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第139节

“或许是因为盖勋将军的个人魅力,他们非常愿意贡献出部落里的勇士,供我大汉朝廷驱策。所以在北部界碑之内,我大汉真正可用之兵已近三万,这已然是一股谁也不能小觑的武力。”

贾诩这一番话,让刘辩终于知道他那个“毒士”的外号,后来是怎么来的了。

这个事情真要是如他所说的这般简单,北部就不会一直是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

这简简单单的言语背后,可全是串起来的阴谋。

“真的只是因为盖勋将军的德高望重?”陈琳追问道。

他听着贾诩这番话,总有一种天方夜谭,听故事般的感觉。

贾诩微微一笑,说道:“下官稍微使了一点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其实,野性难驯的民族,永远只会敬重强者,单凭这一点,其实已经足够了。”

“我的那些小手段和盖勋将军的德高望重比起来,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刘辩看了一眼还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陈琳,说道:“贾诩为朝廷开疆拓土,斩获如此巨大的功劳,赏千金,宝马良驹,丝帛百匹。暂时侍中,不必回返北地了。”

“臣谢陛下隆恩!”贾诩伏地喊道。

刘辩这一句话,就像句号一样,给这个事情画上了一个尾声。

他并不关心贾诩在北方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手段,他只关心结果。

人若不狠,地位不稳。

更何况是在这样的乱世。

在北方那连绵的边境线上,这四百年间就没有太平过。

先是匈奴,后是鲜卑,一直搞得民不聊生。

陈琳等人眼看皇帝都不关心在北边的草原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也都个个息声。

“陛下,臣斗胆,请陛下降旨于北地开设庠序,教化游牧子弟。”贾诩再度开口说道。

刘辩的脑子还没转过弯来,陈琳就先一步说道:“陛下,此事不可为!我大汉文韬武略,岂能教于异族子弟?他们哪怕在表面上臣服的服服帖帖,可骨子里依旧还是异族。”

“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会背叛朝廷,回归自己的族群。”

刘辩看向了在贾诩一事上,一直很少发言的荀氏叔侄,“你们两个,怎么看待此事?”

荀彧起身道:“陛下,敝帚自珍非大国气度,我想这些游牧子弟应皆是各部落质子吧?”

贾诩微微一笑,“臣以为在我大汉疆域内,凡适龄子弟皆应接受教育,就如鸿都门外的鸿都门学一样,不管学什么,总归是应学有所长。他们并非是质子,而是到了学习我大汉文化年纪的孩子,不管是血统高的还是低的,皆一视同仁。”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色变。

这哪是教导游牧子弟学习,这分明是将各游牧部落的孩子抓来为质。

“贾文和,你这事做的可有伤天理!”荀攸喊道。

贾诩一脸淡然的说道:“下官以为这是一件好事。”

“陛下,此风不可涨,请陛下三思!”荀攸深深下腰,震声说道。

刘辩此刻确实也在考虑这件事。

他本来就不喜欢怀柔之政,在国力可支撑的情况下,硬气和拳头才是真正的底气。

“诸卿以为让这些异族子弟学习我中原王朝的文化,会发生什么?”刘辩问道。

荀攸的脸色有些青,贾诩的手段太过于阴暗,而皇帝好像已经意动了。

“陛下,此举无异于养蛊。”他说道,“我们不主动去教,他们都在偷偷摸摸的学。若我们正大光明的教导,他们学成之时,必将成为我们的劲敌。”

“像金日磾那样成为我大汉重臣,且忠心耿耿的,定是凤毛麟角。”

刘辩却说道:“在朕看来,发生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教的不到位。”

“诸卿可有听过一个词,名为文化入侵。”

众臣皆面露茫然,即便是提出这个方案的贾诩,也面带思索。

刘辩起身活动了一下被压得有些酸麻的双腿,跪坐这个姿势是真不适合他。

缓踱了几步后,刘辩说道:“断其信仰,灭其根基,用我们的文化替代他们那简朴粗糙,口口相传的文化,使其真正成为我大汉之民,这便是文化入侵。”

“界碑埋在那里,可不是仅仅埋在那里就行了,我们更需要在那些稚童的心里,将那块界碑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那些孩子也一样,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实现。”

“哪怕是最次的,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牧羊人。”

刘辩一番话说完,堂上瞬间安静的可怕。

他这番话细思极恐。

贾诩一脸愕然的看着这位,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的少年皇帝。

这真的是一个少年能说出来的话?

