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第243节

他们的心中已经对朱高燨产生了盲目的信任,对这位屡战屡胜的储君打心底里佩服。

汤承顿了一下,便又继续说道:“此战,太子与敌周旋,以万夫莫敌之势,杀得敌部溃不成军,将敌包围后采用火攻,将叛军付之一炬。”

火烧七日,后太子殿下亲率兵马,对敌展开摧枯拉朽攻势,一举荡平西南叛乱。十九路叛军首领皆已毙命,前后战役共斩敌十一万余众,未有俘虏,太子德胜后整顿安南省,复立建设,遂退兵还师。”

本来还带着些许倦意的群臣,在听见汤承的这句话后瞬间全都清醒了过来。

啥玩意儿?

简单来说,就是太子在西南那边,纵火七日,烧杀了十来万人,一个俘虏都没留,全都给杀绝了?

群臣鸦雀无声,手足发凉,脑海里回忆起了那位时常笑眯眯的太子殿下,虽然他们知道那位爷是个杀胚,但从未想过,他会把人全杀了。

只从汤承的话语当中,他们就能假想出如今的安南省的画面。

黑黝黝的树干与焦土,遍地都是黑黝黝发裂的干尸,天空凝聚着散不尽的灰黑乌云,入目满是疮痍,生灵涂炭,一片死寂。

这哪里是什么杀胚,这分明是屠夫!

奉天殿内安静无声,朱棣揉了揉眉心,不仅仅是群臣被震撼到了,就连他在看到军报的第一瞬间也被吓了一跳。

十余万人啊,就这么被杀绝了!

这小子是人屠转世吗,怎么杀性这么重?

这可真是纱窗擦屁股——

给我漏了一手啊!

……

殿内的文武百官们在震惊过后,心里不由犯起了嘀咕。

朱高燨这一把火,给他们也烧懵了。

古往今来,大肆屠戮的战役不罕见,灭国屠城,屡见不鲜,一将功成万骨枯,就连当今的永乐陛下,用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少说也死了几百万人。

相比之下,朱高燨杀了十来万人就是大巫见小巫了,更何况,他杀的又不是自己人,是异族。

但是,杀人的杀法就值得考究了。

朱高燨这次南征,明显就是为了杀人而杀人的。他在放火烧林以后,已然将叛军主力荡平,后面怎么打完全就是一路碾压,然而他还是一路杀了过去,不留俘虏,斩尽杀绝!

他犹如沐浴在火焰里的孤高帝王,双瞳白黑分明,视瞻不转,迎面而来的是灼热之风,然而他的内心却像是冰封数千载般冷酷,手指所向之处,流血成川,沸声若雷!

绝对的统治,绝对的威严,泰山会让每一个在山下嘴硬的孩子满载而归,而朱高燨的所为,给奉天殿内每一个官员大臣都敲醒了警钟。

朱高燨能用这种血腥的方式对待交趾人,也能用同样血腥的方式对待他们。

一想到日后自己要服侍的君主是这样一个屠夫,在场者无不心中颤抖了一下,只得低下了头。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出题人给解决了,可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解决不了出题人。

这个出题人,一手握着题,一手握着刀,你若是不答题,他就解决你。

云在青天水在瓶,低下头做人,弯着腰为臣。

朱棣俯视群臣,眸子微眯,猜到了众人的想法,也猜到了远在西南的朱高燨的用意。

第288章 朱棣:便叫东辑事厂吧

永乐十五年四月,大明帝国皇太子朱高燨在安南省调研。他强调,要坚持以永乐陛下新时代新思想为指导,大明不惹事也不怕事,要深入贯彻太祖皇帝引领的精神,坚持大一统原则,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安南省三司与部队发展,践行以忠于大明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维护国朝统一的工作。

朱高燨首先来到云南府城,听取云南军政最高长官、黔国公沐晟对西南进展情况等汇报。在与黔国公会谈时,朱高燨说了一段暖心的话:“今天我从云南府城北策马到城南,路途虽短,但窥一斑而知全豹。府城街道干净整洁,欢迎人群热情有礼,这充分的说明了黔国公的治理水平。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

黔国公沐晟激动道:“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在朝廷的正确领导下,云南官员与百姓才能走的长远,我们需要紧紧的追随永乐陛下与皇太子殿下高瞻远瞩的指示,携手前行创未来。”

随后,朱高燨殿下又不辞辛劳的前往安南省考察,安南都司都指挥使、丰城侯李彬,以及当地民众代表黎利、潘僚等共二十位代表人物表示热烈欢迎。潘僚率先对朱高燨殿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且指出了安南省在近些年运转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请上级对本省的工作问题进行纠正。

朱高燨对安南省的工作做出了正确而又具备前瞻性的指导,李彬、黎利等人深表认同,并且表示愿意为了大明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生命,朱高燨为之触动,坦然满足了李彬等人的心愿。

在朱高燨的引导下,李彬、黎利等十九位安南代表,在黄高森林战役后安详离世,为维护大明的完整版图与帝国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当前的安南,发展基础格外坚实,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黄金期,安南省将坚定信心,勇挑重担,打造西南圈建设重点工程的先行区,担当全国发展的新引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示安南新作为。

至此,朱高燨殿下的南巡之路圆满完成,英国公张辅、督税使吕朝阳陪同南巡。

本台新闻由锦衣卫千户官沈青玉播报。

……

汤承无奈道:“若想操办此事,斗胆请陛下允许奴婢调动锦衣卫官员,协助办理。”

朱高燨并不是享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他只在乎利益,于大明而言需要的,他则会争取来,大明不需要的,他也会毫不留情的铲除。

现在不用锦衣卫,难不成要让他这个老太监匹马单刀的把事情全都干完?

