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257节

比如徐州的陈登,人家一边尽心尽力辅佐陶谦,一边跟刘备勾勾搭搭,这并不冲突。

作为你的谋臣,我会尽力帮你,但作为一个士族,我也要为自己的家族考虑,不能让自己的家族跟你陪葬。(后面的张昭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才劝说孙权投降,不是他骨头软,而是几乎所有士族都是这么做的,张昭不是个例,反而是普遍现象,人家虽然劝说孙权投降,但他又是真心效忠孙权,全心全意辅佐孙权,这一点都不冲突。)

当初王枔也是如此,她暗中准备投降刘秀,但这并不妨碍她尽心尽责帮助张步去截断刘秀汉军的粮道。

帮伱出谋划策作战是我这个臣子对你这个君主负责,暗中联系敌对势力准备投降,是我这个家族子弟对自己家族负责,这丝毫不冲突。

曹操的诸多谋士里,唯有荀彧和郭嘉坚定地鼓舞曹操,告诉曹操你一定会赢。

郭嘉这么说非常难得,因为几乎全部人都不看好曹操,可是郭嘉居然反过来坚定地说曹操一定能赢。

曹操能够重用郭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郭嘉非常忠诚。

跟随过曹操的众多谋士里,有着无数耳熟能详的谋士,郭嘉的谋略只能排在中上,比不上荀攸、程昱、刘晔这几个一流谋士,更比不上荀彧司马懿这种超一流谋士。

但曹操对他的重视却远远高于司马懿等人,就是因为郭嘉是一个百分百对曹操忠诚的谋士,不像司马懿这种随时会叛变的墙头草。

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论,虽然看起来很多内容不过是在强词夺理,但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其实是要以此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免得将士们还没开打就对袁军感到恐惧。

鼓舞士气,消除士兵们心中对决战的恐惧,让他们有信心早打大打特打,这才是十胜十败论的主要作用,里面具体的内容反而不重要。

告诉士兵们,因为我们能赢,所以我们能赢!

自古以来,决战双方都会出现各种问题。

优势方的主要问题是骄兵自大,劣势方的主要问题是丧兵自溃。

优势方容易浪到死,劣势方容易六分投。

郭嘉等于是帮曹操解决了六分投问题,让曹操的将士们有了信心一直打下去。

这种鼓舞人心的心灵鸡汤,偶尔来几次还是很有用的,只是次数太多了就没有效果了。

当袁曹双方都在积极准备决战时,刘备来到了邺城。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是带着几千兵马来的,不是孤身一人来的,对袁绍来说,属于有统战价值。

得知刘备带着几千兵马来投靠,袁绍亲自出城二百里迎接。

“早闻玄德公仁义,今日方得一见,失敬失敬!”袁绍假笑着,如果不是为了刘备那几千兵马,他根本懒得搭理刘备这种小人物。

“败军之将,却让将军二百里相迎,惭愧惭愧!”刘备混了这么久,也是人精了,自然知道袁绍这么做不过是想要拉拢他一起攻打曹操而已,而不是被他的那些所谓仁义感化。

刘备此行,只带上了张飞和简雍,至于妻女和关羽,则在逃亡的过程中被曹军俘虏。

这是刘备最耻辱的一次战败。

虽然他一生败仗无数,但从来没有像这一次一样,只是听闻曹操来了,就连城池都不敢守,直接丢下妻妾女儿跑路,连返回去通知镇守下邳的关羽一起跑路都不敢,颇有高祖刘邦之遗风,看来是货真价实的汉室宗亲没错了。

反叛曹操,趁机窃夺徐州,本以为可以趁着曹操袁绍决战的机会发展壮大。

结果曹操根本不管官渡前线,以最快的速度奔袭徐州,打了一个闪电战,打完就火速赶回了官渡前线,好一个时间管理大师。

刘备甚至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只是听闻曹操亲征的消息就跑路了。

人群中,一个已经向袁绍投降的白衣将军看向了刘备,刘备也看向那个白衣将军。

赵云!赵子龙!

之前曾经跟随刘备去帮公孙瓒攻略青州,刘备南下去徐州发展后,赵云就回到了公孙瓒身边,公孙瓒自焚后,赵云被迫向袁绍归降,现在看见刘备来了,他的心里又有了跟随刘备离开的心思。

二人曾经在青州平原国相处过一段时间,互相都很欣赏对方。

第349章 袁赵(八)

又二十天后

二月

各种新春庆祝和走街窜巷已经结束,春耕已经开始,这个时期正好是婚嫁的黄道吉日,就是在这么个适合结婚的好日子,袁绍正式向曹操宣战。

邺城

皇宫

“万岁!万岁!万岁!”

