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206节

让其受伤后休息也不是可怜,只是这些奴隶都是各个行会从狩猎小队那里买来的,属于行会的财产,不能白白浪费。

鹊桥岛(本州岛)有三个大平原,分别是太阳原(京都平原)、太阴原(名古屋平原)、太极原(关东平原。

三个平原都有大量沼泽,其中太极原更是布满沼泽,几乎没有可以直接开垦的土地。

沼泽虽然可以难倒普通自耕农,但难不倒王家,在王家统一计划下,大量行会参与到离得最近的太阳原的沼泽开发中。

沼泽地形有利有弊,缺点就是开垦难度大、时间长、成本高,优点就是开垦好以后,土地非常肥沃,比普通的平原更加适合种植,不用担心没有肥力。

王家先是在沼泽中用木头铺设几条临时用的道路,然后沿着这几条道路,挖出一天天排水渠,将沼泽里的水分排到溪水中。

然后在那些树木被砍伐干净的山林上挖取泥土,将这些泥土填埋在已经排干水分的沼泽泥地上。

再然后,在干燥的泥土铺上一层石头,并且用泥土填充,如果是道路则使用更加有韧性的火山石和火山灰,并且在泥土石头上浇灌【人油】,使其更加凝固,最后则是再铺上一层石板。

这些人油都是用奴隶们的尸体榨出来的,因为吃了以后容易得病,所以只能用来出售给中原和草原,亦或是用来铺路和当润滑剂,而不能直接给王家统治区的百姓食用。

王家统治区一般是食用【动物油】和【植物油】,只在很久以前食用过【人油】,但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疾病流行,于是后面就禁止王家统治区内的百姓食用【人油】了。

啪!

【白鹭行会】的一个行会卿士一鞭子抽在一个偷懒休息的倭人奴隶的后背上。

“别偷懒!敢偷懒的就直接用来榨油!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白鹭行会的卿士冷漠道。

由于乐浪地区的人口已经快要被王家搬空了,所以【白鹭小队】也转行了,停止了海盗业务,现在干起了种植园开垦和工程承包。

在倭岛购买了大量奴隶,然后监管着这些奴隶去开垦荒地,将开垦好的荒地一部分留着搞种植园,一部分转卖给新的移民。

现在新来的移民有了更多选择,他们可以继续像以前一样,拿着开荒凭证去寻找荒地开荒,也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行会们已经开垦好的农耕地,并且以负债的形式去偿还债务。

作为规模最大的行会,【白鹭行会】有一万五千多倭人奴隶,这些奴隶都是专属于他们财产。

每一个行会股东都称之为【卿】,行会的最高代表则被称之为【公】,给行会打工的人则被称之为【士】,根据入股份额不同,还有【上卿】【下卿】,所有的行会成员都可以被统称为【卿士】。

这是把一个行会当成西周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来经营。

不过跟西周诸侯国不一样的是,诸侯国经营的是土地,而行会们经营的是资产。

并且在事实上,一个行会的实力并不逊色于西周一个小型诸侯国。

毕竟当初楚国崛起前连牛车都没有,还得跑去偷其他诸侯国的牛才行。

排名第一的【白鹭行会】的总资产已经多达三亿五铢钱,排名第二的【桃园行会】总资产也有了一亿五千万五铢钱。

倭人奴隶中,一个长得非常结实的倭人少年,正满脸愤懑,一边流下不甘心的泪水,一边在鞭子下干活。

他叫【丰臣秀吉】,原本是一个倭人邦国的王子,却被一只狩猎小队打败,他和他的子民都成了奴隶,被那只狩猎小队售卖给了白鹭行会,现在又被白鹭行会鞭笞着铺路造屋。

夜里

噼啪噼啪!

篝火被点燃,倭人奴隶们在行会卿士们的严格看管下吃着腌菜腌鱼。

虽然他们是奴隶,但毕竟是要干活的,而且王家别的不多,就鱼和盐多,牛郎岛东北方向的渔场每年都为王家提供大量腌鱼。

王家的鱼已经多到比同等重量的米还便宜。

所以除了一些有钱人选择吃羊肉,王家统治区内几乎全部百姓都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将鱼肉作为了自己的主食,反而是米饭大豆成了副食。

“倭人的命也是命。”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倭人也能站起来,打倒奴隶主的统治,建立一个属于倭人的美好国度。”

“倭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屋、农田、耕牛,以及……自由!”

丰臣秀吉看着星空,说着一些鼓舞人心的话。

“真希望能有这一天。”

“我们倭人天生就是奴隶,怎么可能拥有自己的家园?”

“丰臣秀吉,你居然想要造反,居然想要自由,我去主人那里告发你,主人会赏赐我的,嘻嘻~”

倭人们大多数都觉得丰臣秀吉是在痴人说梦,还有一些软骨头的倭人直接跑去向【白鹭行会】的卿士举报了丰臣秀吉。

不一会,几个卿士带着十几个倭人仆从兵来到丰臣秀吉所在的营地。

倭人们无比恐惧,浑身颤抖。

仆从兵直接抓住丰臣秀吉,然后绑在一根木桩上,脱下丰臣秀吉的衣服。

一个高贵的卿士拿出一根鞭子,狠狠地抽在丰臣秀吉后背上。

啪!

