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第257节

“陛下,臣兵部尚书赵景武赞同洛云侯所言,洛云侯的平虏之策,有极大的可能实现,陛下,大武需要时间喘息,此战可打。”

“赵尚书此言差矣,臣礼部尚书边正儒不赞同洛云侯所言,虽然洛云侯豪言壮志,老臣佩服,可是此战万分凶险,要集结整个大武精锐军团去决战,要是胜了还好说,要是不胜,恐中原震动,天下不安啊。”

礼部尚书边正儒也是紧接着出列反对,不少文官都是点头赞同,大武还是要稳妥为主,不能冒险。

下面文官更是窃窃私语,

“说的对啊。”

“边阁老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啊。”

“打仗不是小事。”

看着乱哄哄的一片,户部尚书顾一臣则是一脸的嘲笑,走出队列对着礼部尚书边正儒反驳道,

“边阁老未免危言耸听了,老臣倒是同意洛云侯所言,虽然有风险但是仗还是能打的,在晋北关下打仗,即使败了,背靠雄关又能败到哪里去啊,但是真的如洛云侯所言胜了,那我们大武就获得宝贵的时间休整,既然如此为何不打?”

此话也对,

身后的文官不少也是赞同,见到如此,气的边正儒吹胡子瞪眼。

文官此时分成两派人,在那争论不休,各有各的道理。

“启奏陛下,老臣倒是觉得利弊对半,也是有所担心,依照洛云侯所言,还要抽调京营和禁军精锐骑兵到边关,几乎是集结大武全部力量了,也算是孤注一掷了,老臣不知道洛云侯哪里来的信心,可是这人数老臣还是算得清的,二十万骑兵对阵十五万骑兵,我们还是处于劣势啊。”

工部尚书温永毅的一番话实实在在,人数巨大差异一目了然,虽然两军对阵不一定靠着人数,但是人是多的一方,赢得几率就大一些。

这下文官那边的朝臣都在激烈的争辩着,谁也不服谁,就是在乾清宫外边各个部堂的主事郎中也是在外面互相争论着,好似自己能决定朝廷决议一样,犹如一个菜市场。

武皇也是拿不定主意,忽然眼睛一扫,嗯,文官那朝臣在那激烈争辩,反而勋贵武将那竟然毫无声音,好似没事人一样,这是?

武皇就开始点名问了起来;

“镇国公,为何尔等不说说意见?”

镇国公牛清,就步履阑珊的走了出来哽咽道;

“启奏陛下,吾等勋贵武将就是朝廷的刀,不管如何,只要陛下,朝廷下定决心要打,即使是战死,吾等诸位将军绝不退缩,直到战死为止。陛下,打与不打不在于朝堂而在于天下,如果大武百姓都赞同打,老臣愿就此残躯提刀杀贼。”

说完镇国公就此重重跪下,武勋一列也是全部跪下大喊;

“陛下我等愿意杀贼。”

如此一幕也是深深震撼着乾清宫上下,悲凉而庄重,武皇周世宏看着跪地的老国公门还有武将,也是深受震撼,何曾有此一幕。

但,越是如此越是要谨慎决定,这可是大武全部力量了,朕该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长乐宫太上皇也是闻言此事,周圣卓也是站在阁楼上深深的望了一眼北方,内心叹了一口气,东胡人,该死。

“夏守忠,去传旨吧。”

“是,太上皇。”

就在乾清宫内朝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夏守忠拿着太上皇的旨意来此宣读,

“肃静,太上皇有旨。”

“儿皇(臣等)接旨。”

“奉天承运,太上皇昭曰;今有洛云侯献策迎击东胡,但此事重大事关朝廷安危当从长计议,且各地边关不稳,暂时回防弹压,今距入秋还有许多时日,可细细商讨,此策允还是不允,可随天时而变化,不急于一时,钦此。”

武皇也是心中松了一口气,忙道;

“儿皇接旨。”

“臣等接旨。”

几位阁老也是带头山呼,这旨意来的太是时候了,几位阁老也是很突然,并没有真的想好是打还是不打,洛云侯也是胆大,如此计策也是敢说,可谓是毁誉参半。

武皇接完旨意,也是无心在此,看了一眼脸色沉重的朝臣就说道;

“洛云侯之策暂且不提,尔等回去好好斟酌一下,到底是打还是不打,怎么打?退朝吧。”

戴权也是收起奏折,大喊;

“退朝。”

“恭送陛下。”

武皇也没有理会,直接领着戴权和内侍直奔长乐宫而去,父皇是何意?

