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423节

朱见深兴奋道:“孩儿遵旨!”

以前不管做什么,不是挨骂就是挨揍,今天还是第一次被老爹承认,这种成功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朱祁镇也很开心,自己的儿子出息了,大明后继有人啊!

回到乾清宫,正看到万贞儿跪坐在榻上,给钱皇后按揉肚子。

“皇上……”

两人纷纷起身叩拜,朱祁镇却摆了摆手,道:“别动,伱们继续!”

钱皇后重新躺下,问道:“皇上,今天是有什么喜事吗?”

朱祁镇坐在床边,问道:“皇后何出此言?”

“妾身见皇上龙颜大悦,定是有什么喜事。”

“对,有喜事!”

朱祁镇点了点头,道:“科学院的研究又有突破……算了,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以后你自己会知晓。”

皇后一听,是科学院的事,便不再问了。

“妾身听闻,最近有学子聚众闹事,不知是何缘故?”

“没事,已经解决了!”

朱祁镇呵呵一笑,问道:“这些日朕忙着处理政务,怠慢了皇后,身体可有好转?”

钱皇后看了一眼万贞儿,说道:“劳烦皇上挂念,有贞儿照顾,妾身感觉好多了。”

万贞儿立刻紧张起来,不知说什么好。

朱祁镇也看向万贞儿,问道:“你也算是半个郎中,朕来问问你,皇后的身体如何了?”

“回皇上……”

万贞儿跪在床榻上行礼,说道:“皇后是宫寒之症,太医已经开过调理的药方,加上奴婢每日按揉小腹,至少三个月,至多半年,便可好转。”

“宫寒?”

朱祁镇微微皱眉,这个病症他倒是听过一些,好像很常见。

“患这种病的女子是不是很多?”

“回皇上,是很多,不过,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病症轻重也不同,皇后的症状算是……较重的。”

“这种病最严重可以到达什么程度?”

“主要表现为月水绞痛,可能导致无法怀孕,若是再严重,有可能……危及生命……”

朱祁镇明白了,原来钱皇后一直不生养,是因为患有宫寒之症。

钱皇后柔声道:“皇上莫要担心,妾身已经好多了,喝了药之后,腹中隐隐有一种火热的感觉。”

朱祁镇握住钱皇后的纤纤玉手,顿时一股温暖的感觉传来,这才暗暗放下心来,因为以前皇后的手是凉的。

“你就安心修养吧,定会好起来的。”

“妾身谢过皇上关心。”

万贞儿看着两人,默默下了床,临走之时还不忘将床边幔帐拉下。

翌日一早,礼部尚书邝埜便带着人,到御书房门口堵着。

关于皇上不喜欢上朝这件事,大家已经习惯了。

奇怪的是,皇上不上朝,似乎并不影响朝廷的运转。

六部九卿,各级衙门依然在正常运行,大事小事也没见哪个落下。

实际上,朱祁镇自从土木堡回来之后,就已经在布局了。

他先是让郕王监国,一来锻炼一下小老弟,二来,也是锻炼一下整个朝廷。

在封建君主集权的时代,朝廷对于皇帝的依赖性太强了。

更可怕的是,这个位置看似高高在上,却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

就好像一个鸡蛋,只要裂开一道缝,便会有成群的苍蝇围上来,贪婪地吮吸蛋液,还要把卵产进去,让自己的幼虫继续吸血。

这样的皇权是很脆弱的,特别是在政权交接的时候,一个不慎就可能遭到灭顶之灾。

历史上,通常第一代帝王是打江山,第二代帝王是守江山,可是,偏偏在两者的交接上,动荡就出现了。

战国末期,秦国一统天下,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可是,仅仅持续了十几年,秦始皇一死,秦二世就丢了江山。

到了唐朝,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父,手上沾满亲族的鲜血。

宋朝有烛影斧声,赵匡胤兄终弟及,传位于赵光义,其真相如何,迄今不得而知。

朱元璋建立大明,传位建文帝,然后……

咳咳,这个不能说,连想都不要想!

