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63节

【经商:拥有更高的商业头脑】

【猛突:冲锋陷阵时自身实力大增】

【好学:学习文化知识效率提升】

第85章 长炯官场录(三)

长安

未央宫

“这篇《屯田策》有意思,太学教授王长炯?又是辽东王家?”

今日,皇帝在查阅众大臣的上书时,看完其中一篇名为《屯田策》的上书后,很是欣赏,而当看到署名为王长炯时,不禁感叹辽东王家有才之人何其多。

每年,各大臣都可以向皇帝上书提出各种治国良策,即便皇帝不用也不会有惩罚,一旦皇帝用了,提出者便能加官进爵。

这也是文官们升职的办法之一,他们虽然升官速度比不上军功,但优势是安全,不会有生命危险。

今年,王长炯便向皇帝提出《屯田策》,这是一项既不会得罪豪强,又能讨好皇帝的政策。

《屯田策》

“今关东诸郡流民百万,素乘振赡之,费无算,顷之,流民复起,以其无田故。使关东流民往河朔、河西、辽东,使自垦,与之田,则流民无复,新土亦以固。”

由于竹简能写的内容有限,所以王长炯的《屯田策》仅写到这里,更具体的还得等待皇帝召见后当面询问。

基本内容就是说,这些年河水泛滥,导致关东很多郡县出现了流民,多达上百万,以往朝廷对于这些流民都是施舍一点口粮,不让他们饿死,免得他们学陈胜吴广振臂一呼,但这样做只是治标不治本,等到朝廷财政吃紧,减少了赈灾力度,这些被安抚的流民又会重新闹事,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土地,不如把他们迁到新开辟的河朔地区、河西地区、以及人口稀少的辽东地区,这些地区无主的荒原很多,却没有人开垦,让这些流民去这些地区开垦农田,他们自己开垦的农田便是他们自己的,这样既能彻底解决流民问题,也能稳固大汉的这些新疆土。

“好!这个《屯田策》甚好,来人,速速将这个太学教授王长炯召入宫内,朕要详细问问屯田之策。”皇帝刘彻以前也一直很头疼流民问题,自从他即位,黄河就不停地泛滥,好似跟他有仇,使得他每年都不得不花费大量钱财赈灾,如今可算是有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看完王长炯这个既能有利于国家百姓,也不会损害豪强士族利益的《屯田策》,皇帝刘彻又继续看起其它官员上书的治国良策。

大部分都是无稽之谈。

比如有人提议废郡县、复封国,让诸侯王保卫大汉,朝廷就可以不用耗费钱财招兵买马。

还有人提议恢复与匈奴和亲,休养生息,让民众可以喘喘气。

还有人提议取消各种税,不与民争利。

对于这些提议,刘彻冷笑一声,不屑一顾,看了许多,终于又看到一个他想看的东西。

《盐铁策》,桑弘羊。

其中的基本内容就是说,盐和铁都是国之重器,几乎人人都要吃盐,想要造反的也必须有铁,可现在,这样的国之重器却被诸侯们以及豪强们控制,他们万一利用自己掌控的盐铁产业发展自己的私兵,对朝廷进行威胁乃至造反,对于国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而且盐铁都是暴利行业,理当掌控在朝廷手里,为朝廷增加财政收入。所以朝廷应当立刻再度派出谒者,清查天下郡县的盐铁产业,将诸侯们以及豪强们的盐铁产业收为国有官营,胆敢不从者,立刻以谋反罪诛灭全族,但为了减少他们的抵抗程度,收了他们的盐铁产业后,可以适当给他们加官进爵,算是对他们的补偿。

这样的想法,皇帝刘彻很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没有头绪,之前桑弘羊也简单提出过几次,但当时他忙着打匈奴,也就没时间管,现在匈奴大势已去,龟缩在漠北瑟瑟发抖,桑弘羊再度提出盐铁官营,他便决定认真对待。

……

“臣,王长炯,叩见陛下!”

太学教授王长炯接到宦官的消息,自己的《屯田策》被皇帝看中,让他进宫与皇帝详细探讨。

“坐吧。”皇帝微笑着让王长炯跪坐在早已准备好的软席。

“谢陛下!”