与此同时,

下了朝,就在京城内外,洛云侯所言也是渐渐在京城的市坊酒肆流传开来,都在讨论洛云侯的平虏策。

就连平头百姓也都是议论纷飞,各自阐述自己观点,更有秀才举人围聚在一起细细研读讨论洛云侯的平虏策,各自抒怀自己的建议,争论不休。

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大武的洛云侯张瑾瑜的大名,和他的平虏奏折,引发了京城是战是和的纷争,更让朝廷举棋不定,几位阁老回了内阁也是纷争不断。

正所谓一折惊闻天下知,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254章 谁能预料今日

就在京城内外议论纷飞的时候。

侯府还是照旧慢腾腾忙碌着。

张瑾瑜更是睡个懒觉还没起,在昨夜接回秦可卿之后又是一阵温存,睡得还算踏实。

可是侯府,府内上下一夜灯火通明,仆人小厮则是连夜搬运行李物资。

东城关外大营更是早早收拾妥当,将士们陆续抵达码头,分配好各个楼船之后连同马匹一起直接登船,每艘船运兵不到千人,空出地方全部留给战马,然后在此等候着侯爷。

赵司带着一卫皇城司的人也是早早来到码头准备着,并且直接分配了一艘楼船。

看着如此雄壮的水军,也是松了一口气,这次江南之行必然是血雨腥风,要是没水军护送,这水路杂家打死也不会走的,那些江南的世家勋贵可是吃人不吐骨头得主。

赵司立刻吩咐,皇城司的人全部登船,然后对着身后李云千户说道;

“李千户务必带人仔细检查船只,这一路可不太平。”

李千户也是对着赵公公一抱拳,

“大公公放心,卑职必然仔细检查。”

然后就带着皇城司一卫人马登上了楼船开始摸查起来。

赵公公则是带着小黄门在岸上看着,然后回头又看了一下岸边,只见岸上有不少卫军士兵无精打采的坐在那,一群一群的,好似败兵一样。

一看就是卫军的人,疏于管教,这些人能干什么,到了那不给添乱就不错了,还有那些。

赵公公站在岸边,往楼船上看去,甲板上林乱不堪,还有好多不知名的东西,竟然还有士兵的衣物晾在上面,简直是不堪入目。

乱七八糟的东西放的哪都是,跟宫里那些肮脏的出恭房小太监一样,惹人嫌弃。

赵司忍不住就狐疑的问了一句,

“牛百户去问问那边的卫军是什么情况?怎么都聚在那,成什么样子?”

“是,大公公。”

牛虎百户就跑到码头站岗的卫军去问询,问那些岸边卫军士兵怎么回事。

不一会,

牛虎就跑了回来,有些着急;

“启禀大公公,这些岸边的卫军都是昨日来此的,漕运金陵卫军的人,昨日一到岸就被洛云侯全部留下,换成京城码头卫军的人,留下来的这些士兵交给吕将军暂时管辖,只是营帐还没备好只得在此逗留。”

赵司闻言也是心中大定,洛云侯果然是心细细腻,且谨慎的人,行动也是果决,立马就是看出不妥。

这一趟下江南,杂家还是要多多仰仗洛云侯的,江南那些该死地家伙,如此招惹天家,劳烦杂家还要亲自去一趟江南,哼,杂家这一趟可不是白跑的。

京营安湖大营内,也是人马喧嚣。

边军各部将士也是起了个大早,早早把物资收拾妥当,在京营吃完最后一顿饭之后就要各奔东西了。

牛继宗等人也是在昨夜就赶回京营,虽然是喝了不少酒,也算是一夜未曾休息好,心里是有些舍不得。

京营的贾琏和王仁也是带着亲卫过来相送,看着昔日的4兄弟就要奔赴边关,贾琏心中竟然有一丝庆幸之感,京城花花世界自己还真离不开。

王仁则是真心相送,这一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边军的精神真是袍泽之情。

然后众人一一在京营辕门处告别。

出了大营,各部兵马就开始加速向北而去,

“驾,驾!”

而张瑾瑜则是不急,睡到自然醒。

清晨起来,磨磨唧唧的更衣,在秦可卿的服侍下洗漱完毕。

然后去东云楼里,在大厅慢腾腾的吃着早膳,嘴里不时的哼着小曲,倒是让身边的秦可卿有些不解,何事如此高兴。

昨日在秦府,秦业经过郎中的诊治,到药房拿了药,煎了药喝了一碗。

休息片刻后,

秦业的脸色大好,人也精神多了,都能自己起来了。

秦可卿这才放心,最后才多嘱咐吴嬷嬷不能给父亲饮酒,还要吃一些清淡的流食。

吴嬷嬷连连答应着,天色不早了,秦业也是再三催促下,秦可卿这才依依不舍的回了侯府。

只是一回到侯府,就见府上开始搬运物资,一问之下原来是要去江南。

首节 上一节 257/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洪武:皇族发明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