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第92节

此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他接手枝江造成了一些小麻烦。

恐怕他再如何秋毫无犯,对百姓关怀备至,短时间内也无法使枝江百姓归心了。

他若将此人生擒,也只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但也仅此而已,依旧无法改变此人是个失败者的事实。

陆逊少年时目睹祖父抵挡孙策两年,最终被攻破,陆家子弟死亡近半,不久将他带大的祖父也病逝了。

那时候他就清楚的知道,唯有权力与暴力是至高无上的。

为此,他可以抛弃情感,效忠于死敌,区区一个宁死不降的张文宣,还不至于让他有所触动。

大军进驻枝江后,迅速控制了县府、粮仓、武库等重要场所,陆逊照例派人安抚百姓,严令大军对百姓秋毫无犯,违令者斩。

东吴是要占领荆州,以后要成为此地之主,不可能做出烧杀抢掠的事来,陆逊并不是善心泛滥的大好人,他只是对自己的战略目的有着极其清晰的认识。

然而,枝江百姓自上而下,无论是贩夫走卒,亦或乡绅大户,哪怕地痞流氓对此都极其冷淡。

张文宣用自己的命,给枝江人心中留下了一枚火种,只待东风起时,便要熊熊燃烧起来……

只可惜,并非所有城池的官员都有如此血性。

陆逊留下两千人守枝江,大军继续沿江向西,下一站便是宜都。

宜都郡有两座城极为重要,其一便是宜都郡的治所宜都城,另一座便是夷陵县城。

此二城皆是扼住长江咽喉的城池。

而在陆逊大军抵达宜都城之后便惊喜的发现,宜都太守樊友竟是一箭不发已经弃城而逃了。

宜都较之枝江城防好上许多,虽不及江陵、襄阳等更大的战略要冲,但至少称得上是一座城,城内亦有其招募的守军,周边尚有一些小的城邑与异族部落。

然而这位宜都太守,张文宣的顶头上司樊友,还是做出了与张文宣截然相反的弃城之举,令陆逊大军兵不血刃拿下宜都,更导致周边小城邑的官员与部落头领纷纷望风而降……

恰在此时,陆逊收到了快舟送来的情报,关羽自江陵挥师北上,孙权命他在沔水上游截击。

陆逊稍作思索,很快也做出了与诸葛瑾相同的判断,留五千人守宜都,暂停了西进的攻势。

大军主力再度顺江东来,北上漳水,轻取麦城略作休整,大军随后急行东进,攻破沔水上游荆城。

审问荆城官员得知关羽大军尚未经过此处,于是大军屯驻荆城,严阵以待,准备拦截荆州军。

潘璋的五千人也已走夏水进入沔水,命棹夫拼命行船,意欲追击关羽。

而此时本该在沔水中进退维谷,被前后包夹的荆州军,却根本不在沔水之上。

自江陵北上后不久,尚未行至沔水,大军便安营扎寨保存体力的荆州军,此时正在刘禅的带领下一路向西,急行直奔漳水上游而去。

漳水此段水流平缓,倘若大军渡过此段,不远便是枝江……

第92章 东风已至

“太子,既要取枝江,为何不直接来此,反要绕个弯子,路上还停留许久?”刘封疑惑不解的问道。

大军粮草本就不多,如此一来却是凭白消耗不少,他为此有些担心。

刘禅呵呵一笑,道:“让陆逊飞一会儿。”

刘封:“?”

陆逊咋还会飞了?

“我军若紧随其后攻取枝江,则势必与其回援的主力遭遇。陆逊大军至少两万人,其中不乏精锐,即便我军侥幸能胜亦是惨胜,之后却拿孙权主力如何?”

刘封点头表示理解,但是看样子仍然没想明白为什么要绕这一圈。

关羽却已心中了然,笑道:“阿斗此乃调虎离山之计,趁陆逊大军去沔水上游截击,我军反取枝江、宜都。

“而后大军屯驻夷陵则可保长江西线不失!让陆逊虽有先发之利,却做了无用之功。”

刘禅笑而不语,二叔所言亦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却大大低估了自己的胃口。

大军偃旗息鼓行至漳水河畔,砍伐树木以作浮木舢板,于岸边架设大黄弩,以防枝江守军来个半渡而击。

只可惜,完全没想到荆州军会杀回此处的东吴枝江守军,每日只是驻守县城,根本没派人巡视漳水河道。

“全军,强渡漳水!”