总而言之,历史上所有的王朝都会在第二代接班人上出现问题,究其原因,是君主集权的劣势。

天下百姓的生死都操纵在一个人手上,这样的政权是非常不稳固的。

朱祁镇太清楚皇权的弊端,自然也知道该如何化解。

第一步,就是让郕王监国,相当于有了后备人选,就算自己不在,也有人可以当家做主。

说的难听点,如果有一天自己突然噶了,有人可以顶上,不至于群龙无首,给外地留有可趁之机。

换做是临时授命的君主,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除非老天赐给一个于谦,否则,国家生死存亡,只在一念之间。

第二步,开新政,变革官吏制度,将权力逐级下放,让每个职位都充分运转起来,有功则赏,有过责罚,朝廷不养闲人。

为了检验朝廷对于日常事务的处理能力,朱祁镇开始选择性上朝,想上就上一次,不想上,就在床上睡觉。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他比较懒的原因……

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皇权下乡。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皇权虽然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在地方,权利和管理的权利,还是掌握在一些族长以及乡绅手中。

这些人在乡村之中更具有威严以及威望,乡间百姓的利益对这些人息息相关。

朝廷固然可以减税利民,颁布一些利民的福利政策,但是日常时际掌管事物的权利,还是在这些乡绅族长的手中。

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皇帝从京城里颁发一部政策,基本要经过几个月才能到达各个省市,乡间的百姓基本平常不会常去城里走动,所以很多乡下信息比较封闭,人员也比较封闭。

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皇帝实在太遥远了,而且,他们基本上不识字,就算张贴了皇榜,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以至于那些里长和乡绅,就成了皇权的代言人。

因此,当地乡绅能否执行朝廷的政策,便成了最大的问题。

自从新政之后,大明朝展现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无数的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之中,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开始改变。

自此以后,民众的读书热情开始高涨,原因很简单,就是认识字的,做工有人抢着要,而且工费比普通人高出两到三倍。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就算没有金榜题名,以后多赚些银子也是好的。

还有的人脑子更加活络,反正自己岁数也不大,现在读书写字,也来得及啊!

于是,很多学堂都能看到大人的身影,以至于发展出很多专门针对成人教育的学堂。

随着民众的识字率不断提高,以及道路交通的日益发达,朝廷再有什么政策条文,也可以快速发放到最偏远的乡下。

百姓们可以及时接收到朝廷的信息,乡绅们再想欺上瞒下,已经不可能了。

如此下来,皇帝和百姓之间的隔阂便会逐渐消除,慢慢融为一个整体。

这样的政权才会稳固,哪怕皇帝不在,整个朝廷也会像一台巨型的机器,所有的零件按部就班,有序运转。

等到时机成熟,便可以成立内阁议会。

到那时候,大明就会从君主独裁,转变成君主立宪,议会决策。

朱祁镇深知一个道理,历史是车轮每一天都在进步,有些事,如果自己不主动去做,迟早有一天,会有人站出来,高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封建君主集权制必定会被替代,与其被历史淘汰,还不如主动点,如此方能保证大明江山永固,同时,也是给自己的子孙铺垫好道路。

所以,他今天果然又没去上朝……

邝埜早就习惯了,皇上想来就来,不想来也无所谓。

反正大事都要请奏,小事在六部尚书和内阁的层面就解决了。

可是,等他来到御书房,却发现里面有人。

今天当值的宦官是尚衣监张敏,此时站在门口,脸上带着职业笑容,说道:“邝尚书稍待片刻,皇上正在和童翰林说正事。”

“童翰林?哪个童翰林?”

邝埜有点懵,一时之间根本想不到这个人。

“是科学院电力实验室的童轩。”

“童轩……哦,想起来了!”

邝埜这才恍然大悟,说道:“就是引天雷炸鱼的那个?”

首节 上一节 423/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