怎么可能比他还阴?!

“文化入侵,灭其信仰,断其根基……”贾诩口中呢喃着,摇头道,“陛下,此事说来简单,可想要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如何才能灭掉一个种族的信仰,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刘辩闻言,却轻蔑的笑了,“鲜卑人的文化和信仰很复杂吗?敬天崇火崇敬强者?”

“践踏他们的文化和信仰,给他们更好的,当他们自己都开始嫌弃自己的时候,就基本上成功了。不管他们曾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但我们要让他们觉得他们曾经就生活在黑暗和肮脏之中,而我们,就是他们的光,和希望!”

“鲜卑人口口相传的历史都写不出这一份奏表的厚度,而且还个个都不一样,如此凌乱且简单的历史,诸卿以为又能孕育出怎样的文化和信仰?”

群臣再度大眼瞪着小眼,震惊又迷茫了。

皇帝这番话的用心之毒辣,令他们简直毛骨悚然。

和皇帝一比,贾诩简直都是善良的代名词,做的可太含蓄了。

“陛下,这样做……是不是显得朝廷太过于暴戾了?有伤天和。”荀攸心中犹豫不定的说道,拿一群少年做文章 ,刨人家鲜卑人的根基,他有些不忍。

刘辩的脸色忽然严肃了下来,沉声说道:“诸卿,这是战争!”

“我大汉北方边境历四百年,却始终不稳,到如今还要修复长城以御外敌。”

“四百年间,我大汉有多少的百姓死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下?战争频繁发生,可结果是如何?四百年前是什么样的,到现在依旧是什么样。匈奴走了,来了鲜卑,有何区别吗?”

“真刀真枪的战争是明面上的战争,而文化信仰之战, 那就是无形的战争!”

贾诩是第一个被说服的。

他本身就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对皇帝的这番话,他不但没有丝毫的抵触。

反而全是敬佩。

这是他第一次对这位传闻中暴戾无常的皇帝感到钦佩。

他以为自己想出那么一个办法钳住住新降服的游牧部落,已经很牛比了。

可没想到皇帝一张口,就让他见识到了差距。

文化和信仰之战,这也是他全新认识到的一个词汇。

“陛下,臣请命编纂书籍,以教导游牧子弟。”荀攸忽然说道。

刘辩莞尔一笑,“朕还以为你会劝朕善良。”

“陛下,这的的确确是战争。”荀攸义正辞严的说道,“更何况朝廷并没有屠戮他们,而是给了他们一个更好的选择,臣以为这是一件善事。”

第106章 谋士的头脑风暴

“陛下,我们应该给与北方那些地位低下的寻常百姓,更好的地位和生活,压制部落贵胄在部落中的统治地位。”荀彧默默说道。

刘辩有些惊讶,大家的接受能力都挺强的嘛!

这就已经不劝谏了,还开始头脑风暴了?

“这是一个很实际的谋略,记下来。”刘辩说道。

陈琳左右看了看,心中哀叹一声,说道:“陛下,同在异乡的乡党更容易亲近。有传言称鲜卑人的祖上,有大部分是我大汉北方的百姓,也许可以告诉他们这件事。”

“我大汉不抛弃任何一个遗落在外的百姓,哪怕是他们隔了数代的子孙后代。”

刘辩心中直呼牛比。

刚刚还都在劝他善良,可转眼间一个个的都是毒计频出。

在一群孩子尚未成型的世界观里,把他们的祖宗都给换了,这搁谁受的了。

关键这个事还不完全是假的。

对于一部人而言,这还真是事实。

“陛下,对于那些本性纯良,才思敏捷的学子,朝廷应当给与他们更好的待遇。可入太学,鸿都门学,亦或者在当地为官,给其他的孩子和部落百姓树立一个榜样和希望。”陈琳再度说道。

“善!”刘辩直截了当的应允。

要给那些启蒙的孩子们一个大大的希望。

在权利和眼界的加持下,他们一定能更快的忘记自己的曾经和祖辈的传承。

“陛下,也许可以给与当地百姓最大的自由。”荀攸说道,“当部落首领能给与他们的好处,朝廷能给的更多的时候,应该可以更快的抹灭寻常百姓心中的怨恨。”

“准!”刘辩直接就是一句话。

当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四个谋士开启脑洞风暴之后,场面绝对精彩。

而被他们议论的对象,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决定了宿命。

首节 上一节 139/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纨绔:我一个曹贼,三妻四妾很合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