王长炯再度拜谢,然后面对皇帝跪坐在下方。

“你们王家还真是了不得,一个王长治战功赫赫,你王长炯还能提出《屯田策》这样的治国良策,你们还有个王长羽,也是个冲锋陷阵的猛将,还有个奇才王长夜。”皇帝刘彻先是拉近关系。

“臣只是尽自己的本分。”王长炯看人说话,以前面对田蚡这种贪心的丞相,自然要提出‘淮上赈曹’这种吸食老百姓血液的政策,如此才能讨好田蚡,现在面对强硬的皇帝刘彻,那自然只能提出类似《屯田策》这样的利国利民之策。

王长炯心中有着许多治国良策的,也有着许多侵害百姓的恶策,但这些策都不能乱提。

比如以前如果在田蚡面前提出《屯田策》这种,田蚡甚至懒得搭理伱,会彻底冷落你,让你一辈子升不了官,那就得不偿失了,又比如现在提出《盐铁策》这种,虽然皇帝刘彻同样喜欢,但会得罪士族,所以策有很多,可是面对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情况,能提出来的却并不多。

人才一直都有,如果上位者自己贪心,人才便会祸国殃民,上位者心系天下,人才便会利国利民。

人才如水,引导得当,便能灌溉万千农田,引导不当,便会成为灾害。

至于他在屯田方向上加上个辽东,则是出于对家族的私心,让流民去辽东开垦土地,包括王家在内的辽东全部豪强士族都能从中获利。

因为等流民辛辛苦苦开垦完土地后,他们再找机会低价兼并这些开垦好的土地,直接不劳而获,何其美哉。

“那你认为,这屯田的租佃又该如何收取?”一番询问后,皇帝得到许多想要的答案。

“农田前三年开垦极其艰难,所以屯田前三年当免除租佃、免除徭役、免除赋税,从第四年开始,自愿承担徭役者,朝廷对他们只收取五成租佃,不愿意承担徭役者,朝廷对他们收取七成租佃。”王长炯缓缓道来,收七成,那就跟豪强士族收的一样多了,还是很合理的。

毕竟要是收的太少,导致豪强士族家的佃农逃荒去给朝廷当屯田客,他王长炯作为《屯田策》的提出者,恐怕会被士族们憎恨。

第86章 辽东官场(二)

又三个月后

一个堪比先帝刘启削藩的大事件引发天下震动。

皇帝刘彻昭告天下,朝廷要推行盐铁官营,凡是私人经营的盐铁产业,必须在一年内将自己的产业上交给朝廷,作为补偿,朝廷会为其加官进爵,同时朝廷还将派出第二轮谒者探访天下郡县。

不过这一次探访不是清查田亩佃农,而是清查盐铁产业,清查出来的盐铁产业都必须在一年内交接给朝廷经营,否则便以谋反罪论处,诛灭全族!

这些谒者虽然官职很低,只有六百石,和县令一样,但他们是皇帝的亲信、天子使者,即便是两千石的太守都要对其礼让三分。

这是很正常的,宫里的那些宦官连一百石都不是,可到了地方上,照样可以对那些六百石的县令呼来喝去。

事实权力并不跟俸禄对等。

……

辽东郡府

“府君,难道我们真的要将自己家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心血拱手送给朝廷吗?”辽东郡府道曹皱着眉头问道。

道曹是专门负责管理郡县道路港口驿站交通桥梁等设施的吏。

官和吏是分开的,一个郡府只有三个官,分别是太守(郡守)、郡丞、郡尉,其余的都是吏。

官只能由长安朝廷任命,吏可以由地方长官征辟,底层吏可以通过察廉晋升为高级吏,甚至有机会通过长安朝廷的察廉成为官。

察举制实施后,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便是面向天下人的举孝廉,每个郡每年都有两个名额,这一类直接当官;第二类则同样是面向天下人的举贤良,没有特定名额,也没有固定时间,长安朝廷哪天想举贤良了就会临时举贤良,这一类看皇帝心情;第三类是面向吏的察廉,通过察廉的吏有机会成为官。

举孝廉自不必多说,能被举的都是豪强士族,举完以后,随便编个孝顺故事糊弄朝廷和平民百姓,比如当初王长生举孝廉成功后,当时的辽东太守为了拿钱拿得心安理得,还主动帮他编了个“长生让桃”的故事,之后在长安朝廷九卿之一的大司农手下瞎混了几个月,然后就被长安朝廷调配到沓氏县当六百石县令。

