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74节

又一年后

燕公三百二十二年夏(532年)

乐安郡

乐安城

城门打开,太守、县令等官吏纷纷站在城门口,恭敬地迎接燕兵和燕属魏兵入城。

侯景如今已经是燕国轻骑校尉兼燕属魏国骁骑将军,统辖燕国五百行会轻骑兵,外加燕属魏国三千步卒,还迎娶了平原公主元明月,成为了元氏皇族的姻亲。

而燕恋的那位从兄,也就是提拔侯景的那位燕国贵族,如今已经是燕属魏国大都督、大将军、大司马、齐王。

虽然头衔这么多,但实际上还是要听命于燕公燕恋。

骑着马进入城内,侯景意气风发,想自己以前不过是大魏的一个军户,每天饱受贪官污吏的盘剥,如今却领兵一方,在山东地带打出了自己的威名,还迎娶了魏国公主,这可真是人生巅峰。

半年多前,正统魏国皇帝元子攸被尔朱家族叛军所杀,好不容易被尔朱荣统一了大半的北方,又分裂成十几个割据政权。

梁国皇帝萧衍让白袍将军陈庆之组织第三次北伐,也仅仅只是攻下了徐州诸郡县,拿下来琅琊郡,把战线向北推移到了南青州,然后就再次出家,又跑去当和尚了。

而燕属晋国和燕属魏国的进展却比较大。

燕属晋国夺取长广、即墨、高密、黔陬、东武,这五个城池。

燕属魏国夺取鱼脊、下密、胶东、都昌、乐城、南皮、博昌、广饶、千乘、乐陵,这十个城池。

每攻下一座城池,城内的人才都会被运到辽东,而剩下的普通百姓,也会被迁徙到光州境内,然后光州境内的百姓,又会被慢慢运送到辽东,年轻力壮者优先被运送。

燕国的运输量有限,因此只有一小半会被运送到辽东,绝大部分人口都会被留在光州,成为燕属魏国和燕属晋国的臣民,至于被掠夺的青州,沿海一带几乎成为了无人区,人口都被强制迁徙了。

尔朱家族的人正忙着内斗,瓜分尔朱荣的政治遗产,贺拔岳正带着宇文泰攻略关中陇西,贺拔胜忙着攻略南阳地区,高欢正在尔朱家族内部左右横跳,坑死一个又一个尔朱家族的军阀。

南方的梁国正在醉生梦死,皇帝萧衍沉浸于修佛。

在这样的局势下,燕兵在山东地区可谓是畅通无阻,唯一的阻碍就是那些不愿意投降的城池。

燕兵进入城内后,并没有劫掠,就连想要劫掠城池的燕属魏兵,也被燕兵阻止。

毕竟这些人口未来都是燕国的开荒工具,杀了就太可惜了,所以只要不反抗,就没必要杀戮。

相比较之下,燕兵在中原的杀戮算得上是非常少了,只要不抵抗,就不会劫掠,起码比动不动就屠城北朝兵、以及每次北伐都要烧杀抢掠的南朝兵显得更加和善。

“城内的工匠、医生、读书人、识字的,可以免费获得粮食,速速来官署领取。”

按照惯例,侯景进入城池后,用粮食诱惑人才自己跑过来,然后把他们送到船上运走。

为了防止滥竽充数,侯景随身携带了一位读书人、一位工匠、一位医生,对那些自称自己是人才的人进行简单审核。

长相中上品质的美女,也会被运到辽东的安置区,作为奖品,被士兵们用积分兑换,一年内都无人兑换者,会成为燕国官府的开荒奴隶,直接运到香料群岛开荒。

因此,被俘虏的女人们,大部分都非常渴望自己成为奖品被兑换,给燕国士兵当媳妇,起码以后衣食无忧,要是被运送到香料群岛开荒,那可真是暗无天日。

无论男人女人人才庸才,在燕国都能物尽其用,不会成为流民无所事事,在燕国,哪怕残疾人都会被运送到香料群岛开荒,根本不会给你安安静静饿死的机会。

打仗是为了掠夺人口,掠夺人口是为了开荒,开荒是为了增强燕国的底蕴,增强底蕴才能打仗更厉害,打仗更厉害才能掠夺更多的人口,这是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

