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第11节

这是个极有人格魅力的男人,当他亲切待人时,便会使人如沐春风,生不起气来。

吴夫人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却是不好发作。

但她将阿斗视如己出,哪肯轻易善罢甘休。

今天既然来了,不给个说法可别想叫她轻易回去。

“军师也是自小看着阿斗长大的,这孩子生来命苦,你怎忍心这般冷漠?”

诸葛亮笑容不改,劝道:“欸,夫人此言差矣。非是亮冷漠,正因我自小看着公子长大,才更相信他不会有事。”

“可是……”

“夫人且放宽心,公子领兵三年,其成长之快,便是亮也时常惊叹。区区峨眉小贼,岂能奈何?”

吴夫人知道军师没夸大,她能听出对方话中透露的自豪感。

可阿斗今年才十三岁,在她眼中还是需要照顾的小孩子,打打杀杀的刀枪无眼,让她怎么放心得下。

“夫人。”

正当她打算再说些什么时,恰巧侍女在门外出声呼唤。

她面色一喜,难道是有阿斗的消息了?

“怎么?进来说,是不是公子回来了?”

那侍女怀抱着一个长长的精致木盒走进房中,行礼后便递了上来。

“夫人,谯家差人送来一颗辽东老参,说是足有百年……”

说罢打开盒盖,正是一株已初具人形的老参。

见不是刘禅回来,吴夫人脸上的笑意消失殆尽,心中一阵烦躁。

此时终于心态爆炸,连连摆手:“拿走拿走,什么人参马参,我不喜欢,看着惹人心烦。”

“是谁惹娘心烦了?告诉孩儿,孩儿这便去教训他。”

正说话间,却有一个正在变声期,沙哑可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吴夫人呆愣一下,一把拨开侍女便往门口快步走去。

只见一少年身穿全套铁制甲胄走了进来,尚未来得及卸甲。

少年如玉般的白皙面庞上,此时有些灰尘混着汗水留下了几条黑印,显得有些风尘仆仆。

他正是一路打马扬鞭,飞速赶来的刘禅。

一月余未见,看到这位对自己的溺爱犹胜亲妈的吴夫人,刘禅也是十分激动。

两世为人的刘禅,母亲都不幸早亡。

当年后妈吴夫人和老刘成婚,自己对什么母爱也没抱太大期望。

后妈嘛,古往今来能有多少真心?

哪成想当时年近四旬,始终膝下无子的吴夫人,一看见时年八岁,生的粉妆玉琢,白皙可爱的刘禅就异常喜爱。

这里面应该有自己亲妈甘夫人带来的【讨喜】特性在发挥作用,加上他发现吴夫人也能触发好感奖励,在后妈面前更是表现得愈发孝顺乖巧。

吴夫人对刘禅的好感度与日俱增,很快就达到了一百封顶。

这不老刘都去汉中打仗两年多了,她也就过年时会念叨一下。

儿子这一出门,天天念叨不说,迟几天没派人报平安,立刻就坐不住了。

刘禅连忙拱手下拜:“儿刘禅,见过母亲。”

吴夫人看着儿子这副顶盔披甲、风尘仆仆的样子,终于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

上前几步捧起刘禅的脸,拿出手帕就给他擦拭脸上的污迹,丝毫不嫌弃他身上的汗臭味。

“阿斗,你又瘦了……”

刘禅:“……”

他感受着自己日益强壮的身躯,看着“身强体健(40/200)”的数值,默默无语。

大概这是全天下母亲,见到归家儿子的固定台词吧,太经典了。

估计就算自己胖成像《三国演义》电视剧里那样,在老妈眼里自己也还是太瘦了……

第10章 没忍住,剧透了

刘禅最瞧不得老妈掉泪,但好在几年下来,他早已能熟练应对了。

这种时候千万不能多说话,更不能说自己没事啥的。

这类的话听到老妈耳朵里,全都会被脑补成自己为了不让她伤心在逞强,反而哭得更厉害,一发不可收拾。

转移注意力才是王道。

“对了娘,孩儿此去给娘带了些礼物回来。”

