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57节

何况,跟王长治一起参军的李息、张次公也是获得了沓氏县的食邑,他们各自都是五百户,加起来有一千户。

把他们两个的食邑也加上,整个沓氏县一大半以上的人口,都是王家的税民。

皇帝一边通过抄家的方式消灭旧的豪强,一边却又通过军功来制造忠心于皇帝本人的新豪强,到了新皇帝即位,又会把上一朝的豪强抄家充实国库,然后通过军功再继续制造新的忠于皇帝本人的新豪强,如此反复循环,算是形成了一种另类的阶层上升通道。

“等等,你回来!”

就在王长治恭敬地退出宫殿时,皇帝再次将他叫住。

“你不是有个参军的堂弟吗?叫王长什么来着?”

“王长羽,字寰翼,原是军中司马,淮南一战,因军功升为校尉。”王长治如实回答。

“哼!把他叫来,朕要考核一下他的军事天赋,你可以滚了。”皇帝越看王长治就越心疼,这么一个大将居然才三十多岁就要辞官回家,但他又不想强行阻止,他是真心爱才,对于没有才学的庸人,他可以杀一个人头滚滚,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但对于有真才实学者,他也不会吝啬赏赐。

“诺!”王长治恭恭敬敬地退出宫殿,临走前又对皇帝提醒:“我家堂弟长羽虽饱读兵书,却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灵活变通,陛下不可重用。”

他只希望自己的堂弟在军队里混个普通的校尉,这样家族以后有其他人去从军时,也可以找王长羽帮衬帮衬,可千万别被皇帝重用,毕竟他知道自己堂弟王长羽没有真才实学,只会猛猛猛,当个冲锋陷阵的先锋官还行,当将军主帅那是万万不行,万一指挥战役打了败仗,以皇帝的脾气,搞不好就要被杀头。

“难道以你以为朕分不清人才和庸才吗?快滚!”

“诺!”

……

“车骑将军王优安攻淮南,却不忍心屠城,还严惩想要屠城的士兵,这样仁义爱民的将军,就算整个大汉也很难找出十个。”

“如今,又听闻车骑将军因为目睹寿春城人相食的惨状而患上心病,这样的慈悲心肠,就算是孔孟圣人再世也不过如此呀。”

“车骑将军宁愿辞官,不要荣华富贵,也不忍心继续打仗,天呐,我大汉这是又有圣人降世了啊。”

“我一定要将车骑将军王优安的仁义之举记载到史书中,为后世之人所瞻仰学习。”

太史令司马谈不断感叹着,并将王优安的事迹写入《太史公书(史记)》中,并对一旁的司马迁叮嘱道:“为父死后,你要继续写这本书,这是我们史官的职责,将真实的历史,用文字记载,一代代传承下去,为后世子孙瞻仰。”

“孩儿明白。”司马迁一家是史官家族,世世代代为朝廷记录历史。

说罢,司马迁便看见自己的父亲将车骑将军王长治单独列传。

《王长治列传》

“王长治,字优安,其先祖曰王康,王康为辽东沓氏游侠,高祖时附于汉,其父王泰然,乃沓氏豪民,闻其爱民,远近皆知。

长治贤,知兵,辽东举之。初为期门郎,善骑射,惜败于卫青。及闽越作乱,帝遣王恢、李息征之,长治统队曰飞虎。兵焦灼,长治以兵法谏卒,袭闽越帅余善,斩其将,逐之,遂克敌。

……

告淮南叛,帝遣公征之,公围七月而破寿春,士卒欲掠城邑,公不忍屠,怒而斩卒。见民相食,公泣而还师,且患心疾,乃致仕归官。”

