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119节

营寨已经搭建好一小半。

外面排了一层拒马,拒马外还有一条壕沟。

拒马内,是一道高约一丈的石头墙,石头墙内又有一座木制瞭望塔。

在更里面,则有十来个简陋木屋,可以让王家人和王家亲兵临时居住。

十天时间的成果便是这些。

清晨

开荒者们拿着铁斧前往森林边缘砍伐,不敢深入,担心森林里有野兽或者土著。

一些治安队士兵也在森林外缘巡逻,可以保护开荒者。

这时,不远处的真番江上飘来几条小木船。

小木船到岸后,几个马韩人从船上下来。

王家亲兵们围住了那几个马韩人,马韩翻译校尉也上前问道:“哪里来的?”

“我们是伯济使者,奉天君的命令前来带走忧休牟离国的圣女,并要求尔等称臣纳贡。”那几个马韩人趾高气昂道,他们是伯济国的使者,在这一带无敌了几十年,嚣张惯了,所以语气非常高傲。

在听闻自己的祭品被一伙来自大海的难民抢走后,伯济便派遣使者前来索要,并要求这群难民向伯济臣服,向伯济纳贡。

通过马韩翻译校尉的翻译,王逢邦大致明白了情况。

“宰了他们!”仁川丞建议道。

“不不不。”王逢邦长得更长久,征服整个三韩不能急于一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实力不足时,如果树敌太多会让王家很难在三韩立足,因此他解释道:“我们的城池还没建造好,还没有一个足够安全的居所,现在就同五万人口的伯济人死磕,会被伯济人赶到海里的。”

解释完,王逢邦又对马韩翻译校尉吩咐:“告诉他们,圣女已经被忧休牟离人夺回去了,我们愿意成为伯济的臣属,向伯济称臣纳贡,只求伯济能够庇护我们,使我们免受忧休牟离人的侵扰。”

王逢邦也打算祸水东引,让伯济去打别的马韩人部落,自己则趁机赶紧把城池建好。

就算等以后伯济天君发现自己被骗了,要发兵来攻打仁川。

可那时,仁川城起码也建好了木寨,不至于一点防御力都没有。

所以,暂时臣服,拖延时间,这是王逢邦的想法。

至于说,作为中原豪强大族的王家居然向一个土著部落臣服,这样是不是太丢人。

其实是不存在的,毕竟以前王家刚到蓬莱岛的时候,也向耽韩人称臣纳贡过,二十多年之后,耽韩人就被灭种了。

王家臣服只是单纯地为了拖延时间而已,又不是真的害怕这些马韩土著。

马韩翻译校尉将王逢邦的话翻译给那几个伯济使者听。

随后,仁川丞从船上取来几匹丝绸,将丝绸交到马韩翻译校尉手里说道:“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的贡品,希望伯济天君能够喜欢。”

马韩翻译校尉将丝绸交给伯济使者,并用马韩语恭敬说道:“这是我们仁川人进贡给天君的礼物,希望天君能够喜欢,也喜欢天君能够庇护我们仁川人。”

伯济国也会生产丝绸,但数量少,质量又差,所以这些伯济使者一看到这些丝绸就知道价值不菲,于是高兴道:“仁川人乖巧恭顺,能够进贡这样的继续,想必天君一定会喜欢。”

这些伯济使者随即带着几匹丝绸,乘船顺江而上,回到伯济国去。

“看来,这个伯济国应该是在真番江的上游?”王逢邦看着伯济使者离开的背影,心中思索着。

扶弱灭强是王家征服海外的准则,在马韩也不例外,况且伯济的位置又如此重要,就在真番江上游,随时可以顺江而下威胁仁川城,所以被王逢邦列入了第一个需要被消灭的马韩土著政权。

但仅凭王家在仁川的这点力量是做不到的,还得想办法与伯济周边相接壤的马韩部落打好关系,组成《反伯济共同防御同盟》,联合其它弱小的马韩部落一起行动。

想到这里,王逢邦看向少女阿番。

这个阿番既然是忧休牟离国(部)的人,那为何不用她作为仁川城与忧休牟离国联系的枢纽,使得王家能够与他们联盟,就算不能联盟,也能掳掠一些忧休牟离人当奴隶干活。

于是,王逢邦对一个被俘虏的忧休牟离奴隶说道:“我们是带着儒士仁义前来的,是来寻求和平的,杀戮与战争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回到你们国家后,能否告知你们的天君,我们仁川人愿意与忧休牟离人和平共处,如果可以组成联盟,我们愿意释放所有忧休牟离国的奴隶,两国(部/势力)之间永结秦晋之好。”

王逢邦准备在马韩搞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如张仪苏秦故事。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优先把距离比较近、而且威胁最大的伯济国灭了。

马韩翻译校尉将王逢邦的话翻译给那个忧休牟离奴隶听。

这个忧休牟离奴隶脚上的绳子被解开,他看着王逢邦,又看了看其他面目羡慕之色的忧休牟离同胞,然后拔腿就跑,很快就钻进了森林里不见踪影。

……

一天后

这个忧休牟离勇士(奴隶)跑回自己的部落,在同胞们惊诧的目光中,他来到天君的茅草屋,跪在天君脚下恭敬道:“天君,我回来了。”

“自己侥幸逃回来的?”忧休牟离天君问道。

“不,是仁川人把我放回来的。”勇士回答道。

“仁川人?”

