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88节

一个满头白发的鸿雁道信徒冲上前,抚摸着石柱上一个少女满是蛆虫的烂脸。

虽然已经腐烂,但脖子上挂着的鹅卵石饰品还是让他知道这是自己当初那个被抓去殉葬的姐姐,那个时候他才十岁。

如果说鸿雁道信徒最恨的人是谁,那毫无疑问是王家二代家主王泰浩。

鸿雁道也是在王泰浩执政末期诞生的,农奴们对于残酷的统治忍无可忍才会加入鸿雁道这种神神叨叨的组织寻求精神上的安慰。

已经九十岁的鸿雁道创始人赵俊看着陵墓内的一切,露出了微笑。

很早以前,他就因为开垦荒地有功,所以从海外佃农升为银月港自由民。

成为自由民之后,隐忍多年,还将信徒安插到四大家族豢养的贼寇队伍里传道。

六十多年过去,他终于报仇了!

但这还不够,他要整个王家都覆灭!

流民们争抢着王泰浩陵墓内财宝,另一群流民则开始挖王泰然和王康的陵墓。

就在众人喜笑颜开时……

“杀!”

辽东郡县兵杀来,几千个正在挖坟的流民被瞬间击溃。

原来,就在刚才,流民中军精锐终于被郡县兵冲垮,流民首领和头目们全部被杀。

剩下的几万流民里,他们有很多人都是被裹挟着不得不反,因此在看到首领和头目们都被杀了以后,干脆直接投降,乞求能给王家做个佃农安稳过下半辈子。

王长治带着郡县兵解决完落月原的几万流民主力后,便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立刻赶到祖陵。

当看到流民们居然在挖坟,尤其是自己父亲母亲的陵墓都被挖开时,他气得喷出一口老血,颤抖着手指、咬牙切齿对辽东郡主簿王长菟下令:“祖陵的流民,全部杀!杀干净!一个活口都不要!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第119章 辽东官场(七)

一个月后

辽东郡府

“如今流寇已灭,是时候商讨下辽东良田和佃农的重新分配了。”主簿王长菟引出话题。

“平郭县、沓氏县被流寇攻破,县内百姓都被裹挟,如今沓氏县百姓仅有两千余,平郭县百姓仅有三千余,两县之民合计不过六千。”

“不仅如此,沓氏县突然多出来三十万亩无主之田,平郭县多出来四十万亩无主之田,还有郭家的九万亩田,这些又当如何分呢?”

不算落月原以及海外,沓氏县一共也才不到四十万亩田,王家只兼并了其中的两万亩。

百姓造反,然后被镇压,那么理论上,这些百姓的田自然都是朝廷的,要上报给大司农桑弘羊,由桑弘羊及其下属官吏制定相应的分田方案,最后由太守王长治带着郡县官吏执行大司农桑弘羊的分田方案。

不过……

这其中自然又有了操作空间。

比如沓氏县明明多出来三十万无主的良田,但是如果只上报其中的二十万亩给朝廷,那么,剩下的十万亩,不就是……

虽说大司农会派遣大农丞和大农令去郡国调查太守的上报是否属实。

但现在天下糜烂,陛下未必关心辽东的局势。

而且长安的大农丞前来辽东,那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抵达的。

等他到了辽东,一切布置都安排妥当,到时候自然有办法应对。

至于那投降的三万流民,自然不可能把他们都杀了,更不可能放回去当自耕农。

并且,辽东郡会上报:数万流寇宁死不降,无可奈何之下,为了朝廷的边疆能够安稳,太守只好将流寇全部诛杀。

这样就能光明正大地让辽东郡在计簿上减少几万人,这减少的几万人,自然都成了三大家族以及官吏富农们的佃农。

这计簿数据上减少的几万人,也就在事实上成了隐户。

这三万流民,都会被辽东的三大豪强家族以及其他富农家族、郡县大小官吏瓜分走。

之所以王家不全部独吞,一来是没那么多粮食,养不活多出来的三万张嘴,二来是吃独食会被群起而攻之,好东西只能大家一起分享。

不过王家毕竟是剿灭流寇的主力,所以多分点,大家也不会有怨言,这是王家应得的奖励。

对于沓氏县多出来的三十万亩良田,王长治也不敢一次性全吃下去。

虽然现在的皇帝沉醉修仙懒得管,但万一下一代皇帝是个勤政爱民的皇帝。

王家一次性吃几十万亩田,不就暴露了吗?

