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163节

谁赢,他们帮谁。

谁赢了,谁就是王师。

祝阿城的主人虽然从一开始的大汉变成了王莽,又从王莽变成了刘玄,又从刘玄变成了张步,现在又从张步变成了刘秀,城头变幻大王旗,不变的是豪强老爷们。

祝阿城的县令变了,但实际统治祝阿城的却依旧是赵魏韩三个豪强家族。

老爷还是老爷,泥腿子还是泥腿子,似乎是改朝换代了,但除了皇帝换了个人,国号改了一下,其他的什么都没改变。

流水的县令,铁打的豪强。

对于愿意合作的豪强,新政权自然是不可能去残害的。

毕竟今天你要是把这个县愿意合作的豪强杀光了,明天其他县的豪强就会纷纷选择不跟你合作,那你这个政权就没办法稳定地统治天下了。

安抚愿意合作的豪强,屠戮不愿意合作的豪强,将不愿意合作的豪强的家产作为奖励分为将士们,然后让那些愿意合作的豪强们帮助自己的政权统治泥腿子们,这便是一个又一个王朝在做的事。

因为只有这些豪强才有钱培养出有文化懂管理的人才,管理泥腿子也需要他们,如果把他们都杀了,那么新政权又让谁来管理泥腿子们呢?难道让一群没有文化的士兵去管理吗?这种军政府统治模式,是很难持久的!

所以,残酷的现实就是这样,无论统治者愿不愿意合作,他都必须与地方豪强们合作,不愿意合作的,就等着面对数不尽的叛乱骚扰。

耿弇任命了自己的一个亲信担任祝阿假县令(代理县令),让他配合三位豪强家族管理祝阿县,然后又让人传信到帝都雒阳,请求朝廷派遣一位正式的官员前来祝阿城担任正式县令。

看到耿弇愿意合作,祝阿县的三个豪强家族子弟纷纷松了一口气。

他们不在乎是谁来统治祝阿县,只在乎新的统治者是否能跟他们合作,让他们在祝阿县继续高高在上。

“将军真仁义也!”

“没想到我居然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圣贤书里的仁义之师!”

豪强子弟们纷纷称赞着耿弇,他们献上一切赞美之词。

毕竟大多数军队都是见人就抢,跟土匪一样,不管是豪强还是普通百姓,他们只要见到了就都要抢!

而像大汉这种只抢百姓、不抢豪强的军队,当然是仁义之师!

“所有的粮食都屯在祝阿城,大军直取临淄!”

耿弇将刚刚攻下来的祝阿作为自己储存粮食的粮仓,然后带着大军继续前进,争取早日消灭割据青州的张步。

在出发前,耿弇还不忘对自己那个临时任命的祝阿假县令私下叮嘱:“不要让本地豪强管理我们的粮食,不然难免会缺斤少两。”

豪强们做这种事已经司空见惯,不做这种事的反而是极少数,所以大司马耿弇才会特意叮嘱自己的亲信,生怕自己的粮草出了问题,导致大军缺粮。

“明白。”那位假县令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临走前,耿弇还不忘询审问几个青州战俘:“伱们青州有兵多少?”

这几个战俘都是青州兵将军,位高权重,因此知道的信息比普通士兵更多,他们回道:“总兵力有四五万,大多都屯守在祝阿前往临淄的一座座县城内。”

“四五万?”耿弇有些惊讶,青州一州之力,居然能养得起四五万大军?

要知道,他们幽州,即便只是损失不到两万的大军都伤筋动骨、元气大伤,几乎相当于全军覆没。

刘秀攻灭刘永和董宪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耿弇这里,于是他又问道:“那么刘永和董宪又带了多少人投奔青州?”

“二人都是带着残兵败将来的,加起来也才三千多人。”那位战俘如实回答,随后为了自己的性命,又主动透露出更多消息:“并且,张使君还雇佣了辽东郡兵参战,不过辽东郡兵数量稀少,好像才两千人。”

“什么?辽东?!”

耿弇大惊,四年前,他人生中第一次出征,就是被辽东的一个少女给打败的,首战即败,这成了他人生中一辈子的污点。

他也私下劝说皇帝刘秀先灭辽东。

但皇帝刘秀显然不会为了他耿弇的一点私人恩怨就不顾国家的战略计划,不可能放着重要的关中不打,反而跑去打偏远且没有多大价值的辽东。

他的父亲几乎把整个上谷郡给掏空了,才勉强把他给赎了回来。

回到上谷郡后,他又被父亲安排去跟随刘秀征战关中,后来又征战河北的一众农民起义军。

在剿灭赤眉军以及河北铜马军的过程中,耿弇战功赫赫,所以被升为大司马,而他的父亲耿况也去了雒阳安享晚年。

听到辽东也参战的消息,耿弇心中的战斗欲望更加强烈,他非常想要一雪前耻。

当初被俘虏后,他就被一艘船一直航行带到了一座荒岛上,他也不知道那个荒岛在哪,因为船只就没有停下过,从辽西走廊把他直接运到了海外不知道哪个地方。

“该死的女贼,不要让我看见你,否则吾必生擒之!”

