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287节

但是吴大帝孙权他信了,他坚定地相信海外一定有一个叫“云中君”的国家,而那些胆敢到建业搞诈骗的海盗,肯定就来自这个“云中君”国。

他要找到这个海外国度,然后征服它!

因此,就有了孙权派遣上万人乘坐上百艘大船前往海外寻找“云中君国”。

不过现在是冬季,吹的是西北风,所以这上百艘船在出海后没多久就顺着风向来到了甘蔗岛北部海域。

领头的便是诸葛直和卫温,当他们到达北甘蔗海域,他们随便找个地方上了岸,在岛屿步行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后,他们看见远方有一座城市。

“这里居然有城?”诸葛直大惊,心想,难道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云中君国吗?

然而,他们早在进入甘蔗海域时就被王家提前发现,因此等他们想要前往那座城市看看时。

咻咻咻!

嗖!

大量箭矢朝他们射来。

“啊!——”

许多吴军士兵当场死亡。

“杀!”

树林里杀出许多伏兵,每一个都装备精良。

吴军陆战本就不太行,如今还是在没有丝毫防备的情况下被王家提前埋伏,自然是溃不成军。

“投降者不杀!”甘蔗太守蔡琰亲自前来招降吴兵。

八千多吴兵放下武器,乖乖投降。

对于孙权不远千里送人头,王家自然是不会有一点客气,照单全收,送多少要多少。

八千多精壮汉人,被王家打散,分配到各个开荒区开荒,上百艘吴国大船直接被王家没收,从此成了王家的货船,至于诸葛直、卫温二人,则被王家暂时定性为战犯,送到万里之外的皮毛岛(库页岛)改造。

皮毛镇新的镇长名叫荀适,是荀攸的儿子。

“你们是什么人?放开我,否则我们陛下不会饶恕你们!”

诸葛直还想反抗,但无济于事,等待他的将是沼泽与冻土。

之所以不让诸葛直、卫温留在甘蔗岛,是担心他们发动吴兵叛乱。

与此同时

在遥远的香料群岛(印尼群岛),已经九十七岁的张仲景依旧生龙活虎,他现在正带着几十个王家治安兵和五个王家亲兵以及五个医者正在拜访当地一个原始土著部落。

“阿扎西啵啊呐。”

土著首领说着奇怪的语言,但张仲景却能够大致听懂。

张仲景从燕侯纪年前十年(200年)开始走访各个瘴气弥漫区域,寻找抵御瘴气的方法。

现在已经是燕侯三十七年,时间已经过去四十七年,他已经寻找到了许多能够轻微减缓瘴气伤害的办法,但依旧没有明白具体原理,所以他没有放弃,继续深入探索更多瘴气区域。

这四十七年来,他先是到甘蔗岛探索了许多甘蔗人部落,后来又交趾地区探索,之后还去了九真郡和儋洲岛(海南岛),再之后又去了林邑国,之后又来到了水果岛(菲律宾),最后又探索了香料群岛(印尼群岛)。

每次探索,他都要与当地土著同吃同住,只有这样实地考察和体验,才能真正了解土著人解决瘴气的方法。

都说交趾地区瘴气弥漫,可是到了香料群岛以后,张仲景才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瘴气弥漫。

跟香料群岛一比,交趾都算是人间仙境。

这里一年都是夏季,而且全年高温多雨潮湿,蚊子比巴掌还大,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但就是这种不是人待的地方,居然生活着许多土著,这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当地土著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张仲景带来了先进的农耕种植技术,收到土著的热情款待。

不过岛屿上也不是所有土著都热情好客,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好战的部落,一看见陌生人就直接攻击,甚至还遇到过两个食人族部落,也是看着亲兵和治安兵的战斗力才带着张仲景逃离险境。

张仲景学习着当地的土著,将一些奇怪的香料涂抹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只要这样就能有效抵御瘴气的毒害。

同时,土著长老还带他到雨林中采集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药材,只要将这种药材放入嘴中反复咀嚼,吃下上百片这种药材,即便不小心被瘴气毒害了,也有概率活下来。

回到部落居所后,张仲景开始将今天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他负责说,一旁的一个医者负责者,他将这种奇怪的药材命名为【青蒿】,并且在一旁标注:有治愈瘴气毒害的效果。