正所谓温水煮青蛙。

胃口要是太大,做豪强士族要是太贪心,一次性兼并几十万亩良田,会引起皇帝的注意,被皇帝敲打。

但如果每次只吃一点点,每次吃一点点,每次都很难引起朝廷和皇帝的注意,日积月累下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下来,那也是几百亩的良田。

沓氏县的这三十万亩田,王长治的想法是,上报二十五万亩给朝廷,让朝廷赶紧从中原继续移民流民过来种田,种好以后,王家有机会就继续慢慢吃进去。

然后剩下的五万亩里,王家兼并两万亩,沓氏县其他还活着的富农们以及官吏们,他们共同瓜分三万亩。

依附于王家的亲兵们也趁机分到一些田和佃农,成为效忠于王家的小豪强小地主。

皇帝之下有豪强,豪强之下还有富农小地主,富农之下还有佃农。

一种类似西周分封制的结构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不过这种形式是非法的,朝廷也不肯承认就是。

豪强士族们也在事实上成为了没有封君称号的非法封君,庄园则是没有封国名号的非法封国。

在皇帝刘彻几十年的高压统治下,豪强们土地兼并的效率非常低,还有很多豪强不仅不能兼并土地,还被朝廷弄到破产。

如今,皇帝醉心于修仙,天下糜烂,憋了几十年的豪强们终于可以开始兼并那些良田了。

一些偷偷藏了粮食的辽东富农趁机崛起,他们大肆兼并良田。

比如襄平县陆家。

襄平县最大的家族鹿家破产后,家族子弟上吊的上吊,自杀的自杀,还有一些则只好甘心做个自耕农,襄平县从此就没有大豪强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地主小豪强以及富农。

而陆家原本只是鹿家的亲戚,只是个襄平县小豪强家族。

前几年陆家把房子什么的都卖了,然后买了许多粮食存起来,现在正好用这些粮食从灾民手里换田。

当时还有很多人嘲讽陆家变卖家产真是愚蠢,现在却都羡慕起来。

毕竟谁能想到,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而已,天下会糜烂成这个样子,几乎人人都缺粮,到处都是贱卖的良田。

皇帝突然摆烂修仙,这种事,谁能预料到呢?

陆家或许是预料到了皇帝会醉心于长生之术导致天下糜烂,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先见之明。

陆家靠着各种手段和官场上的关系,鲸吞五万亩田,加上原来就有的两万亩田,如今也有了七万亩田。

而且,襄平县陆家的两个家族子弟还是辽东的盐史长官加铁史长官,常年帮四大家族贩卖私盐私铁。

乱世,一个势力重洗的阶段。

有的家族被洗下去,比如平郭县郭家,有的家族被洗上来,比如襄平县陆家。

这一次的辽东郡府会议,陆家也终于有资格参加了,并且成为辽东王张李之后的第四个大家族。

此前的王张李郭变成王张李陆。

“各位家主,我愿意用朝廷盐铁官营的份额换取诸位手中的襄平县良田。”陆家家主微笑道,从灾民手里鲸吞五万亩田根本无法满足他,他居然想用朝廷的钱从三大家族手里换田给自己家族。

好一个空手套白狼!

三大家族此前在襄平县鹿家破产时都顺手买了鹿家一些田,但三大家族的庄园都不在襄平县,所以对于兼并襄平县的良田其实兴趣不大。

由于算缗令等政策的存在,鹿家卖了田以后,卖田的钱很快就又被朝廷割韭菜割走了。

“怎么个换法?”

距离襄平县最远的王家对于用襄平的田换盐铁官营份额这事最感兴趣,襄平距离王家太远,每次襄平的农田收货后,王家都不得不把粮食低价卖给襄平县的其他小豪强家族做个人情,因为运回王家需要很高的运输成本。

现在,索性把这些距离太远的田都用来换盐铁官营的份额好了。

“嗯……”

众家族相互讨论,终于讨论结果。

王张李三家都把自己在襄平县的良田转到了襄平县陆家手里。

而陆家则把原本属于长安朝廷的盐铁官营利润分更多给王张李三大家族。

同时,陆家还要支付一些现钱。

考虑到陆家目前没有现钱,可以分期付款,无论陆家用什么办法,贪污也罢,提高佃农的租佃也罢,都需要在五年内还清债务。

而陆家,也再度增加三万亩田,从七万亩变成十万亩,已经跟当初的鹿家同等规模。

第120章 巫蛊之祸(一)

半年后

长安

建章宫

“陛下,颍川、辽东、琅琊、南阳等郡又发生民变,不过辽东的民变已经被太守王长治平定,三万多流寇宁死不降,已经被全部诛杀!”

丞相公孙贺向皇帝禀报着天下郡国的情况。

首节 上一节 88/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