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286节

在杀了三个儿子后,忠王李亨成了当之无愧的长子,关键这位忠王还仁孝好学,于是玄宗拍板,就你了,太子舍你其谁?

武惠妃要是泉下有知必然大骂:好你个李三郎,老娘辛辛苦苦谋划这么久,到头来还不如一个太监说话管用?

这个……确实不如,众所周知,玄宗、小高才是真爱,武氏、杨氏不过意外,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李亨就此当上太子,然而,成为太子后他的日子依旧不算好过,因为朝中宰相李林甫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话说也是李亨倒霉,投生成了李隆基的儿子,朝野上下谁不知道玄宗一日杀三子的辉煌战绩,一个儿子而已,又不是没死过。

玄宗不在意,朝臣自然也不在乎得罪太子!你要换了朱重八试试?动他的儿子,就怕你九族不够他砍的。

李亨这太子当得有多憋屈?老婆老婆没了,好友好友没了,如发妻杜氏,好友王忠嗣。

好容易熬到李林甫去世,结果杨国忠上来了,依旧欲除太子而后快……这日子没法过了!

好在,胆战心惊的过了几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李亨终于等到了翻盘的机会,一个,从棋子翻身当棋手的绝佳机会。

公元756年5月,安禄山率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潼关,玄宗闻讯,匆忙带着妃嫔、儿子逃往蜀地。

兵至马嵬坡,士卒生怨,人心思变,李亨趁机联络禁军大将军陈玄礼发动兵变。

兵变不稀奇,唐朝太子搞兵变更不稀奇,毕竟人家二代目就是靠这个当家做主的,属于祖传手艺。

李世民:……我劝你善良!

李渊@李世民:这句话,我原样送你!

李世民:……

再者说了,有句话叫父慈子孝,但假若父不慈?又凭什么要求子孝呢?

兵变进行得很顺利,因为杨国忠一行实在太过招人恨,于是,心有怨言的士卒直接将杨国忠乱刀砍死,连同他的妻儿一并诛杀。

到这里,第一步计划完美成功,接下来,就是逼迫皇帝诛杀杨贵妃,最好,连皇帝本人也一起死于“意外!”

可惜,杨贵妃死后,禁军大将军陈玄礼再次倒向玄宗,这令李亨始料未及,事情已经做下,何不做绝?李亨想不明白。

李亨不明白,但陈玄礼也有自己的考量,到底是数十年的君臣,曾经的临淄王,他陈玄礼跟过。

那时候,年轻的临淄王意气风发,他陈玄礼也是血气方刚,君臣一心,诛韦后,戮太平,共同缔造开元盛世。

他见证过李隆基的辉煌、雄武,也见过李隆基的堕落、颓废,他愿意参与兵变,是愤怒杨国忠祸国殃民。

至于最后一步……呵!我陈玄礼老了,临了临了,莫不是还要做个贰臣贼子,留个万世骂名?

一切都不必再说,陈玄礼倒向玄宗后,父子俩手中兵力相差不大,谁也奈何不了谁,分道扬镳,已是必然。

你往你的川蜀,我去我的灵武,你自去天府之国苟延残喘,我当往灵武奋勇图强!

这一刻,父子俩两看相厌,天家父子亲情少,除了父子名分,两人不过是熟悉的陌生人。

话说,若非陈玄礼挡在中间,父子相残概率很大。

分道扬镳,李亨并不害怕,玄宗虽还是皇帝,但权威已经丧尽,兵变后的天子,连自己女人都护不住的天子,哪里还有脸面执掌天下?

一路疾行,太子李亨快马加鞭赶往灵武,在这里,有一名将叫郭子仪,有一良臣叫李泌。

良臣名将在手,大义名分加身,李亨有什么好怕的?

公元756年7月12日,太子李亨于灵武登基,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登基称帝后,李亨立即准备讨伐叛军,以广平王李豫为帅,郭子仪、李嗣业为将,李泌为谋主,率朔方、回纥、西域之兵十五万,诈称二十万东讨叛军。

香积寺一战,唐军斩敌六万,一举收复长安,洛阳安庆绪更是被吓得弃城而逃,唐朝两京被一举收复。

若非李亨不听李泌建议,挥军直捣叛军老巢,可能,安史之乱会提前结束。

收复两京,还于故都,干了这么些大事的李亨按说怎么都该捞到个中兴之主,乱世明君的称号。

奈何,这李亨掌权后脑壳也开始发昏,先是学着玄宗赐死亲儿子,后来又听信谗言解了郭子仪的兵权。

唐朝宦官为祸,到后期甚至可以肆意废杀皇帝,根源就在于李亨宠幸宦官,给了宦官极大权力。

有人可能会说,唐朝宦官最有名的不是高力士吗?这锅应该是玄宗的才对吧?

不对,因为玄宗虽然宠信高力士,但兵权这东西他是半点没给的,同时,高力士还是个贤宦,跟废杀皇帝的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所以,这锅甩不到玄宗头上。

言归正传!

阻拦李亨成为明君的又一障碍就是回纥抢掠洛阳,这毫无疑问是李亨的锅。

李亨在灵武登基后,因为急于收复长安,于是和回纥约定攻克长安后“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香积寺之战后,长安收复时回纥人就想抢掠长安,但李亨觉得安庆绪还在洛阳,如果现在纵容回纥人抢掠的话,一旦风声传到洛阳百姓耳中,他们一定会和叛军拼死抵抗。

于是,李亨临时把抢掠地点从长安改成了洛阳,然后,洛阳百姓惨了,夹道相迎,以为是王师回城,结果却是畜牲来此。

回纥人只要钱?这地狱笑话谁信谁是傻子!