这本书被张仲景命名为《伤寒杂病论》,是一本医学百科全书。

这本书对于王家的价值而言,甚至超过了一百个荀彧。

对于不想争霸中原的王家来说,名将名臣的作用是远不如医学、工匠、天文地理上的技术突破的。

“也是时候回辽东了。”张仲景入乡随俗穿着兽皮衣服,头发也被剪短,直接披头散发,因为这里降雨太多,不剪头发很容易滋生虱子和头皮疾病,而且因为气候太湿热,不适合穿太多衣服。

虽然都是披头散发,但这跟中原那些浪漫的士人是有本质区别的。

张仲景披头散发只是单纯地适应环境,这叫实事求是,不拘小节,中原士人们披头散发则是特异独行的行为艺术,属于没事找事。

第389章 袁赵(十九)

燕侯三十九年春

小皇帝长大后,想要从太后娘家人手里夺回权力,是大汉一直以来权力争斗的核心问题,如今,这个问题也开始考验赵国。

长安

“这是陛下的亲笔信?”

“正是。”

司马懿看着手里的密信,心中很是惊疑,他正在犹豫不决。

皇帝袁芳今年刚好满二十虚岁了,到了成人冠礼亲政的时候。

然而,太皇太后甄宓都已经六十七岁了,却依旧没有寿终正寝,始终不肯让皇帝亲政。

皇帝与外戚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不知为何,小皇帝居然想到了司马懿,想要让领兵在外的司马懿发动兵变,攻入长安城,软禁太皇太后,帮他夺回权力。

司马懿灭亡秦国后,就一直是袁赵的封疆大吏,镇守关中、抵御蜀汉已有数年。

“只要大都督能够帮助陛下软禁太皇太后,陛下愿以郡侯册封司马家族,如同燕侯故事。”袁芳的派出来秘密联络外臣的宦官如是说道。

听到郡侯两个字,司马懿也心动了。

郡侯已经不同于一般的侯爵了,只有前汉的那些开国功臣才有资格被册封为郡侯,他们在事实上的权力已经等同于诸侯。

辽东王氏是大赵境内唯一一个合法的外姓诸侯,已经不是一般的世家了,如果司马氏也有机会的话……

“此事,请陛下放心。”司马懿暂且答应下来。

“等待大都督您驾临洛阳!”皇帝的宦官高兴道。

等到宦官离开后,司马昭兴奋不已经:“父亲,我们现在就起兵清君侧吗?”

“世袭郡侯啊!这可是王合玉才有的待遇!”

然而,更加稳重的司马师却脸色凝重,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更是深不可测。

“虽然太皇太后信任我们司马家族,我们起兵可以达到一个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是,国家的兵权都在甄家外戚手里,而且谁又能保证太皇太后现在有没有收到小皇帝准备夺权的消息呢?”

“万一太皇太后早有准备,就凭我们在长安的这点兵力想要攻下洛阳,那不过是痴心妄想!”

司马懿冷静分析,然后对司马昭教育道:“大丈夫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心浮气躁,如此,才能待时而动!”

说罢,司马懿便开始了他真正的行动。

两个月后

洛阳

因为大赵不是火德,所以不需要再使用“雒阳”,而是改回了前汉时的“洛阳”。

皇宫内

“太皇太后,关陇都督司马懿求见。”选择忠于甄氏外戚的宦官前来通报消息。

甄宓看着甄像收集的情报,心中盘算着,听到这个消息,她原本紧绷着的脸开始舒缓,淡淡道:“让他进来。”

“喏。”

不一会,司马懿进入。

“臣,司马懿,叩见太皇太后!”司马懿很是恭敬。

“大都督不在关陇前线防备蜀贼,为何来洛阳?”甄宓虽然知道司马懿已经是准备站队自己这边了,但还是不忘顺便试探。

“太皇太后!”司马懿同样在试探:“有奸佞小人蛊惑陛下,意图行不轨之事!”

“嗯?”甄宓假装不知情,对司马懿问道:“竟有此事?”

看到甄宓这姿态,司马懿便已经明白,太皇太后果然提前得知了皇帝要要造反的事,他不由得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好在没有站队小皇帝,不然就得死无玩葬身之地了。

兵权都在甄宓手里,士族们与甄宓关系也还不错,司马懿显然不会蠢到要跟甄宓作对,就算侥幸赢了,大概率也是两败俱伤。

现在太皇太后已经垂垂老矣,只要等太皇太后甄宓一死,对付一个废物一般的大司马甄像还不容易?

“确有此事!”司马懿坚定说道,他赌对了,站在了太皇太后这一边。

又三天后

首节 上一节 287/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