这篇列传记载着王长治从上林苑禁卫军期门郎时期跟卫青比赛骑射开始,到闽越之战、龙城之战、河套之战、朔方之战、漠南之战、淮南之战、辞官还乡八个大事件。

由于王长治还没死,所以这篇列传其实还没写完,等以后王长治如果有新的事迹,司马迁父子自然会在后面继续加上去。

看着这篇列传,司马迁父子很是满意,但如果让当事人王长治亲自来看,他只会嗤之以鼻。

因为这里面的错误实在太多了。

首先,他的先祖王康不是游侠,而是中原的山贼头子,被秦末的章邯打跑后才逃到辽东沓氏县当起了奴隶主,奴役当地土著和逃难来的中原难民,把他们变成农奴。

其次,这个列传漏了他的爷爷王良,不过除了王家人,外人也不认识死在山林里的王良,漏了也正常。

最后,他的父亲也不是王泰然,王泰然是他叔叔,王泰浩才是他父亲,只不过中原人没几个见过王泰浩的,所以都误以为现在的王家家主王泰然是王长治的父亲,连司马迁父子也有了这样的误解,所以列传里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还有,他也不是靠着贤能和孝顺才被辽东郡府举荐到朝廷,而是靠着王家给当时的辽东郡守塞了很多很多钱。

并且,他也不是因为不忍心才不屠城,至于什么看到人相食而患上心疾以及为死去的老百姓哭泣,那就更是无稽之谈。

不过,虽然这篇列传错误百出,但如果让王长治本人看了,即便内心会嗤之以鼻,但嘴上却会很认可,毕竟能让自己流芳百世,这难道还不好吗?

第77章 辽东官场(一)

两个月后

辽东郡府

“拜见府君。”辽东郡府的大小官员向新任的辽东郡守王长治行礼。

“嗯,诸位无须多礼。”王长治跪坐在专属于太守的位置上,面带微笑地看着郡内众官吏。

“多谢府君。”众官吏再度拜谢,然后起身。

皇帝刘彻还是不忍心王长治这样的人才归隐,那实在是太浪费了,于是便将王长治安排到辽东去当郡守,让王长治在辽东发挥自己的军事天赋,守护好辽东,防备辽东西北面的匈奴左贤王、辽东北面的扶余人、辽东东北面的沃沮人、辽东东面的濊貉人、辽东东南面的朝鲜人。

本来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会让本郡豪强子弟在本郡当官的,主要是为了防止豪强趁机利用官员权势壮大自己的家族,但辽东局势实在是太过紧张,匈奴左贤王屡屡进犯辽东,而上一任辽东郡守却没有能力抵抗匈奴人的侵扰,所以需要王长治这个懂军事的人才坐镇辽东。

看着底下的这些辽东郡府大小官吏,王长治便有些头疼。

除了不能任命郡丞、郡尉,郡守是有权力自己征辟其他官吏的,只有郡守、郡丞、郡尉是皇帝亲自任命的,也就是除了郡丞、郡尉,郡守下面的其他官吏,王长治都可以征辟王家人进来当官。

起初,他是这样想的。

但上任后,他就明白没这么简单了。

郡府内的大小官员,除了郡丞、郡尉,其他无不是辽东各个县的豪强士族子弟,每个家族都塞了一两个人进来当官。

自己如果把他们辞退,然后把王家子弟塞进来,那就等于得罪了辽东一大批豪强。

虽然王家是整个辽东实力最强的豪强,但也不敢得罪整个辽东的豪强。

而地位仅比他低半级的辽东郡丞和辽东郡尉,那也不是一般人。

郡丞张寿,出自文县张家,是张家家主的嫡长子,文县张家是文县最大的豪强,张寿的嫡女还嫁给了当朝丞相李蔡。

郡尉李姚,出自房县李家,是李家家主的嫡传长孙,房县李家是房县最大的豪强,李姚的妹妹还嫁给了代郡太守苏建的次子苏武。

整个辽东郡府就没有一个白身,每个人都有背景,哪怕门口看门的狗都是先帝唐妃家养的狗的后代,连一条狗都比百姓的背景更加深厚。

“不过,我毕竟是辽东郡太守,掌控着辽东的察举资源,每年的两个察举名额,都在我手里,倒是可以利用这个资源将我王家子弟送入朝廷,亦或是将某个跟我王家联姻的家族的家族子弟举荐到朝廷,也不失为趁机壮大家族的机会。”

“当然,即便是走后门,也得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走,否则万一皇帝发现是个庸才,我这个太守也是要负责的。”

这般想着,王长治便对主簿吩咐道:“将郡内计簿拿来。”

“诺。”主簿答应一声,然后去取来郡内计簿。

计簿里记载着郡内的各种信息,比如每个县有多少人口、田亩、赋税,又比如郡内有多少郡县兵等等。

当看到高显县居然只有几千人时,不由得惊讶问道:“一个县才四千人?”

