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68节

“杀出去!”

张骞很是冷静,对随行的几百个随从命令道。

“杀!”

几百个汉国使者在张骞的指挥下向着城外杀去。

然而,城门口的局势实在太乱了,张骞、王长夜、使者们在茫茫人群中被相互分离。

……

一个月后

乌孙国内乱终于结束,新登基的乌孙王很有雄心壮志,对着底下众多大臣道:“我乌孙国被匈奴蹂躏数十年,每年都要将公主送给匈奴人当玩物,还要赠送给匈奴大量财物,并且被迫高价收购匈奴的货物,本王要改变这样的耻辱局面。”

“大王!匈奴实力强大,我乌孙国绝不能以卵击石!”有大臣赶忙劝说。

“请大王收回成命!”其余臣子也劝说道。

“闭嘴!本王之前从一伙来自什么中原的商队使者口中得知,匈奴被一个叫作汉的国家打得溃不成军,连单于庭都被摧毁,甚至连匈奴人的圣山狼居胥山都被那个叫作汉的国家的一个将军刻下战功,现在匈奴奄奄一息,正是我乌孙国反攻雪耻的大好机会!”乌孙王冷哼一声,然后对一旁的亲信道:“将汉国使者召见进来。”

“是。”那个亲信答应一声,然后去传唤张骞。

不一会,张骞带着两个护卫来到王宫,用乌孙语对乌孙王弯腰恭敬道:“尊敬的乌孙王,我是来自中原大汉的使者张骞,我代表我大汉的皇帝陛下向您问安。”

这一年多来,住在赤谷城的张骞没有白白浪费时间,而是将乌孙语学得很流利,每日还顺便教导王长夜等人一起学习乌孙语。

“汉国使者请坐。”乌孙王微笑着回道,然后对张骞问道:“敢问贵国是如何击败匈奴的,可否告知?”

听到这话,张骞知道机会来了,于是赶紧把卫青霍去病王长治是如何反攻匈奴的事迹缓缓道来。

听完张骞的描述,年轻的乌孙王很是向往,以前他还只是个王子的时候,他的亲姐姐就被父王送给匈奴右贤王当玩具,后来就听闻自己的公主姐姐被活活玩死了,这让他很是愤怒。

他想要复仇,可是周边的人都告诉他,匈奴太强了,反抗的话,整个乌孙都会被匈奴屠戮,牺牲一个公主,却能换来整个国家的和平,这难道还不够吗?

终于,软弱无能的父王驾崩了,他的几个王兄又都是废物,在与他争夺王位的过程中被他打败,他终于成为乌孙国的国王,他发誓要改变这一切,要向匈奴复仇。

“若是我乌孙也有卫青霍去病王长治这样的大将就好了,哪怕有个王长羽或者李广也行,可是我乌孙国却只有韩安国。”年轻的乌孙王摇摇头叹气,乌孙国的将军们谈匈色变,他们一看到匈奴人的军队就吓得腿软,都是一群废物。

虽然已经下定决心要跟汉国结盟,但乌孙王还是要确定一下张骞有没有吹牛,于是对张骞道:“本王想要派遣我乌孙国的使者跟随你一起去贵国,了解一下贵国的风土人情。”

“大王请便。”张骞知道,虽然自己描述的都是事实,但毕竟太过传奇了,尤其是对于这些在匈奴马蹄下瑟瑟发抖了几十年的乌孙人来说。

所以这乌孙王派遣使者跟随他张骞去大汉,表面是要了解大汉的风土人情,其实就是要去大汉实地考察一下,确定他张骞刚才的那些描述是吹牛还是说的事实,如果是吹牛,那结盟的事肯定也就没戏了,但如果是事实,结盟的事自然也就成了。

——

“先生,前面好像就是大宛国。”一个大汉使者指着前方那个城池对王长夜说道。

“嗯。”王长夜点点头,然后带着几十个使者前往那个城池。

自从那次乌孙国内乱后,张骞与王长夜等人分离,后来虽然又重新聚拢,但张骞觉得自己还要继续留在乌孙国劝说新的乌孙王结盟,但大月氏也不能不去,于是便做出安排。

张骞带着还活着的几十个使者留在乌孙国,王长夜带着剩下几十个使者继续向西寻找大月氏。

……

大宛国

郁成城

大宛有三座小城,以及无数村庄,三座小城分别是国都贵山城、贸易城市郁成城、养马城市贰师城。

分别代表着大宛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

“站住!你们衣着怪异,是哪来的?”

