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第159节

“太子英明神武,那徐晃之辈定可战而胜之。”

刘禅心中暗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光动嘴可不行。

他眉头一皱叹了口气,一脸为难道:“孤如今兵微将寡,不过四千余人,纵然皆是敢死战的好儿郎,奈何贼兵势大。据探子来报,曹军尚有两万屯于水西……难呐!”

马超此时看了刘禅一眼,二人对视片刻,而后突然出言劝道:“太子,我等不若先退兵汉中,来日点齐大军再卷土重来未迟。”

刘禅心中暗暗给马超点了个赞,不愧是曾经的一方诸侯。

那中年男子一听就急了:“不可,太子不可啊!”

说着他竟然离席下拜哀声道:“在下常闻曹军多行屠城掠民之事,太子一走,此地尽为曹军所据。倘若其再要屠城,或将我等徙至别处背井离乡。我等便要家破人亡了呀太子!呜呜……”

经他这么一说,再看他伏地悲哭的样子,其他人也是悲从中来。

气氛都烘托到这了,也容不得这些家主、首领们细想,此时一个个或怒或悲,纷纷出口相求。

“是啊太子,不能撤啊!太子英明神武,岂可将三郡拱手让人?”

一个羌人部落的首领对马超道:“您可是神威天将军呐,今怎可言退?太子若忧兵力不足……”

他咬牙纠结了一会儿,一拍面前案几道:“我可尽起族中青壮,相助太子与将军!”

其他部落首领闻言纷纷附和:“对!马将军当年如何神勇,怎可长他人志气,我部亦愿襄助太子!”

而那些汉人家主则纷纷表示,自家被申家征去的青壮,倘若活着应该就在这上庸城,他们自会前去说明利害,共同助太子破敌!

瞧太子眼神微妙,似乎看穿了他们想做无本儿买卖的小心思,这些人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本来嘛,那些青壮被刘禅俘虏,如何发落本就是刘禅说了算。

此时又是那个中年男子拱手道:“若太子不弃我等,我等可出钱粮以供大军所需!”

“是啊是啊,我等可出钱粮。”

刘禅看差不多了,于此时笑道:“诸位忠义之心,孤已知晓。诸位既不负孤,孤又何忍负诸位而去?”

说罢他猛地起身,拔出腰间佩剑,尽显杀伐锐气。

“今日孤在此立誓,定与曹军死战到底!以保三郡之民周全,三郡之地不失,如违此誓,当如此案!”

咔嚓!

刘禅说罢挥剑一斩,面前案几应声而断。

“好!”那中年男子站起身来道,“我等亦当立誓,定助太子共退曹军,如有二心,天地不容!”

“助太子共退曹军,如有二心,天地不容!”

此时群情激愤,只道与那曹贼不共戴天,每个人都成了这股强烈情绪的俘虏,再没人去思考,谈话究竟是怎么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的……

更没人注意到,对于申家最挣钱的生意——淘金,刘禅那是只字未提。

“诸位,申家所藏钱粮甚巨,足以供应大军所需。”刘禅还剑入鞘,又恢复了那副亲切的样子,“尔等家族多年受申家打压盘剥,此番不必再出钱粮。”

【破防触发】

“太子……”

那些汉人小家族的家主们情绪大起大落,此时被刘禅这轻轻的一句话,仿佛一股春风吹进了心里,无不泫然欲泣。

自己方才竟然还和太子耍小心思……非人哉!

计议已定,首届“三郡宗族首脑联席会议”圆满结束,会后众人歃血立誓,共诛曹军!

而那四成的田地山林,就算是均分,地点好坏、贫瘠肥沃总还有别。

具体怎么分,那就要看各家在这次与曹军作战中的表现了。

羌氐小部落的族长们立刻动身,准备将族中青壮派往上庸城。

而那些汉人家主们,则又集体对上庸城内俘虏的青壮们,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动员演说。

最后再由刘禅进行总结性发言,被俘的四千余青壮战斗意志大增,皆自愿助太子抵御曹军,士气与在申家军中时不可同日而语。

发起总攻之前,刘禅终于初步完成了对西城、上庸两郡力量的整合。

大家众志成城,定要将入侵三郡、十恶不赦的曹军歼灭!

