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首辅的科举之路

首辅的科举之路 第137节

定国公听着周皇后这话没做声,他当初送女儿进宫做皇后,便是冲着皇位来的,他们周家为了这江山,不知死了多少人,这皇位本就该流淌着他们周家血脉的人坐。

“行了,反正明日早朝,我会让底下的官员提议珏儿去赈灾。”

第二日朝堂又是争得你死我活,好似赈灾是什么香饽饽一般。

官家果然是懂端水的,让五皇子同六皇子两位皇子一起去赈灾,一时朝堂噤声了,这两个皇子去,确定不会出乱子?

到时候底下人听哪个的?不用去穆县,他们想想都知道到时候场面多混乱。

两个皇子最后都去了穆县,反正出发时还是兄友弟恭的场景,私底下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你们两个今日便以治水为题,写篇策论出来。”

“好的,老师。”

治水在历朝历代都算重中之重,为皇帝政绩,但治水效果却一直不太显著。

古代治洪一般都是泄为主,即开堤泄洪,以邻为壑。

这样无疑还是有损失,但在一定程度上将损失降到了最小。

不说其他宋朝的福寿沟便极其著名,许行丰还当初在读史时读到过。

但不管如何,现在治水技术还是太过单调和简单,即泄洪一条。

每次水患发生,堤坝由于是黄土或石头建造,决堤是必然的,水边居住的老百姓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老百姓都不愿意挨着大江大河居住的缘故。

许行丰作为现代人,见识过现代的堤坝,还有南水北调的工程,只能说对于治水能写的东西太多了。

策论,杨怀昱一向是会给充足的时间,让许行丰同萧沐构思推敲的,这次也一样。

因此许行丰结合古代的情形,反复推敲写了许多条可行性较高的建设性的意见。

“你这策论上的水泥真的有这么大的用处?”

许行丰不想暴露自己穿越的马甲,没有实践过的许行丰自然是不能一口肯定的说水泥多好,不然只怕自己老师要生疑。

“我也只是猜想,但我觉得很大可能是的。”

许行丰被自己老师深不可测的眼神盯着,许行丰感觉自己毛骨悚然的,他不会掉马甲了吧。

但应该不会呀,谁能想到灵魂穿越?现在小说都没人想到这题材,最多就是写飘飘。

许行丰不停安慰自己,逐渐平复心绪,努力装作淡定的任由老师上下打量。

“你这篇策论里的东西要真如你所说的那般好,那只能说你造福于民,功在社稷,但无论如何,你这篇文章,现在不适合出现。”

许行丰懂自己老师意思,现在五皇子六皇子两派为了治水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凡有一丝可能性,只怕他们都会尝试,要是让他们看到自己这篇文章,只怕也是同样的。

自己就会陷入党争之中,不过明显自己这篇文章也就只会老师同自己知晓,绝不会传入第三人之耳。

许行丰亲眼瞧着自己老师将自己的策论烧毁,知道老师是想杜绝任何可能性。

“这篇文章就当我没看过,如果以后你有实践的可能,那是你的造化。”

穆县赈灾应该是京城近期最火热的话题了,时不时便有所谓的最新消息传来。

“听说了吗,穆县又发洪水了,加之那是个山窝窝,地势低,水都没处跑。”

“我怎么听说六皇子想找了好办法,还亲自带着底下人挖沟渠排水。”

“什么呀,你想想这洪水能泄哪儿去,难不成挖山凿洞?”

“听说洪水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唉。”

“你听说了没,因为死的人太多,似乎发了瘟疫?”

“什么?瘟疫,这可是会传染的,那穆县的人可别出来祸害别人。”

“怎么可能不出来,听说那穆县接连降雨,就没有一处能住的地,而且瘟疫一发,全部都朝着京城这边方向来了。”

“老天爷该让不让人活了,唉。”

。。。

“老师,穆县真发生瘟疫了?”

“嗯,官家正为此事烦忧呢,今天早朝还为此发了好大火,当场吐血了,这才退朝。”

许行丰突然想到在现代的那场疫情,死伤无数,最后还是采取了封城才得以慢慢控制下来一些。

但这是在古代,两个皇子还在那,他们真的能做到同百姓待在一起抵御风险吗?