汤承站在皇帝身后,娴熟的为朱棣捏肩,轻声道:“陛下,奴婢听说近些日子来朝堂上不太安分,有些人还在念叨着太子爷南征的事。”

朱高燨熬了半个多时辰的鱼汤,他自己却只是喝了半口,便拎起青釉酒壶豪饮。

汤承有点懵:“不用锦衣卫,用什么?”

“奴婢明白,只是……”

“这些嚼舌根子的蠢货,说的话狗屁不通,他们只知道扯些圣人说的道理,殊不知圣人说的道理只是说来听的,如何能用在治国上。交趾遗民,屡降屡反,这些贱骨头根本就不可能打心底里向大明屈服。如果不是太子这次在西南把交趾遗民杀得青黄不接,不出三年,安南照反!”

沈青玉问道:“以前当过土匪,和你脸上有没有麻子,有什么关系吗?”

“兄弟有何见解,还请不吝赐教。”

甲板上支着一口铁锅,锅里炖着两条肥美的鲤鱼,奶白的鱼汤咕嘟咕嘟的冒泡,鲜美的香气溢了出来。朱高燨亲自烹饪着鱼汤,来时一条鲤鱼,归时一条鲤鱼。

朱棣将心头的怒意压了下去,思忖片刻,道:“汤承,这件事由你来操办,朕不想再听到类似的流言蜚语。”

朱棣话锋一转,“没必要逮住锦衣卫这一头牛往死里使唤,这件事不用锦衣卫插手了。”

他淡淡的说道:“我确实不喜欢喝鱼汤,只是单纯的喜欢熬汤的过程,至于李彬,对我来说不重要,没有他,对我来说很重要。”

他这些话,其实是对自己说的。

沈青玉听的目瞪口呆,合着这位爷还是个惯犯啊!

世家出身,后来家里破产了以后当了土匪,一看到燕王造反又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当了反贼,等到燕王朱棣打下来天下以后,他又成了锦衣卫的鹰犬。

将士们用血换来的江山,用命护得国家太平,结果却被这些享受太平的人嫌弃他们手上染了血。

“奴婢不敢说……”

“只是什么?”

如果换做别的皇帝也就忍了,但朱棣忍不了。

张牧之摆手道:“不值一提。”

沈青玉问道:“张兄此等见解,怎会去落草呢?”

朱棣挑眉道:“却什么?”

从熬汤的铁锅,到他和沈青玉闲聊的位置,隔着十余步,刚才他说话的声音并不大,然而殿下却听的一清二楚。

大运河上波纹动荡,风光依旧,航行着通往北京的船只。

几十年过去,柳树还在,美人却早已不见。

鱼汤的滋味虽美,却不如权与力更加醉人。

而到了大明朝,这里不再有漕运码头的热闹,却有河岸垂柳,水中荷花的幽静雅致。

张牧之淡淡的说道:“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更愿意相信他叫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应该长着麻子。”

张牧之放下了手里盛着鱼汤的瓷碗,看了一眼自己刚才所在的位置。

沈青玉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确认没有看错:“兄弟,我眼神再差,也不可能将人认作是鱼吧,未曾听闻殿下还有吃人的嗜好。”

一旁有两人观望,有一位身披甲胄的将领感慨道:“高,实在是太高了,此等意境,吾辈望尘莫及。”

西南一战,烧死了六七万的叛军,大战之后又是小战,陆续全歼了将近五万叛军,彻底荡平了西南的叛乱。

汤承看到皇帝反应如此强烈,连忙安抚道:“陛下息怒,龙体要紧。”

无论李彬曾经做过什么,无论他对于大明有何贡献,曾经帮大明击退过多少的劲敌,可当他背叛大明的那一刻,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朱棣将闲书翻页,淡淡的问道:“都在念叨些什么,太子在南边打了大胜仗,带着两万多人灭了十来万的叛军,怎么还是堵不住他们的嘴?”

“嘶——这不是鲤鱼,莫不成还是鲫鱼吗?”

那将领故作深沉的说道:“那是因为你的境界还没到,自然看不出来殿下的意境。”

身侧的沈青玉纳闷儿了:“兄弟,此言何意,为何我没有看出来意境?”

朱高燨悠悠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朕让你说,你若不说,便是欺君,欺君,可是要掉脑袋的啊,汤承。”

干这种特务的差事,就属锦衣卫和影侍最老道了。影侍自然是想都不用想了,除了皇帝和那位影中人,没别人能去调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从锦衣卫里调人了。

“免贵姓张,在下是锦衣卫副千户张牧之,花名张麻子。”

土匪、反贼、鹰犬,好家伙,这位仁兄说起话来文绉绉的,干的却是刀头舔血的差事!

二人闲聊时,朱高燨用勺子舀了一勺鱼汤,轻吹后尝了一口,鲜美至极,他向那二人招了招手:“过来喝口汤吧,我一个人也喝不完这么多。”

汤承私底下替朱棣没少干脏活,但每次干脏活的时候,都得提前走一下流程,找其他部门借帮手。

他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太监,内宫十二监的宦官头子们看到他都得低着头恭敬喊一声老祖宗,甚至就连宗藩皇室的人也得卖他一个面子,但他手上并没有太大的权力。

沈青玉闻言肃然起敬:“张兄境界之高,在下望尘莫及!”

首节 上一节 243/3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