占领乐安城后,侯景并没有急着继续攻打下一座城池“乐陵”,哪怕有情报说是乐陵城空虚,侯景也没有去攻打。

因为燕恋交给他的作战任务就是掠夺人口,顺带掠夺财富,攻城的目的就是为了人口和财富,而不是为了城池本身,在迁徙完刚刚攻下来的城池人口财富前,暂时不要去攻打下一座城池。

一个月后,城内的人口都被迁徙完毕,侯景才让士兵把乐安太守、县令等官吏也赶到船上去,运回辽东当个基层文吏,亦或是给行会们当个职员。

乐安城内,从最高级的太守到最低级的乞丐,只要是个人都有价值,哪怕没有文化的老人家,也被迁徙到光州,去光州给燕属魏国和燕属晋国的官府放牛。

可怜老人在燕国这样的国家是不存在的,燕国从不做亏本的生意,就算是八十岁高龄的老太婆,到了燕国,都必须工作,必须为燕国产生经济效益,不能整天躺着混吃等死。

城池内,哪怕是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个花瓶,都要被运送到光州,只有那些实在搬不走的建筑物,被留在了乐安城。

每攻下一座城池,都要顺便把附近王侯将相们的陵墓给挖了,所有陪葬品全部带走,甚至连尸体也要带走,把古人的尸骨放进博物馆供人参观,以此增加燕都博物馆的内容丰富性。

青州最重要的陵墓,便是历代齐王的陵墓,再加上先秦和两汉都有厚葬风俗,出于把臣民当成自己私产的思想,哪怕死了也要把人世间的一切带进到黄泉继续享有。

不管是姜齐还是田齐,哪怕两汉时期封在齐地的刘氏诸侯王,以及两晋时期封在齐地的司马氏诸侯王,甚至是羯赵、慕容燕国、苻坚秦国、拓拔魏国、刘宋等等割据政权册封在齐地的诸侯王的陵墓,也全部被侯景挖了出来。

上到诸侯王的陵墓,下到某个豪强的坟墓,不管是汉人的还是胡人的,只要是能挖的,绝对一个都不放过,讲究的就是雁过拔毛。

第526章 黄宗羲(二)

一年后

燕公三百二十三年春(533年

嫦娥城

当中原还在群雄逐鹿之时,燕国内部却兴起了《西游记》热情。

林贽临死前,将《西游记》的内容转述给了自己的学生们听,这些学生们,又暗中自己编纂,并且把这些内容一传十、十传百,传得越来越离谱。

民间出现了大量西游传说,各种神话故事也应运而生,比如会随意变化的神猴,好吃懒做的肥猪,吃人的大象妖怪,能够变成美女诱惑男人的洞穴蜘蛛,还有能够延年益寿的仙果。

民间说书人,为了讨个赏钱,自发地对西游进行改编,融合了大量道教玄学、佛门阐学、儒家伦理,又加入了自己的奇异幻想。

“好想去那些神仙们的世界看看。”已经十三岁的黄宗羲刚刚结束了识字和算术这两项基本教育,都是他的舅舅给他请的家教。

这个时期是没有学校之类的基础教育的,只在一些城市有蒙学这种基础识字和基础算术教育,学府这种官方教育机构,接纳的都是已经学有所成的人才。

燕国与中原的区别就在于,蒙学数量更多,学府数量也更多,学府教授的内容更丰富,仅此而已。

小地主、小豪强、富农之类的,一般都是把家里的子弟送到城里的蒙学,进行基础知识学习,而上层社会则是直接请家庭教师到家里教学,最后,他们的目标都是进入学府深造,一些权贵家庭,还会把家族子弟塞给大儒当弟子,一些经学世家则依靠着垄断经学,结交了大量权贵,因为那些权贵们想要让自己的家族子弟学习经学,就只能交好这些有家传经学的家族,这也是学阀能够成为世家的重要原因。