郁成城城门口,看守城门的大宛国士兵拦住了王长夜等人,他们说的是大宛语,王长夜自然是听不懂的,但他已经学会了匈奴语和乌孙语,于是用乌孙语对大宛国士兵恭敬道:“我是来自中原大汉的使者,想要拜访贵国的大王。”

虽然结盟大月氏才是王长夜的主要目标,但既然路过大宛,那就顺便把大宛也结盟了呗,还能待在大宛国见识一下先代家主王泰然心心念念的大宛马长啥样,长长见识也是不错的。

“他说的好像是乌孙语,你听得懂吗?”

“听不懂,可是看他们穿的衣服,不像是乌孙人。”

“那怎么办?”

“去向城主禀报此事。”

“好的。”

随后,一个大宛国士兵骑着马进入城内去禀报,其余大宛士兵则依旧拦住王长夜等人,不允许王长夜这伙奇装异服的外乡人擅自入城。

第94章 乌合之众(八)

一年后

元鼎二年

算缗令推行后,各大家族虚报财产,其中王家上报家产仅有二百金,张家上报一百八十金,李家上报一百五十金,另外四个家族也是上报一百金多一点。

只有襄平县的鹿家老老实实向朝廷上报了自己家族的真实财产,然后今年就因为交税破产了。

鹿家家主不得不贱卖一万亩良田用来给朝廷交税和维持日常开销,但这不过是饮鸩止渴,鹿家一共就十万亩田,每年贱卖一万亩,家族子弟的日常开销却没有减少,家族彻底没落是迟早的事。

这一万亩良田里,王张李郭卢陈六大家族都分到了一些。

王家购田三千亩,张家购田二千亩,李家购田二千亩,郭卢陈各自购田一千亩。

通过朝廷的这轮算缗令,天下有许多豪强破产,但同时也有一些侥幸活下来的豪强反而趁机继续扩大了自己的家业。

并且这些都是走的私下程序,没有走官方程序,所以这些田是不会被记录在计簿里的。

除了这些收获以外,辽东六大家族也有着其他收获。

由于天下豪强隐瞒财产,导致算缗令只能收割老实豪强的韭菜,收割不到那个些狡猾豪强的韭菜,于是朝廷又推行告缗令,鼓励天下百姓检举揭发那些隐瞒财产的有钱人,因此那些穷了一辈子的佃农,还有那些穷困潦倒的自耕农,甚至有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子弟,他们纷纷举报自己身边的有钱人。

因为一旦揭发属实,举报者可以分到被举报者一半的家产,另一半则是朝廷的。

这一年多来,辽东各地都发生了举报揭发豪强隐瞒财产的事。

比如沓氏县陈家(不是六大家族里辽阳的陈家),因为隐瞒了一部分家产没有上报给朝廷,所以王长治便立刻将陈家灭族,并将陈家的家产分了一半给举报者。

至于那个举报者,他的名字叫王鑫。

这个王鑫,是李息的儿子,今年不过二十来岁,本名李鑫,被王家赐王姓,成为王家的一部分。

张隆寿终正寝后,他的父亲李息担任兵法老师,至于张隆的儿子张次公,则被朝廷任命为护乌桓校尉,管理那些刚刚被征服的乌桓人。

王鑫是落月原的总管,几个月前,朝廷推行告缗令后,他便按照家丞宋倩茹的吩咐,把沓氏县另外两个豪强中的陈家给揭发了。

至此,陈家一半财产归了朝廷,另一半则归了王家。

整个沓氏县,原本有王陈陆三家豪强,如今却只剩王陆二家。

至于那个陆家,太老实了,把自己的家产真实上报了给了朝廷,所以没办法用告缗令揭发他,但这种老实上报家产的豪强,不过是在慢性自杀罢了,过上个十几年以后,这种家族就会因为交税而破产,沦为自耕农,乃至沦为佃农。

