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03节

看着满大街参与打架斗殴的胡人汉人尸体,王妙摇摇头,只能在心中感叹这个世界太残酷。

进了宫,他先是遇见了太子宫的太子妃贾南风,正见得太子妃贾南风在跟一群长相俊美的宦官玩耍。

而那些俊美的小宦官,也只能强忍着恶心,跟丑陋的太子妃嬉闹,还得假装自己很快乐。

这个贾南风,是贾充的女儿,而贾充是贾逵的儿子。

贾逵本来只是一介寒门,但是曾经跟随吕玲绮多次击败孙权的十万大军,靠着战功身居高位。

其子贾充,又靠着站队司马昭,得到司马家族的重用,使得贾氏一族终于跻身成为士族,女儿还幸运地成为了太子妃。

贾南风是一个丑陋的女子,却成了太子妃,而且喜好美色,并且她跟王妙王娥同龄,也是二十三岁,不过比王妙要大半个月。

当贾南风看到俊朗文雅的王妙路过太子宫时,她双眼都在发亮,忍不住就要上前去跟王妙打招呼、套近乎。

第409章 血色衣冠(二)

“见过太子妃,奴婢奉命引燕国世子去拜访王昭仪。”

负责给王妙带路的宫女对太子妃贾南风恭敬道。

“臣,王妙,见过太子妃。”王妙连忙对贾南风行礼。

贾南风此人虽然长得丑陋,而且心狠手辣,但却聪慧伶俐,手段高明,善于选贤任能,算得上是颜值变低的吕后。

“小女子见过燕世子。”贾南风故作女儿态,她的丈夫司马衷长得也一般,而且是个傻子,民间经常有童颜嘲讽他们是傻男配丑女。

王妙感觉有些恶心,于是回道:“臣还要拜访姑母,先行告辞。”

“燕世子!”贾南风还想要挽留王妙,但王妙头也不回赶紧跑路。

待来到王娥寝宫,却又被告知王娥正在御花园与其他嫔妃下棋。

在宫女的引路下,王妙一路来到御花园,在漫天沁鼻的花香中,正见得一位淡淡荷花色襦裙女子正跪坐在一块软席上,看着石制棋盘上的棋子发呆。

“见过昭仪。”王妙对王娥恭敬道。

“巧麟?”巧麟是王妙的表字,王娥与王妙早就相识,从小就是玩伴,不过那个时候,两人都还只是十一二岁的小孩。

当初王霆作乱时,她们才十岁,跟随王霸王雪逃难到了嫦娥城。

“姑……姑,万安。”虽然在外人面前称呼王娥为姑姑,可是两人面对面时,这个称呼就显得非常生疏。

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大几天的俊伟侄子,王娥先是稍有愣神,然后自顾自地收拾棋子,并对王妙问道:“我的父亲大人真的是病逝的吗?”

她离开燕国已经有十年,并不知道燕国之事。

对于王霸只死,王妙也不清楚,他也只能按照燕宫的说法回答:“是的,先君薨逝时,燕国正在下雪。”

“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回燕国?”王娥幽幽问道:“不是说我王家女子不用外嫁吗,为何又要将我送入宫廷。”

“局势所迫。”王妙回道。

当时燕国内忧外患,与中原联姻是最好的选择,为了生存,也只能打破自己定下的规矩。

这时,皇帝司马炎驾驶着羊车来到花园。

不过羊车只是从王娥王妙这里经过,很快就被别处的嫔妃吸引。

一个月前,统一天下后的司马炎终于暴露本性,不再勤政爱民,转而沉浸后宫,不仅把吴国孙皓的姐妹嫔妃公主全部收入后宫,还要求所有公卿大臣将自己家族长相美丽的少女送入宫廷,同时又让自己的亲信在天下各郡县收集美女。

一时间,大晋皇帝司马炎后宫之中居然有嫔妃上万名,宫女十多万,简直闻所未闻。

由于嫔妃太多照顾不过来,司马炎还用羊车来随机挑选每天要玩耍的嫔妃。

有一些渴望得到宠幸的嫔妃便会在自己的居所布置许多山羊喜爱的香料食材等。

而且司马炎自己也喜欢喝琼浆酒,哪怕上朝时也是披头散发,这样更容易散发喝琼浆酒带来的热量。

如果是回到宫中,那更是了不得,穿着一件随时可以脱去的睡衣就到处随机挑选嫔妃作伴。

“下一盘吧。”王娥没有兴趣争宠,而且还有意回避司马炎,相比后宫争宠,她更想回到燕国自由自在。

猜子过后,王妙执黑棋,第一手居然下在天元。

虽然这个时期的围棋只有十三格,下天元的失分没有十九格那么严重,但无论如何也是一步蠢棋。

王娥也只当王妙这是在让一先,没有多想。

下到后面,王妙的大龙被困住,一路向着天元方向逃跑,最后还靠着原本落在天元的那颗棋子逃出生天,然后黑龙返身回咬,将紧追不舍的白龙拦腰切断。

“天元,还有这种下法。”王娥投子认负,她居然被一手天地大同给击败了。

简单聊了聊家常后,王妙觉得气氛有些尴尬,由于年龄太接近,又是从小一起玩的玩伴,所以两人之间不像是长辈与晚辈,反而更像是红颜知己。

王妙向王娥告辞:“侄儿……先告辞了。”

王昭仪靠着王妙离开的背影,久久不语,等到王妙彻底离去后,一旁的宫女才出言提醒:“昭仪,燕世子已经出宫。”

