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第3节

从出生到现在,十三年过去了,只有已经离世的老娘甘夫人,五星高达子龙叔叔,还有后妈吴夫人对自己达到了100好感。

刷好感的难度可见一斑。

好消息是即便对方去世,或者对自己的好感下降,已获得的特性和属性天赋加成也不会消失。

至于老爹刘备嘛……

刘禅瞅了一眼那名字后面可怜的36好感,忍不住想骂街。

亲爹对自己的好感,还不如几位看着自己长大的叔叔高,更是被后妈甩出一条街……真没谁了。

“主公,我们现在……”胡立见刘禅出了大厅后始终沉默不语,生怕他反悔变卦,忍不住出声询问。

刘禅经他一唤回过神来,心道这小子改口倒是够快。

初春清晨的峨眉山中,此时正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然而眼前空地中衣衫鄙陋的人们,脸上却一片愁云惨淡。

这些人大多体型单薄,惶惶的聚在一起,等待着自己未卜的命运。

一名还拖着长鼻涕的孩子刚哭出一声,便被身旁女人死死捂住了嘴。

女人惊恐看向人群外持矛肃立的黑甲士兵,见他们并没注意到这边,方才松了口气。

数名同样单薄的男子,正在士兵的看管下清理着地上的几具尸体。

其中一名按剑巡视的士兵一见刘禅出来,立刻跑来行礼道:“报少将军,寨中人口物资均已清点完毕。

“此战共俘获703人,其中青壮241人,妇人263人,老弱78人,男童……”

啧啧,来之前刘禅便查明峨眉山中的山寨是个大寨。

但这人口数量仍然超过了他的预期,在自己近两年剿灭的各路贼匪里,绝对算是大型团伙了。

山贼是个十分尴尬的职业,人少了战斗力不够,劫不到钱粮。

人多了又养不起。

一般的山贼大多都是百十来人的小打小闹,在各地零星散布。

像这种将近千人聚在一起,还能盘踞这么久的,确实不容易。

“寨中存粮共一百五十余石,腌渍蔬果不足百斤,风干肉三十余斤……”

听上去不少,不过此时的一汉斤,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半斤不到。

刘禅早年跟着刘备集团四处流浪,寄人篱下,也没少过苦日子,自己带兵之后对粮食问题更加敏感。

心中稍加计算便知,这些食物,最多也就够这些人再吃不足一月。

这还只是维持在勉强饿不死的水平。

若不是自己带兵来此剿匪,估计他们最近便又要出山做一票大的。

“劣质皮甲十领,劣质布甲不足三十领,劣质兵器、铜铁农具合计百余,劣弓二十余张,劣质箭矢……”

这军侯口中一个接一个的“劣质”,听得胡立嘴角直抽抽,心中有些不服气。

山贼路匪中,能有他这么多装备的可没几个,这可是他们多年来艰难积攒下的全部家底。

这年头就算是官军,只要不是精锐,披甲率其实也没有多高。

有就不错了,至于一口一个劣质吗?

可他再仔细看看眼前这些甲士,个个清一色的黑漆皮扎甲,做工精良威风,刀矛皆泛寒光,身背强弓劲弩……

“嘶……”胡立看得暗暗直嘬牙花子。

跟他们一比,自己这些大块兽皮草草缝起来的所谓皮甲,好像确实只配得起劣质二字。

清点汇报过了物资,下一步便等着刘禅决定这些人的命运了。

只是他才要开口,身旁的胡立却突然站了出来,高声道:“今日蒙主公大恩,非但饶了我等性命,更承诺收留我等,还不快快谢过主公!”

说罢当先跪了下去。

人们短暂的惊讶之后,也纷纷跪倒在地,大喜叩拜。

对一个被攻破的山寨来说,这简直是梦幻般的结局。

胡立磕过头站起身,趁着刘禅没改口,立刻又道:“除老弱之外,其余人等皆听从主公和各位军爷安排!”

人群很自然的分成两拨,其中老人和一些自知体弱的病秧子自发返回山寨,并无什么怨言,显然对这个“情理之中”的决定并不惊讶。

虽然他们没了青壮和粮食,之后的下场也就只有等死……

胡立自认是个聪明人。

有些事,不能等主公来做。

在这个年代,当官都要靠举“孝廉”,孝在社会生活中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收编之后再抛弃老弱,说出去不仁义。

还不如剿匪时就全都杀了。

刘将军素以仁德闻名,他的儿子怎能抛弃老弱,逼别人行不孝之事呢?

但带上他们只会徒增消耗,有害无益。

这些又不是名宿大儒,只是些寻常老汉老妪罢了,留着种地都挥不动锄头。

不当场杀了他们已是最大的仁慈。

为了维护主公的名声,这缺德事必须由他胡立主动做。

“谁准你自作主张的?”

哪知此时一道冷冷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将胡立吓了个半死,连忙又回身跪下。

“小人不敢,小人只是……”

“住口。若再擅作主张,定加严惩。”

胡立将头深深低下:“是。”

他此时想到关于这位少年主公的种种荒唐传闻,心中不禁又打起鼓来。

这位小爷,该不会反悔了吧?

刘禅却不知道他的诸般心思,只是抬头看向受到惊吓的人群,展颜一笑:“不用怕,伱们都一起走,无论男女老幼、强健病弱,一个也不能落下。”

众人没再像方才一样山呼谢恩,这回话说完,他们一时却都愣住了。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似乎听见了什么奇闻异事。

胡立依旧跪着,呆呆看着眼前少年的裤脚。

自己这位小主公,似乎比传言更怪。

第3章 我要改命

一大早便攻上山寨,刘禅等人是提前吃饱了,山贼和老弱妇孺此时却还饿着肚子。

就地在山寨生火造饭,男女老幼一起分食之后,便将剩余粮食物资带好,在刘禅的人安排下开始陆续下山。

类似的事已做过多次,刚刚那位军侯安排得井井有条,完全不用刘禅操心。

这军侯的职务,是刘禅私自任命的,不算正规编制。

其实刘禅麾下的部队,严格说都只是他豢养的私兵。

毕竟他自己此时也没个一官半职,只算个官二代罢了。

……

下山路上,刘禅骑着此地极少见的神骏黑马走在队伍当中。

此马看上去还未成年,真正长成后当会更加雄壮。

列队前行的甲士们沉默的警戒四周,极少交头接耳。

这整肃的军容大异于胡立见过的其他军队,绝不是本地郡县能调度的。

郡县不典兵,那些所谓的郡县兵只管维护内部治安,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军纪什么的就更别提了。

只是有一点,却让胡立有些提心吊胆。

队伍已走了许久,他却没发现理当能看见的东西——押运的粮草。

这些甲士他目测至少也有四五百人,就按每天两斤粮食的最低标准算,一天便要消耗千斤之数(此处及后文中出现的斤,皆为汉斤,一斤约为现代半斤,不再另行标注)。

他本以为刘禅为了安全起见,附近另扎有营寨屯粮,但似乎并没有。

粮都没有,怎么还非要把老弱都带上呢?

此时他就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毕竟这个吃人的年景,吃人二字可不只是形容词啊。

刘备发动汉中之战已两年,原本号称天府之国的西川也已不比当初。

主公刚刚不杀他们,该不会是想留着给兄弟们增加点肉食吧……

他牵着马走在一旁,有些受不了队伍中的安静肃杀,但又不敢主动开口,憋得十分难受。

首节 上一节 3/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一个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