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第100节

诸葛亮捻须细细观察地图,随后双目一亮:「太子与云长占据东侧此山,扼守陆逊东渡沮水之路……若其只欲击退陆逊,当走南侧山道与夷陵守军合兵一处为宜,粮草、退路皆优于此时。

「此举却是生怕陆逊退走的阵势,欲歼敌于野。想必定是算准我益州援兵将至,方敢如此作为。」

“呵呵呵……”诸葛亮羽扇轻摇,显得十分欣喜。

若论歼敌之气魄,水淹七军的云长亦雄。

但能算准益州援兵的时间,却必是太子。

加上先前独领亲军堵吕蒙大军于江陵的作为……诸葛亮此时有种莫大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与自己一展平生所学时并不相同,却更加自豪。

有些同僚为他花去大量时间教授太子而惋惜,但他却从无那般感觉,反而乐在其中。

“军师,你笑什么?”张飞忙问,“可是想到破敌之策?”

“破敌之策?非也非也。”诸葛亮笑的更开心了,“那陆逊将成瓮中之鳖,何须什么计策?我等只需请君入瓮便可。”

“怎个请法?”若是身边没有智谋之士,张三爷往往智计过人。不过军中若有似卧龙凤雏、法正等谋士,他便不愿多花心思了。

诸葛亮笑对张飞道:“三将军可是愿听亮调遣?”

“若能歼敌,有何不可。”

“好。”诸葛亮严肃道,“三将军请亲领一万五千兵马,大张旗鼓与夷兵守军汇合,只管派遣军士轮流于陆逊所在山下分昼夜击鼓喊杀,若山上大军有异动,便立即撤回。”

张飞虽然恨不得现在就杀上山去砍死陆逊,但多年下来还是信得过诸葛军师:“好,就依军师。”

“亮当自领五千精锐,行小路绕至西侧,伺机而动。”

见诸葛亮半天没提自己,赵云绷不住了:“军师,那我呢?”

“呵呵,子龙莫急,你领万人,却当另有妙用。”

此计非二军配合无间,战略目的一致方可。

然而有陆逊率军卡在中间,派信使前去极有可能被截获,风险太高。

但诸葛亮仍显得十分自信,有太子在云长军中,定能明白他的用意。

并非云长智计不及,而是他相信与刘禅之间多年教授、共同讨论的默契。

……

“关将军!太子!援兵来了,援兵来啦!”一名荆州军斥候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帐前,兴奋喊到。

关羽噌的一下站起身,双眼放光道:“当真?援兵来了多少?”

“据属下观察,当在万人以上,旗号为张,现已和夷陵守军汇合。”

“哈哈,是益德来了!”关羽兴奋道,“我军当先行出击,益德见此,定会自南面发兵,共击陆逊小儿!”

刘禅皱眉看着地图,万人以上,确实与自己猜测的阆中援军差不多数量,不若就依二叔所言……

等等,不对不对。

以三叔以往的作风,得知我等在此,汇合夷陵守军后即便不先行全力发兵攻打陆逊,也定然要试探性的进攻一次。

断然没有汇合守军之后便按兵不动的道理。

而能令三叔改变策略的人……就只有老头子和诸葛叔了。

想到此,刘禅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但他还需要再确认一下才行。

“二叔,还请暂且忍耐一两日,容我再观察一下,可好?”

此话出自今天的刘禅之口,还是相当有分量的,他已经在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关羽相信他此举定有意图,其他众将也都耐下性子,这么久都等了,也不差这一两日。

同时他们也心中好奇,不知刘禅要观察什么。

第100章 我是打野啊

嗵嗵嗵嗵!

“杀啊——!”

“冲——!”

叮叮当当——

夷陵北山夜间的寂静,随着山下传来的战鼓喊杀声,兵器交击声,再一次被无情的打破了。

“我***,他****!”瘦高个骂骂咧咧的翻身坐了起来,“起来起来,别睡了!该集合了!”

