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第76节

演义中的马腾是一个绝对正面的人物,刘辩当年看的时候,曾无数次为这个人物惋惜过,也因此而憎恨过曹操。

多好的一员武将,几个儿子也个个勇武善战,结果被曹操给骗去杀了。

不当人子的老曹简直暴殄天物。

但刘辩现在站在皇帝的位置上看马腾,这货不管他在地方上做的如何。

本质上就是一个反贼。

而且还不像韩遂一样是被胁迫而造反的,他是主动造反的。

“韩遂接受招安只是暂时的,西凉这些贼寇的野心,个个都比朕要大。在接下来如何利用这个时机,给朝廷争取到最有利的局面,将是重点。”刘辩斜躺在温暖的炕上,胳膊压着炕桌,将陈琳的奏表扔给了荀攸。

“皇甫嵩来信说,在牛辅死后,李傕、郭汜成为了西凉叛军新的首领,并重组了兵马,二人一度试图联合韩遂、马腾攻打长安。”

“朕觉得既然是利用人,那就速度要快,趁着他还有点心气儿的时候,给他狠灌一点迷魂汤,让他出点大力气。”

荀攸跪坐在炕桌的另一侧,热的像是蛆一样时不时就得扭两下,换个姿势。

他将陈琳的奏表整齐叠好,放在炕桌上,然后说道:“臣也以为当速战速决。恰好马腾因为他的野心此次连遭三路围堵,已是元气大伤,不修养一段时间,应该是再无力重启战端了。”

“趁此机会,可尽起三辅大军,诛灭李傕、郭汜二人!”

刘辩本来正好有这样的想法,听完便点头说道:“命丁原、吕布出北地,韩遂出金城,将李傕、郭汜的叛军截在安定、陇西一带,公达不妨预言一下,若李傕、郭汜不敌,会选择向南还是向北?”

“陛下,臣觉得他们可能会向西。”荀攸笑道,“臣听闻董卓帐下的将领,有数人与韩遂乃是同乡,若他们在最后支撑不住而向韩遂请降,我想韩遂应该不会想要放过这样一块到嘴的肥肉。”

“若纳董卓麾下那些悍卒为己用,韩遂的实力会在瞬间空前膨胀。看看韩遂曾经反反复复的态度,臣虽然不敢断定,但依旧怀疑他这么做的可能性极大。”

刘辩翻身喝了口水,目光出神的盯着杯子,问道:“如何可避免此事?”

“避免不了。朝廷派人督军,只会让事情更加不利,臣以为也没有必要。”荀攸说道。

刘辩点了下头,“督军确实没有什么必要,但可以背后捅刀子不是嘛!”

“背后捅刀子?!”刘辩这话,让荀攸稍稍有些懵。

不派遣督军的背后捅刀子,他一时间想不到那该是怎么样一个捅法。

刘辩轻叹道:“朕原本以为若李傕、郭汜不敌,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向南,投奔马腾,亦或者刘焉。但却没想到你直接给了朕这样一个答案,这让朕意外之余又有些发愁。”

“丁原、吕布也是悍将,让他们在前面顶着,皇甫嵩居后,统筹兵马粮草的同时,随时准备以麾下生力军,给投奔了韩遂的,亦或者投奔了马腾的叛军致命一击。”

“但如果丁原、吕布不敌,皇甫嵩便作为援军,可以和他们来一场车轮战,先消耗敌军的战斗力,再伺机而动。”

荀攸这才明白皇帝所说的背后捅刀子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要让皇甫嵩做那个刀子,在必要的时候,伺机而动。

这也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打法。

“陛下,臣还是建议一鼓作气的决战!”荀攸说道,“伺机断其粮草,然后重兵压上!”

“令皇甫太尉居后策应,虽然看起来似乎更稳妥一些,可皇甫太尉并不能作为一支奇兵。相反,皇甫太尉率军四万余驻守长安,这是李傕、郭汜知道,韩遂、马腾也很清楚的一件事情。”

“若皇甫太尉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引起不安的可能不仅仅是李傕、郭汜等叛军,还有韩遂。韩遂这个人臣听闻表面上义气、直爽,可实际上也是一个疑心极重的人。”

荀攸一番话,瞬间就让刘辩推翻了自己的计划。

“你说的很有道理。若按朕的谋划,可能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会让韩遂连刚开始的那点力都不想出,直接和李傕、郭汜同流合污。”他说道。

荀攸立马说道:“陛下的谋划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若皇甫太尉所率领的是一支并未暴露的奇兵,依陛下您的谋划,必然能有奇效。”

