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长津湖:李云龙之子,第七穿插连

长津湖:李云龙之子,第七穿插连 第25节

雷公上去跟伍万里打招呼,伍万里跟雷公几句寒暄以后,却跑到一边去缠着另外一个人了。

这个时候,雷公才看到这个新面孔。

不知道是对新人的照顾还是什么,反正这个新面孔非常受欢迎。

就在这个时候,余从戎走到了雷公的身边,还没等余从戎说话呢。

雷公先说话了。

“那人是谁啊?”

余从戎笑着说道。

“是谁?是英雄,是一个狠人,是一个打仗的狠人。”

“狠人?有多狠?有我们狠?”

“前几年,打鬼子的时候,那太久远了....就说最近的,两年前,陈官庄战役.....”

关于陈官庄战役的事情,余从戎也是经历过。

那场战役打的非常惨烈,第七穿插连也是如此,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也是第七穿插连心中永远的伤。

伍百里连长就是死在这场战役当中的。

余从戎不耐烦的说道。

“知道了,我耳朵都起茧了。”

“那人狠,我们都是见识过的。”

“我跟你说说我看到的吧。”

......

片刻以后。

雷公脸色震惊不已。

他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是真的不太敢相信一个人能这么逆天。

“快快快!”

“电台送到,马上到长津湖集结!”

伍千里突然对着队伍高呼。

第20章 气急败坏的李云龙

李富麟这边跟着第七穿插连,一路上向着大渝洞的方向赶了过去。

.......

而此时!

李云龙在军部坐在自己狭小的办公室里面,忧心忡忡。

因为上面的军令,让他不得上北边战场,但李云龙一直在军部也没有闲着,他每天在白天的时候,都跟几个军部的兄弟,在沙盘上模拟北边战场。

该怎么打?

怎么打会更容易取胜。

这是唯一能让李云龙稍微有些止痒的做法了。

他很渴望上战场,他不仅仅是一个狂战份子,同样的,他知道北边战场的敌人,是米国鬼子,面对强劲的对手,自己就更加想要上战场然后报效祖国,为国家出一份力。

这是李云龙渴望的。

但因为种种的原因,上边的人不让自己去,那自己就不去。

军令如山。

之前自己屡次违反军令,甚至是以下犯上,这已经是严重的违反纪律的问题了。

如果真要清算起来的话,那李云龙自己绝对没有现在这个轻松。

现在李云龙知道,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记录在案的,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李云龙也渐渐成熟了起来,作为一个军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遵纪守令。

但自己做了太多次的违纪事情,现在也渐渐因为这些事情,有些绊手绊脚的了。

......

李云龙现在比之前还要渴望上北边战场,之前李云龙只是想在强敌面前,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这个国家的建设初期再次添砖加瓦。

这是自己的理想。

但现在李云龙还有一个私欲。

那就是自己的儿子,现在正在北边战场上呢。

虽然他现在身处于军部,但是关于北边战场上的消息,并不灵通,得到消息的时间差距也很大。

战场上怎么样李云龙也紧张。

13兵团,40军的现状他也非常紧张。

孔捷带着李富麟到底怎么样?

李富麟怎么样?

过得好吗?

他在战场上学习到了什么?

或者他的心境又是什么样的?

虽然说李富麟是自己的养子,但跟亲生儿子无异,感情也是最深厚的。

要说不担心是假的,不想念也是假的。

只是孔捷发回来的电报说,把他弄成了自己的预备警卫员,然后圈养在后勤处。

不让他上战场。

其实...孔捷的想法,李云龙是懂得。

但李云龙不想这么做,如果自己去了的话,自己也不会这么做。

李富麟就算是体弱多病,李云龙也不甘心让自己的儿子在后方。

为什么?

为什么百姓子民的孩子上战场就可以义无反顾,我李云龙的儿子上战场就得唯唯诺诺?

就得在后方畏畏缩缩?

我李云龙的儿子是缩头乌龟?

这要是让百姓知道了,当官的儿子是例外,他们得多寒心啊?

但李云龙因为担心自己的儿子,在睡梦之前,他也曾因为李富麟不用上前线,而心生一丝侥幸。

只能说.....孔捷的思想觉悟还不够,自己的思想觉悟也不够。

其实.....当官的子嗣,军人的后代,才应该第一个上战场。

越想.....李云龙心里面就不得劲。

他要孔捷,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前线。

是生也罢,是死也好。

是他的命。

他身为华夏军人,他就该跟其他战士一样,无畏危险,心怀信仰,为了华夏人民,为了这片土地的和平,直面生死。

他做好了丧子的觉悟。

就跟华夏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做好了丧子的觉悟。

李云龙想到这儿,眼眶中湿润了,甚至还滴落了两滴泪。

李富麟是渴望战场的,只是....他迫于无奈被孔捷拦住了。

自己要帮他。

也是帮自己。

李云龙站起身来,准备给孔捷发电报。

.......

隔日。

李云龙收到了回电。

在办公室当中,李云龙看着手中的电文,顿时气急败坏的一拍桌子。

“他奶奶的。 ”

“给我整丢了?”

首节 上一节 25/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