不仅是沓氏县陈家,其余县的一些中小家族,但凡隐瞒了家产的,都被六大家族安排的托给举报揭发了。

凡是有人揭发六大家族隐瞒财产的,都会被辽东各个县的县令活活打死,即便他们跑到辽东郡府来揭发,也还是会被主簿王长菟下令活活打死。

但反过来,六大家族揭发其他中小家族时,所有县令都会立刻抄家,将抄家的收获一半交给朝廷,一半交给六大家族。

现在辽东的情况是,只准六大家族举报揭发别人,不准平民百姓举报揭发六大家族。

……

银月港

茶楼

“诶……来啦,新鲜的热豆腐!”

茶楼伙计端着一碗热豆腐到草鞋刘那桌。

“听说了没?算缗令颁布后,陈家隐瞒财产,于是在告缗令也颁布后,陈家就被人揭发了,全家都被县令咔擦,男丁被流放,貌美的女子被送入女闾,长相一般的女子也跟着一起流放。”关老大因为是工匠,到处去干活,因此一如既往地消息灵通。

“流放到哪?”草鞋刘喝下一口豆腐汤,随口问了句,他每天都在市集编草鞋卖草鞋,对外界不是很了解。

“听说是流放到高昌县当农奴了。”关老大回道。

“高昌县?听说那里常常被匈奴人劫掠,虽然现在匈奴人跑了,但又常常被乌桓人、鲜卑人、扶余人劫掠,去那里当农奴,九死一生啊。”浑鱼张凑过来说了句话,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风韵女子。

这个风韵女子正是珠儿,因为正在衰老,所以她的生意也逐渐黯淡,找她消费的男人越来越少,所以珠儿便索性找个老实人嫁了,这个老实人就是一直想娶她的浑鱼张。

大汉也有一些农奴,不过都是罪人的后代,有一些罪比较大的是直接灭族,罪稍微轻一点的就不灭族,而是流放到边疆当农奴,给朝廷开荒,如果开荒的表现很好,是有一点点概率成为自耕农的。

“你们在说啥?告缗令又是啥?”姗姗来迟的阿贵不禁问道。

“就是可以揭发举报那些有钱人,然后举报揭发者可以分一半家产。”关老大不假思索地回道。

“什么?!”阿贵听到这话一惊,连忙跑出茶楼,连句告别的话都不说。

“这小子,干啥呢,这么急?”关老大对于阿贵这么没礼貌的行为很是不满。

“呵!他那个蠢货还能干啥?不就是去县城举报揭发王家去了呗,想分走王家的家产,一夜暴富咯。”草鞋刘嘲讽了一句,然后继续安心吃自己的热豆腐。

“那他不是死定了?县令可是……”

砰!砰!砰!

关老大话说到一半,茶楼东家走来,敲打着桌子,对关老大皱眉不悦道:“我说老关啊,你怎么就这么喜欢谈这些要命的东西?门口那四个字你是看不见吗?伱要说你不认识字,可我以前又不是没提醒过你。”

“哈哈,忘了忘了,不好意思。”关老大饶饶头,不好意思地道歉,然后转移话题,跟草鞋刘、浑鱼张讨论起哪家寡妇长得俊俏。

他跟阿贵只是认识,但不是什么过命的兄弟,如果在眼前,他自然会顺便提醒一下,但阿贵都跑出去老远了,他自然也懒得追出去提醒。

首节 上一节 68/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