刘禅说着便朝后伸手,门外的亲卫队长老罗一见,连忙紧走两步将手中包袱递过去,随后又恭身退到门外。

“来,娘你看看。”

吴夫人抹了把眼泪:“你领兵劳苦,还给为娘带什么东西。”

话是这么说,却也有几分好奇,方才那股伤心的感觉倒是淡了不少。

刘禅一看有门儿,连忙打开手中包袱。

从中露出来的是十几根弯弯曲曲,又像萝卜又像姜的玩意。

“这是……?”吴夫人捻起一根,自有一股淡淡的香气飘来。

“娘,这是峨眉山特产的峨参,听说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肾之效,便带回来给娘补身。”

一旁的侍女似乎在憋笑,心道公子这次可是选错了礼物。

夫人刚刚才说了不喜欢人参,更何况是这又小又丑的什么峨……

“哎呀,我儿怎知娘近日想炖人参?”吴夫人听刘禅说完立刻喜笑颜开,爱不释手的捏着那根峨参,“不想尚未差人去寻,阿斗你就给送来了。”

小侍女此时半张着嘴,看着吴夫人开心的捧着那包峨参。

一个多月了,还没见夫人这么高兴过。

她悄悄将手中那盒百年辽参盖了起来,心中暗叹,不是伱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点。

夫人那哪是喜欢什么人参,就算她儿子送的是几根萝卜,在她心中定也胜这百年辽参百倍……

刘禅见已经成功转移话题,老妈喜笑颜开,也跟着笑道:“娘喜欢就好,您让人将它炖了补补身,顺便准备些吃食,我也饿了。”

“不行不行。”吴夫人听罢却连连摇头,“你那么挑剔,他们那些人哪做得出合你口味的饭菜,还得是娘亲自去。”

“嘿嘿,我确实想吃娘做的饭了。您先去忙,我与军师叙叙话,随后便回。”

刘禅卸了甲,扶着几句话被哄得心情大好的老妈出了门,这才转回来,看向始终笑吟吟的诸葛亮。

他上前两步拱手见礼:“诸葛叔,阿斗回来了。”

诸葛亮恭谨的拱手还礼:“恭喜公子,再度凯旋而归。”

自己叫他叔,他叫自己公子,却是各论各的。

刘禅却是有些泄气:“诸葛叔,这里又没有外人,您何必与我多礼?”

诸葛亮却是微笑不语。

这位卧龙先生自从对自己的好感度达到65之后,便停滞不前了。

任自己使尽各种手段,始终也不能再提高一点。

当然,不肯唤自己小名倒不是因为好感不够。

他心中自有臣子本份的坚持,言行不肯僭越一步。

这么多年始终如此,刘禅也不再坚持。

“我还带回了几株峨眉灵芝,据说可补心血、安心神,延年益寿。除了母亲,也给您留了一株。”

这功效,可不正是给历史上呕心沥血、操劳过度、不得安寝的诸葛丞相量身打造的吗?

只可惜诸葛亮的好感度,依旧不出意料的纹丝不动。

诸葛亮拱手谢道:“劳公子费心了,我身体康健,还是留着给夫人进补便好。”

刘禅对这话却不以为然。

如今老刘麾下也称得上是人才济济,不说武将,便是文臣也不缺。

除了随军出征的法正法孝直这位大能,留在蜀中的刘巴,便是当年建议刘备发行直百钱以解燃眉之急的经济鬼才。

还有杨洪等人也都是可用之才,并不像后来一般事事需要诸葛亮操心。

养生当然要趁着没事的时候,万一诸葛叔又像历史中那样积劳成疾,自己可没地方再找一个忠心耿耿的千古名相去。

刘禅已打定主意,让下人定期在他喝的茶汤里下点灵芝粉……反正这年头的茶汤里乱七八糟啥都有,应该尝不出来。

想想又觉得好笑,别的皇帝都琢磨着怎么往权臣饮食里下毒药,唯独自己,天天得操心怎么往未来权臣的饮食里下补药!

待二人落座,诸葛亮便问起了正事:“公子此行,收获如何?”

首节 上一节 11/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一个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