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64节

你的文明表现在诗歌上,我的文明表现在战马上。

当你认为对方是蛮夷时,对方也认为你是蛮夷,所以这个世界上,其实所有人都是蛮夷,你我他都是蛮夷,这就是蛮夷相对论。

中原流行的是蛮夷绝对论,认为其他文明都是蛮夷,没有一丝一毫可取之处,华夏文明是无敌的、顶尖的,因此华夏文明不应该学习其他文明。

燕国流行的则是蛮夷相对论,认为其他文明虽然有很多地方不如燕国,但也有燕国不如其他文明的地方,所以燕国需要学习其他文明的优点。

当你鄙视对方不会吟诗作赋时,对方也在鄙视你不懂战争技术。

剑术高手鄙视枪术高手,认为对方不懂剑术,所以是蛮夷,枪术高手也鄙视剑术高手,认为对方不懂枪术,所以是蛮夷,所以大家都是蛮夷。

等到高句丽大军逐步靠近时,在各个军官的指挥下,弩兵开始朝高句丽人射箭。

战争越到后面,个人的勇武作用就越来越低,打仗不是靠一群莽夫嗷嗷叫,而是有条不紊的指挥,听从命令的士兵,良好的晋级制度,健康营养的伙食,持续不断的训练。

哪怕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也只是在起家之初,几百人上千人规模的战斗中才敢冲入敌阵,规模大了以后,照样是稳坐后方进行指挥。

七进七出的赵子龙也只是化妆成普通老百姓,靠着聪明才智躲过了敌人的搜查,并且杀了几个有所察觉的小兵而已。

“预备……放!”

咻咻咻!

嗖!

高句丽长矛兵连战甲都没有,全部穿着布衣,一射就得死一大片。

平时在山里还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埋伏燕国士兵,让燕国士兵不敢进山里跟他们战斗,现在到了平原上,那就是待宰羔羊。

“举盾!”

高句丽贵族指挥着,随后,各种敲锣打鼓过后,已经被射起一大片的高句丽人,后面活着的纷纷举起木盾。

然而,轻薄的木盾依旧无法抵挡燕国改进后的强弩,只有那些很厚的木盾才行,可是那些很厚的木盾又太重,举起来后非常消耗体力。

更可怕的是,燕国不只有强弩。

砰!

十辆投石车向高句丽的军阵中抛射许多绑了石头的火油木桶,木桶在地上砸碎。

随后,十几个长弓手在箭矢上装载一个小竹筒,竹筒内塞满火药,将火药点燃,里面还有还有凝固的火油也被点燃,火花溅射,箭矢抛射出去,点燃高句丽阵地上的火油。

还有投石车抛射火石,防止高句丽阵地的火油没能被点燃。

“放!”

嗖!

轰!

“啊!!!”

“哇啊!——”

熊熊大火燃烧,高句丽长矛兵葬身在一片火海中。

趁着高句丽人发生混乱的机会,瞭望塔上的燕恋指着远方喊道:“具装骑兵,立刻出击,截断火海与非火海的高句丽人,阻止高句丽人逃离火海!”

当火海处的高句丽人想要逃出来时,一千具装铁甲骑兵朝他们逃跑的方向横杀过去,弧首刀将他们的喉咙割破,一个个倒在地上死去,任由身后的火海蔓延而来。

还想逃?哼!

第510章 乌合之众(十四)

高句丽人成分复杂,大部分都是扶余人、勿吉人、肃慎人,还没有被高句丽人融合,被迫加入战争。

现在的局面类似于淝水之战,兵力多的一方成分混杂,什么族群的都有,内部一盘散沙,兵力少的一方占据主场作战优势,而且团结一致。

因此最后的结局也跟淝水之战一样,所谓的二十万高句丽大军,在混乱之后又被燕国铁浮屠一顿冲击,很快就士气溃散。

那些被迫参战的扶余人率先脱离战场,成为了逃兵,随后,勿吉人和肃慎人也跟着逃离,到最后,只剩督战的三千高句丽轻甲步兵还坚守在战场上,坚持不懈地杀逃兵。

燕国铁浮屠回到自己的阵地后,连忙更换了战马,之前的战马在刚才那轮冲锋下已经耗尽体力。

更换战马后,直接朝着高句丽三千轻甲步兵冲去。

不过也不是所有高句丽人都往后逃跑,总有那么一些想不开的,居然往前突围。

几百个搞不清状况的高句丽人冲向正在装载箭矢的燕国弩兵。

“更换梨花枪!”

指挥官立刻指挥着弩兵们扔下强弩,使用梨花枪近战。

漱漱漱!

梨花枪的前头竹筒被点燃,冒出绚丽的火花。

嗤滋滋——

“啊!!!”

