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第27节

“探春,你带着宝玉他们到园子再玩一会,我有事和你们二嫂子说些话。”

“是祖母,走了宝玉。”

探春就带着宝玉他们走远了些。

“鸳鸯你也去看着点,离得远点。”

贾母又打发了贴身丫鬟,

王熙凤有些诧异,老太太找自己聊什么,难到今天查账的事,这么快就传到老太太耳朵里了。

“平儿,你去玩会,看着点宝玉他们。”

“是,奶奶。”

等众人都离开亭子后。

贾母看着自己的孙媳妇,得体大方,持家有道,很是欣慰。

“凤儿,在这过得怎么样。”

王熙凤看到老太太那么温柔的对自己说话,也是有些忐忑不安。

“老祖宗,那可是好的很啊,有什么话你就问吧。”

贾母这才稍微严肃点,也没有在开玩笑。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问你,你知道金陵王家其他房的人吗?”

王熙凤被问的突然,有些奇怪的看着贾母,

“老祖宗是有什么事吗,知道是知道,但是没啥来往,都分过家了,应该是舅舅他们知道得比较清楚,或者二太太也是知道的。”

“哎,先不提她,我就问问王家你知道多少或者有哪个王家女子比较出名。”

贾母又试探的多说了一句。

王熙凤一头雾水,这跟没说一样啊,这最出名的不就是两个姨母啊。

“老祖宗,也就是我两位姨母啊。”

“说了不是她俩,是金陵偏房的人。”

“这还真不知道,老祖宗你好歹说个名字啊!”

王熙凤是真的给老太太搞不懂了,这个意思是啥。

贾母也是知道王熙凤可能真的不知道,虽然她从小在金陵长大的,

“是金陵王家,叫王诗涵。”

这个名字犹如一道闪电画过王熙凤的脑海,小时候可是经常听说那位才女姨母的名号,

“知道,是十房的姑母,我小时候就见过一回,记不住样子了,只知道这位姑母很有才。”

贾母倒是听了真有意外之喜。

“那你知道她家还有什么人呢,或者还有啥联系吗?”

“这还真没有,我小时候也就见了一回,印象当中感觉她喜静,自那以后就没见过,没印象了,哎?老祖宗怎么想起问她的事啊。”

贾母刚兴起的精神头又下去了,还以为有捷径呢。

“凤丫头,跟你实话说吧,你这位姨母可不简单啊,知道洛云侯吗?”

“知道啊,这段时间京城传疯了,都是他封侯的事啊。”

贾母盯着王熙凤的眼睛说道;

“对,那你可知道他母亲是谁吗?”

王熙凤被盯着心里有些发毛,就顺着贾母的话说;

“老祖宗,你不会说就是这个王诗涵姑母吧。”

“看样子,你也知道了,就是她,按辈分来说,你还算洛云侯的远房表姐呢。”

“怎么可,啊!不会吧!”

王熙凤这才反应过来,不会吧,那么巧?

王熙凤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贾母,直到贾母点了点头,这才相信是真的。

“那个老祖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的商会和东北的庄子就盘活了。”

“我知道,府里的困难我也知道,东北关外那里可是膏腴之地,老国公在世时曾说过,那里是王霸之地,退可守,进可攻。当年那些破庄子没怎么运作每年的收益都是关内的两倍以上,自从女真来了,勋贵几乎都把庄子卖了止损。”

王熙凤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还以为老祖宗不知道呢。

“那现在老祖宗的意思呢?”

贾母也不瞒着,毕竟现在还是王熙凤管家,就把自己想法说了。

“天下勋贵一家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还连着亲戚,我想着能不能提前联系上,以后好说话啊。”

王熙凤这才恍然大悟,姜还是老的辣,提前那么久布局。

“那我们直接联系他啊,问那么多干嘛?”

