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第139节

王昊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难不成,被黄巾围攻的汉军小队,乃是刘备的队伍?

他的目光顺势掠过关羽,望向战场中部,一个手持双股剑的悍将,正试图从中间截杀黄巾主将,而在更远处,一樽黑铁塔一般的莽汉,已然袭来!

桃园三基!

果然是他们!

王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方才进入冀州不久,居然就碰到了大名鼎鼎的桃园三基,怪不得遭受数千黄巾的围杀,这支小队竟还能撑这么久。

仔细想想,如今卢植已经被押回了雒阳,刘备自然要归冀州刺史节制,而其主要任务,基本上便是接应、运送粮草,能够碰到,倒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

瞅关羽这架势,难不成是要......

彷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见关羽破千军,斩悍卒,一路摧枯拉朽,杀到了黄巾主将的跟前,虽有黄巾力士截杀,但却难撼关羽分毫。

“刀下留人,务必生擒活捉!”

王昊一枪戳死个黄巾,扯着嗓子,冲关羽厉声呼喊。

然而......

关羽像是没听到一般,刀锋起,寒芒闪,一磕硕大的首级冲天而起,鲜红的汁液如喷泉般激扬,黄巾主将的尸体随即从战马上轰然倒下。

“肏!”

王昊这暴脾气,顿时便涌上心头。

他纵马前冲,冲着仍在厮杀的黄巾士卒,厉声呼喊,企图招降黄巾:“黄巾主将已死,缴械投降者,既往不咎;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黄巾主将已死,缴械投降者,既往不咎;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黄巾主将已死,缴械投降者......”

“......”

王昊接连喊了七、八声,随之而来的骑兵小队,同样跟着呼喊。

甚至,刘备麾下的士卒同样跟着呼喊!

然而!

令人震惊的是......

没有一个黄巾放下兵器,有的只是钻入丛林溃逃的士卒,以及海量的黄巾力士,高声诵读着太平道经义,拼死与官兵搏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一刹那,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林间激荡,没有丝毫畏惧,没有丝毫怯战,有的只是拼死鏖战的决心,以及视死如归的勇气!

难以置信!

失去了主将的黄巾,竟再度发起进攻!

尤其是以黄巾力士为核心的士卒,更是汇成了黄潮,疯狂地朝着汉军攻杀,只有部分信仰不坚定的士卒,遁入了丛林逃走。

“杀—!”

“杀啊—!”

“苍天已死,天下大吉!”

“为了黄天盛世,为了大贤良师!”

转瞬之间,赤色的洪流便包围了土黄色的浪潮,在山呼海啸的喊杀声中,两军短兵相接,军卒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一阵阵迸发出来。

可眼前这一幕,直接刷爆了王昊的三观!

虽说,他对冀州战场的黄巾,早做出了最坏的打算与预期,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黄巾当真可以为了大贤良师,而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

没有主将又如何?

只要人人心怀对黄天盛世的道心,那么即便没有主将,他们照样会拼死搏杀。

这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在冀州黄巾的心里,绝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早已融入血肉的信念!

驱使他们与强大汉军作战的,不是简简单单的压迫与剥削,而是对黄天盛世的强大使命,他们是主动作战,而非被迫造反!

信念!

这便是信念!

宁死不屈的信念!

一支怀有不屈意志信念的军队,哪怕它装备奇差、毫无训练,但却具备了最强悍的武器,这种武器是任何绝世神兵,都难以媲美的存在。

此前的王昊一直在好奇,为何张角、张宝、张梁战死以后,冀州周边的黄巾缘何还能长期活络在各地,自行与官兵展开战斗。

但是现在......

眼前这一小撮宁死不屈的黄巾,似乎已经告诉了他答案。

张角数十年经营下的太平道,绝不仅仅只是反抗暴统这般简单,它已然具有了农民起义军该有的一切要素,只是缺乏正确的领导,方才会最终失败。

与此同时,王昊同意意识到,一支强悍的军队,绝不仅仅是由主将、训练、装备决定的,而是要让每个士兵都对未来充满信念。

不是为了填饱肚子!

不是为了存活下去!

更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而是要为盛世太平而奋战,为自己切身利益而战!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

“打土豪,分田地!”

......

以前的王昊对这些纲领,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的理解,但是现在,他真真切切的意识到这些文字背后,具有何等恐怖的能量。

【你从宁死不屈的黄巾士卒身上,领悟到了政治纲领对于军队的意义,帝王之志初显,隐藏全属性+1;】

刹那间,一股熟悉的能量涌遍全身,但王昊却顾不上感受它带来的增幅,而是强忍着心中的痛楚,对这些衣衫褴褛的黄巾士卒痛下杀手。

直至程昱率领精兵赶来,配合着刘关张的兵马,才成功将黄巾的反击气焰压下,最终将残存的余孽全部诛杀,一个不剩。

林风阵阵,好不凄冷!

王昊勒马而立,凝望着尸山血海,满地荒芜,心中五味杂陈。

朝代的更迭,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想要真正为老百姓开创盛世太平,恐怕不单单是重新建立一个帝国那般简单。

社会制度的进步,可不仅仅只是一套体系那般简单,它牵扯着方方面面,或许王昊便是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够完成。

“司马!”

正当王昊胡思乱想时。

忽然。

自背后响起程昱的声音:“冀州刺史帐下,刘备求见。”

王昊转过身来,摆了摆手:“让他过来吧。”

程昱一揖:“喏。”

不多时。

刘备匆匆上前,欠身拱手:“末将刘备,见过王司马。”

王昊摆手示意其不必多礼,轻声道:“刘将军请起。”

刘备这才直起身子:“末将先行谢过司马驰援之恩,若非司马及时赶来,备麾下将士死伤必定更重。”

“不必客气。”

王昊面色如常,淡然言道:“你我虽分属不同将军,但毕竟同属汉庭,乃是友军,又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相信若是刘将军遇到这种状况,即便兵力不足,亦会与昊有同样的选择,既然如此,又何必言谢?”

刘备目光微动,唇边浮出一抹淡笑,缓缓点头:“然也,备必与司马同样抉择,诚如司马所言,我等乃是友军。”

“不过......”

话锋一转,刘备再次躬身行礼:“不管怎样,司马也算救了我等性命,理当受此一拜。”

王昊赶忙将刘备搀扶起来:“其实,凭将军帐下两员悍将,自保必然不成问题,昊倒是多此一举了。”

刘备起身,回头望向自家两个兄弟,转而言道:“适才舍弟云长,未遵司马之号令,生擒活捉黄巾主将,备以为终归还是要解释一下。”

“该怎么说呢?”

刘备皱了皱眉,眸色变得异常深邃:“非是舍弟不愿生擒活捉贼将,而是我军在冀州酣战接近半年,从未见过一个主将被生擒活捉。”

首节 上一节 139/5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三国:我跟你混,你却让我刮厕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