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11节

原来,是在训练结束后,乡勇们嫌弃饭菜太少太难吃,就跟仆役们吵起来了,最后谁也不让谁,就了打起来。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贺老夫子认为,这些临时招募的乡勇肯定是因为不懂圣人之言,没有感受圣人的恩德,所以才会斗殴,只要他们学习圣人之言,懂得成为一个不在乎衣食住行的谦谦君子,那么他们就不会斗殴了,于是对身边的学生宋察叹气道:“天下之所以糜烂,百姓之所以常常在饥荒中饿死,都是因为圣人太少,都是因为没有人教导百姓圣人之言,如果我儒学成为大汉至高的学问,天下人都会学习儒学,这样,人人都会成为君子,天下就不可能有人饿死了。”

说罢,便对已经安稳下来的众乡勇微笑道:“诸位,今日暂不餐食,老夫不才,亲自为诸等传授孔孟之道!”

此话一出,所有乡勇脸色大变,他们才没兴趣学什么孔孟之道,他们只想赶紧开饭填饱肚子。

可是贺老夫子看见众人脸色,却认为是众乡勇心里太感激自己免费给他们传授珍贵的孔孟之道,所以因为太感激不知道怎么回报才会这般脸色大变,于是对众人安抚道:“今日讲学,不收取分文,只为将圣人学问传于世间,想感激老夫的,也大可不必,老夫只是为了让圣人之道不被埋没,绝不会有任何私心。”

随后,众乡勇被迫坐在地上,饿着肚子倾听贺老夫子传授他们圣人之道,却无一人认真听,所有人都昏昏欲睡,满脑子都在想:这贺老夫子什么时候才能讲完,讲完赶紧开饭。

“子曰……”

“鱼与熊掌……”

一句句圣人之言在庄园中响起,贺老夫子也沉浸在为先贤传播道统的自我感动中。

“什么?今天吃鱼和熊掌?”

然而,人群中却响起不和谐的声音,有个饿得头脑发昏的乡勇说着这般不合时宜之话。

“朽木不可雕也!”

正在传道的贺老夫子气得吹起胡子,骂了一句后,正要厉声训斥那个乡勇时……

“主人,不、不好了,外、外面……那些叛军……杀来了!”

“什么?!”

一个奴仆快步走来,将庄园外的情况向贺老夫子禀报,把贺老夫子惊得站起身,原地转了几圈后暗骂道:“这些该死的胶东叛军,他们不去围攻临淄城,不去抓齐王,跑到乐安来攻打我贺家的庄园作甚,他们擅自脱离胶东王的大军独自行动,就不怕胶东王责罚吗?难道他们的统帅是胶东王的亲戚不成?”

“老师,速速把这些乡勇组织起来去迎战叛军吧!”一旁听了许久圣人之道的宋察连忙起身如是建议。

“好好好!”贺老夫子点点头,转头对乡勇教头命令道:“你速速把……”

“主人!主人!”

话未说完,又一个仆役闯进来,跪在贺老夫子脚下喘气道:“禀主人,那些叛军让我传话,说是,说是他们无意攻打贺家,此行前来只是为了捉拿宋家家主宋察,只要主人交出宋家家主,并献出黄金百鎰,他们便离开乐安。”

“老师!不要啊!”仆役的话刚说完,宋察连忙跪在地上哀求,生怕贺老夫子把他送出去求平安。

“子明,你这是何故?难道我贺信是那种抛弃门生只求苟安的小人?”原本贺老夫子还在脑海中思考叛军的条件可不可行,然而看见自己的学生这般模样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来,宋察是他的学生,同时还是心爱少女的父亲;二来,贺家虽然价值数百鎰金,但那都是田亩宅院,是拿不出来的,能拿出来的流动资金不会超过十鎰金。

“唉……”

一声无奈长叹后,贺老夫子对教头命令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把你训练的这些乡勇组织起来去迎战叛军!”

“啊?……诺、诺!”

看着还在饿肚子的众乡勇,教头本想说些什么,但想了想,自己只是收钱办事,贺家能不能守住也不关他的事,尽力而为就行。

实在守不住就趁乱跑路,叛军肯定会优先劫掠庄园内的财富,没空抓他一个乡勇教头。

所以也没必要在这里跟一个固执的老头子争执,免得万一被老头子训斥。

第14章 贺家庄园(四)

酉时五刻

天色渐晚,黄昏落日

少女宋倩茹闺房内

“那些叛军杀来了,我想让你从后门坐马车绕路去县城避祸。”

“这一次,可能我们再也不能相见,我,还有你的父亲,都可能会死在这里。”

“假如我侥幸活下来,你可以……”

“好、好吧……”

贺老夫子向劝少女宋倩茹去乐安县城,但少女却只是弹奏一曲杀意凛然,便让贺老夫子无奈。

他不想对少女做任何强迫之事,因为喜爱少女的美貌,便更想得到对方的心。

少女闺房的门重新关上,贺老夫子再次唉声叹气地离去,留下悲伤的背影。

“老师为何如此仁慈?我那女儿自小孤傲,何必怜惜,老师强行将其……”

“住口!她不仅是伱的女儿,更是我的心爱之物,何况我饱读圣贤之书,岂能做这种强迫之事?那我跟那些不懂圣人之道的乡野村夫小人们有什么区别?子明,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

“是、是!”