要知道一旦命没了,皇位可是一丁点希望都没了,也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赌。

此时,椒房殿,周皇后正同赶入宫中的定国公夫人在私话。

“娘,爹到底怎么说的,珏儿可还在那虎狼之地呢,我不管了,这瘟病可没长眼睛,这回不管爹怎么说,我都要让珏儿回来。”

“好了,娘娘莫急,你爹是珏儿外祖父,哪里有不疼他的道理,你爹说了,明日便会让底下官员提议让两个皇子归来,万事都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

周皇后听到自己娘这般说,心情才稍微平复些,她今早特意探听了一下官家的心意,官家居然觉得这发生瘟疫两个皇子越发应该镇守穆县,免得发生民乱。

她反正是越发看不懂官家心思了,一群无用百姓罢了,死了便死了,哪里值当她的珏儿陪着。

反正珏儿必须回来,皇位以后徐徐图之便是了。

“你爹让我告诉你,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表现出你作为皇后母仪天下的气度来,珏儿那边,你爹自会安排,就莫要操心了。”

周皇后听了这话如吃了定心丸,脸色终于缓和了些。

“娘,你放心,女儿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日朝堂上,便有许多官员提议让两个皇子回京,另派熟悉穆县的当地官员前去坐镇。

但这些官员明显不止定国公底下官员,五皇子底下也有不少官员站出来提议。

第226章 瘟疫

明显两派都怕自家皇子死在了那穆县,不想犯险。

官家正为穆县的事头疼,无疑这些官员撞枪口上了,官家两边派系各找了个小的官员打了十大板,杀鸡儆猴,朝堂瞬间安静下来了。

“瘟疫大家都有什么好办法?”

官家这话一出,官员们大眼瞪小眼,能有什么办法,无非就是征集周边医者,大量送药,但最后医者都得死里边。

官家瞧着跟鹌鹑似的大臣们,心里的火气越发压制不住了,他平常用俸禄养着他们,到了这关键时候,一个个都是缩头乌龟,平常打嘴仗厉害,一个干实事的都没有。

“官家,臣有本启奏。”

杨怀昱这句话掉落在屏声静气的朝堂中,瞬间所有低着头的官员都将视线斜落在了他身上。

“讲。”

官家连爱卿二字都省了,可见心情烦躁。

“对于疫病一事,臣有一法,不知管用与否。”

官家听见杨怀昱对疫病有法子,不管到底为何,至少心情好了些,肉眼可见的声线柔和了许多。

“无妨,爱卿请讲。”

“首先,穆县疫病频发,说明其具有传染性,原先对穆县的安排是将百姓疏散开来,现在确实不妥。”

这话听着老生常谈的,朝堂大臣听着只觉得挺废话的,官家也这样觉得,不过好不容易有了个愿意站出来提建议的,官家还是耐着性子听。

“既然穆县百姓不能往四周驱散,它又处于盆地,四周高,中部低,居民住宅部分积水严重,一时无法泄洪,既然如此,不如舍弃,先在地势高处安置百姓。”

这话听着还算有点建设性意见,但花费人力物力极大,而且现在疫病横行,更是火上浇油。

“其实这安置百姓,不一定要朝廷动手,百姓中存活下来的反而以壮丁居多,不如让他们自己出力搭建临时简易住所。

至于物,不需从京城千里迢迢运输过去,花费巨大,直接从穆县周边征集,为恐其抬价,下政令施压,并且下旨,每种所需物料供给前三商户,三年内免税。”

往年无论何地发生灾祸,都是户部拨银子,然后购买灾区所需物资,一路由官员押送过去,其中耗费自不必多说,而且还浪费时间,延误救灾最佳时间。

现在杨怀昱提出的打一个巴掌给一粒红枣的做法便极好,这是商户同朝廷互惠互利的事,想来如果圣旨一下,必定周边不少商户愿意将东西原价甚至降价,薄利多销卖给朝廷。

官家听着杨怀昱提的这些意见,总算是将紧锁的眉头给舒展开了,嘴角也不自觉带了笑,这可是穆县发生灾情这么多天,头一遭。

“好好好,不知爱卿还有何提议?”

众大臣见官家声音满怀喜意,一直紧绷的后背和低垂的头颅总算是放松了些,然后心里又都在紧张地琢磨杨怀昱到底属于哪一派的。

这一琢磨哪一派都不属于,心里紧绷的弦总算是放松了下来。

不属于自己这一派不打紧,只要别属于另一派便行了。

“回官家,微臣认为,对于疫病,在安置百姓时,便要划分开来。

无症状且同有症状远离的安置在同一个区域,其为最安全人群。

无症状但同有症状接触了的百姓安置在一个区域,其为低风险人群。

有症状但较轻的安置在同一个区域,此等还有较大获救可能,应全力救治。

症状严重的安置在一个区域,此等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不过可在他们身上用一些药效比较大的药试试,或许能有奇效。”

杨怀昱这划区域提议可谓是精细至极,听来都觉可行,官家脸色越发愉悦,朝堂总算有个得用的了。

“没有症状的也应该喝草药,增强体质,抵御瘟疫,另外在确保无症状后,应该将其转移,在穆县周边县城进行落户,这样最终穆县那里就会只留下有症状的了。

另外重中之重的是,微臣思量,那疫病要么是通过水源要么通过气味同呼吸传播的。

首节 上一节 137/2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