袁绍带着一众文武大臣向皇帝刘协请安。

如果不是当今天下还叫大汉,大家都快忘了邺城还有个大汉天子。

袁绍毕竟是名门望族,反对他的人要少很多,而且董承等人也还留在关中,所以并没有发生衣带诏之类的事。

为了让皇帝减少反抗心理,袁绍不停地让儒生们给皇帝刘协灌输“传国易姓”的学说思想,认为当今天下败坏,都是因为刘汉气数已尽,只有等到将来禅位给有德之人,才能拯救天下!

刘协已经二十岁,他的老师是王家家主王定。

王定在邺城这几年什么也没干,就只干了一件事,疯狂给刘协灌输“传国易姓”思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协没有什么反抗情绪,无论袁绍说什么,他都欣然答应,虽然无论他答应不答应都没有区别。

“陛下,兖州刺史曹操擅自攻略郡县,不尊朝廷,甚至勾结黄巾贼,意图谋反,请下诏书讨伐曹操,臣愿为大汉铲除逆贼曹操!”

袁绍声情并茂,他的这番演讲准备多时。

刘协也在前一天收到了这个消息,昨天晚上就已经提前写好了诏书,现在不过是走个过场。

“袁绍为大将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即刻讨伐曹操!”

“臣,遵旨!”

又是一番流程走完,袁绍等人离开临时建造的皇宫。

属于袁氏的天下,即将到来!

又一个月后

天下所有的诸侯都在关注着袁曹决战,当今最强的两个诸侯开战,胜者大概率将取代汉室,成为下一个天下之主。

王家已经在袁绍身上投资太多,连马登马蹄铁技术都拿出来了,而且也只有袁绍才肯继续给王家【辽饷】,换成曹操,看他在兖州收刮士族的作风,肯定不舍得给王家【辽饷】,因此王家没有道理不支持袁绍。

王家需要的是一个可以用来吸血的宿主,而不是反过来被别人吸血。

……

一个月后

江东

“一定要照顾好我弟弟,拜托啦!”奄奄一息的孙策对张昭嘱托道。

不久前,他又又又被刺客暗杀,这一次,刺客终于成功。

自从他在江东大开杀戒以来,几乎每个月都有刺客暗杀他,但每一次都失败,只有这最后一次成功了。

背后之人对孙策恨到极点,不杀死孙策,就一直派刺客,刺到孙策死为止。

“将军放心,老夫定然照顾好仲谋。”张昭明白孙策的意思,这是要让他看准时机带着孙权投靠官渡之战的胜利者。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孙策依旧不认为小小的江东可以抗衡中原,他打下江东只为了可以有统战价值,将来如果中原诸侯要统一天下,孙家带着整个江东去投降,也能得到重用,从此成为新王朝的世家大族,就如同刘秀统一天下时,大家纷纷投靠刘秀一样。

不过,孙策又补充一句:“若是有机会,你辅佐他成就一番霸业也行。”

凡事都有例外,万一袁曹大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袁曹双方谁也没有机会一统天下,那么孙家也不是没机会趁机成就霸业。

总之孙策并不迂腐,一切都要看实际情况,如果有机会则趁机成就霸业,将来成为帝王家族,如果没机会则赶紧投诚获得统战价值,将来当个世家大族。

这也是为什么他明明知道张昭是投降派,却依旧要让张昭当托孤重臣的原因。

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死后的局势会怎么样发展,可能有机会成就霸业,也可能没机会,这种未来的事谁能知道呢?他是孙策,又不是算命的半仙!

“老臣明白。”张昭跟孙家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他对孙家绝对忠诚。

(忠臣也可以是投降派,反贼也可以是主战派,后世受到赵构杀岳飞的影响,把所有主战派都当成忠臣,所有投降派都当成反贼,但实际情况很难说,主战派里也有窦宪这种反贼,投降派里也有张昭这种忠臣。)

让张昭离开后,孙策又叫来孙权,对其告诫道:“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不要像我这样逞强,有机会就上,没机会就怂一怂,千万不要学我,不然迟早要众叛亲离、死于非命!”

孙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孙权,以后要当个首鼠两端的鼠辈,千万不能像他孙策一样莽莽莽,莽到最后江东皆反。

“鼠辈不可耻,这是一种生存之道!”

“纵观历史长河,能活下的,往往是鼠辈,高傲的人往往活不长。”

“这就是道德经说的,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

没想到,孙策临死前还能从道德经中领悟出这样的智慧,劝谏自己的弟弟要做鼠辈,不要做大丈夫,鼠辈才能活得久,大丈夫一般容易死于非命。

“权明白。”孙权恭敬回道。

……

许昌

府内

气氛非常凝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曹操政权最大的一次危机来临。

看着在场的众人,曹操知道,这些人很多都已经偷偷联系了袁绍那边,就等着他曹操一死,他们就立马投降袁绍,继续当袁绍的臣子。

但这种事,心里知道就行,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大家面子上都挂不住。

因此曹操只是故作镇定道:“胜败在此一举,还请诸位与我同心!”

“同心协力,共拒袁氏!”郭嘉及时捧哏。

首节 上一节 257/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