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第23节

乌雅玉早在路上就知道张瑾瑜的打算了,看样子他和大武并不是那么一条心啊。

“大哥,什么情况?这怎么还有一个女真娘们啊,哦对了,是小嫂子吧。”

张俊英在旁边一激动就胡言乱语起来,而且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你,能说话你就说话,不能说就不要说话,乌雅玉任城主,负责专门和女真互市的管理,张俊英领兵3万驻守平辽城,但是不准挂大武旗帜,一切保密。安全交给你,集市交给乌雅玉,买卖货物事宜宁边负责。”

“是,大哥,你放心吧。”

张俊英这才知道自家大哥有了想法啊。

“妾身知道。”

乌雅玉也像模像样的做了个军礼。

“侯爷,这关内物资怎么办呢?”

宁边倒是有些扎手此事,毕竟自己没干过呀。

“这还不好办,以前的商会把商品从关内运到平阳大概几倍的利润?”

张瑾瑜没想到做买卖把宁边难为到了。

“回侯爷,最起码5倍的利润,因为这几年女真人强势,很少有小的商会过来了,再说为什么不是直接来平辽城呢?”

“你啊,这是真不懂了,我要垄断和草原的交易,关内来的只能在平阳卖给我,再由我卖给草原,懂不懂?”

“懂了,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看着还有些蒙圈的宁边和一头雾水的二人,张瑾瑜是真无语了,简单的二道贩子怎么那么难懂,这还真不能让他干了,不然赔得底朝天。

“我问你,府上的采购和商会买卖都是谁负责的?”

“回侯爷,都是老夫人管着,由兰月儿和兰舒儿具体安排,其他就不知道了?”

“行我知道了,那你就负责押运和女真人接头吧,剩下的事你就别问了。”

张瑾瑜无力的看了看一脸尴尬的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说道;

“别多想,术业有专攻,你还是负责老本行,这玩意回府我问问母亲。”

张瑾瑜有回头看向乌雅玉,这个性格豪爽美丽异常女子也是大有好感,

“乌雅玉,你可以随时来这里或者回部落,或者跟我去平阳也成,我的意思是,你看这里那么多空房子,实在不行把部落的人都迁移到城里,免费给他们发房子,省的在外面漂泊。”

乌雅玉是真的考虑了一下,但是从小都是游牧而生的,这里现在就他们一个草原部落了,那么大的牧场不用多浪费,再者自己在这也无依无靠,只有自己的部落还在跟随着自己,所以就摇摇头回道;

“不用,草原生活习惯了,哪里还用得上这些,在说南边有大量牧草和湖水,这可是天然牧场啊。”

一听到这,张瑾瑜立马就想到了自己得来的15万匹战马,正愁怎么安置呢。

“那个,乌雅玉,你们部落养马养的怎么样?”

乌雅玉听到这个问题,立刻傲娇的扬声道;

“那还用说,在女真养马这方面比我们乌雅家族强的没几个。”

“那太好了,我那还有大约15万匹战马,你安排你的部落人帮忙养着,部落所有人全部发粮,我会派段守元带1万人马帮忙看着的。”

“真的?这活我接了!什么时候去接马匹?”

“随时,马都在平阳东面女真大营里,段守元在那看着呢,我给你手令。你先安顿下来再说。”

张瑾瑜说完递过去一个侯府令牌。

乌雅玉接到侯府令牌欣喜异常,作为草原女儿她知道,对男人长久之道就是对他有帮助,不然年老色衰还不是无人问津,这就是乌雅玉不愿意部落人进城的原因。

第23章 江南金陵甄家

张瑾瑜在平辽城安排好一切事宜后就带着两万骑兵回了平阳郡城,张俊英就接着整顿安排城防,而乌雅玉则带着人赶紧回了部落,好安排人去接手养马的要事。

大武帝国江南,

金陵城,这个南方最繁华奢侈的城市,曾是六朝古都,也是大武帝国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大本营,但是在背后还有一个庞然大物,甄老太妃的娘家,甄家。

自从京城大朝议过后,张瑾瑜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实权封侯的消息慢慢的从京城开始向四周扩散,大武帝国各个势力前后差不了多少时间都知道了。

甄家的甄老太太得到消息也是抽空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到屋内,询问起东北的事,

“你俩坐过来点,这京城的事都知道了吗?那个张什么来着,不光封侯还有升任节度使了,这就是东北王啊,你俩有什么看法?我记得家里织布坊好多原材料都还的从东北那弄来啊。”

甄家二爷听说是这事,倒是没多大反应,直接回了一句;

“母亲,这个还要担心啥?首先他得活下来,还得打败女真人才能做他东北王,不然也就是个死侯,再说了原本一个小小的云骑尉守备将军,据说刚刚及冠毛都没长齐!要不是得了天大的造化怎么可能轮得到他。”

“老二,话不可这么说!”