而就在众人纷纷动身之际,那个总是带头发言的中年男子,却在众人的视线之外悄悄留了下来,回到了被征用的申家大宅。

“太子。”此人恭恭敬敬对刘禅施了一礼。

刘禅微笑点头:“你做的很不错,今日能有如此效果,当为你记上一功。待分田产山林之时,伱定然是最好的那份。”

沈忠和丁奉、柴荣他们选的这个“托儿”,还是十分给力的。

开这种动员会,不提前找个托儿起带头作用怎么行?

中年男子一拱手:“谢太子!那犬子……”

“你放心。”刘禅拍拍他的肩,“孤向来言出必践,待此间战事一了,孤便带他回成都,为他寻个大才师父。”

男子大喜过望,俯身下拜:“谢太子大恩!”

儿子若能有个好老师,今后便可能被举为孝廉,日后被征辟为官,从此走入仕途。

他想的,可要比那些山野村夫长远多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在申家称霸时期,还能混到在其老家西城有座大宅。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一向自诩为俊杰,只是申家得势太早,他没有机会。

从看见丁奉、柴荣带的那支军队之后,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感谢“闰五廿七”大佬5000点币,再次注资季汉武装集团,您的点币将用来筹备三郡决战,感谢支持

第160章 双向奔赴

刘禅先给西城与上庸两地的小家族与部落足够的利益。

当他们也认为自己是既得利益者的时候,即便回去之后冷静下来了,有人想明白刘禅是为了借他们的力量退曹,也不会愿意放弃到嘴的鸭子,只能在支持刘禅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此乃阳谋。

自会议之后数日,各部落果然依约派来了族中青壮。

虽然每个部族人口都不多,但两郡的羌氐部落加起来,仍派来了两千余青壮。

这几乎是极限了,倘若他们死伤惨重,这些分散在三郡的小部落将立刻元气大伤。

可见他们此时也已孤注一掷了。

这些青壮本就彪悍,平素武德充沛,上次刘禅来上庸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有时一个眼神不对就能打起来。

虽不通战阵,看不懂旗语,但只需让他们明白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用在合适的时机也是一支可观的战力。

而对于这些羌氐人的训练,刘禅自然交给了马超。

对于别人来说,要训练这些不服管束的羌氐人是件很头疼的事,但对在他们中声望极高的神威天将军来说却是小菜一碟。

加上城内原有汉人青壮,已有六千余人了。

至于那些申家私兵部曲,刘禅却没打算用,这些人世代依附申家,从思想上已经将他们自己看作申家人了,风险太高。

刘禅同时还迅速遣人将申家人与申氏兄弟全部押往后方汉中,请魏延派人严加看管。

西城与上庸内部算是安定了下来,如今有了这些本地家族与部落的全力支持,不用怕内部出什么大乱子了。

刘禅已遣人送信与西城留守的赤星军预备队,命丁奉、柴荣率五百人赶来上庸汇合,沈忠领余下的五百人继续守西城。

剩下的,便是如何破曹了。

……

“编织搜集麻布袋?”王副将听懂刘禅在说什么了,却没搞懂这是要做什么。

刘禅点头:“不错,将麻布袋之中装满土石泥沙,以备后用。”

“呃……太子需要多少?”

“多多益善。可告知城中妇女,每编织好一个麻布袋,可换十钱。”

“是。”

关于如何对付堵水以东的曹军,刘禅已经初步有了腹案,欲以两州之地北伐,人口始终是个大问题。

因此任何一场仗,他都不想打成惨胜。

但对手毕竟不会一直按照你的思路走,就比如现在,一连这么多日子过去了,曹军始终在东岸驻扎,没有任何进攻动作。

一副根本不打算渡河进攻,欲与刘禅对峙到天长地久的样子。

王副将布置在西岸的伏兵始终无用武之地,已经开始有些懈怠了。

“太子,我等如今虽然粮足,终究不宜与曹军久耗,速战速决方为上策。”关兴道。

刘禅点点头,这他自然知道。

如今曹军掌握着沔水下游与房陵,可以通过沔水将南阳之粮源源不断送至前线,曹军家底大,他们不怕耗。

自己这边看似粮足,似乎也能耗上许久,然而很快就要春耕了,到时若大量青壮无法参与耕种,势必导致本就物产不丰的三郡来年收成惨淡。

到时甚至需要汉中支援粮食,可汉中还没有自己自足的能力呢,最终压力又会给到荆益,又要面对漫长补给线的巨大消耗。

刘禅还打算在这一年整合南方,可不想在三郡这个地方就与曹军陷入消耗战。

“安国可有良策?”

首节 上一节 159/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一个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