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198节

周家是舒县唯一的士族,也是庐江郡最大的士族,周景的祖父周荣还做过山阳太守。

不过士族和士族也是有差距的。

如果单纯看家族体量,那么汉室才是最大的,其次就是辽东王家,一个家族就在海外统治着一百多万人口,而且是人均田亩五十亩的优质人口,交税能力比中原普通百姓强了许多。

不过除了辽东的张家和李家,没人知道王家在海外有一大片殖民地和百姓。

即便是张家李家,也只是以为王家在海外开扩了几个小岛屿,并不知道王家在海外开扩的地盘已经跟中原一个州一样大了。

再加上王家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实力展现在中原,担心引起皇权的注意,所以王家虽然体量仅次于大汉朝廷,却没什么影响力。

正所谓财不露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明明能偷偷吸血中原和草原,为什么要暴露出来成为众矢之的呢?

如果是从名望来进行排名,那么毫无疑问,第一阶梯的士族自然是如日中天的汝南袁氏,然后是弘农杨氏;

第二阶梯的家族则是诸如曲阜孔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清河崔氏、颍川荀氏之类的;

第三阶梯的家族才是辽东王氏、徐州陈氏、河北甄氏、辽西公孙氏;

第四阶梯的家族才能轮到庐江周氏、吴郡顾陆朱张、琅琊葛氏(诸葛氏)等。

第五阶梯的一些寒门家族差不多快要被挤出士族门槛了,辽东张家李家便属于这一阶梯,勉强进入了士族圈子。

只看家族名望,辽东王氏属于第三阶梯里的顶尖者。

而庐江周氏即便在第四梯队里也属于一般般的水平。

所以县丞周景对王云是非常尊重的,尤其是对于其乃大儒王溤、才女班昭唯一后代的身份很是羡慕。

“哦,想起来了。”

王云淡淡地回了句,几个月前,他确实是答应富商鲁家会帮其找回夜明珠,但转头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夜明珠啊?”

王云说了句,他在王家庄园门口的路灯上见过很多夜明珠,以前一直以为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不然怎么会被家族用来装饰路灯呢?

但这个什么富商鲁家,居然花了三百万钱,请求舒县县署帮他寻找被偷走的夜明珠。

“一颗夜明珠便价值上亿五铢钱!”一旁的县丞周景提醒道。

“啊?”王云大惊,这么一个用来装饰路灯的珠子居然这么值钱?我们家路灯上挂着几十个呢!

“不过好在偷盗者已经抓到了,但是对方死活不肯交待背后主使和同党。”县丞周景继续说道。

“嗯?”王云沉思片刻,然后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说道:“我有办法让他交待,你把他带来。”

“诺。”县丞也不明白王云这是想到什么法子了,于是又转头对兵曹【卖瓜孙】吩咐道:“老孙呐,把那个姓严的江洋大盗带上来。”

“好嘞。”【卖瓜孙】长得敦厚老实,离开竹林,不久后便带着一群官差将江洋大盗押来。

“别白费功夫了,小爷我收钱办事,要对得起雇主,就算你们杀了我,我也不会交待的,赶紧把我斩了吧。”江洋大盗非常嚣张,嘴里骂骂咧咧,看到王云时还继续嘲讽:“哟嚯,新来的小白脸县令呀,长得还挺年轻。”

“大胆!”兵曹【卖瓜孙】怒喝一声,直接把刀架在了江洋大盗的脖子上:“你个鳖孙,居然敢侮辱县尊,今日定要让伱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哼!”

那个江洋大盗先是被【卖瓜孙】的气势给吓到了,旋即又硬气道:“要斩就赶紧斩,罗里吧嗦。”

“你!”兵曹【卖瓜孙】没见过这样的江洋大盗,顿时也有些无可奈何。

“呵呵……”然后,王云却笑了,对江洋大盗神秘道:“你什么都不怕?”