刘辩知道这就是安慰的话,也没有往心里去。

第57章 甲胄令

刘辩与荀攸的竹屋问对,很快就以诏令的形式送去了长安。

这一仗怎么打在旨意中都写的清清楚楚的,但刘辩却并未强行要求皇甫嵩完全按照荀攸之策去打,而是给了皇甫嵩极大的便宜行事之权,令他随机应变。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战场局势的变化是很复杂的,转眼之间可能就是瞬息万变。

前世也算的上是一员将领的刘辩,不可能用死公式,去套随时会变化的战场。

……

经历了一年时间发展的西园,现在更像是一座军校。

训练的项目以及流程,也渐渐的有了一定的章程。

去年前半年征募而来的那些将士,现在已经基本上走完了。

卢植带走了最初的一批,张辽奉旨重组北军五校,也将去年前半生剩下的一批人全部都带走了。

夏侯惇在校场上挥汗如雨的折磨着新来的壮勇。

这个科目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刘辩都没有注意到。

但看到那一幕,他不由自主的感到亲切。

在上一世,这是他们营地里一直保留下来的传统。

也许武夫们的想法,大都是大同小异的,哪怕是跨越千年。

看到刘辩走来,夏侯惇扔下正在训练的将士,小跑着走了过来。

“陛下,现在就准备训练吗?”行礼后,他问道。

每日配皇帝训练,这是夏侯惇的固定训练科目之一。

“今日休息一天,不练了,你练你的!”刘辩说道。

他今天要在作坊里盯着甲胄和武器改良,没有时间再训练自己了。

“唯!”夏侯惇应了一声。

说完,又有些惴惴不安的问道:“陛下,臣有个不情之请。”

“既然是不情之请,朕可不一定会答应的,你说吧。”刘辩笑说道。

夏侯惇被说的越发不好意思了,这个五大三粗,说话嗓门从来没小过的壮汉,此刻竟扭扭捏捏,一副女儿姿态。

他支支吾吾的说道:“陛下,是这样的,您看臣与张辽、张杨乃是同时被朝廷征辟,在西园操练兵马。可他们两个都出去真刀真枪的练过兵了,尤其是张辽,连鲜卑人的牛羊都抢回来了。”

“臣也没什么别的念想,就是想跟他们二人一样,出去打个草谷什么的。鲜卑人不好抢,臣去抢羌人也可以的。”

似乎生怕刘辩不答应,夏侯惇在说完后,迅速看了刘辩一眼,又急忙补充了一句,“陛下,臣也不需要多少兵马,一千,不,八百足以。八百骑兵出雒都,这个好。”

刘辩故作为难的说道:“可是你走了,西园练兵的差事交给谁去办?”

“曹阿瞒!”夏侯惇脱口喊道,说完好像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又小声找补道,“陛下,我兄长曹操操练兵马的本事绝对是绰绰有余的,肯定比臣做的好。”

“更何况,陛下,这不是还有张杨呢嘛。”

话完了,可夏侯惇就听郁闷的。

他在西园其实是可有可无的。

训练士兵也只是偶尔,他更多的时候都是在陪皇帝训练。

真正在西园操练兵马的是张杨和张辽二人。

也就是张辽走后,他最近才稍微忙了一些。

“朕会给你安排的。”刘辩说道。

在西园里安排两员大将训练确实是有些多余了,应该用以旧带新的方式。

旧的将领带新将领熟悉士兵,旧的士兵带新的士兵熟悉西园的训练。

“谢陛下!”夏侯惇咧嘴笑道。

刘辩忽然间发现,他在西园里好像给这帮人营造了一种上学的感觉。

别人都已经找到工作了,夏侯惇这也着急了。

但打仗嘛,也不能单纯的为了打仗而打仗。

刘辩在校场里溜达了一圈之后,就去了作坊。

这些可能改变这个时代的产业,最简单的就是房屋建造。

腰包现在还算肥硕的刘辩给盖的极其阔气。

可除了这个之外,剩下的包括匠工在内的一切,都是难搞的事。

一把武器,一件甲胄的改良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它的蜕变,靠的是更为先进的技术,但熬的是匠工的本事和时间。

已经淘洗了很多遍的羊毛,晾晒在宽敞的空地上,远远看去,蔚为壮观,几乎和雪花难分彼此。

“陛下,这是臣等已经做好的两副甲胄,请陛下过目。”

刘辩刚进去,甲胄令蒙括就将已经做好的两幅甲胄拿了过来。

“帮朕穿上!”刘辩说道。

甲胄合不合适,还是得穿过之后才能知道。

赵野与蒙括上前,一左一右帮刘辩穿戴甲胄。

穿戴好后,刘辩仔细感受了一下,“脖子上不太舒服,不够灵活,有点扎脖子,改改!”

首节 上一节 76/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纨绔:我一个曹贼,三妻四妾很合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