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第56节

同时,也是为了拉拢刘科,所以才派世子亲自来接。

朱瞻壑正在等刘科的时候,朱棣和朱辰爷俩正转身离开,朱瞻壑直接与老爷子打了一个照面。

两人面对面遇到,看见爷爷,朱瞻壑心中一惊,爷爷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直到看见朱棣身旁的朱辰,朱瞻壑脸色一阴,就全明白了。

爷爷贵为当朝皇帝,竟然还有空来接他?什么时候爷爷竟这么悠闲了?

老爷子的目光和朱瞻壑的目光交汇,朱瞻壑连忙躬身行礼:“爷爷。”

朱棣奇怪朱瞻壑为什么会在这里,正准备停下脚步来盘问他,可朱辰并没有看见朱瞻壑,见老爷子停下,朱辰不由催促道:“老爷子,快走吧,我回家做饭给你吃,正好能赶上饭点。”

“走吧。”朱棣一笑,与朱辰一起离开了。

朱辰拉着朱棣走,朱棣也任由他拉着,爷俩有说有笑的离开了,仿佛彻底将朱瞻壑给忘得一干二净。

躬身行礼的朱瞻壑,眼睁睁看着爷俩的背影,他的脸色略微有些尴尬,最后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内心的阴郁,在此刻彻底爆发了。

他躬身向爷爷行礼,爷爷明明看见了,却视而不见,反而被别人给拉走了?

到底谁才是他的亲孙子?

朱瞻壑感觉自己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漠,十一年来,他从来没有被爷爷这样冷漠对待过。

朱瞻壑开始反思自己,想想自己有没有什么做得让爷爷不开心的事情,但他搜肠刮肚也没想出来。

那明明只是一个杂种啊,凭什么,凭什么他能夺走爷爷对他的爱。

朱瞻壑心中无比难受,有种自己的东西被人抢走的感觉,待再抬起头来,刘科已经站在了他的身边,恭敬道:“世子。”

朱瞻壑点头:“考得怎么样?”

“还请世子放心,此次考试,那案首之名定是我的,也劳烦您跟王爷说上一声,等我进入户部后,必定会为王爷达成所愿。”刘科恭敬道。

朱瞻壑这才心中略有安慰。

他嗤笑一声,一旦事成之后,太子爷必定要被拉下马,到那时候唯一合适的储君,就只剩下他爹了。

一旦汉王爷成为太子爷,那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孙!

到那时,爷爷绝对不会再这么轻视他,一定会教他,疼爱他,把他当做第三代君王来培养的。

拍了拍刘科的肩膀,朱瞻壑闷声道:“走,喝酒去。”

……

半个时辰后,爷俩已经回到了小院里。

朱辰开始生火做饭,老爷子则在桌子上等着,他望着朱辰的身影,眼神中有些恍惚。

当初他就是因为不通书籍,所以文官们才和他对着干,骂他是文盲,后来是朱棣废了多大的力气,硬生生用残暴止住了他们的嘴,文官们才不敢和朱棣对着干的。

这条路,终究不好走啊。

朱棣走过这样与文官作对的路,知道其中辛酸,所以才希望朱辰有文章才华,可现在朱辰却说没底气,使得永乐大帝在为朱辰担忧,该如何铺路。

“老爷子,想啥呢?吃饭了。”朱辰笑道。

朱棣哑然一笑:“没事,吃吧。”

说完,朱棣心中又轻叹一声,等三天后放榜再去看看吧。

第61章 杨士奇的震撼

应天府院试,有几万名考生报考,而三天后就要放榜,所以学政处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特别是对主考官来说,阅卷的速度必须要再加快。

当天晚上,将所有试卷全部整理好后,便开始批阅了。

十多名考官,加班加点,而作为内阁辅臣的杨士奇,也很自然的加入了这一列。

白日,他要去尚书房与太子批阅政事,晚上才有空来批阅。

但为了能亲自批改到皇太孙的试卷,杨士奇也算孜孜不倦。

白天累得慌,晚上还坚持来批阅试卷,不得不说杨士奇在皇太孙身上,也是下了苦功夫的。

就这样,连续批阅了两个夜晚。

直到第三天的夜晚,杨士奇与上元知县,以及众多考官正在批阅试卷。

灯火摇曳,烛光点点,已是深夜子时,但考官们没有一个休息的,都熬着黑眼圈在批卷子呢,因为明日便是放榜的日子了,他们需要赶在天亮之前,将试卷批阅完,并且分出排名。

四周,只剩下了沙沙的阅卷声。

突然,一位考官勃然大怒,愤然将手中的试卷扔在地上:“这是哪里来的学子,竟能写出这种狂悖之言,简直是藐视祖宗,藐视家法。”

这位考官,是从翰林院请来的老翰林,能将他气成这样,其他考官也纷纷很好奇。

“怎么回事?”上元知县看向那位老翰林。

那位老翰林愤然道:“你们自己看看吧,这篇文章竟然要破祖宗家法,重立规矩,简直可笑,这是要逆天么?”