“自然!”江洋大盗自信道。

“那你敢不敢把自己的衣服脱了再跟我聊聊?”王云笑道。

“呵!这算什么,我还以为你要施加酷刑呢,大男人还怕光膀子?”江洋大盗很是不屑,在被松绑后就脱下自己的布衣,光着满是肌肉的上半身,还挤弄着自己的古铜色肌肉对众人进行炫耀:“瞧瞧你爷爷我这一身的将军肉,如果不是爷爷我出身不好,是个白身,说不定我就是大汉名将,也能做个古之优安,再不济,做个飞将军李广也不在话下!”

“哈哈!”王云笑了:“你确实不错,那好,我问你,你敢不敢把裤子也脱了再跟我聊天?”

???

江洋大盗很是疑惑,但犹豫许久后还是把自己的裤子脱了,露出一双满是黑毛的粗腿。

“嗯,不错。”王云很是满意,然后继续神秘笑道:“你敢不敢继续把剩下的那条裤子也脱了?”

???

江洋大盗彻底不干了,对王云怒斥:“你到底要做什么?”

“怎么?你不是连死都不怕,还怕脱个裤子?”仿佛是找到了江洋大盗害怕社死的软肋,王云这般笑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也是有自尊心的人,你要杀就杀,莫要这般折辱我!”江洋大盗愤怒道。

“自尊心?”王云摇头笑道:“你偷盗鲁家的夜明珠时,可有想过自己也是有自尊心的人?”

“我!”江洋大盗哑口无言。

“你们看,即便是一个江洋大盗,他也是有良知和羞耻心的,不肯脱下自己最后的一条裤子。”王云仿佛发现了真理,他微笑着对县丞和兵曹说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只要让百姓致良知,天下就能太平,因为只要百姓有了良知,他们就有了软肋,有了软肋,朝廷就有了对付他们的办法,朝廷有了对付他们的办法,他们就不敢造反了。”

但王云还有一句话没敢说,那就是如果想要造反,就一定要舍弃良知,让自己没有软肋。

第266章 千古完人王阳明(四)

彭蠡(巢湖

“我今天,跟随大家一起上船,在即将到来的战场,面对泯灭良知、无视天理的反贼,我要专门来讲一讲……良知!”

官府战船上,王云站在船头,背风而立,对一众汉军官兵这般说道。

一众汉军官兵看着王云,不明白是什么情况,一个士子县令,突然跑到战船上跟他们讲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良知就是天理,是人的本性,没有良知,就等同禽兽。”

“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动物,就是因为人有良知,而动物没有。”

“良知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佃农要忠于自己的地主,百姓要忠于自己的国家,儿女要忠于自己的父母,下属要忠于自己的上司,蛮夷要忠于我泱泱华夏。”

“这,就是良知!”

“佃农如果打土豪分田地,百姓如果造反,儿女如果不孝敬父母,下属如果不服从上司,臣子如果不敬畏朝廷,蛮夷如果不向我华夏朝贡,妻子如果不肯为丈夫守寡,那就是没有良知!”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些都只是良知的一部分,但还不是良知的全部。”

“一个人必须有良知,他才算活着,如果没有良知,他就跟死了没区别。”

“现在,在我们扬州,有一伙反贼,他们没有良知,因为他们居然在扬州境内烧伤抢掠,把士族的田地财富分走,这就是泯灭人性!”

“百姓不安分种田,反而想着打土豪分田,士族不想着治国,反而想着谋朝篡位,妻子不想着给丈夫守寡,反而想着找个老实人再嫁,儿女不想着孝敬父母,反而想着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蛮夷不想着老老实实朝贡,反而想着入主中原,这就是天下动乱的原因,都是因为天下人的良知正在丧失。”

早在汉章帝时期,大汉朝廷就确立了“君为臣纲”是三纲之首,王云便在“君为臣纲”的基础上揉合贾谊“各司其职、天下可安”的思想,进一步对儒学的神圣性进行强化。

老百姓老老实实种田,士族老老实实治国,蛮夷老老实实为帝国看守边疆,不要进行势力洗牌,不要进行阶级流动,把一切的人和事物都永生永世固定下来,则天下就能安稳,不会有各种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乃至是天下大乱。

一众士兵听得云里雾里,不是很懂,他们不懂什么三纲五常,也不懂什么君君臣臣,更不懂什么知行合一、致良知,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存天理、去人欲。

他们只知道自己是收钱办事,朝廷给他们发俸禄,他们就给朝廷干活,就是这么简单的关系而已。

不要在这里扯什么君君臣臣之类的大道理,小爷我听不懂,我就是单纯地来赚钱养家糊口的,你给我钱,我给你干活,就是这么简单!