下午,随着刘禅一声令下,大军人马陆续渡过漳水。

第一批到对岸的,皆是刘禅的太子亲军,甫一上岸他们便立刻散出人手警戒,其余人于岸边接收首批装备辎重。

待将其拖上岸后立刻披甲执锐,严阵以待,掩护后军渡河。

后续部队皆照此渡河,待全军渡河成功,最后一缕阳光也已西去。

大军稍作阵型调整,随后燃起火把,立刻杀奔枝江县城……

枝江县城里的东吴守将叫陈刚,年近半百,如今还只混到了个牙门将。

就这还是多年熬资历熬出来的,他压根没什么耀眼的战绩,平时话也不多,存在感极低。

当然他也有优点,那就是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绝不打折扣。

比如对百姓秋毫无犯这一点,陈刚就执行的很好,有士兵“借”了百姓家一把火镰,一经发现就被他砍了脑袋。

只可惜有张宰公的事情在前,无论他怎么表现,枝江民众表现得都极其冷漠。

陈刚觉得自己捞了个美差,虽然不能刮此地的油水,但也十分安全,只要能保证此地不丢,战后就会有他的一份功劳。

说不定还会借此挪挪屁股也说不定……

今天又是平安无事的一天。

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陈刚便要进入梦乡。

嘭!

门被卫兵猛然撞开,立刻将陈刚的睡意惊得半点也无。

“怎么了?!”

“将军!关羽大军杀回来了,此时已将咱们包围,正在攻打东、南、北三处城门!”

“……啊?”陈刚傻眼了。

我大军主力不就是去截击关羽的吗?

怎么关羽大军会出现在这里?!

“将军!”还没等他想明白,又有一个士兵冲了进来,“城中百姓得知关羽未死,纷纷暴动,自内冲击城门!乡绅也纷纷带着私兵杀奔县府来了!”

府外叮叮当当的金铁交击声已清晰可闻。

“快!为本将披甲,我刀呢?我刀呢?!”

“啊——!”一名胸腹处被捅了个对穿的士兵倒飞进来,躺在地上抽搐几下便不动了。

群情激奋的乡绅带着家中私兵杀到了县府,由于主力都被派驻守卫县城四门,县府相对空虚。

而严格遵守命令,对百姓亲善有加的陈刚,也没有将县府中的小吏、差役收监。

此时,他们全都反了,里应外合之下,县府很快便被攻破。

“绑了他去见关将军。”

“不如乱刀砍死!”

“或许他对关将军尚有用处,还是绑了吧。”

“对,绑了绑了。”

尚未来得及披甲的老将陈刚被踹翻在地,穿了一半的皮甲连带里面的衣服都被扒了个精光,大冷天只留了一身单襦给他,冷得陈刚瑟瑟发抖。

随着荆州军强攻三门,得知关羽未死得百姓们也纷纷明火执仗、拿起短刀农具,带着对张文宣之死的愧疚与愤怒,奋不顾身的自内部冲击城门处的东吴守军。

这一次,他们看到了胜的希望。

张文宣以一人之壮烈身死在他们心中埋下的火种,此刻终遇东风,开始剧烈的燃烧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三座城门迅速接连告破,城内守军自西门慌忙逃窜,又被刘禅布下的伏兵一路掩杀,死伤惨重。

此战歼敌一千三百余人,受降六百余人。

不是吴兵悍然死战,而是愤怒的县民甚至都没有给他们投降的机会……

刘禅、刘封、关羽三路人马重新于县内汇合,高层暂时进驻县府,大军除控制重要场所及城门外,其余人皆原地休整,同样并不扰民。

“跪下!”

县府内,一位愤怒的青年一脚将五花大绑的陈刚踹得跪倒在地。

火光照耀下,他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显然来之前已经受到了十分亲切地招待。

早已被恐惧支配的陈刚也不反抗,反而磕头如捣蒜,泣道:“末将只是奉命行事,并未侵害百姓。太子饶命,关将军饶命啊!”

同席而坐的刘禅关羽对视一眼,刘禅当先开口问道:“陆逊大军何在?”

陈刚心里当时就骂了街,这是他今晚心里问了苍天无数遍的问题。

“去……去截击关将军了。”

陈刚眼泪都快下来了,他们截了个啥啊这是。

“往何处截击?”

首节 上一节 92/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一个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