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45节

卫青意气风发,居然作出这么一番大胆的决策。

第60章 龙城飞将(二)

漠南草原

龙城

这里是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在匈奴的地位仅次于单于庭,如果说单于庭是匈奴的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那么龙城就是匈奴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

“杀!!!”

上万的战车和骑兵混编汉军呈现鱼鳞阵冲杀进防备薄弱的龙城。

鱼鳞阵,战车分列数排,每排战车又都处于前一排战车的间隙后面,战车与战车之间是许多汉军步卒手持长戈辅助,而战车队伍两侧,是汉军骑兵,从上空看去,整个军阵就像是密密麻麻鱼的鳞片一样,故而称之为鱼鳞阵。

鱼鳞阵应该算是一种大汉的步车协同战术。

而龙城,则是匈奴少有的简陋城池,里面住着大量匈奴的贵族,囤积着大量匈奴从汉地掠夺而来的财富。

但匈奴主力都去围攻李广等人了,因此在龙城的匈奴部队非常少,仅仅坚持了片刻就被攻破。

虽然叫龙城,但匈奴人毕竟不筑城,这座龙城实际就是用一圈石头将草场包围起来,石头墙的高度也就跟一个人的身高差不多,防御力还不如中原豪强士族的庄园。

“汉军!是汉军!”

“快跑啊!”

“他们怎么敢来攻打龙城的?难道他们不怕孤军深入后被单于歼灭吗?”

城内的匈奴贵族们很是不解,他们骑着战马仓皇而逃,留下大量牲畜、财富、奴隶任由汉军劫掠。

“寇可往,我亦可往!”

卫青豪情万丈,以前都是匈奴人劫掠汉人,今天,终于轮到汉人反过来劫掠匈奴人了,这是汉匈局势的转折点。

已经把自己当成精神汉人的克诺浑在杀起匈奴人来时更是毫不手软,为了向卫青和王长治证明自己真心归顺大汉,克诺浑疯狂屠戮着自己的匈奴同胞,就连周边的汉军士兵都目瞪口呆。

他们屠戮匈奴人,一来是为了军功,二来是给汉人同胞复仇,但这个克诺浑杀起匈奴人来,比他们汉人还凶残,实在是太可怕了。

——

“李广、公孙贺、公孙敖,这三人都该死!他们损兵折将,不战而逃!”

“卫青、王长治,孤军深入攻下匈奴龙城,为我大汉掳掠来大量牲畜、奴隶,他们应该被重赏!重赏!”

长安城为未央宫

看着前线战报的皇帝刘彻又气又高兴,气是因为被他委以重任的李广等人损兵折将,打的非常难看,高兴的是被他看重的卫青和王长治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带着一只负责牵制的偏师就攻下匈奴龙城,成为大汉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

“宣读朕的旨意,李广、公孙敖、公孙贺三人处死刑,太中大夫卫青进爵关内候,飞虎校尉王长治升侍中、进爵少上造,紫荆军候张次公升校尉、进爵右庶长!”

“诺!”宦官回应道。

……

不久后,李广、公孙贺、公孙敖三人花费大量金钱赎罪,急需钱财打匈奴的皇帝刘彻于是看在钱的份上,免除三人死罪,将三人贬为庶民。

同时,皇帝刘彻也在这场战中发现了许多问题。

其一,汉军将士习惯防守,不习惯主动出击,所以这次主动出击匈奴,才会出现三败一胜,只有卫青这路靠着偷袭取胜,其余三路要么被匈奴全歼,要么被匈奴吓得跑回汉地。

其二,军官和士兵配合不够默契,将领和军官配合也不够默契,很多士兵不识字,也看不懂旗语,有一些跋扈军官也懒得给士兵讲解旗语,甚至在军营里虐打士兵,乃至于还有喝兵血的事情发生。

