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第44节

戴权适时大叫一声;

“散朝。”

武皇心情大好的下朝去了,再想今天要不到皇后那喝两盅酒水。

朝中文官目的也达到了,三三两两的互相攀谈,相互簇拥的下朝去了,倒是勋贵武官那一片愁云惨淡,各自面容苦哈哈的。

北静郡王水溶还有东平郡王穆莳也没走,看着诸位都不愿意走在那看着自己,这是让自己想办法啊。

“各位,没有领军的人就回去休息吧,有的回了晚上,都去我府上坐坐,自从父王走后,也没和诸位长辈好好亲进下,也算是晚辈宴请各位老国公,赔个不是。”

“哎。严重了,王爷,我们这些老家伙哪有那么多事。”

“就是啊,又不是文官,腌臜事那么多。”

镇国公看到诸位乱糟糟的说话,就直言;

“各位这不是说话的地方,都注意点,再者你们给我透个底,边军现在到底什么样子,5000精锐都凑不齐嘛?”

有几位在边军待过的将领苦笑道;

“老国公,边军在抽调就要空了。”

牛清脸色一变,

“什么,都如此地步了?”

北静王水溶也是面色一变,赶紧插言道;

“各位不能说,不能说。先回去,后天晚上再聚。”

“对对,都回去吧,嘴巴给我严点。”

镇国公也知道说错话了,就赶紧赶人散了。

各勋贵也都知道事关重大,就各自散了,贾赦和贾珍也是感到这里面的事不小,但是贾家不在军中多年,恐怕有事牵连,就急忙赶回贾府,好向老太君汇报,看看此事贾家该怎么办,时局变化太快了啊。

二人回去的时候,路过街道坊市,都是在谈论东北大捷之事,谈到洛云侯时候二人也是心里烦躁,烦躁的原因自然是杨寒玉引起的。

叔侄二人来到荣国府后直接奔荣禧堂而来。

而荣禧堂正厅,贾母在那喝茶,几位小姐在那陪着说笑,当然更少不了宝玉。

欢声笑语传的很远,平常没感到怎么样的叔侄二人今天却感到有些刺耳难耐。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二人也是迟疑不前,直到贾政过来后,二人才松口气。

贾政倒是疑惑问道;

“大哥和珍儿在此作甚,为何不进屋。”

“这不是等着二弟嘛,今日朝堂可是又起风波啊,这哪天是个头啊?”

“二叔,大伯说的没错,现在上朝可是煎熬啊。”

贾政也是闷不做声,只是脸色更差了。

第45章 贾府未雨绸缪

“大哥,这确实是啊,文武不和,我也难办啊。”

贾政也是唉声叹气。

“二弟,你难办什么,你在文官那不是挺好的吗,我才难办呢!什么职位也没有,现在文官可是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要是出了事哪天参我们一本就倒霉了,就怕二弟里外不是人了。”

贾赦可没给贾政好脸色,贾珍夹在二人中间才感到里外不是人呢,

“大伯,二叔,还是少说此话,现在还是找老祖宗问问吧,您二位说的都有理,现在朝局变化太快,我们贾家也是要站队的啊。”

贾政和贾赦听到贾珍说站队都是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之色,哪壶不提开哪壶,真是,二人也不说话,转身一前一后就像荣禧堂走了进去。

三人进去之后,贾母打眼看了过来,知道这是有事要说,伸手对三人摆了下手。

“你们三等一下,在那坐着喝口茶歇歇。”

“是母亲(老祖宗)。”

“行了,安排李嬷嬷教伱们规矩。探春,迎春,惜春,你们仨从今天开始就开始学礼仪了,万事用心。”

“是,老祖宗!”

宝玉却不理解,之前不都是挺好的嘛,学那什么劳资礼仪做什么。

“老祖宗,学那些干什么,这不挺好的嘛?”

“你啊,你的姐妹再不学就晚了,以后还要嫁人的,学了规矩操持家宅必不可少。”

贾母疼爱的摸了摸宝玉的额头,可是宝玉听了不开心,为什么要嫁人,和自己在一起不好吗!

“行了,你们都回去吧,好好歇歇,陪了我老太婆一上午了。”

“是祖母!那我们姐妹就走了!”

