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长津湖:李云龙之子,第七穿插连

长津湖:李云龙之子,第七穿插连 第170节

这是为什么?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志愿军顶多8天,剩下就耗不起了。

因为他们的物资只能维持8天。

8天以后志愿军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连武器弹药都不够了。

志愿军从心态上就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他们在这8天以内发动战争的话,便会全力以赴。

因为他们知道首战及终战。

他们只有这一次机会。

想到这儿,李奇维脸上终于是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撤退这件事情在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李奇维想到一计。

引蛇出洞。

慢慢撤退。

拉长志愿军的战线。

一方面是可以消耗他们的物资。

再有一方面就是这个地方已经是在三八线以外了。

物资供给的路线更加长了。

这对于志愿军战士们来说是一种致命隐患。

只要志愿军他们渐行渐远。

拉长战线的话,那么米军也可以来一次战术穿插。

穿插在志愿军的后面

这样隔绝他们的物资供给。

让他们本就困难的物质供给,再次雪上加霜。

只要达到这一目的,只需要跟志愿军耗时间,他们便会成为瓮中之鳖。

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想到这儿,李奇维的脸上总算是浮现出来了一抹笑容。

此时他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照耀在自己的身上。

照在整个联合国军的头顶上。

他现在做的事情非常明确。

只要做出不敌志愿军的假象,渐渐往后撤退,只要志愿军步步紧逼。

他们的后方肯定会是空旷一片。

到那个时候再来一次仁川登陆。

那么志愿军就会大败。

一招致命。

这一场南北战争将会提前结束。

李奇维已经找到了赢志愿军的办法了。

……

……

事情也真的就如同李奇维所想的发生。

在未来的几天当中。

米军边打边撤。

志愿军也穷追不舍。

1月7号的晚上。

老司令在总指挥部当中。

一个破旧不堪,且被火势蔓延过的会议桌上。

坐着十几个人。

他们正在商议这场战争到底该怎么办?

此时此刻的老司令坐在凳子上,听着眼前其中一个人在描述自己的观点。

但是老司令完全没有听进去。

现在老司令感觉到非常的恐惧。

战至1月7日,也就是今天“联合国军”继续撤退至三七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

第三次战役进展的非常顺利,所有人都洋溢着喜悦之情。

但是老司令却不这么认为。

此时面前的其中一个战士正在分析自己的想法。

“要我说呀,我们就继续追击,一鼓作气!”

“直接把李奇维带领的联合国军直接击碎!”

“趁着这个时候士气正旺!”’

“打他娘的!”

随着这个领导发完言之后,其他的一个人不乐意了。

“你说的倒是简单,你知道要是稍微出一点意外的话,这对于我们来说是致命的!”

“我们在第2次战役打完之后,从长津湖开始就没有再休息过!”

“我们的战士需要休息。”

“他们已经很疲惫了!”

“要是在战场上再出点什么意外,我们损失不起!”

“明白吗!”

经过他的一次反驳之后,之前吵着要继续进攻的领导更加不乐意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现在米军看到我们‘,就如同是老鼠见了猫!”

“这是我们的机会啊!”

就在两个人又要准备大吵一架的时候,老司令直接一拍桌子。

“够了都给我闭嘴吧!”

“听听我的分析!”

(求求免费的打赏。)

第142章 李云龙与李富麟赶到战场

老司令开始头头是道,说着自己的想法。

“从目前局势和战果来看,虽然联合国军遭到三次沉重打击和战败,由此而全线溃退。”

“但我们别忘了,他们一直未伤及筋骨,至今依旧有能力再战,并且实力雄厚。”

“就单单拿这一次战役来说,我军先后突破掉敌人两道防线,突入敌人防御纵深达80至110公里,将战线从三八线推到了三七线。”

“表面上看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可是,我们都知道,此战的歼敌数量仅有1.9万人,这明显不符合常规。目前,敌人仿佛有目的性的一退再退,是真的穷途末路还是另有打算,谁都不能保证。”

“但我怎么都不相信米军和联合国军会一直这么被动。”

“二,从敌人的防御部署来看,李奇维在汉城及汉江以北地区设有两道防线,先后被我们支原体突破;敌人在汉城及汉江以南至三七线之间有三道机动防线,也先后被我军突破。“

“结果现在呢,李奇维带人退到三七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重新部署防御。这明显也是不符合常规的。”

“如果他们有能力再战,那么就不会主动放弃防线,必定会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与我军抗衡到底。”

“如果敌人已无力再战,那为何不一步到位,直接后撤到南方,甚至撤出朝鲜呢?如今步步后撤,是不是还有别的诡计?”

“反正现在联合国军和米军给出来的反应都非常的蹊跷。”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啊!”

“难道这件事情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当老司令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现场的气氛降至了冰点。

所有的人都皱起了眉头。

首节 上一节 170/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