离开皇宫的王妙按照之前的计划,先是拜访三公九卿,然后又拜访了各个世家士族,最后还顺带拜访了一下洛阳的一些富商。

这样一个流程下来,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王妙的名声也逐渐传遍了洛阳,许多达官显贵也知道了王妙是燕国世子,甚至是被大晋朝廷排斥的竹林七贤也顺带拜访了一下,但跟他关系最好的,还是大晋棋圣张华。

张华此人出身寒门,围棋造诣极高,多次出谋划策,还力劝司马炎坚持王珏的四路伐吴战略。

但也因为他出身寒门,所以被世家大族们排斥,每次张华被司马炎升官封爵时,都会有许多世家子弟站出来反对。

如今的大晋王朝,让一个寒门子弟出人头地,比让世家吃屎还难受。

官员中,最权贵者,莫过于贾充,贾充的女儿贾南风是当朝太子妃;世家中,最有名望者,莫过于弘农杨氏,司马炎的皇后便出身弘农杨氏。

为了获得世家士族的支持,司马炎进一步修改了九品官人法。

以前的九品官人法是【才能】在前,【家世】在后,现如今,【家世】在前,【才能】在后。

意思就是说,选官任职时,首先看你的家族背景,在家族背景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有才能的。

这跟以前首先看才能,在才能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家族背景更好的时候,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说,袁赵时期的九品官人法比后汉末期形同虚设的察举制更好,那么大晋时期的九品官人法,就跟后汉末期的察举制半斤八两了。

唯一不同的是,察举制的潜规则虽然也是优先看家世背景,但没有人敢明着说自己举荐人才时是优先看中被举荐者的家世,都会说自己看的是才能。

等到现如今的九品官人法,举荐者终于可以明着对天下人说,我举荐这个人,就是看中这个人的家世,不看中他的才能。

察举制是实际上正在做不公平的事,然后嘴上还要假惺惺地说自己很公平,九品官人法是明着跟你说,我就是要不公平,你能怎样?

第410章 犁庭扫穴(十二)

当王妙正在长安拜访一众权贵时,纪年已经来到了燕侯七十一年冬,今年的冬天,草原突然遭遇大规模雪灾,漠北的坚昆等部族无法承受雪灾的损失,于是脱离漠北都护府的管辖,擅自南下劫掠漠南的鲜卑诸部。

而大晋朝廷显然没有能力来一次漠北大决战,不可能再来一次草原大征服。

由此,漠北都护府已经不复存在。

而漠南都护府的鲜卑诸部,有些选择硬撑着挺过雪灾,有些则选择铤而走险,叛离中原,南下劫掠生活物资。

燕北草原的鲜卑三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名称,分别是宇文鲜卑、段氏鲜卑、慕容鲜卑。

这三个鲜卑部落联合南下,劫掠幽州。

刚上任的幽州刺史张华上书请求征讨燕北鲜卑,皇帝司马炎同意了。

为了更好地击败燕北鲜卑,司马炎还以宗主国的身份,下诏让燕国出骑兵三千,从东面夹击燕北鲜卑人。

燕侯王霜欣然同意,于是,便了有半年后,也就是燕侯七十二年秋的北伐。

燕北鲜卑三部在汉城一战中损失惨重,如今修养了这么多年,还有骑兵两万。

大晋朝廷出兵三万讨伐燕北鲜卑,包括中原骑兵五千,羌胡仆从骑兵五千,南匈奴仆从骑兵五千,鲜卑仆从骑兵一万,燕国骑兵三千,幽州本地突骑两千。

高显城

已经四十五岁的王霜,统率着三千燕国骑兵准备出征。

这三千骑兵,是燕侯王霜东拼西凑出来的。

辽东本土只有三千步卒和一千骑兵,其中轻甲步卒两千五百,重甲步卒五百,轻甲骑兵八百,具装骑兵两百,这是燕侯王霜能够直接掌控的全部力量,还想要更多兵力,就只能从海外各个城主那里征调,亦或是临时招募乡勇。

每个城市都被分配了征调名额,离得近的纷纷派遣士兵参战,离得远的直接用钱抵消。

这样东拼西凑下,才拼凑出三千轻甲骑兵。

虽然燕国整体的实力一直在上升,但燕侯的实力却一直没有太大变化,能够掌控的始终只有辽东。

王霜王雪两姐妹夺权后,轮流执政,每三年轮流一次,王雪为燕侯时,王霜做尚书令,王霜为燕侯时,王雪做尚书令。

好在姐妹俩亲密无间,所以这样轮流执政下,并没有产生什么矛盾。

不过散装燕国却苦恼了司马炎,他一直搞不懂燕国到底谁说了算,怎么连燕侯这种位置都还能轮着坐。

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辽东大部分城池已经修缮好,无人耕种的荒田也安排了新的移民耕种,各种在战争中损坏的水利设施、道路桥梁、民居村舍、坊市楼阁也都重建好了,现在只剩燕宫和燕都的扩建还没有完成。

除了休养生息,王霜王雪姐妹俩还进一步完善了燕国的宗法制度,以免将来出来继承权上的混乱,导致又发生大规模内战。

依照姬周礼法,诸侯以封地为氏,故而,燕国宗室,当为王姓燕氏。

凡王家子弟,有家族议会名额者,皆可称之燕氏,无名额者,可称之王姓,其后代亦可随意改姓,不复为燕国宗室子弟也。

这是打算通过更加严苛的宗法制,将王家旁支从燕国宗室除名,使旁支也如同普通百姓一般需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养活自己,而不能坐享其成,要不然,宗室子弟太多的话,就会养不起。

(后世之明朝,宗室子弟太多,又优待宗室和士绅,以至于普通百姓和食利者的比例过于畸形,导致整个社会结构越到后期越不稳定)

首节 上一节 303/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