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

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 第582节

“不是。”

随后,陈平便一摊手道:

“这不就完了?陛下又不是昏君,不上朝就不上朝呗。

什么狗屁牝鸡司晨,越俎代庖。

这种人直接砍了拉倒!”

“嘶!”

这下萧何更加头疼了,这兄弟比张良还要生猛啊!

不过还好,陈平紧接着耐心的解释道:

“陛下之所以会放下大权,让我们折腾。

一个是绝对的自信,他相信凭借着自己的威望,任何人都折腾不出问题来。

第二个,则是陛下对于丞相大人的信任!

他老人家坚信,丞相不可能怀有逆反之心!”

说到这里,陈平笑了笑道:

“当然,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如今百废待兴,陛下真的不想要忙碌,就交给我们这帮当牛做马的人来干活了。”

叔孙通眉头舒缓了一些,缓缓点头道:

“若是陛下心里有数的话,倒是无所谓了。

那些流言飞就飞吧,丞相大人从来都不惧怕流言。”

张良冷哼一声:

“那些传流言的人,就该弄死!”

萧何不由苦笑道;

“所以,丞相大人休了三个月的陪产假,也是为了躲避这百废待兴的大建设吗?”

陈平耸了耸肩,道:

“那还用说?丞相大人多懒的一个人啊,出征一年胖十斤。

来丞相府耀武扬威还行,你让他干活?比杀了他都难受!”

聊了一会后,萧何的头疼稍稍缓解了一下。

他看着层层叠叠,足足有数百封的案牍,喃喃说道:

“战前天下人口两千三百一十五万,战后仅剩一千六百八十三万了。

东方六国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百废待兴啊。

百越的粮食,关中的工匠,草原的牛羊,正在源源不断的供给关东。

丞相大人好歹分享了一个以工代赈的好法子,比无为而治强多了。”

“无为而治?狗都不用!

以工代赈听说过没啊?这么牛逼的东西,是老子想出来的!”

秦风得意洋洋的夹了一块红烧肉,美滋滋的嚼了起来。

并且还义正言辞的反驳着嬴政对于他懒的控诉。

正当一顿午餐吃的美滋滋时,黑牛走了进来,瓮声瓮气道:

“老大,你快去看看吧,那虞姬又在要死要活闹腾。”

秦风不禁挠挠头,道:

“我都忘了这事儿了,你咋不提醒我?”

黑牛一摊手:

“你也妹问啊?你问了俺不就说了吗?

你不问俺咋知道你想问?你问了俺就知道你想问啊?”

秦风:“............”

((|3[▓▓]晚安~)

第五百一十三章 虞子期:快来人啊!有人欺负寡妇啦

此时的上林苑,早就发展成了繁荣的巨大市场。

大秦帝国工坊的十万工匠,以及大秦帝国皇家理工学院三万师生,给这一片土地注入了极强的活力。

秦风一直强调,重要的不是帝国工坊里面源源不断产出的自行车。

也不是源源不断产出的铁农具、大秦犁、抽水马桶、煤炭炉子,乃至学院中的学子。

而是依附于这些人存在的上下游产业链。

矿山的开发,原材料的提供都需要基础劳动者。

而路途上的运输,更是养活了大量的工人。

至于码头搬运的行当,更是重中之重。

人多了,就需要吃饭穿衣,就需要大量的粮食与物资。

至于学院需要的笔墨纸砚、健身器材、饭食等等,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当然,不夜城已经不仅仅是上林苑的,更是整个关中的掌上明珠。

在战乱结束之后,不夜城迅速重新开业,甚至比战前的生意更加火爆。

及时行乐的思想在关东六国盛行,那些侥幸躲过兵灾的富人,开始沉醉于温柔乡,无法自拔。

这对于继续消费拉动经济复苏的大秦而言,是一件利好的消息。

毕竟随着农家肥的使用,铁农具的推广,还有秦风发明的先进农具,都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更不用说一年三季的水稻,已经解决了大秦一千多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不是说秦风多么牛逼,而是人口实在太少了。

这一千多万人,甚至都经受不起一场瘟疫。

若是来一次欧洲的鼠疫,大概率是尸横遍野,一城一城的死人,甚至文明的存续都会受到威胁。

所以战后的第一件事,始皇帝便宣布大赦天下!轻徭薄赋!四十税一!

以工代振,用关中与百越的粮食为工钱,大力兴修水利与拓荒。

同时大秦帝国工坊加班加点,大烟囱日夜不息的打造农具。

还有无数的耕牛被驱赶着走向东方六国,分发给百姓,用于恢复生产。

甚至为了短时间将人口数量拉上去。

秦风还极力建议设立奖励制度。

生一个孩子,在十四岁以前,孩子的口粮由官府供应。

同时将大秦帝国皇家理工学院的学子,分派到六国各地,或担任基层官吏,或担任里长乡长。

携二次覆灭六国的威望,将中央集权不下乡的规定,彻底改变!

同时,学院学子的实习内容也变成了在乡村教授学问。

不得少于两年时间,方可毕业。

当然,教育的问题只是设想。

在实现人口爆炸之前,暂时还不是这么紧迫。

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秦风虽然懒得具体操作,但大方向上都已经拟定好。

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忧虑,想着强干弱枝。

所谓的干,便是关中地区,老秦人的底盘。

除了关中,其他都是枝。

只要让关中富裕、人口迅速增长即可。

至于其他地方,必须要进行压制,最好穷困到只能实现温饱,做牛马最是妥当。

饭饱思淫欲,愚民才是长久之计。

秦风觉得此人提出的建议十分之好,便给这名官员升为礼部左侍郎,带着全家去辽东教化百姓。

辽东,大概就是后世宁古塔的位置。

此时有没有百姓不知道,反正到处都是跟熊瞎子搏斗的野人。.

若是能够教化好了这些野人,也算是大功一件。

藏富于民,才是正理啊!

人人都吃饱,人人都穿暖,幸福指数高了,才会真正的拥护大秦!

秦风一直如此认为,因为他是过来人,真的不想要内卷,太痛苦了。

首节 上一节 582/7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我跟你混,你却让我刮厕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