哪怕王家一个家族尚且有两万多佃农农奴人口,甚至沓氏这样的穷困小县都有一万多人口,这高显县整个县一共才四千多人口?

“府君您有所不知,高显县临近匈奴左贤王的势力范围,常年被匈奴左贤王劫掠,县内人口常常被匈奴掳去草原当奴隶,所以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几万人口规模,如今只剩这四千多人口。”主簿如实回答,他这个职位相当于郡守的秘书,太守的一切大小事务都要他帮忙处理。

主簿这个官职不是纯粹的文官,更不是武将,它类似太守的秘书,无论文事还是武事,主簿都可以帮太守处理。

甚至绝大多数时候,很多小事都是主簿直接处理,一些不负责的太守都懒得过问主簿是怎么处理的。

“嗯。”王长治轻应一声,然后继续查阅计簿。

在查阅的过程中,不仅发现类似高显县这种边疆县的人口太少,甚至连一些内地县的人口也很少,比如仅有七千人口的房县。

“这房县在内地,怎么也这么少人口,难道匈奴还能打到这里?”王长治对主簿询问,要知道,房县可是比作为辽东郡府的襄平县还要靠南,匈奴应该打不到那么远,总不至于房县也是被匈奴掳掠了人口。

“额……这……”面对边疆县人口太少的问题,主簿可以畅所欲言,可面对内地县人口太少的问题,他就不敢说话了,只是支支吾吾地说了句:“郡尉便是房县人。”

这样莫名其妙的一句话,没头没脑的,一般人还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王长治明白了。

这郡尉李姚是房县李家家族子弟,房县的人口田亩想来是被这房县李家给兼并隐瞒了,只是为何这房县李家能逃过上次谒者的探查?为何没有被强迁到长安?

看来,再严密的法律,也有疏漏的时刻,沓氏县王家是个例子,房县李家也是个例子。

可沓氏县王家是靠着地理位置才规避了谒者的探查,那这房县李家又是靠的什么呢?

王长治有些好奇了,于是继续查阅起其他县的情况。

他自然不可能去清查房县李家的田亩,这样做虽然能讨好皇帝,帮皇帝抄灭一个豪强家族,帮皇帝充实国库,但也会因此得罪整个辽东所有的豪强士族,乃至得罪天下的豪强士族。

清查田亩人口这种得罪士族的事,就让陛下的那些酷吏去干吧,我王长治只要老老实实地为自己家族谋取私利就行。

辽东一共十八个县,但大多数都是小县,好几个县加在一起的人口也不如中原一个县。

待查阅完各个县的人口田亩情况,他又查阅起郡县兵的情况。

整个辽东在编户上一共只有十七万人口,实际上肯定不止,毕竟每个家族都会隐瞒田亩人口,比如王家就隐瞒了两万多人,这两万多人根本就不会出现在编户里。

虽然编户人口只有十七万,但郡县兵居然高达七千,要知道,即便是中原那些几百万人口的大郡,也才五六千郡县兵而已。

十七万人口的辽东郡居然有七千郡县兵,这种畸形的兵民比例,主要还是因为辽东局势太紧张,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敌人,尤其是西北面的匈奴左贤王。

“我们辽东郡,财政上一直都是入不敷出,每年靠着朝廷从那些中原大郡对辽东郡输送钱财物资才勉强维持?”王长治不禁对主簿问了句。

“是的。”主簿如实回答。

第78章 成就4:将门

辽东沓氏县

王家庄园

家主书房

傍晚

“咳咳~”

首节 上一节 57/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