其三,汉军第一次主动出击,没想到粮草后勤压力这么大,才打了第一仗,就消耗了国库里海量的财富。

针对龙城一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皇帝刘彻在心中制定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对于将领、军官、士兵之间配合不够默契这事,只能加大对军队的投入,增加将士们的伙食待遇,让他们花更多时间进行训练,从每月五训,增加到每月十训,乃至每月二十训。

而对于底层士兵没文化、不识字、连旗语都看不懂这个问题,同样只能加大对军队的投入,高价招募那些郁郁不得志的豪强士族子弟去军队里当教书先生,教导士兵们识字和识旗语。

对于将领军官虐打士兵、喝兵血这种事,一方面加强监管,一方面也要加大对军队的投入,提高将士们的待遇,因为有些军官是因为俸禄太低不得不喝兵血。

无论哪种问题想要解决,都必须加大投入,可是国库的钱是有限的,解决这些问题要花的钱又很多,作为大汉的皇帝,如果不想办法捞钱,以后也别打匈奴了,刚开打就破产。

思虑至此,皇帝刘彻在心中构思着一个个捞钱的办法,首先就是把天下郡国的豪强强迁到长安,借口就说是让他们给先帝守陵,这样就可以趁机吞下这些豪强们的家产充入国库。

这种事,文景二帝干过很多次了,但规模都不大,一直都是偶尔来几次。

事实上,皇帝刘彻能想到的很多改制政策,其实都是文景二帝时期就已经有的,只是文景二帝时期中央实力太弱,这些政策只能偶尔来一下,不能长久来,也不能变成固定的制度。

皇帝刘彻的办法就是把文景二帝时期打压豪强和诸侯的那些偶尔性政策变成长久政策,甚至是变成固定的制度。

但是,在迁徙豪强们之前,还得先调查一番豪强们的家产到底有多少。

否则现在就开始强迁,豪强们肯定会哭着说自己是穷鬼,找各种借口哭穷不肯迁徙到长安,这就是打草惊蛇了。

因此,皇帝刘彻决定先派遣谒者们去各个郡县偷偷调查各个豪强们的家产大概有多少,将来迁徙这些豪强时,证据摆在眼前,他们找借口哭穷也没用了。

除此之外,还得加大对商人的征税,商人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交着跟自耕农一样的十五分之一的低税了。

为了国库有钱打仗,必须对商人出重拳!对他们收取重税!直接七层!哼!

豪强们的佃农尚且要交七层,在我大汉的商人,给我朝廷交七层,不过分吧?

还有盐和铁,这些都是暴利,必须由我大汉朝廷来经营赚取利润!

现在豪强和商人们交税的种类太少了,他们居然只交田税、人头税、关卡税这三种,简直岂有此理!

这些豪强家里圈养了那么多奴婢,奴婢能给他们劳动赚钱,所以还要创造个奴婢税,谁家里奴婢越多,交的税越多。

不仅要搞奴婢税,还要搞佃农税,谁家佃农多,也要多交税。

还要车船税,家里有车有船的豪强,也要多交税。

还要交宅院税,家里大宅院多的,房子多的,也要多交税。

反正当官的大多数都是豪强,干脆让当官的也交做官税,当官可以领取朝廷俸禄,但也要从俸禄中扣除一大半当做官税。

皇帝刘彻在竹简上大笔一挥,写下一个又一个为国库捞钱的办法,他非常高兴,只要这些办法都实施下去,还愁没钱打匈奴吗?

——

与此同时,书房王泰然正在絮纸上写道:“可以出售重甲给朝鲜,但必须捆绑销售,朝鲜购买重甲的同时,必须把我辽东王家的人参、珍珠、玛瑙、丝绸、茶叶、兽皮、酒、粮食等等全部一起买走,否则我们绝不出售甲胄,哦、对了,我们对外出售的重甲是猴版的,在我们自己穿的重甲的基础上偷工减料,削弱防御性,绝不能让外面的人穿着比我们王家还厉害的甲胄,王家必须时刻保持在装备上的优势。”

