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第64节

他继续道:“倘若此时将军再度统兵北上,亲征合肥!”

“咳咳咳……!”孙权一口气闷在胸口,咳嗽连连。

诸葛瑾一愣:“将军这是……?”

“没事,可能近日阴雨颇多,受了些风寒……你继续。”

“呃,将军保重。”诸葛瑾理了理思路继续道,“倘若将军再度北攻合肥,与关羽同时伐魏。

“若荆襄久战不克,甚至损兵折将,曹操必再调兖豫二州之兵,届时合肥再无支援。若拿下合肥,则我东吴水军便可走水路大举北上,大事可成矣!”

另一边的张昭不爱听了,摆手道:“子瑜此言差矣,合肥又不是未打过,结局如何?”

“咳咳咳……”

孙权有点上火。

揭短是吧?敢不敢不提这段儿了?

“呃……将军保重,不若召医匠前来诊治?”

“我没事,你继续。”

张昭又道:“依我看,魏王势大,此时虽败,却尚未伤及根本,不可强攻。不若静观其变,若关羽胜,则我军北上合肥,若魏王胜,则我军可抢先走水路拿下南郡江陵等地,占据荆州。”

诸葛瑾急了:“届时早已错失战机!”

随后谋士们大致分作两派,争吵不休。

“好了!”孙权一拍桌子,“我觉得子瑜之言有理,可命周泰、徐盛等将点齐军士,再攻合肥!”

当然,亲征还是算了……

于是,此时尚未决定背刺的孙权,再次作出了北攻合肥的重要指示。

……

此时的老刘和刘禅,则已经随着第一批人马先行回了益州。

大胜而归的老刘,在成都受到了留守官员将领的热烈欢迎,夸得老刘再度心花怒放,大宴群臣。

而回到成都的刘禅,此时也终于拿到了荆州的确切消息。

第一封是说关羽已经决定统兵北伐,糜芳因为交不上足够的粮草军械,玩了一手火龙烧仓的把戏,关羽说“回来再收拾伱”,便领大军北上了。

第二封则是关羽野战大破曹仁,围困襄阳与樊城的消息。

“八月水淹七军,九月吴老二勾搭上了曹老板,十月吕蒙陆逊装孙子,关二叔调走了部分江陵守军北上,闰十月……白衣渡江!”

宴会上的刘禅心不在焉,再度梳理了一遍荆州之战的时间表。

自己手下只有700多人,而且只是步兵,什么时候进场很关键,参与哪场战斗也很关键。

去早了和关二叔汇合,他一定会强行把身为太子的自己送回益州,甚至必要时绑了送回来都有可能。

就算侥幸留下了,700同样不习水战的步兵,在动辄上万的大军团作战中也打不出什么水花。

若是700骑兵或许还有操作空间。

但去晚了,长江一线一旦被东吴封锁,自己这点人就连进都进不去了。

“阿斗,你说什么呢?”正喝得高兴的老刘见旁边席上的儿子嘟嘟囔囔,皱眉问道。

“嗯?哦,儿臣是想找父王讨些东西……”

面对笑得貌似人畜无害的刘禅,老刘立刻警惕起来,这小子刚讹走一笔,又想要什么?

“你且说来听听。”

“此次征汉中,除去铠甲兵器,父王不是还缴获了诸多杂物?比如魏军服装、旌旗等等……”

老刘一听松了一大口气,不是玄铠就行。

但随后又纳闷道:“你要这些东西做什么?”

刘禅笑道:“赵氏商号这几年发展不错,走南闯北商路颇广。但如今敌我交战,道路不靖,予他们些魏军的军服旌旗,以备不时之需嘛。”

“要多少?”

“军服千件,旌旗按一部人马所需即可。”

这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不过老刘听见又是行商的事情,虽态度已不似先前一般,还是叮嘱了一句:“你平日当多学经世之能,不可因小失大。”

刘禅一听老刘答应了,便只点头称是。

只是心中暗叹:「老头子啊,我此时若只知学那些,等二叔一死,那纵然学到天纵之才也很难逆天了。这才叫因小失大!」

……

第63章 太子很忙

王府与太子府的建设项目才刚刚上马。

目前老刘和刘禅还都住在大司马府,也就是以前的左将军府。

是夜,刘禅别院。

他特意没怎么喝,倒不光是盘算着日子,还因为今晚有重要的事情,越早处理越好。

一早得到消息的赵管事,此刻正安静的立在屋门口。

见刘禅归来,他连忙上前:“太子。”

“等很久了吧,辛苦你了。”

赵管事笑道:“太子哪里话,此乃属下本份,何来辛苦之说。”

刘禅点点头:“进来说吧。”

二人进入房中,刘禅盘腿坐在榻上,赵管事躬立在侧。

赵管事是自发来那么早的,他现在对刘禅的眼光佩服得五体投地。

荆州居然打起来了!

刘禅早先不让他跑荆州的生意,只留下了商铺、货物和传递消息的人手,却把商队都撤了回来。

若非撤的早,不说会不会有危险,那兵荒马乱的,赚的也定然大大减少,没准还会入不敷出。

赵管事作为一个商人,经商天赋是有的,对政治军事则基本一窍不通。

在他眼里,刘禅这种预判和未卜先知有什么区别?

刘禅拿过一卷布,提笔写了书信一封装入锦囊递给他:“你寻一可靠的识字之人,带些护卫,我再予你十名士卒,帮我往江东送个信。”

“是。”赵管事双手接过锦囊,慎重的揣入袖中,又道,“不知太子欲将此信送与何人?”

之后刘禅拿过房中地图,用手指在庐江郡与丹阳郡交界的一处群山之中画了个小圈。

“去这一带,寻个叫柴荣的,把信交到他手上。”

“是。”赵管事并不关心刘禅要干什么,他只需要把事办妥就行了。

当初在糜家手下时也是如此。

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刘禅特意挖他过来,对他如此信任的原因。

“只是……此地山高水曲,却不知何时才能寻到那柴荣?”

刘禅笑道:“伱叫他们多带钱粮,扮作小型商队,再打个东吴官府的旗号,自会有人来寻他们。”

“是。”

至于柴荣等人是否能在那里扎根,刘禅觉得希望还是很大的。

柴荣不笨,自己又教了他一些练兵和打游击的入门知识。

总不能几大寨主带着千把号人去了,菜到群山之间这么快就让人团灭吧?

当然风险再低也还是有的,这本就是一个偶然设计的计划,若出了纰漏……刘禅也做好了派出的人一去不回的心理准备了。

世上本就没有百分百确定的事情。

于禁就能想到自己即将变成金鱼吗?

……

喜迎王师的兴奋之后,成都又暂时回归了平静的生活。

毕竟魏延在汉中修筑工事、积极布防,关羽那边围困襄樊,形势看上去一片大好,没什么可发愁的。

老刘和尚书令法正,每日忙着从诸葛亮手中交接重大政务。

而在此期间,初登太子之位的刘禅,则要面临老刘给他安排的地狱式学习计划。

他也才知道,当太子可比以前当公子忙多了……

原本的课程几乎翻了一倍还多。

一大早起来就要跟随伊籍学经,这也是一天当中刘禅最头疼的课程。

不过为了之后能顺利出走,迷惑老刘和诸葛亮,此时的刘大太子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心。

伊籍拿着手中的竹简,看着面前的刘禅发呆:“太子可是私下研读过此篇?”

首节 上一节 64/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一个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