事实上,金银财宝他们要,美人他们也要!

唐军威武,眼看着回纥人纵横洛阳无敌手,马前载妇人,马后悬人头,劫掠数日,废墟残留。

马前载的是唐军的姐妹,马后悬的是唐军的父兄,威武,太威武了,让人不禁咬牙,你们和所谓的叛军……区别在哪里?

…………

公元762年,李亨病逝,终年52岁,庙号肃宗,这位皇帝,算半个人吧!

李亨:……

第366章 指定有点北齐基因

书接前文!

肃宗李亨之后,其子广平王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也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嗯,影视大唐荣.耀男主就是这位。

李豫,初名李俶,生于公元726年,为肃宗李亨长子。

这同样是个好学的主,小小年纪知礼明事,喜怒不形于色,深得玄宗宠爱,十五岁便封了广平郡王。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豫跟随玄宗一起出逃,马嵬驿兵变时,李豫跟李亨一起举兵诛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

这一举措导致玄宗彻底跟他们父子闹掰了,于是双方各奔东西,玄宗狼狈逃川蜀,肃宗北上灵武。

同年,肃宗于灵武即位后,立刻以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率郭子仪、李嗣业等将,以奇才李泌为行军长史。

文有李泌统筹谋划,武有郭子仪、李嗣业征战四方,这要怎么输?

李豫显然不知道怎么输,至少战场上不知道,于是香积寺一战,唐军打破叛军,斩首六万,一战复长安。

长安收复后,远在洛阳的安庆绪显然不服,因此征集洛阳兵马十五万准备和唐军再战……他扑了!

洛阳城外尸横遍野,安史叛军再次大败,安庆绪的父慈子孝,显然只对他爹有用,而面对唐军,只有扑街!

一战终,安庆绪破了胆,仓皇出逃,就这么滴,李豫成功收复两京,一时间声威达到了顶点。

谁叫他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呢?纵然能力不如郭子仪、李泌甚至不如李嗣业,但只要有业绩,大头肯定是他的。

两京尽复,肃宗这个唐朝第一位在长安外登基的皇帝终于回了城,鉴于李豫功勋卓著,于是封赏开始了,先封楚王,后改成王,再之后又正位东宫,获封太子。

当然,李豫不是李世民,就算当上了太子,其实活得也不滋润,因为他老爹李亨得了玄宗真传,竟然也学会了儿子祭天、法力无边,亲手刀了一个儿子。

面对这么个狠人,李豫哪里抖得起来,一直都老老实实的,直到肃宗重病……李豫更倒霉了!

别个照顾病人都是一个个照顾,李豫不得,一次性照顾俩,因为玄宗还在,且跟肃宗同时染病,于是李豫舒服了,看完老爹看爷爷,根本停不下来。

公元762年,好容易熬到玄宗病逝,李豫终于能轻松点的时候,倒霉事又来了,张皇后居然想趁皇帝病重废了李豫。

好在,太监李辅国、程元振跟张皇后不是一路的,两人见张皇后挥军作乱立刻出兵护住李豫。

皇后、太子,两大派系打得热火朝天,浑然忘了皇宫里还躺着一个病号,震天的喊杀声,惊醒了肃宗,让他以为大乱又起,然后……他被吓死了!

让我们恭喜李豫,竟然在间接中达成父慈子孝成就,不愧是唐皇后裔!

李世民:……你再骂!(怒`Д?怒)

公元762年,年运未知,宜死皇帝,玄宗、肃宗同年驾崩,真是好一个父子情深~同年,李豫即位称帝!

李豫登基之初,太监李辅国仗着自己有拥立之功(兵权才是硬道理!→_→)要求李豫事无巨细都要跟他汇报。

李豫很不满,你个太监算个……你有兵权你是爷,由此,李豫尊李辅国为尚父,事无大小都要禀报李辅国。

李辅国显然小看了李豫,这位仁兄虽然称不上雄才大略,但绝对不乏魄力,就在李辅国日益放松警惕的时候,李豫下手了。

具体行动就俩字——刺杀!派人假扮盗贼杀了李辅国后,又假惺惺派人抓捕盗贼,甚至还给李辅国的家人送礼慰问。

骚还是豫哥儿骚,一边动手杀了人,一边找人抓杀人犯,贼喊捉贼算是被他演绎明白了。

李辅国倒台后,李豫趁机收回兵权,随即下诏平叛——史朝义,毕竟是安史之乱嘛!安禄山虽然重要,但史思明也不可或缺。

至于为什么李豫的平叛对象不是史思明,咳咳→_→这就要说到安史叛军的拿手绝活——父慈子孝了!

长话短说就是,安禄山起兵造反,其子安庆绪弑父,完了史思明弑主杀安庆绪,再之后史朝义又弑父……

嬴政:合着唐军和叛军在比烂?

刘邦:政哥李姐满分!

李豫面对的就是这么一情况,什么安禄山、史思明,全成了过去式,现在叛军就剩个史朝义,战斗力和当初相比直接低了一个档次!

公元762年10月,李豫以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合仆固怀恩、李光弼、回纥骑兵等十余万大军攻燕!(安禄山、史思明国号都是燕!)

一战,再斩叛军六万人,洛阳再次被收复,(前面被叛军打回去了!)史朝义狼狈出逃。

公元763年初,被唐军打得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北逃,途中被反叛的部将李怀仙追杀,穷途末路之际,史朝义选择了自刎,至此,安史之乱结束!

首节 上一节 286/3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只想苟住,你却逼我出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