眼见一众丘八听不懂他悟出来的【道】,王云摇头叹气,忧国忧民道:“天下败坏,都是因为圣人之道无法发扬光大。”

这一次征讨反贼章河,扬州六个郡都联合行动,各个郡县的长官都可以临时招募乡勇当官兵,带着这些官兵去剿灭反贼。

庐江郡太守招募了两千乡勇去讨伐彭蠡的水贼,王云则带着兵曹【卖瓜孙】上了一艘船专门讲授大道。

【卖瓜孙】有个儿子叫孙钟,今年不过八九岁,却长得彪悍,看起来将来必定是个卖瓜能手,谁敢看瓜不买瓜,指定没他好果子吃。

虽然没文化的丘八士兵们听不懂王云的道,但同在船上的周景却回味无穷,最后惊叹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没想到县尊您的圣人之道已经感悟如此之深,中原士人都要惭愧了!”

“哇哇哇!”

哗哗——

就在众人还在云里雾里时,前方出现许多艘贼船,船上一面大旗上是一个大大的“章”字。

“不好!是反贼!准备作战!”庐江郡主簿对着一众乡勇官兵大喊。

“吃他娘,喝他娘,章王来了不纳粮!对面的父老乡亲,你们不过是被朝廷临时招募的炮灰,何不弃暗投明,加入章王的部队,一起灭了朝廷?”贼船上一个嗓门极大的反贼头目朝着官兵们大喊。

“大胆反贼,伱身为我大汉子民,居然造反,你这种行为简直是不把三纲五常放在眼里,根本就是无君无父!”郡主簿好歹是个士人,又怎么可能被反贼给说服,他反过来朝着无君无父的反贼们大声怒斥。

“无君无父之人,与禽兽有什么区别?你们这些反贼不过是禽兽罢了!”郡主簿站在道德制高点对着一众造反的百姓正义斥责。

“笑话,你们收刮民脂民膏可以,我们造反就不行?你说我无君无父,我还偏偏就是要无君无父,你奈我何?”反贼头目哈哈大笑,他根本没把儒家的圣人道理放在眼里。

“真是个泯灭人性、没有良知的禽兽。”听到反贼这嚣张的话,王云不禁摇摇头,居然敢无君无父,实在是太可怕了。

“你这个不忠君爱国、无君无父、不懂得三纲五常的禽兽,今日定要将你们剿灭,用你们的头颅筑成京观,如此才能对得起圣人!”郡主簿非常生气,他一定要用这些造反百姓的脑袋筑京观,这样才对得起他士人的身份,这样才叫仁义,不然的话显得他不够仁义。

因为我们士族是仁义的,所以我们士族可以做不仁义的事,因为你们反贼是不仁义的禽兽,所以你们反贼不准做不仁义的事。

因为我文明,所以我可以不文明,因为你不文明,所以你不可以不文明!

“别跟你爷爷我扯这些乱七八糟的圣人道理,爷爷我只知道朝廷的苛捐杂税害得我吃不饱饭,所以我就要造反,就是这么简单!”

“老子不懂什么仁义礼智信,老子只知道没饭吃就要饿死,不想饿死就只能造反!”

反贼隔着湖面在船上嘲笑。

官兵和反贼势均力敌,谁也不敢主动靠近对方接战,就这么一边准备作战,一边僵持着对骂。

第267章 千古完人王阳明(五)

首节 上一节 198/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