探春知道父亲他们有事,就带着迎春,惜春还有宝玉出去了。

贾母等到他们走后,就过头来看向贾政三人。

“你们仨,又是什么事过来!”

“母亲(祖母),安好。”

贾母把身子坐正,把面目转了过来,就说道;

“是不是还是朝堂的事?”

“是的,母亲。”

贾赦知道母亲一定知道京城今天发生的事,在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

“早上我听说了,洛云侯的捷报嘛,怎么朝堂又吵起来了?老大你说,”

“回母亲,是的,文武又开始不对付了,早朝上这报完捷报文官那边借此机会要检查边军的战力,直接和勋贵那边互相吵了起来,最后决定年底让九省边军进京,说是要进行大比。”

“这朝廷军费一直紧张,尤其是那些国公不太可能同意吧,哪来的钱让边军进京的?”

贾母感觉不对,那些勋贵那么好说话了,镇国公能同意。

“这倒是没有,刚开始不同意,后来户部同意出饷银,镇国公就同意了,还把边军人数由2000人马提升到5000人马,定于12月下旬大比。”

贾政就把文官户部的态度说了出来。

“老祖宗,现在上朝犹如煎熬啊,文武不时互相参对方一下,要么不注意就弄出个事,我们贾家虽然退出了一线,但是就怕很多事牵连啊,这可怎么办?”

贾珍直接把心里的担心说了出来,

“嗯,那就选择勋贵,别无他法,京营那么多老关系都是我们贾府的底气所在,文官刀子嘴,只能尽量躲着点,其实还是一点,我们贾家的男人没有在战场上的人了,但凡除出一位也不至于这样。”

贾母也是唉声叹气,贾家大富贵自从丈夫去世后就是断崖了。

贾赦和家政二人听到也是苦笑着没有说话。

贾珍更是缩了下头,宁国府可是单传啊,这要是在战场上有个好歹那不就完了。

“母亲,我们不是推出亲家公王子腾代为掌管京营嘛,最起码还有他顶着。”

贾政倒是看得开,贾赦却是冷笑一声;

“老二,可别把自己看得太重,王家可是早有异心啊,以后有事王子腾会真的帮我们贾家,我看不一定啊,今天早上我在朝上问了他一句,可是他根本就左顾言它,根本没有搭理我的意思,再不待见我也得给我漏个底啊。”

“大哥严重了,亲家舅爷可能真不知道!”

“贾政,你摸着自己的心说,王家真的对你那么真心,那么好?”

贾母看到二人开始吵了起来,及立刻打断道;

“行了,别吵了,老大说的也不为过,现在都各自小心点,王家有王家的打算,我们贾家还有贾家的打算,现在跟紧镇国公,文官那不可能无辜付出那么大代价,到时候又是很多事等着。”

“我在问你们,家里还有没有想在京营任职的。”

“母亲的意思是?”

“就是这个意思,真要想办法就从根上,贾家出任代表去京营任职,好多问题迎刃而解。”

“老祖宗,宁国府现在都是一脉单传,除了我就是贾蓉了,我们爷俩手无缚鸡之力,这散了。”

贾珍反映的特快,率先开口道。

贾政也是两手一摊,

“大哥,母亲,我就剩宝玉和贾环,都还没成年,进不去啊。”

老大贾赦此刻黑着脸,合着又是我了;

“母亲,这又合着是我了,年龄正好的就贾琏了,我这边也就是他一个撑门面的,那母亲你看着安排吧。”

“怎么,我不能安排了,那洛云侯才多大,不是一样,再者这是在京营,他进去还能被吃了。”

贾母也是厉声喝道,其实心里也不愿意让贾琏去的,但是现在时局动荡,贾府也要未雨绸缪啊。

“老大,我知道你心里有气,但是你得考虑以后,荣国府的爵位还是贾琏的,我们也要做好准备,在靠关系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贾琏去那一定不是大头兵啊,现在身上不是有个几品捐官来着。”

“回母亲,有个五品的同知。”

“五品,武职五品不低了,千户,营门千总,或者关内地方守备都够了,老大京营五品怎么安置。”

贾赦看到贾母连具体职位都拿出来了,看样子不会真要贾琏去吧。

首节 上一节 44/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洪武:皇族发明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