“那些来自大海的魔鬼,他们自称仁川人,还在江水之南的海边建造城墙。”

“哦,他们为什么放你回来?”

“那些仁川人,想要跟我们忧休牟离国结盟,并且只要我们愿意结盟,就可以释放那些被俘虏的勇士。”

“什么?!”一开始还很淡定的忧休牟离天君突然不淡定了:“他们愿意释放我们的勇士?”

“是的,但是需要我们与之结盟。”勇士回道。

“结盟之事……再看看吧。”忧休牟离天君依旧有些顾虑,他是伯济的藩臣,如果与伯济的敌人结盟,恐怕会有灭顶之灾。

因为他还不知道王家暂时向伯济称臣纳贡一事,此刻便又问道:“伯济人什么反应,有没有派兵去抢夺圣女?”

“昨天的时候,一群伯济使者去了仁川人的地方,但他们在江水边说话,离我太远,我听不到他们说什么,只是他们谈了没多久,那些伯济使者就高兴地离开了。”勇士如实回答。

“嗯?”忧休牟离天君很是疑惑,双方居然没打起来?这就让他有些犯难了,于是沉思许久后说道:“不急,再等等看,等局势明朗了再决定。”

第158章 仁川登陆(五)

一个月后

仁川城

王家第二批移民船队抵达仁川。

大概五百人,大部分为青壮年,也有少量女性。

同时,王家继续增派二十个亲兵支援仁川城。

仁川城的木寨已经建好,木寨外是三条壕沟以及三层拒马,还有一道一丈高的临时矮墙。

矮墙内有瞭望塔四座,用来居住的简陋木屋六十座,已经暂时解决了王家人、亲兵、工匠、治安兵、妓女的居住问题。

除了王家人,其余人都是一个简陋木屋住好几个人,甚至有住十个人的木屋。

木屋内工匠们临时制作的木床,木床上盖着临时制作的草被(粗布里面塞满茅草,一种非常简陋的被子),吃饭则是在营地里露天就餐,吃饭的地方临时搭建了遮雨棚。

开荒者则依旧住在帐篷里,但现在正在建造更多简陋木屋给开荒者们居住。

不过好在这些都是暂时的,等以后城池建造好了,自然会把简陋木屋拆了,改造成更好的砖房。

第二批移民纷纷下船,然后被仁川丞安排了各种任务,主要是围绕建造木屋。

开荒者们从船上搬运物资,有食盐、粟米、麦粉、酸梨、橘子、紫奈(苹果)、橄榄、无花果、葡萄酒、米酒、腌菜、腌鱼肉。

橄榄和无花果是王巧从罗马带回来的种子。

为了让王家独有这些异域的特产,作为王家的特产以后可以卖出高价,免得中原人人都有就卖不出高价,因此这些种子被直接带回辽东王家,并没有上交给皇帝。

橄榄现在种植于辽东丘陵,只种植少量观察种植情况,同时还有王家奴仆日日夜夜盯着橄榄种植园,防止被百姓偷走种子。

王鸿隐真正的想法是,在三韩或者倭岛这样远离中原的地方种植这些特产,这样王家才能始终保持特产优势,人无我有才显得珍贵。

只是现在还没征服这些区域,所以才在辽东丘陵少量种植一些,产出更多种子,免得种子不够用。

至于无花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辽东勉强还算湿润,但绝对不算温暖,因此并不适合无花果生长,许多无花果都被王家种死了。

因此,王家后来又在温度更高一些的瀛洲岛种植了一些无花果,可算是勉强存活下来,就是产量太低,目前王家人自己吃都不够,暂时不对外出售。

葡萄酒酿造则也是王巧从罗马带回来的。

三韩西侧多平原,可以种植粟米,东侧多丘陵,可以种植紫奈(苹果)。

而且三韩地区还有一些猛菟(老虎),这种拥有强大武德的野兽,深受王家人喜爱。

之前王家去劫掠马韩人当奴隶时,顺便抓了两只猛菟,这两只猛菟又生了一只小猛菟,而且还是白色小猛菟(白色小老虎)。

这只白虎,也成了王政君的宠物,被王政君带进了长安太子宫一起生活。

所有人都其乐融融,无论是开荒者还是私兵,哪怕是妓女也如此。

开荒者明白,只要开荒结束,他们就能在这一生拥有三十亩地,并且继承给自己的长子继续耕种,其他儿子则需要继续去其他海外地区开垦荒地,从而拥有自己的田地。

所以开荒者们很高兴,他们名为佃农,其实已经相当于专属于王家的自耕农。

王家家主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君主。

并且王家还时不时派书生去教导他们儒家理念,向他们这些佃农传播君君臣臣的理念。

意思就是说,你们就相当于王家的臣民,王家就相当于你们的君主,你们要遵守儒家君君臣臣的规矩,按照尊卑礼仪守好自己的本分,老老实实世世代代当一个被统治者,别老想着以下犯上、阶级跃升。

以前王家对儒家不屑一顾,那是因为那时的王家太弱小,属于被统治的一方,所以看不上儒家,因为王家要反抗,要实现阶级跃升,成为统治者的一员。

现在,因为王家已经实现了阶级跃升,成为了众多统治者之一,所以又开始无比推崇儒家。

正所谓,上了车就要赶紧把车门焊死,防止后面还没上车的人上车抢蛋糕。

首节 上一节 119/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