一个冲到跟前的高句丽勇士,还没等他拼死一搏,他的眼睛就被梨花枪的火花溅射烫伤,他捂着烫瞎流血的眼睛,倒在地上哀嚎不断。

噗嗤!

燕国士兵很有纪律性,第一排的士兵并没有擅自补刀,而是继续紧握长枪,对准正在冲来的高句丽人,让自己身后的队友蹲下来去戳死那个倒在地上哀嚎的高句丽人,防止第一排士兵补刀时,敌人趁机冲进来撕破防线。

这是燕国第一次使用火药近战,也是第二次使用火药投入战场,上次虽然用火药包裹石头攻城,但效果不大。

很快,在具装铁骑骑兵的冲击下,分散起初杀逃兵的高句丽轻甲骑兵也被各个击破,高句丽兵败如山倒。

十多万人仓皇北逃,高句丽的贵族们脱下身下的重甲,赶紧向着远方跑去,他们甚至不敢守城,怕在城里被乱兵杀死。

燕国也不客气,直接占领了无人防守的扶余城,并且把扶余王和扶余贵族迁回扶余城,让他们复国,吸纳那些被高句丽人强迫的扶余人,帮助燕国抵挡高句丽人的南侵,就如同光武帝刘秀让南匈奴抵挡北匈奴一样。

经此一战,燕恋声名远扬,很多人都知道燕国的女君主在扶余城南以三千破二十万,是当今天下的女战神。

高句丽人更是惶恐不安,起码二十年之内都不敢再南下,而是专心蚕食勿吉残部。

(这个勿吉就是后世北宋时期的女真,生活在今天的黑龙江哈尔滨一带,只是名字叫法不同。)

对于东北地区各个势力的所处位置,是这样的。

【燕国:辽宁省、朝鲜、韩国

高句丽:吉林省东部、海参崴地区

扶余:吉林省西南部

勿吉:黑龙江、吉林省北部

肃慎:外东北

黑水:库页岛

契丹:内蒙古科尔沁草原

库莫奚:河北省承德市、河北省张家口市】

契丹和库莫奚是燕国的商业合作伙伴,大家合作一起赚钱。

扶余、勿吉是燕国的小弟,正在被高句丽蚕食。

肃慎是燕国的盟友,但因为距离太远,所以很少联系。

黑水是向燕国臣服的土司,名义上属于燕国的一部分。

高句丽是燕国的宿敌,已经相爱相杀五百年。

可以看得出来,高句丽四周全部都是他的敌人,要么是燕国小弟,要么是燕国的爪牙,要么是燕国的盟友,可就是在这种四面皆敌的战略环境下,高句丽还是发育起来了,这不仅是黑疫给了高句丽机会,也是高句丽连续出了三代长寿明君的结果。

明君也就算了,还连续出三代,连续出三代也就算了,还每一代都是在位时间超过五十年的长寿者。

(历史上,这个时期的高句丽也因为连续出了三代长寿明君,进入了鼎盛期,直到后三国时期才开始由盛转衰,最后还跟广神拼了个两败俱伤。

燕国有一些贵族也在研究高句丽,为什么在被燕国打压得只剩一千多人口的极端情况下,居然还能重新崛起,难道真的是天命所归吗?

高句丽这个大敌解决后,燕恋开始着手处理嫦娥城叛军的事宜。

十天后

嫦娥城

高句丽人惨败的消息传到嫦娥城,所有人都惶恐不安。

当燕公恋的一封劝降书抵达嫦娥城时,所有人都丧失了继续抵抗的勇气。

在劝降书里,燕恋表示,只诛杀带头造反的逐鹿行会黄会长,其余人等不追究责任。

看着周围人不怀好意的目光,黄会长知道自己已经是死路一条,于是他凄惨笑道:“我可以死,但希望大家照顾我家人。”

“请会长放心吧。”众人都点头答应,准备接受朝廷的诏安。

临死之前,黄会长又看着众人,发现众人并没有劝阻的意思,他只好“锵”地一声拔出佩剑,随后自刎而死。

为了进行统战,燕恋履行了承诺,真的没有为难其他反贼。

一些已经造反的行会,也纷纷杀死自己的会长,接受了燕恋的诏安。

而那些想造反,却还没有造反的行会,眼见已经没人造反了,知道大势已去,也只能作罢,继续安稳地成为顺民。

燕恋废除了行会城市选举市长的权力,各个自治城市的市长,由燕都九卿直接任命,行会可以向燕都弹劾市长,但是没有权力直接投票驱逐市长。

一直在分权路上走下去的燕国,难得向着中央集权路上走了一步。

首节 上一节 364/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