上元知县觉得诧异,便走过去将试卷捡起,认真翻阅了起来。

看着看着,上元知县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了:“这篇文章,八股破题,承题,点题每一个步骤都十分完整,但其观点的确是不堪入目。”

“程朱两圣,讲的是存天理灭人欲,祖宗家法不可违,立下的规矩不可更改,可这篇文章,却驳斥祖宗规矩,重立新理?”

在上元知县,以及这位老翰林的眼里,这是对祖宗的大不敬之罪。

到底是什么人,才会写出这种文章?

其余考官觉得好奇,纷纷凑上来观看,看完之后,尽皆一脸黑线。

他们都是程朱理学下熏陶出来的读书人,怎么可能会轻易接受这种比较超前的论点。

“我来看看。”杨士奇走过来。

上元知县恭敬的将试卷递给杨士奇:“杨大人,您也看看吧。”

杨士奇颔首,眉头微皱的接过试卷,先入为主的对这份试卷不看好。

可是,当杨士奇的目光落在这篇文章上的时候,杨士奇先是不悦,然后愤怒,最后脸色古怪,直到最后叹服。

明初的弊端,在这篇文章里写得太清晰了。

程朱理学的运用,导致大家都不敢违背祖宗规矩,可祖宗立下的规矩也不一定对,却又不能违背,这岂非是一种痛苦。

比如杨士奇就觉得商人很有钱,应该多收商税充入国库,可商税是明太祖定下的,谁敢更改就是不忠不孝。

程朱理学,乃是由大学中“格物致知”衍生出的思想。

而这篇文章中的思想,与程朱理学的出处一样,只不过在程朱理学的思想上,更进了一步。

迂腐的人看见这篇文章只会愤怒,可杨士奇懂得,为官为政思想一定要更新,否则国家就会落后,不接受新事物,自己画地为牢也就罢了,可这偌大的一个国家,总不能也跟着自己一起画地为牢?

如此,岂不是害苦了天下百姓?

杨士奇认为,作这篇文章的人有才,有大才!

敢于驳斥程朱理学的弊端,另开辟新的思想,此为智。

敢于将内心所想写上试卷,呈送给考官看,此为勇。

无论从哪个方面上来看,这篇文章都是极其优秀的啊,至少杨士奇心中是认可的。

盯着这份试卷,杨士奇的呼吸忽然有些急促了起来。

他心中咯噔一声,这该不会是皇太孙的试卷吧?

倘若这真是皇太孙的试卷,那太孙何止是才,简直是大才,能改天换地的大才!

之前,杨士奇还担忧太孙不走文道一途,担忧太孙像当今皇上一样,只知杀戮,如此一来,文官集团将会渐渐衰弱。

可要是这试卷是太孙写的,那就代表太孙的文道昌盛,虽然他现在的思想还没有成熟,但不难看出他在文脉一道上的天赋。

太孙若没有文章才华,杨士奇和上元知县倒是无所谓,毕竟他们是铁杆的太子党,可地方的文官就不一定了。

太孙若有文章才华,从上到下,各地方官员,只会对他更加恭敬啊。

杨士奇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将糊名的地方撕开。

一点点的撕开,一个清晰的名字出现在了杨士奇的眼前。

朱辰!

真是太孙的名字,这篇全新的文章,竟真是他的试卷……

杨士奇的一颗心,充满了激动,狂喜,因为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意味着大明未来的君王,将会是文武双全,将会带领大明走向更加强大的盛世!

“此人文章才华,绝世无双,当为案首!”杨士奇给下了这样的评论。

上元知县,老翰林,几位考官都微微一愣:“杨大人,您没有看错吧?”

杨士奇笑道:“我没看错,是你们看错了。”

说罢,杨士奇压抑下心中的兴奋,将这篇文章紧紧的拿在手中,笑着道:“来来来,我给你们讲讲这篇文章当中的新学思想,我来告诉你们,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

换做别人的文章,杨士奇或许不会这么积极出力。

可这篇文章的主人是太孙殿下,那么杨士奇便要全力为他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不仅仅只是一个案首排名,更重要的是,让这份思想成为后世统治的主流!

首节 上一节 56/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