写完便将这张絮纸封在麻布袋子里,吩咐一旁的一位亲兵将这封信递交给王泰杨。

“是。”亲兵答应一声,随后退去。

等到亲兵离开书房,王泰然又查看起之前金手指的变化。

【成就2:龙城飞将:家族成员在草原上的移动速度增加10%】

龙城飞将本来是增加5%的草原移速,但因为跟急袭草原是同类型成就,所以两个成就就直接合并了,效果也进行了叠加。

第61章 金蝉脱壳(三)

三年后

元朔三年

这三年时间里,天下风云变幻莫测。

先是匈奴再度入侵汉地,镇守边境的韩安国被打得节节败退,皇帝刘彻没有办法,只好启用已经被贬为庶民的李广,让李广守卫右北平一带,命令李息从代郡出兵牵制匈奴部分兵力。

同时再次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采用迂回战术偷袭河南地以及河套平原,将盘踞在河南地以及河套平原的匈奴白羊王以及楼烦王驱逐。

此后,武帝在河套平原以及河南地建造五原郡和朔方郡,并升任卫青为长平侯,并加封跟随卫青一起作战的王长治、张次公、苏建三人为陷阵侯、平陵侯、岸头侯。

虽然都是侯爵,但卫青的侯爵是附带封地和食邑的,是有实权的,本质上已经是自治权力较低的皇帝封臣,而王长治等人的侯爵属于荣誉侯爵,只有侯爵爵位,却没有相对应的封地和食邑。

随着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皇帝刘彻的权力也愈发稳固,在卫青的光辉战绩面前,主和派也不敢再继续阻止皇帝开战。

而与此同时,匈奴军臣单于被卫青重创后死亡,伊稚斜篡夺单于之位,有着卫青的辉煌战绩作为依仗,加上匈奴刚刚结束内乱、急于稳定内部政局,皇帝刘彻终于可以集中力量放心大胆地对国内的豪强士族以及诸侯们下手。

比如采用主父偃的推恩令、发布迁茂陵令。

推恩令是针对诸侯们的,迁茂陵令则是针对豪强士族们的。

比如今年,齐王与自己的亲姐姐生孩子,此事被告发后,刘彻便以此为罪名剥夺齐王的王位,将齐王的齐国均分给他的几个儿子,使得齐国变得稀碎不堪。

回想着这三年来的种种,徐老夫子忧心忡忡,不由得长叹一声:“天要亡我徐乡徐氏。”

就在不久前,朝廷认为徐家家产应该超过了三百万钱,要求徐家迁到长安给大汉先帝守陵。

徐老夫子以徐家很穷、根本没有三百万钱为借口,拒绝迁到长安。

然而,徐家的一个佃农因为常年被徐家抽鞭子,于是一怒之下跑到徐乡县县衙告发徐家有良田万亩,家中资产早已超过五百万钱。

县衙的县令等人早就跟徐家勾结在一起,将那个佃农活活打死。

本以为一切就会这么结束,可谁知道,那个佃农的兄弟偷偷跑到东莱郡府继续告发徐家家产可能高达五百万钱。

徐家在东莱郡府却是没有关系,郡守多次下令要求徐家立刻迁到长安给先帝守陵。

徐老夫子觉得法不责众,超过三百万钱的豪强多了去了,肯定没几个愿意去长安守陵的,这项政策到最后肯定跟文景二帝时期一样,愿意给朝廷塞钱的就不用迁,不愿意塞钱的才要被逼着迁。

然而,徐老夫子给东莱郡府塞了一百多镒黄金后,东莱郡府却依旧下令徐家立刻迁到长安。

徐老夫子依旧不死心,准备假装没接到朝廷的命令,看看其他豪强迁不迁,来一个静观其变。

可是,朝廷在等了一个多月也没看见徐家动身迁到长安后,居然直接派遣两千郡县兵讨伐徐家,理由是徐家不肯迁家到长安给先帝守陵那就是要谋反。

同时,跟徐家勾结在一起的徐乡县县令被皇帝刘彻亲自下令斩首示众!

首节 上一节 45/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