疤脸表情痛苦的赖在干草垫子上:“集合他****啊,这次肯定又是蜀军那群王八蛋搞出来唬人的。”

王猛没说话,只是默默起身佩戴兵器。

“就你聪明?你只管赖着吧,一会儿让军侯瞧见小心赏你一顿鞭子。”瘦高个没好气道,他还不想起呢。

疤脸一听鞭子赶忙爬起来准备,嘴里还嘟囔着:“娘的,那些山里的野猴子,未开化的蛮夷!一刻也不让人得闲。”

已经第二天了,蜀军那群王八蛋也不进攻,每日只不定时间,不分昼夜的派出小队人马来山下击鼓吼叫。

搞得动静震天响,结果等他们派兵出营的时候,已经连鬼影子都找不到了……

反复三次之后,陆将军也看出了此乃蜀军的疑兵、疲兵之计,同样轮流派出小队人马下山巡视,尽量保证其他人不受影响。

可执行此任务的蜀军多是山间夷兵,平日生活环境本就与此地相差不大,惯于山间行走作战。

反观吴军,除了一些被征发而来的山越兵外,根本就不适应山地环境。

即使是东吴山越兵,对此地山间特点也远不如夷兵熟悉,在这种小规模交锋中吃了大亏。

不仅抓不住滑溜如鱼的蜀军,反而还被蜀军趁机端掉了一个小队!

虽然损失不过数十人,却令吴军将校们恼怒异常,整日破口大骂。

可骂的再狠,一旦战鼓喊杀声起,也不得不令士卒备战。

违了陆将军的军令,军法可不是摆设。

此计等的便是敌军疲惫,懈怠防守之时给予致命一击,对此了然于胸的陆逊、谢旌怎敢懈怠?

有心如法炮制的陆逊,在派出了第一队同样打算去偷偷给蜀军搞事的小队,结果被夷兵于山间剿灭之后,就熄了念头……

结果这两日,蜀军今天搞搞陆逊山头,明天搞搞谢旌山头,玩的不亦乐乎。

“陆将军,如此下去,士卒疲惫不堪,军心士气大受打击,必生祸患呐。”陆逊手下将校纷纷问策。

陆逊对此也十分头疼。

对付玩这一手的敌兵,要么派小股部队轮流巡逻,一经发现敌军立刻上前追杀驱赶。

要么以同样的办法对付敌人。

可这两个办法都失败了。

为今之计,要么在士卒崩溃之前尽快发起总攻,要么伺机撤离。

事实上在发现益州援兵已经抵达的时候,陆逊就已经放弃进攻夷陵了。

益州援兵未到之时尚未能破敌,如今发起总攻只会是毫无意义的送死。

不同于其他被吵醒的将校,本就尚未入睡的陆逊面色平淡,借着火光依旧冷静的观察地图。

但他心里很清楚,夺荆州的计划已经失败。

被益州军控制了长江西线的现在,拿下武陵、零陵已成痴人说梦。

而武陵、零陵拿不下来,公安就失去了汇聚荆西南资源的经济枢纽作用。

只剩下军事意义,成了单纯的长江防御工事。

至此,只能退而求其次,拿下南郡,控制荆北的资源,凭借江陵公安与西蜀对峙。

主公大军……应该已经拿下江陵了吧?

自己如能全身而退,或者至少损失别太大,与主公分别屯守江陵、公安,便还可以此为基与西蜀继续争夺南郡。

那么下一步就是往哪撤。

可选路线有两条,一是向东,走麦城,后沿漳水入长江经水路至江陵。

亦或东南,去宜都,直接自长江东行。

向北沿山路通临沮,绕道而走虽无蜀军守备,可那是曹操的地盘。

倘若只有几十骑还好说,自己领如此大军过境,一旦导致曹魏方面战略误判,与蜀军一同伐吴,那代价将是毁灭性的,断不可行。

往西自不必说。

向东的路已被刘禅关羽牢牢卡死,最佳路线只能是取道东南,走尚未被蜀军攻占的宜都。

这自然需要李异水军的接应才行。

“来人。”

“在。”

“传令李异水军,命其坚守宜都,等待我军抵达,不得有误!”

首节 上一节 100/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一个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