“你说你,持家那么久还不懂吗!起码有个由头,再者你知道他的喜好忌讳。打听清楚有备无患啊。前几天我就打发了人去金陵问下留守的贾家其他各房,先期打探消息去了,想来这几日也要到了,你给看着点。”

“知道了,老祖宗,放心吧,我会盯着门房的。”

王熙凤信誓旦旦答应道。

“行,忙你的去吧,这事别往外说。”

“知道了,老祖宗,那我先走,也不跟宝玉他们打招呼了。”

“快走吧。”

“得嘞。”

王熙凤直接起身就出了亭子,往前院走去,平儿看到自家奶奶出来后也是紧紧的跟上。

“奶奶,什么事走得那么急。”

“别说话,快跟上,我的天,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回到房内,激动不已的王熙凤喝了一碗茶水后,这才稍稍平复了下心情。

看着一脸疑惑的平儿,忍不住炫耀道;

“平儿,今天得了个天大的消息,你知道洛云侯吗?”

“知道啊。这与我们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他可是我远房表弟,金陵王氏,我姑母的儿子。”

“啊,”

平儿激动地大叫出口,又赶紧的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吧。

第28章 母子二人商谈

“你在那乱叫什么。小声点,府上的人都不知道呢!千万别让二太太知道,你说二夫人要是知道这个事,不是更加的威重嘛。”

王熙凤想到这也是一脸的不开心,这真是烦人。

洛云平原,

张瑾瑜安排好平辽城诸多事宜之后就回了平阳郡城,一路上也是看到很多荒废了很长时间的庄子,废弃的农田和村落,看着都是上好的黑土地,心里想着这都是钱啊,必须想办法把他们恢复了。

但是关键就一点,缺人啊,这倒不是大问题,关内多的是人,流民千千万,大武朝廷被他们折腾的恨不得他们全部死掉。

原因就在于隐患,一次旱灾,一次水涝,让没有积蓄的农家户直接破产低佣,时间长了人一多,万一再来个狠人振臂一呼,基本上就是复制莫版,如果成了就是开国皇帝,输了一了百了,无本的买卖。

但是大武朝廷可不行啊,当年江山就是这么来的,一定是严防死守,所以只要自己开口武皇就一定会同意的,关键在于不可能只谈这个,做皇帝的哪个不是七窍玲珑心,鬼的很,回去想想对策。

这张瑾瑜走了一路是想了一路脑壳子都想得难受,不觉之间就回到了平阳郡城,回到了侯府,交代了宁边几句,就去了东云楼给母亲请安。

王夫人也早就知道张瑾瑜要回了,吩咐厨房准备午膳,准备给张瑾瑜接风洗尘。

刚进门的张瑾瑜看到母亲端坐在书房写字,就轻手轻脚的来到房门前,裹足不前生怕打扰了王夫人。

“进来吧,在那杵着做什么?”

王夫人早就看到张瑾瑜进来了,表现得很好,不急不躁,成大事者必有其行。

“给母亲请安,那边的事忙完了,只要步步为营,想来那就没多大问题。”

“那就好,万事小心,多留后路。”

“多谢母亲教诲,儿子知道。儿子想问一下,这府上采购和商会谁负责的,我想是利用他们做些买卖,最起码把饷银赚上来,现在都成节度使了,我怕朝廷会!”

张瑾瑜有些迟疑和疑问,这毕竟是现实不是电视剧,但也没有其他参考啊。

“朝廷必然会慢慢断你粮饷,直到兵不血刃拿下伱的指挥权。”

王夫人倒是直接替张瑾瑜回答下面的话了。

张瑾瑜倒是不太相信,毕竟现在朝廷需要自己,再者这不是蜜月期嘛。

“这不会吧,这才刚封节度使,那边就给下绊子?”

“应该是此战过后,朝廷知道你打了胜仗,多则两年,迟则一年,必然是这样,大武可不缺坏事的人啊。我问你,之前的饷银士兵每月应发多少?”

首节 上一节 27/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洪武:皇族发明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