《长生让桃·沓氏县县志》

“王长生,字易萌,辽东沓氏人,其父王泰然,其母徐采薇,少家贫,虽饥而让其桃于母,太守感其孝,遂举孝廉。”

王长生小时候家里很贫苦,常常吃不饱饭,快要饿死的时候,自己都舍不得吃的桃子,让给自己的母亲徐采薇吃,辽东太守对他的孝心很是感动,于是举荐他去朝廷当官。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当初王长生能被举孝廉,主要还是靠的王家塞钱,其次他自己也确实从小饱读四书五经,也还算博学多才。

而跟王长生这种举孝廉直接当官的不同,辽东郡府道曹的家族是个普通的豪强士族,实力不是很强大,也没有那么多本钱像王家一样用钱砸晕太守,所以也仅仅只是把他一个人塞到这郡府当个吏。

虽然他家只是个普通的寒门,但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其家族附近刚好有个天然矿场,所以他们家族就发展出了冶铁。

此刻朝廷要将天下的盐铁收为官营,他很是担心。

“究竟是哪个混蛋向陛下提议盐铁官营的?该死!”辽东郡府的仓曹也在一旁咒骂一声,他是负责管理郡府仓库的。

“听说是那个桑弘羊。”贼曹也是咬牙切齿,他家有个小盐场,虽然规模不大,但也舍不得上交给朝廷。

至于说朝廷的补偿,呵呵,那就是个笑话。

朝廷从士族身上拿走十分,再从这十分里取出一分还给士族作为补偿,这都是常规手段了。

上次迁茂陵令,不知道多少三百万钱以上的大家族被强迁到长安,而他们从朝廷得到的补偿仅有二十万钱罢了。

舍弃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几百万钱家业,换来的不过是二十万钱的补偿,这种补偿,谁爱要谁去要。

“这个桑弘羊,真该死!”郡府狱掾也骂了句。

利益攸关之下,他们已经无法再假装尊敬,竟然直接当众骂起朝廷大臣。

而太守王长治、郡丞张寿、郡尉李姚三位大佬却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看着底下郡吏们发牢骚。

这一年时间里,王长治将王妙春嫁给了张寿的儿子为妻,将王雁蓉嫁给了李姚的弟弟为妻,将王涵雁嫁给了张寿为妻,将王凌雪嫁给了李姚为妻。

而与此同时,辽东各个县一些比较弱的豪强士族也将他们的女儿嫁到王家为妾。

就连王长治也娶了李姚的妹妹为妻,同时让王长安取了张寿的女儿为妻。

这样相互联姻下,整个辽东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家族都跟王家是姻亲关系。

这也导致他们之间辈分关系很乱。

张寿的女儿嫁给了王长治,所以王长治是张寿的女婿,但王长治的堂妹又嫁给了张寿,所以王长治同时还是张寿的大舅哥,但是李姚哥哥也娶了张寿的另一个女儿,所以李姚也算是张寿的女婿,但张寿的父亲也娶了李姚的姐姐当妻子,所以李姚也是张寿舅舅,同时李姚还娶了王长治的堂妹,所以王长治也是李姚的大舅哥,但王长治也娶了李姚的妹妹,所以李姚也是王长治的大舅哥。

总之他们之间关系很乱,连他们自己都分不清辈分,所以平日里都是以官职互相称呼。

辽东的这些跟王家联姻的士族们,他们默许王长治在举孝廉时给王家子弟走门口,而作为回报,王长治则对他们在地方上鱼肉百姓的事装作不知道。

“诸位,现在大家都是自身难保,但我们辽东士族必须团结起来,绝对不能互相举报、同室操戈。”王长治懒得多说,辽东豪强有几十个,但有排面的只有八个,其余的都是小鱼小虾,在寒门里都属于底层,根本不值一提。

这八个辽东士族按照按照实力排名,分别是:

沓氏县王家、文县张家、房县李家、襄平县鹿家、平郭县郭家、西安平县卢家、辽阳县陈家、无虑县钟家。

王家有太守王长治,张家有郡丞张寿,李家有郡尉李姚,鹿家有襄平县县令鹿丸,郭家有平郭县县令郭靖,卢家有西安平县县令芦苇,陈家有辽阳县令陈世美,钟家有无虑县县令钟会。

整个辽东的大小事务,基本也是由八大家族共同商议决定。

首节 上一节 63/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