刚出门,学生兼岳父宋察便向贺老夫子建议对宋倩茹用强,先征服其肉体,然后慢慢征服其心灵。

但是贺老夫子何等人物,自诩当世圣人,岂能做此等小人行径?于是当即训斥了自己的学生兼岳父。

一番训斥后,贺老夫子带着宋察来到庄园的墙垛上,望着庄园外,晚霞下乌黑黑一大片的人群不禁有些发颤,在霞风中对宋察质问:“这就是你之前说的八九百人?”

“额……”一旁的宋察不知如何回答,当时他们宋家被攻破时,这伙胶东叛军确实仅有八九百人,可他也没想到,短短一个月过去,就演变成如今这看起来将近两千人的规模。

二人谈话间……

“杀!”

“杀!”

“杀!”

一千多叛军朝着庄园杀来,如同潮水汹涌般,要将贺家庄园这叶孤舟席卷沉没。

“放箭!”“放箭!”“全部人一起放箭!”

没有任何打仗经验的贺老夫子被吓了一跳,直接跳过教头,亲自微操起弓箭手部队的作战。

原本被赋予指挥权限的教头顿时脸色难看,但又不好说什么,只是看了眼庄园四周,开始思考从哪里逃跑比较方便。

虽然朝廷禁止私人藏弩、轻重甲胄(轻甲流放或死刑,重甲诛灭九族)、战马、马槊,但却没有禁止使用弓、长矛、作为运输工具的普通马、以及作为身份象征的豪华马匹,所以豪强们往往会在自己庄园内准备许多弓箭等武器,主要是用来防备佃农们闹事,顺便防备一下打家劫舍的山匪。

咻!

嗖!

数十只箭矢射向人群,却因为距离太远,导致箭矢全部落在草地上,没有射中一人。

而等到弓箭手部队重新准备射下一轮箭矢时,叛军们又前进了许多步数,距离庄园越来越近。

叛军们阵容松散,就跟一群地痞流氓一样无脑冲锋,此时如果有一只精锐重甲骑兵,不用很多,哪怕只有五十骑,只要指挥得当,就足够杀得这一千多叛军仓皇而逃。

但很可惜,在中原,私自驯养战马是重罪,而私藏重甲更是要灭九族的重罪中的重罪!

所以,贺家能应对这些叛军的手段有且仅有弓箭和长矛。

“第一队准备放箭!”

“第二队待命补箭!”

“预备——放!”

此时,指挥弓箭手部队的是教头。

他没有像雇主贺老夫子一样无脑要求全部人一起放箭,而是将弓箭手部队分为两列,两列轮流放箭,其中一列放箭时,另一列可以准备好箭矢,如此便可保证箭雨不会有太长的停顿期,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因为箭雨停顿期太长而导致叛军冲锋更快。

贺老夫子毕竟年老体弱,所以在刚才那波微操失误后,又把指挥权交还给了教头。

咻!咻!

嗖!——

“啊!!!”

“呃——”

“啊——”

七八个叛军中箭,其中两个叛军士兵当场毙命。

“第二队准备放箭!”

“第一队待命补箭!”

“预备——放!”

咻!咻!咻!

嗖!

“啊——”

“救我!”

教头手持红蓝两只令旗,当红旗指着前方时,第一队放箭,当蓝旗指向前方时,第二队放箭,如此这般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两只弓箭手部队杀伤叛军。

作为曾经的朝廷军官,虽然退役好几年,但教头自认为指挥一下这两三百个乡勇还是问题不大的。

但如果指望着靠这些弓箭手射箭杀光叛军显然不靠谱,从古自今也没有哪只军队能被弓箭杀光。

弓箭最大的作用,一是阻碍敌人冲锋,二是破坏敌军原本整齐的军阵,使其变得漏洞百出,然后己方部队趁机压上去,以完整军阵碾压敌人不完整的军阵,三是通过远程伤害打击敌兵士气,待敌兵士气崩溃时,其整体战斗力便会瞬间降至极低,整个军阵也会涣散,然后骑兵部队趁机从两侧掩杀,步兵部队或战车从正面冲锋追杀,在敌兵心理防线崩溃的那十分难得的一瞬间,给予敌人泰山压顶般的巨大压力。

如此配合之下,敌军便会瞬间溃散,要么只顾逃命,成为骑兵和战车的待宰羔羊,要么当场跪地投降。

当然,以上这些战术配合仅仅存在教头的幻想中,在贺家庄园是不可能看到的。

一来,他们没有那么多武器装备和部队;二来,也没怎么训练过,战斗力和纪律性仅仅比农夫高一些,各个部队之间也不知道怎么进行配合;三来,他们现在还饿着肚子,根本没有动力为贺家死战到底。

首节 上一节 11/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