“啊!!!——”

啪!

“啊!——”

啪!

“啊!——”

丰臣秀吉被连抽三鞭,然后被松绑。

“谁还敢妖言惑众的,这就是下场!”白鹭行会的卿士冷笑一声:“我们是文明的儒士,不会干那些野蛮的事,所以只抽三鞭作为惩罚!”

他说的这些话自然有倭人翻译校尉进行翻译。

后背上满是血迹的丰臣秀吉蜷缩在地上哀嚎,其余倭人又恨又怕,没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反抗。

上次有倭人奴隶想要造反,结果被自己的倭人同胞镇压了,后来那些倭奸还得到了大量赏赐,每天过着可以不用干活的美好日子,反而是造反的倭人都被榨油了。

有这样的先例在,剩下的倭人都希望其他倭人造反,如果成功了,就跟着一起造反获得自由,如果失败了,就镇压造反的倭人,从而得到卿士们的赏赐,这样也能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每一个倭人都想要做黄雀,没人肯做螳螂,都想做老六,没人肯做无脑莽夫,最后的结果就是没人站出来反抗,所有人都无法团结起来拧成一根绳,只能被行会卿士肆意压榨。

有的时候,一个民族、团体,聪明人太多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人人都是聪明人,人人都想躲在后面摘桃子,人人都想做黄雀,结果没人肯做莽夫,没人肯做螳螂,最后黄雀们(聪明人们)居然被一只蝉给奴役一生。

莽夫也是有着他的价值所在,有时候比聪明人更加有价值。

第278章 王司徒(四)

第277章王司徒(四)

五年后

永寿二年(公元156年)

凉州

陇西郡

狄道县

几十年前,这里的百姓曾经受到大儒王溤的传道授业解惑,王溤还教导陇西郡的汉人百姓如何用粪便堆肥,并且教导当地的羌人百姓更加合理地对羊群进行牧养。

一些凉州当地的豪强还将自己的家族子弟送到王溤身边,免费学习儒家经学。

陇西郡府

“府君,这样的话,那些羌人会造反的。”听闻陇西郡太守王光要继续强征羌人的牲畜,陇西郡兵曹董卓在一旁赶忙劝说。

这个陇西郡兵曹董卓就是当年那个董君雅的儿子,如今已经是个十七岁的黝黑少年。

“你在教本太守做事?”已经三十四岁的王光不屑道。

五年前,仅有二十九岁的他就靠着家族名望和家族把损坏的蛛丝软甲送给了大将军梁冀,从而坐上了陇西郡太守的位置。

中原那些郡县有士族盘踞,在那些地盘贪腐容易得罪当地士族,毕竟士族们都把自己郡县当成自己的私产,除非你肯把贪腐的钱财大头分给当地士族。

但王光是来站着捞钱的,不是来跪着给中原士族当狗的,所以他便特地来到偏远危险的凉州贪腐。

在凉州几乎没有士族,可以随便捞钱,还不用跟别人分钱,可以自己拿大头。

“为了当上这陇西郡太守,我们王家连先祖枔穿过的蛛丝软甲都送人了,这件蛛丝软甲光是造价就要上亿五铢钱,要是不捞上十亿八亿的,那我这陇西郡太守岂不是白当了吗?”

王光内心这般想着,对于捞钱捞得太狠会有怎样的后果根本不在乎。

虽然他这几年已经捞了将近十亿钱,但他仍旧不满足,想要在今年捞最后一笔,这最后一笔必须竭泽而渔,这样辞官还乡时才能心里舒坦。

造反呗,反正我王光捞完钱就回辽东咯,你们造反也跟我没有任何关系,要头疼也是朝廷头疼,跟我王家何干?

我就是要强行征收牲畜,把征收来的牲畜卖给商贾,然后带着卖牲畜的钱跑路回辽东,把凉州陇西郡的烂摊子扔给下一任太守,捞完钱就及时跑路,这就是我们王家子弟当官的初心,哈哈哈!

王光根本就不在乎凉州会烂成什么样子,反正他又不是凉州人。

看着太守王光一意孤行,董卓长叹一声,也是无可奈何,只好遵循命令,对王光恭敬道:“属下不敢!”

“好好干,后面会越来越甜的。”陇西郡太守王光拍了拍黝黑少年董卓的肩膀,对其鼓励道:“等你干出成绩,我一定升你做主簿,甚至向朝廷举荐你做官。”

王光对董卓画着大饼,其实他根本不在乎董卓的死活,到时候贪腐的事情败露了,死的也是董卓这个没背景的,而他王光可是士族子弟,最多坐个牢就行,所以到底要怎么选择,只要眼前的黝黑少年董卓不是傻子,就应该知道怎么办。

“属下定当竭尽全力。”黝黑少年董卓这时才来了劲头,想要努力敲诈羌人的财富,这样才能被太守提拔。

他虽然出生于颍川郡,父亲董君雅因为曾经护送过大儒王溤,所以沾了光,被朝廷提拔为县尉,虽然是个芝麻小官,但芝麻小官也是官,起码比吏更好。

然而,董卓的童年生活却并不如意,颍川郡可是士族云集的地方,他董卓的家族不过是个小豪强小地主,这样的家世虽然比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朝廷自耕农要好很多,但也仅此而已了。

首节 上一节 206/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