耿弇咬牙切齿,对于自己在荒岛上的那几个月悲惨生活刻骨铭心。

第216章 云台二十八将(十一)

“祝阿城一日被破,钟城守军不战而弃城逃亡。”

“耿弇围城打援,围困巨里县,引诱历城的青州军主力救援巨里,然后半路歼灭前来支援巨里的青州兵,顺势夺下历城和巨里两个县。”

“这个耿弇,故意安排人制作攻城器械,假装传令说要攻打巨里城,然后引诱历城的青州兵去救援巨里城。”

“历城守将费邑本想带着历城的三万青州兵偷袭正在‘攻城’的耿弇汉军,配合巨里的青州守军来一个中心开花,结果中心开花没开成,反而被耿弇围城打援了。”

“耿弇真是天才呐,这一手围城打援颇有我王家先祖王优安的作风。”

“如今青州主力损失殆尽,张青州大势已去也。”

“青州兵几乎人人甲胄,怎么这么不堪一战?”

“打仗不是只看装备,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耿弇连续击破好几座重兵把守的城池,这让正准备切断汉军粮道的辽东四俊很是惊叹。

他们没想到青州兵这么不经打,也没想到汉军居然这么能打。

主力战败后,青州牧张步临时抓了上万的壮丁充军,让他们赶紧上前线抵御汉军。

这些壮丁平时只种过田,连正规的武器都没摸过,战斗力可想而知。

张步让郡太守带着上万的壮丁守临淄,让张蓝带着剩下的两万青州兵守西安县,他自己则带着几千精锐退守剧县,与临淄形成犄角之势。

犄角之势的意义在于不会被困死在城池里断粮。

当初淮南王困守寿春,结果被名将王优安围城围到人相食,这就是单纯地死守城池的下场。

别人不用攻城,就一直围着,让你在城里饿死就行。

因为有了围而不攻的战术,所以便有了犄角之势的战术,专门用来破解围而不攻。

倘若汉军对临淄围而不攻,则剧县之兵可以偷袭围困临淄的汉军,对其进行骚扰,使其无法安心围困临淄。

反过来也一样,倘若汉军对剧县围而不攻,则临淄的守军也可以出城骚扰围困剧县的汉军,使其无法安心围困剧县。

但犄角之势这个战术又很容易被另一个战术破解,那就是围城打援。

青州军以犄角之势守城,则汉军围城打援,假装要围城甚至攻城,引诱另一座城池的青州守军出来骚扰汉军,然后早有准备汉军趁机把出城骚扰他们的青州兵援军歼灭。

只要敌人主力被消灭了,城池自然不攻而破。

而围城打援这个战术又是一个风险很高的战术,很容易因为兵力分散,又要围城又要打援,导致包围圈变薄,从而被包围圈内的敌人趁机来一个中心开花。

战争的艺术就在于此,没有哪种战术是最好的,任何战术都有相对应的破解办法,所以死读兵书是没用的,要懂得灵活变通、随机应变才能成为一代名将。

“启禀将军,汉军的后勤运粮队来了!”

就在四人还在感叹耿弇是个军事天才时,一个斥候前来向她们禀报消息。

一千辽东骑兵驻扎隐藏在泰山山林里,不攻城,更不会主动去找耿弇的主力,而是一直在汉军的运粮通道上等待汉军的后勤辎重部队。

这只汉军后勤辎重部队远远望去,约莫有三四千人,直接硬冲,虽然能靠着骑兵和突袭的优势勉强击溃对方,但辽东自己的损失也会很惨重,而且有概率翻车。

比如这只后勤辎重部队的后面万一还隐藏着某只精锐汉军骑兵,他们故意用后勤部队引诱伏兵出来伏击,然后精锐骑兵再趁机歼灭伏兵,来一个反伏击,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先不要冲动,汉军粮食辎重部队行军速度很慢,我们悄悄在山林里转移到他们前方,等晚上再发动夜袭,这样成功率更大,万一遇到反伏击,也能靠着夜色逃离!”

王枔冷静地分析局势,没有冲动。

另外三人也点点头,然后让骑兵部队下马步行,牵着马在山林里进行转移。

数个时辰后

深夜

汉军的运粮部队停留在原地,他们开始安营扎寨,准备度夜。

“再等等,现在的他们警惕心很高,冒然进攻,很可能得不偿失。”王枔让众士兵赶紧睡觉恢复体力,同时又让十几个斥候不准睡觉,一直监视汉军这只运粮部队的动静。

又是数个时辰后

月亮正要下山,太阳还没上山的时刻。

寅时四刻(凌晨四点)

这个时候正是人最疲劳的时候。

“把他们叫醒!”

王枔四人也是轮着睡觉的,生怕作战时没精神,也怕睡过头导致贻误战机。

疲惫不堪的斥候们将睡得正酣的辽东郡兵们摇醒。

等到众人都从睡梦中苏醒,王枔才对传令兵给一众士兵传话:“悄悄地偷袭,动静不要太大!”

在确定众人确实苏醒后,王枔四人各自领着两百多骑兵走出山林。

寅时七刻

等到一切都准备好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寅时七刻。

首节 上一节 163/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