甄家大爷现在任江南钦差金陵省仁院总裁,他可是久在官场,也感觉到了此事不寻常,事情确实有些匪夷所思,带兵打仗这次如此的儿戏。

“母亲,二弟,这次朝堂上可不太平,据说文武两方官员差点直接干了起来,再者张瑾瑜侯爷掌握洛云平原已是大局所定,没必要讨论了,就是我们商会进货的渠道全在他手中,这就必须和他打好交道,如果关系处不好就难办了。”

甄老太太这才有些欣慰的看了老大一眼,然后说道;

“这老大说的话才是经营持家之道,老二你以为是封侯的问题?伱差的远呢!”

“母亲,那你说这怎么不是封侯的问题,朝堂上还不是因为他才吵起来的吗?”

甄老太太看到老二还不服气,就解释道;

“你啊!在这明面上确实是因为他,可是你知道谁提的封他为侯的吗?”

“这还真不知道,不是勋贵提的吗?”

甄家二爷还真没想到这个问题是谁提的。

“母亲,这难道还是文官那边提的不成?”

甄家大爷提出了问题的关键,

“还是老大啊!你想想,从开国那会,四王八公把持勋贵那么多年,有谁还封了侯的?目前就他一个还年龄那么小,说明两位圣上不满意了!”

“还有,这是文官兵部尚书杨阁老提的,那个一直支持削藩的阁老,说明文武之间以后就没有默契了,以后就去争,赢了封侯也不是不可能,这不就是一个例子。”

老太太一口气把话说完,就靠在那歇歇,其实还有一个就是皇上想夺权了,不过这个不能说啊。

“啊!这么复杂啊,不就是一个人封侯的事吗!”

甄二爷也是满脸的抑郁,这玩意,不对啊!怎么后来听说是勋贵给争取的宅子和小妾呢。

“等下!母亲,不对啊?我怎么听说是勋贵最后给那个张侯爷争取的宅院和小妾啊。这怎么回事?”

“老大,你给说说!”

甄母仿佛真有些累了,让老大解释。

“是,母亲。二弟,是这样的,这张瑾瑜仅仅是封侯也就罢了,可是还封了洛云节度使,实打实东北王了,这就有实力和老牌勋贵平起平坐了,本来封侯是文官提的,勋贵在不给争取下,功劳就全推给文官了,这以后还打交道不。”

甄家大爷这才想明白朝堂上的原委,心中这才大定。

“我的天,这简直,大哥那么复杂,这官场确实不适合我啊!”

老二也是一脸没落之色。

“你啊,别多想把织造坊弄好就行,那是我们甄家的聚宝盆。”

老大根本就没指望让他当官,也是只捐了一个五品同知散官在那放着。

甄母看着两个儿子还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人要自知之明,守家业才是真的,

“你俩,就好好把持家业,不要再贪图上面的,我们甄家也是富贵了那么久,好好守住才是真的,给你们个好消息,知道那洛云侯的母亲是谁吗?”

“谁啊?”

老大也是一头雾水怎么问起这个。

“母亲,怎么又扯到侯爷他娘那去了,哪个京城千金?”

“你就不能多想想啊!整天无所事事。这事一般人还真不知道,我跟你们说她和我们家也有点渊源的,只是十几年前去了东北后,才断了联系,她姓王。”

甄母看俩人啥也不知道,就点了两人。

老大立马反应过来,金陵姓王还有哪个,就说道;

“母亲,难道是金陵的王家?或者是说王子腾王家的亲戚?”

“大哥,不可能吧?我怎么没听过啊,这个年纪也就只有王家的两个妹妹了,一个嫁进了贾家,一个嫁进了薛家,没听说还有其她人啊。”

老二在旁边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是王家的谁,老大想了想也是摇头。

“你俩,说的都是主家,应该出五服了,远亲,当年也是金陵的才女,王诗涵,想起了没?当年金陵多少贵公子想娶人家,都没同意跟着一个守备将军跑了,轰动一时。”

“您说她啊,这我想起来了,我记得老二也是痴迷人家,不对应该是整个金陵城男的都痴迷,要不是王家的名头护着,确实没想到是她。”

老大也是唏嘘不已。

“王诗涵,她啊,哎!”

老二也是想起来了,那个让自己痴迷一时的人。

“确实不得了,儿子都封侯了,她出走是对的,不然留在金陵现在也不知道会怎么样?给你们交个底,她当年走的时候来找过我,我看她也是孤苦伶仃就心软答应了,虽然有些不体面,这事要你们来弥补,用这个搭上线没问题。”

“母亲,什么事?”

二人也是诧异,母亲果然厉害,这么偏远的关系,拐着弯都能攀上。

“急什么,这是抵押契约,当年这丫头急于出走需要大量现银,就求到我头上,要把她父亲在金陵的老宅和商会铺面都抵押给我,拿了10万两银子只身上路,我看这王家丫头可怜,也是沾亲带故的就同意了,哪成这丫头厉害着呢。”

首节 上一节 23/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洪武:皇族发明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