但是普通百姓,那就没有学习途经了,他们连蒙学都上不起,就更加别谈什么经学了。

黄宗羲自小就有舅舅请的家庭教师,因此学习效率比蒙学要更高。

舅舅还专门给他买了各种版本的《西游记》,都是不同的书生自己根据民间传说编出来的。

也有一些人获得了手抄录的《西游记》,然后进行了改编,毕竟徐霞客自己写的《西游记》实在是太过无聊,就是纯粹的旅游日志,没有一点波澜起伏。

不仅如此,还有相应的衍生产品,比如因为徐霞客途经了刘宋,见到了南朝最美公主刘楚玉,所以就有一些燕国书生给这位晋国皇太后编撰了许多情色故事,还画了春宫图。

《山阴公主秘史》《刘楚玉传奇》《宋宫秘闻》《禁忌之恋》等等等等。

各种野史满天飞,比如刘楚玉和刘子业的情色故事,又比如刘楚玉与亲生父亲刘骏的禁忌爱恋。

还有戏班子出演这位山阴公主的野史剧情,把刘楚玉这个平凡的女人扮演成了痴情女。

事实上,她只是一个性欲比较强、而且走长得漂亮的公主,除此之外,跟普通女人没有区别,胆小怕事、贪恋权势、没有主见等等等等。

然而,书生们敢写刘宋公主的艳情野史,却没有一个人敢为林贽翻案。

因为写刘宋公主的淫荡生活,最多被人看不起,可要是敢给林贽翻案,立刻就得掉脑袋。

在翻阅各种版本的西游记时,黄宗羲无意中在其中一本里面看到了这么一句话:致我尊敬的老师林贽,是您启迪了我,让我有了创作这本书籍的想法。

“林贽是谁呀?”年仅十三岁的黄宗羲对自己的蒙学老师问道。

那位蒙学老师是一位燕都学府的才子,而且还是一位资深儒学家,他在听到林贽这个名字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厌恶,极端地厌恶,因此他对学生黄宗羲说道:“一个无君无父的疯魔之人,十多年前已经因为造反而被朝廷处死。”

说罢,又对黄宗羲问道:“你在哪里知道的这个人名字?”

“喏~。”黄宗羲指了指书籍上的一句话:“这里。”

蒙学老师拿起书籍去看,然后皱着眉头,将书籍放在油灯下燃烧,将着火的书籍扔进火盆里,对黄宗羲叮嘱:“这是禁书,也不知道你舅舅的仆人从哪里买来的。”

“可是他也没说什么呀,为什么是禁书?”黄宗羲不是很明白。

“你不用管,反正是禁书。”蒙学老师摇摇头,然后继续为黄宗羲教导四书五经。

经过十多年前的那次事件后,原本对儒学放任不管的燕国朝廷,突然加强了对儒学的重视,鼓励儒学发展,还在官员考试中增加了儒家君君臣臣的内容,要求臣民们向朝廷效忠。

儒学虽然一直都是燕国的官学,但因为曾经发生过王霆之乱,王家贵族们都被王霆这个学儒学魔怔的疯子给搞怕了,所以对儒学放任不管,不支持也不反对,就这样发展了几百年,在没有得到官府明面支持的情况下,居然还是成为了第一显学,力压其他学问。

如今,它们终于得到燕国官府全力支持,发展自然更加迅速。

当中原自己放弃了儒学,转而专研道门玄学和佛门阐学时,偏远的辽东却反而兴盛儒学。

曾几何时,燕国王家还是被统治者时,根本看不起儒学,觉得儒学限制了自己家族实现阶级跃升,等到王家自己也成为统治者后,哪怕发生了王霆之乱,也依旧对儒学很是提倡,因为王家发现,这个学问用来维护统治真的很有效果。

随着王家从被统治者晋升为了统治者,王家对儒学的态度也在逐渐改变。

厌恶儒学,理解儒学,发展儒学。

“好好学习四书五经,学习圣人的经书,将来就可以靠着这些经学知识去参加朝廷的官吏考试,通过考试,你就可以成为正式的燕国官吏,从此衣食无忧,这就是我们读书人应该做的事。”蒙学老师对年幼的黄宗羲这般教导着。

“好~~”秉承着尊敬师长的原则,黄宗羲表面答应,内心却在想: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学这些东西仅仅只是为了成为官吏吗?可是我家这么有钱,不当官也可以衣食无忧呀,为什么就一定要当官呢?

第527章 武王伐纣(六)

两年后

燕公三百二十五年夏(535年)

轰隆!

城墙倒塌,通往吉曲城的关隘被周军攻破。

“男子高过车轮者,杀!”

“女子站起来反抗者,杀!”

隐忍多年的姬昌,终于找到了小复仇的机会,攻灭了阻拦周军东进道路上的邦国。

这个邦国原本是效忠于莽夫赞普,但莽夫赞普强行吸纳别国的人口,把自己仅剩的几个盟友都逼反了。

首节 上一节 374/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