的建虏。

“对了,要给榛子镇方向,也明发这些上谕。”想到什么的崇祯皇帝,看向王洽他们说道:“朕要叫某些人知道,他口中强悍的建虏,凶残的建虏,是如何在朕的指挥下,一点点败给我大明的!”

看来袁崇焕的仕途,算是结束了。

孙承宗、王洽、李邦华的心中,此刻生出了感慨之意,回想起过去与建虏交战期间,袁崇焕的种种表现,他们也都吃不准,这袁崇焕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明明不该违背军机处前指明发的上谕,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好,可偏偏袁崇焕要做些什么出格的事情。

甚至有几次,就因为袁崇焕做的事情,导致大明先前所掌握的优势,若非崇祯皇帝及时做出调整,就会荡然无存掉。

崇祯皇帝盯着眼前的地舆图,没有瞧见孙承宗他们的神态变化,自顾自的说道:“几位爱卿,你们来说一说,接下来围绕汉儿庄的战事,我大明该如何打?如何布局?

眼下从神京方面,所沿途转运过来的各类军需,接收情况怎么样了?尤其是兵仗局量产的震天雷,是否补充到位了?”

既然现在掌握着战局优势,那崇祯皇帝肯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东西,力争在最短的时间,能够重创来犯大明的建虏各部,同时将他们从大明关内彻彻底底的赶出去,而非变相打成拉锯战!

第129章 投石问路

面对崇祯皇帝抛出的问题,孙承宗、王洽、李邦华相视一眼,便知天子不想浪费时间,浪费所掌优势,想尽快解决与建虏的这一战。

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别看大明此次是本土作战,与进犯的建虏打了不少仗,也取得了不少战绩,可消耗掉的钱粮真不少,前线十几万大军的吃喝拉撒,各处屯驻大军的吃喝拉撒,那绝对不是一笔小的开支。

尽管这些压力,都被崇祯皇帝巧妙的借助军机处前指,转嫁到神京那边,使得他现在不用为这些犯愁,可这一仗打完以后,那烦恼必然是接踵而至。

亏空就在那里摆着,现在是战时可以不管,那之后呢?也不去管吗?

孙承宗上前道:“陛下,当前这样一种局面,应当尽快明确三屯营方面守将,确保该地域的安定。

其余各部兵马,可在陛下的统御下,从各个方向出兵,将退守汉儿庄一域的建虏围住,以震慑住他们,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此战!

经历先前数场战败,建虏内必然生出怯战之意,尤其是龙井关一丢,臣觉得他们坚持不了多久。”

王洽紧随其后道:“陛下,当前我前线这边,对粮食的需求还不算大,即便算上东江那边要过来的援军,还能坚持至少十日。

昨夜我军机处前指这边,已对军粮的部署明确下来,临设三卫会在规定时间内,分批转运相应数目的军粮。

只是诸如箭矢、震天雷、火炮所需火药、袋装颗粒火药等各项军需,想要全部补充到位的话,至少需要数日的时间才行。”

崇祯皇帝听闻此言,眉头微蹙起来,这大军所需粮食无需担心,战局优势也在大明这边,可唯独缺少各项军需,这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先前大明出战的各部兵马,能一次次战胜建虏,就是凭借着震天雷、火炮所组攻势,死死压制着建虏,才能在最小的伤亡下,取得一场场胜利的。

“陛下,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解决。”

李邦华此时上前道:“当前我大明取得这等优势,不能就这般平白浪费,且先前建虏历经一场场惨败,那必然对我大明所携火炮、火器,产生深深地警惕与胆怯。

我们可从其他屯驻的兵马处,将各部所配箭矢集中运往前线,供各部出战大军使用,同时围着汉儿庄暂时不打,双方兵力相差这般悬殊,建虏轻易绝不敢主动出击,等后方转运的各项军需抵达,若建虏依旧死撑着不撤离,那我大明便可以雷霆之势攻之,重创建虏,驱逐建虏!”

本土作战有本土作战的优势,即便某些方面出现急缺,但只要战局优势,牢牢掌握在手里的话,那就能从其他方面进行解决。

“朕觉得可行!”

崇祯皇帝想了想,点头道:“你们军机处前指,即刻进行相应的调整部署,叫张可大所领登莱援军,负责镇守三屯营,行守土有责。

最迟明天,其余各部兵马,就必须向汉儿庄进发,朕担心时间长了,建虏定会分兵袭扰侯世禄、周遇吉所部。

这龙井关既然被我大明收复,那就不能再叫建虏夺走,战局若陷入到拉锯状态,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臣等遵旨!”

创建军机处的好处,在于只要把控好大方向,明确好战略层面,那相应的细节部署,包括战术层面,皆可由专业的人具体操刀。

孙承宗、王洽、李邦华他们,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军事小白,对军事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所以叫他们负责具体筹谋,包括战术层面的安排,崇祯皇帝还是很放心的。

‘等这一战结束后,像王在晋这些有能力的大臣,要设法补充到军机处。’看着离去的孙承宗一行,崇祯皇帝双眼微眯,心里却暗暗说道:‘既然军机处都设立起来了,想要叫朕裁撤此部,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其实在崇祯一朝,还是有不少精通军事的人才,只是受所处局势的影响,还有一些个人恩怨吧,导致不少人才都被罢免官职了。

想要制衡好这些局面,是极为考验能力的。

……

“何将军,你说我等这次奉督师之命,率麾下铁骑,驰援前线,陛下会如何看待此事?”祖大寿面露些许踌躇,看向一旁的何可纲说道。

“本将也不清楚。”

何可纲皱眉道:“先前局势变化太快,谁能够想象到陛下的部署,竟遏制住建虏的命门,叫建虏都撤回到三屯营一带。

考虑到当前的局势,我等所率铁骑,驰援三屯营那边,对陛下击溃建虏,也将会起到相应的作用。”

就当崇祯皇帝他们,忙着备战汉儿庄之际,祖大寿、何可纲二人,奉守在榛子镇方面的袁崇焕之令,率领剩余关宁铁骑,姗姗来迟的朝三屯营方向赶来。

即便是到这个时候,受地域的影响,祖大寿他们还不知道,三屯营已被大明收复,甚至还重创了建虏,并夺回了龙井关。

“唉,本将真是不明白,督师他到底是怎么想的。”遥遥看向三屯营方向,祖大寿轻叹一声道。

“都到这个时候了,他还率部进驻到迁安城,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时候难道不该抽调能出战的兵马,赶赴到三屯营前线战场,去跟……”

“现在说这些有意义吗?”

何可纲皱眉道:“祖总兵官,我们还是尽快赶赴三屯营前线,看是否能帮助陛下分忧,重创来犯我大明的建虏吧。”

首节 上一节 85/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